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大乘起信论 >

大乘起信论讲记(上)-云端佛学(50)

  解释到这里,由消文释义再显理。在众生份上还没有觉,我们是在不觉的位子上说,依文解义,解释到深意上,你就悟到都是一些假名之相。前面讲离言真如,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三个相都要离。为什么要离呢?这些相都是不得已说出来的。众生不懂,依着言说就得有名字,取这些名字,写成文字,就叫文字相。本觉、始觉、不觉,三个名字都是对待说的,都是些假名言相,名字是假的,你说言说相不是假的吗?言说、名字相,都是你心里缘虑出来的,心缘相不是假的吗?所以等到一切皆空的时候,一切言说之相、名字之相,统统是空。凡夫用功途中,把这些名字空掉了,连如来的三身,也没有差别之相。报身、化身还是假名字之相,法身平等无差别,还是不得已说出来的,说个法身还是多余的,说个平等无差别还是多余的。这里就悟出来,真如不是说出来的,不是取名字取出来的,也不是思虑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真如呢?唯证相应,你先悟入而后证入。

  

  午二、广明二觉(分二)未初、明始觉(分三)

  

  申初、总标因果二觉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因为有本觉,才有不觉;有不觉,才有始觉。「午二、广明二觉」,分出四个觉的相出来,再分二科。午初、略辨始本二觉,是先略辨本觉,后略辨始觉。午二、广明二觉,是先广明始觉,后广明本觉,次序不同。「未初、明始觉」,再分三科,「申初、总标因果二觉」,先总标出来:因位上的始觉,果位上的始觉。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这就是科文上的因、果二觉。「觉心源故,名究竟觉。」这是果位上的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这是因位上的觉。

  

  申二、广寄四相释成(分二)酉初、正寄四相,显其四位(分四)

  

  戌初、初位(分四)

  

  此义云何?亥初、能观人如凡夫人,亥二、所观相觉知前念起恶故,亥三、辨观利益能止后念令其不起。亥四、结观分齐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

  

  由因位上的觉再开出来,「申二、广寄四相释成」,寄托在生、住、异、灭四个相上,解释成就「非究竟觉」与「究竟觉」这因果二觉,再分二科。「酉初、正寄四相,显其四位」,正寄托生、住、异、灭四个相上,显由因到果有四个位,再分四科。「戌初、初位」,初位就是十信位,除灭相,再分四科。下面的小科,一句一科。

  

  「此义云何?」怎样觉心源名叫究竟觉,不觉心源叫非究竟觉呢?「亥初、能观人」,能作观想的这个人,是什么位子?「如凡夫人」,在凡夫人上讲十信位,这是初发信心,凡夫人就是能作观想的人。「亥二、所观相」,所观的相。「觉知前念起恶故」,凡夫人观到他心里的妄念,起了一个恶念起来。「亥三、辨观利益」,辨明他观想的利益。「能止后念令其不起」,他有这个功夫,他觉知心里动一个恶念,就停止它,叫后念不起,能得到这个利益。「亥四、结观分齐」,说他观想的分际。「虽复名觉,即是不觉故。」这里把位子定出来,就是十信位的菩萨,虽然名字叫觉,其实不觉,他能觉恶业,不能觉烦恼,所以十信位的菩萨,叫「名字觉」。

  

  《会阅笔记》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

  

  「觉心源」者,觉证染心之源,即自性清净心也。「名究竟觉」者,始觉之道圆满,同于本觉,故名究竟觉。此在佛地也。不了心源,始觉尚未同本觉,故云非究竟觉。此在金刚喻定以还也。

  

  「又以觉心源故,名究竟觉。不觉心源故,非究竟觉。」解释这段正文。「『觉心源』者,觉证染心之源」,「染心之源」,就是真心。「即自性清净心也」,就是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名『究竟觉』者,始觉之道圆满」,开始觉,一直觉到究竟的地方,始觉之道圆满了。「同于本觉,故名究竟觉。」觉到圆满处,始觉同于本觉,所以叫究竟觉。「此在佛地也」,这是在佛的地位。

  

  「不了心源」,没有觉到妄心之源,「始觉尚未同本觉,故云非究竟觉。此在金刚喻定以还也。」注意「金刚喻定」这个专有名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修定,叫「金刚喻定」,以金刚作譬喻,因为他要断生相无明,非金刚喻定不能断,就是最初一念妄动的生相无明,非佛不知不断,所以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修定,叫金刚喻定。「金刚喻定以还」,「以还」就是以前,十信、三贤、十地、等觉都算上,都叫非究竟觉。

  

  《会阅笔记》

  

  科文:申二、广寄四相释成

  

  寄托于生、住、异、灭之四相,而释成始觉之分齐也。今先总明其意:原夫心性离念,无生无灭。而有无明,迷自心体。违寂静性,鼓动起念,而有生灭。是故由无明风力,能令心体,生、住、异、灭,从细至粗。今就此义,以明四相。既鼓静令动,遂有微着不同,先后际异。就彼先际最微之相,名为「生相」。乃至后际最粗之相,名为「灭相」。就中际则有「住相」「异相」也。然妄心流转,乃从细至粗,由生相至于灭相也。若返妄归真,乃从粗至细,先除灭相,乃至最后除生相也。

  

  「科文:申二、广寄四相释成」,解释这一句科文。「寄托于生、住、异、灭四相,而释成始觉之分齐也。」「广寄」的寄,是寄托,寄托在生、住、异、灭四个相上,解释成就始觉的分际。始觉有什么分际呢?前面讲过,你要是觉到妄心之源,叫做究竟觉。没有觉到心源,叫非究竟觉。究竟觉、非究竟觉的分际在哪里?要寄托在生、住、异、灭四相上,解释成就它的分际。「今先总明其意」,现在先总明四相,解释成就始觉分际的意思。「原夫心性离念」,「夫」是虚字,推其本源的道理,心性是远离妄念的。「无生无灭」,有生有灭,就是妄念分别,远离妄念,心性就不生不灭。「而有无明,迷自心体。」在众生份上有无明,「心体」就是心性,性就是体,体就是性。心性上离念,不生不灭,可是因为有了无明,迷了自己的心体、心性。「违寂静性」,心体离念,不生不灭,是寂静之性,被无明一迷,与心体寂静之性相违背。「鼓动起念」,心体本来没有念,无明鼓动起念。「而有生灭」,念头一起,就有生灭。「是故由无明风力,能令心体,生、住、异、灭,从细至粗。」由无明动了寂静的心体,生起了妄念,就有生、住、异、灭四个相。这四个相从细至粗,最初的「生」相最细,「住」相稍微粗一点,「异」相更粗,「灭」相是粗中之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