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讲记(上)-云端佛学(26)
时间:2017-07-11 16:4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次
「一、为欲解释如来根本之义,令诸众生正解不谬故。」有什么因缘要造《大乘起信论》呢?为解释如来所说的法根本之义,令众生看了《大乘起信论》,得到正当的了解,不会错谬。下面就解释,「立义分中所说」,第一种别因缘,就是解释立义分所说的:「依一心法,有二种门,各摄一切法,即是如来所说法门之根本也。」就是依一心法开二种门,这二种门各摄一切法,这就是如来所说法门的根本之义。
「二、为令善根成熟众生,于摩诃衍法,堪任不退信故。」「善根」就是信根,「此当十信终心」,信心一共有十个,到了最后一个信心,就是善根成熟了,叫十信终心。「自分满足,故云善根成熟。」「自分」就是十信位自位的本分已经满足,十个信心都修圆满了,所以说善根成熟。「进入十住正定聚中」,十信圆满,就进入十住位,就是正定聚的众生。「使前信心堪任不退也。」前面你修了十个信心,没有入到住位,会进进退退,所以十信位叫不定聚,入了正定聚,使前位的信心永远不退。
「三、为令善根微少众生,修习信心故。」相对前面十信终心,善根成熟,这个善心微少,「以十信未满,故云善根微少。」十个信心还没有修圆满,善根没有成熟,所以叫善根微少。「令进修向满」,「向」是趣向,令他进修趣向于圆满之位,「故云修行信心也。」
「四、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自下四种机」,自此以下四种根机,就是第四、五、六、七四种别因缘。「当信位初心」,当刚发信心,就是指着我们的根机。我们对于大乘佛法有没有信心?有啊!但都是初发信心。「以业重惑多」,因为业障太重,烦恼太多。「善根难发」,初信位要进到二信位都不容易,为什么?因为初发信心的人业障重、烦恼多,所以善根难发。「故教以礼忏等方便」,所以你要好好的礼佛忏悔。「消恶业障」,把恶业障能够消除。「以障轻故」,因为业障变轻的缘故。「内离痴慢」,内心离开愚痴我慢的烦恼,不会再愚痴、我慢。「外出邪网」,你怎么会遇到邪魔外道?怎么会被邪知邪见的人骗了呢?因为你内心有愚痴,不起正智慧。你把心内愚痴去除,烦恼远离,智慧启发出来,自然离开外面邪网,邪知邪见再也骗不到你了。「此当下品机也」,把十信初发信心,分上中下三品,这是下品,业障重,烦恼多。
「五、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双明止观法门」,修止也修观。「遣除凡小二执」,把凡夫的执、小乘的执都遣除。「故云对治心过也」,对治就是遣除,遣除心过。「此当中品也」,这是初发信心的中品根机。
「六、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也。」「劝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必定不退信心也。此当上品也。」这是初发信心的上品根机,就是修净土法门往生西方。
「七、为示利益劝修行故。」这是《大乘起信论》的最后一分。「最后举彼损益」,最后标举出来彼等损失利益,你要是不修行,有大的损失;你要是修行,能得大的利益。「劝物修舍」,「物」指众生,劝众生修行舍离,应该修的修,应该舍的舍。「即总策成前诸行也」,「策」是策发、策进,劝导你精进,这是总策发、总策进,成就以前诸种行门。
庚三、总结
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
「庚三、总结」,「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有前面八种因缘,所以造这部论,论文的章法都分三段:第一标,第二释,第三结。你有什么因缘造《大乘起信论》呢?有八种因缘,把它标举出来。第一至第八种解释完了,再总结起来,这是我们中国作文的方法,每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章法才完整。
《会阅笔记》
修多罗
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契者合也,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云契经也。
梵语「修多罗」,翻成中国话叫契经,「契」是契合的意思。是上契合诸佛之理,下契合众生之机,所以叫契经。佛经没有不契合佛之理,没有不契合众生之机的。
己三、难
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
「己三、难」,就是问难。「修多罗」,就是佛经,你说的八种因缘,佛经上都具有这些法,何须你再重说呢?
己四、通(分二)
庚初、与彼问辞
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大乘起信论讲记(下)-云端佛学
- 下一篇:大乘起信论直解-云端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