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大乘起信论 >

大乘起信论讲记(上)-云端佛学(65)

  「戌二、释」,「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按义理上分,根本无明一动,动出业相,冠上「无明」二字,无明就是个动的相。「无明业相」,无明就是不觉,不觉就是无明。不觉、无明也叫迷,一迷心里就动了,就叫做业。「觉则不动」,最初一念妄动,你要回光返照,因为不觉它才动,觉了它就不动。说是容易,要把它断掉得三大阿僧祇劫,到成佛的时候,坐在菩提树下,才把无明业相断掉。但是你可以先悟这个理,为什么心里要动念呢?因为你不觉,你要是觉悟了,它怎么会动呢?下面讲到六个粗相的时候,才讲动贪、动瞋,这个时候不分贪、瞋,就是最微细的妄念一动,不觉它才动,觉它就不动了。那么动了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可大了!「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动是苦的因,业有二种义:一者动义,二者因义。你不能动,动不得!你心里一动念,那是苦的因,你决定遭苦的果报。我们众生的心粗、境粗,动贪、瞋、痴还不知道,等到学了佛法知道了,不能前念起恶,令后念不起。明知道不对还要动,你决定吃苦头,没有人替你。「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你要知道,吃饭肚子才饱,你得自己去吃,别人替你吃,别人饱,你不会饱,你的生死你自己了。学了佛法,了解了,你心不要动。你还要动,动苦的因,你决定吃苦头。用功修行,你不要动念,你就懂得业的意思。动就是业,动就是苦的因;不动就没有因,怎么会遭苦果呢?所以佛法有一种顿超的法门,你一念不动立地成佛,动就变成凡夫,最初最细的妄想心,就是「动」。

  

  酉二、能见相(分二)

  

  戌初、标二者能见相。戌二、释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

  

  「酉二、能见相」,分二小科,「戌初、标」,「二者能见相」,分成能、所出来。「戌二、释」,解释。「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第二个细相,由第一个业相动,再动,起能见的功能,这就是最细的分别心。第一个业相动了,还没有起分别,还没有我要「能见」这个念头。起了第二个细妄想心,就起「能见」的心,就是我要动心了,见这个念头起来了。你要晓得,是依着「动」,才起「能见」。你要是不动,连业相都没有,哪有第二个细心生出来?觉则不动,觉则无见。你一回光返照,照着它不要动,根本没有能见之相起来。这是跟着第一科讲,你不动连业相也没有,无明业相都空了,哪有第二个相呢?

  

  酉三、境界相(分二)

  

  戌初、标三者境界相。戌二、释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

  

  「酉三、境界相」,分二科,「戌初、标」,「三者境界相」,把境界相标出来。「戌二、释」,解释什么叫做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因为你有第二个细妄想心。要「能见」,有个「所见」。「境界妄现」,本来没有境界,你想见境界,境界就现出来了。「离见,则无境界。」境界从哪儿来的呢?由你能见的心生出来的。你把能见的心远离开,能见没有了,哪里有所见呢?可是这里只说能见,没有说境界叫所见,就是境界还在心内,还没有离开心。这三个细相都在心内,没有分到心外。境界属于心外的境界,跟心对待着讲,内心、外境。这时候没有对待,有所见,能现境界的功能,就是妄想心,能生境界出来。它怎么有这个功能?因为它有能见之心。你把能见之心远离,境界根本不会现出来。

  

  由根本无明为因,生出来这三种细相,要是法相宗讲唯识,这就是第八识。我前面说过,《大乘起信论》不讲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这些名词,唯识宗讲八个识,每一个识都有四个分: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有这四种义理,有这四种功能。把「证自证分」跟「自证分」合成一分,叫自体分,就是第八识的自体,就是「无明业相」。见分,就是「能见相」。相分,就是「境界相」。《大乘起信论》跟法相宗讲的道理一样,但是不叫第八识,叫阿黎耶识。法相宗不赞成《大乘起信论》,就是因为它没有说第七识,为什么《大乘起信论》不讲第七识呢?「于义不便」,对于义理不方便,因为第七识不缘外境,只缘里面第八识为我,这是第七识的功能,讲这个义理不方便,所以不说第七识。《会阅》上这样辩解。

  

  我有个解释,就是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时,可能在佛法圈子里面,八个识的学说,还没有成立。玄奘法师造《成唯识论》有十卷,把印度十大论师一百卷唯识论融合成一种道理,怕中国人讲唯识,依据十大论师讲十个道理,这是玄奘法师的功德。所以中国人学唯识法相,跟自己人不抬杠,因为没有二种道理,可是在印度唯识宗跟唯识宗要辩论,你学的是那个论师的唯识,我学的不同,又何况学法性呢?马鸣菩萨依着一百部大乘经造《大乘起信论》,一百部大乘经可能八个识的学说不显明,所以《大乘起信论》只说阿黎耶识,下面说五种意。五种意就是第六识,但是不说第六识,也不说前五识,《大乘起信论》上没有五、六、七、八识这些名词,我们配合法相,就知道它讲的道理,跟法相的根本道理没有不同。这三种细相,就是阿黎耶识的相,你们以前听过唯识,将来还要学唯识,学唯识,你依着唯识学来学唯识。你学《大乘起信论》,依着《大乘起信论》学,能配合的配合,不能配合的不要配合,不要勉强穿凿附会。《大乘起信论》讲阿黎耶识,你不要讲第八识,讲第八识就错了,因为它没有第六识、第七识,哪有第八识呢?

  

  「无明为因生三细」,这三个细相,都是我们妄想心的细相,虽然有境界相,还没有分到心外去,这个解释把它记清楚。下面第二科「境界为缘生六粗」,这个境界就是内心的境界,分到心外去了。

  

  「未初、无明为因生三细」,这一科讲完了,以无明为因,生出三种细相,就是妄心的细相,第一业相,第二能见相,第三境界相。我们凡夫觉照不出来,虽然它是凡夫的妄想心,但是我们凡夫的心粗,这三个细相觉照不出来,因为很细。

  

  未二、境界为缘生六粗(分二)

  

  申初、总标

  

  以有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