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大乘起信论 >

大乘起信论讲记(上)-云端佛学(12)

  「及彼身体相」,「彼」就是指三业最胜的佛宝。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前面归依的佛宝,是归依报身佛、化身佛。化身佛,也叫应身佛、应化身佛,因为法身无相,有善根的凡夫,以及二乘圣人,归依的佛宝都是应化身,就是在印度国出生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的释迦佛是应化身佛。菩萨归依的佛宝是报身佛,报身分两种:一、自受用报身。二、他受用报身。

  

  一、自受用报身:这是佛无量阿僧祇劫修的功德,他自己应该得受用,享受法乐,这是他应该得的果报。他怎么应该得这个果报?因无量阿僧祇劫修功德的因行,因果是相对的,如是因,而得如是果。

  

  二、他受用报身:「他」是指菩萨,菩萨可以得报身佛的受用,叫他受用报身,所以我们知道菩萨归依的佛宝是报身佛。

  

  还有一个法身佛,偈颂把它分到法宝。「及彼身体相」,「彼」是指佛宝,佛宝的身,有体,有相。一个佛宝分成三大:体大、相大、用大。报身佛、应化身佛都属于用大。体大、相大,都归到法宝上讲。

  

  己二、释(分二)

  

  庚初、释体大

  

  法性真如海,

  

  「法性真如海」,科文说得很明白,就是解释体大。法身佛的体,在众生份上叫佛性,在一切法上叫法性。「性」者本体之义。一切法的本体,一切法的法性,就是真如。法性、真如广大无边,甚深无底,像海一样,海是譬喻法性、真如体大。法性之体就是真如之体,像海一样,广大甚深,这是体大。法性之法,真如之法,属于法宝。

  

  庚二、释相大

  

  无量功德藏,

  

  再解释相大,「无量功德藏」,佛成了佛,「彼身」就是佛的身,佛的身相大。佛的法身没有相,怎么说个相呢?相就是功德之相,佛是无量阿僧祇劫修出来的功德,功德无量,叫无量功德相。无量功德相是无量功德的法,是无相之相,是功德之相。功德之相什么样子呢?譬如我们天天在研究佛法,有没有功德?有功德。你拿给我看,功德,看不见。你听听,没有声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又如你念佛,拜佛,念经,乃至于作早晚课,有没有功德?有功德。你看见什么样子?没有。功德之相,是无相之相,但是,你不能说没有功德。有功德就有相,那是法相,就是佛的法身之相,法身具足一切无量的功德。

  

  《会阅笔记》

  

  三轮化导

  

  一、   神变轮,二、记心轮,三、教诫轮。

  

  第一种神变轮者,佛以身业,现种种神变奇瑞也。

  

  第二记心轮,佛以意业,知众生之心也。

  

  第三教诫轮者,佛以口业,教训众生也。

  

  再讲佛教化众生,「三轮化导」,佛的身口意业,叫三轮。「一、神变轮。二、记心轮。三、教诫轮。」

  

  「第一种神变轮者,佛以身业,现种种神变奇瑞也。」

  

  「现种种神变」,是佛以身业教化众生。「奇瑞」,奇特祥瑞。佛的身业,色无碍自在,现种种神通变化教化众生。

  

  「第二记心轮,佛以意业,知众生之心也。」

  

  「记心」,就是记众生的心,《金刚经》:「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这就是世界无量、众生无量、众生的妄念无量,佛悉知悉见。就是一切众生无量的心念,佛统统知道,因为佛的意业能够徧知。前面讲佛的意业能够徧知一切法,这里讲徧知一切众生的心,叫记心轮。

  

  「第三教诫轮者,佛以口业,教训众生也。」

  

  佛有二种语言,一种是摄化众生的语言,即爱语摄受,讲的都是好听的话。比如说你要学佛,人人都有佛性,你学佛将来就会成佛。另一种是教诫的语言,即苦切语。劝导不要犯戒,不要作恶,犯戒作恶将来会堕地狱,时间很长,受苦无量。应该用爱语摄受,即用爱语摄受;应该用苦切语教诫,即用苦切语教诫。教诫的「教」,属于爱语摄受,摄受众生的言教。「诫」,是苦切语,训诫众生的话。佛有四众弟子,对于在家二众弟子,方便善巧,都用爱语摄受;对于出家弟子,都用苦切语教诫。佛用三业教化众生,叫三轮化导。

  

  《会阅笔记》

  

  意业徧知有二:

  

  一、   佛之「真智」,徧知「心真如门」恒沙功德等。

  

  二、佛之「俗智」,徧知「心生灭门」缘起差别等,皆无倒徧知也。

  

  再讲「意业徧知」,佛的意业为什么徧知?有二种:

  

  「一、佛之『真智』,徧知『心真如门』恒沙功德等。」

  

  佛的智慧,名称不同,意思一样,这里分真俗二智。佛本来有一个智慧,分开来有两方面的功能。佛的「真智」,能徧知「心真如门」,这是依《大乘起信论》解释的。《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第一真如门,心真如门的一切功德,恒河沙数的功德,真如法具足,佛统统知道。因为他有「真智」,所以徧知一切恒河沙数的功德。

  

  「二、佛之「俗智」,徧知「心生灭门」缘起差别等,皆无倒徧知也。」

  

  佛的世俗智,徧知「心生灭门」。心生灭门,是属于众生这一边的门。「缘起差别等」,一切法皆是从缘生起种种差别,佛统统徧知。「皆无倒徧知也」,「无倒徧知」,就是很正确的徧知,不是颠倒的徧知,佛的智慧没有颠倒知见,叫无倒徧知。

  

  以上是讲佛的意业徧知有二种:一真智,二俗智,都能徧知一切法。

  

  《会阅笔记》

  

  身业无碍有四:

  

  一、佛之身业,大小无碍,谓一一根皆徧法界,而亦不坏诸根之性,又亦不杂诸根之相。

  

  二、互用无碍,谓诸根相作,而不相碍。

  

  三、理事无碍,谓现色炳然,而不碍举体性空。妙理常湛,而不碍业用无方。

  

  四、应机无碍,谓圆回之身,十方齐应,多机顿感。身不分而普现,在此而不碍彼,在彼而不碍此,坐不碍行等,思以准之。

  

  「身业无碍有四:

  

  一、佛之身业,大小无碍,谓一一根皆徧法界,而亦不坏诸根之性,又亦不杂诸根之相。」

  

  佛的身业怎么自在无碍,分开有四种解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