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讲记(上)-云端佛学(36)
时间:2017-07-11 16:4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次
「癸二、释」,解释。「此义云何?」真如门能总摄一切法,生灭门怎么也能总摄一切法呢?「以是二门不相离故」,因为这二种门,都是由一心开出来的,二门不二,真如门跟生灭门,并不相远离,真如随缘就变成生灭门。生灭门是缘生之法,没有自性,当体就是真如门,所以皆各总摄一切法。
辛二、别释(分二)壬初、别辨二门,显动静不一(分二)癸初、释真如门(分二)子初、举如体离言,以明
观智境,释上真如义(分二)丑初、总举法体(分二)寅初、正显如体(分三)
卯初、就实略标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
「辛二、别释」,分别解释,分二科。「壬初、别辨二门,显动静不一。」分别说明真如门、生灭门,真如门是静相,生灭门是动相,动不是静,静不是动,这二种门不是一种门,先把它分开,再分二科。「癸初、释真如门」,先解释真如门,后解释生灭门,再分二科。
「子初、举如体离言」,这科文很长,科文就是注解。「举如体离言」,先标出来真如的本体是离言语说明的,不是你说出来的,说的都不是真如本体,它是离言语之相。「以明观智境」,在我们凡夫份上,不说不明白什么叫做真如?但是你要晓得,它是离言说相,你说的都不是真如。那么我们要怎么证得真如呢?你起始觉智来观照本觉理,就是真如之体。这是「观智境」,你起观想智慧所对的境界。「释上真如义」,解释以上真如门的义理。
真如门两大科,第一、离言真如,第二、依言真如。《金刚经》第一分发起序:「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返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坐而坐。」这是在日用寻常穿衣吃饭的生活之中显示般若,我给它取个名字,叫离言般若,就是根据《大乘起信论》这个科文取的。离言真如,真如不是你用言语说出来的,真正的般若不是你解释出来的,离开言语显般若。《金刚经》第三分,离相度生;第四分起,无住行施,详细解释般若,那叫依言般若,不说不懂,得依着言语解释般若,下面第二科就是依言真如。
现在先说离言真如,「丑初、总举法体」,真如之法的本体是什么样子?分二科。「寅初、正显如体」,「法体」,就是「如体」,再分三科。「卯初、就实略标」,就真如实相理体,简略标举出来。
先讲正文,「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这一句解释真如是什么样子,「一法界」的「一」,不是一、二、三的一,叫无二之一。真如法是平等无二,没有差别相。有一、二、三,就成了差别相。它没有差别相,是平等相,叫无二之一。「法」是一切法,就是染污法、清净法、凡夫法、圣人法一切法。「界」作「因」字讲,法界的界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按事相解,「界限」,一切法的界限,叫诸法之界,有情是有情界,无情是无情界。有情界里面,凡夫是凡夫界,圣人是圣人界,各有其界限。第二种,作佛性、法性的「性」字解,就是一切法的本性。我们放蒙山作法界观,就是法性观:「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法界,就是一切诸法的本性。第三种,作因果的「因」字讲,就是一切诸法的本因,一切清净法、染污法,都是由真如生出来,真如是一切法的本因,「大总相」,真如能含摄一切凡圣、染净诸差别相,叫总相。生灭门也是含摄一切诸相,也叫做总相,但是跟真如门比起来,真如门才是生灭门的本体,所以叫做大总相,就是一切染法、净法的大总相。「法门体」,法门的本体。真如法门、生灭法门,这一切法门都有个本体,是大总相一切法门的本体,换句话说,真如是一切法的本体。
「所谓心性不生不灭」,真如就是一心的本性,也就是一心的本体。性者体也,这个心性就是真如,真如就是心性,它是不生不灭之法。这是离言讲真如,在不起门中讲真如。「不生不灭」有二种解释,第一种,谓随妄不生,约治不灭也。就是真如本体不动而能随缘,随缘它有生灭,但是它的本体还是不动。真如随缘不动,随染妄法真如没有生起,依着真如生起来一些染妄之法,但是真如本体没有动,随缘它不变,叫「随妄不生」。等到你修治的时候,把染污法、虚妄法修灭了,真如并没有灭,反而把真如显发出来,叫「约治不灭」。第二种,修起不生,处染不灭也。你一修行,依着始觉智证得本觉理体,「修起不生」,净法生出来,真如没有生。真如没有生,怎么我的净法慢慢增长起来呢?初地是初地的净法,二地是二地的净法,越来越增长,是你随分发现的,真如法并没有生。「处染不灭」,处在染污法之中也不灭,在我们众生份上,处于染污法之中,真如也没有灭,是为心性不增不灭。
卯二、会妄显真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卯二、会妄显真」,把妄法融会贯通,显出来真如。「一切诸法」,凡夫法、圣人法、染污法、清净法,也就是世间法、出世间法,这一切诸法。有没有这些诸法呢?没有。怎么眼见有诸法呢?「唯依妄念,而有差别」,既然叫一切诸法,就不是「大总相法门体」,一切诸法怎么会有差别相呢?依着妄念才生出来差别相。生灭门的道理,要依着这个法,才能生出来那个法,《楞严经》讲:「相见无性,同于交芦。」像两枝芦苇交叉才能站立起来,你把一枝芦苇拿开,另一枝芦苇站不住就倒下来,就是你要是没有妄念,根本没有一切诸法,下面一句就是这样解释的。「若离心念」,「心念」,妄心之念,解释「唯依妄念」的「妄念」二字。因为真心没有念,要是离了妄心之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一切诸法」对着心外叫做境界,对着心里,这些境界之相,就是一切诸法差别之相,统统没有。再看着《会阅笔记》解释一遍。
《会阅笔记》
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大乘起信论讲记(下)-云端佛学
- 下一篇:大乘起信论直解-云端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