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大乘起信论 >

大乘起信论讲记(下)-云端佛学(45)

  「丑二、明行体(即根本智)」明他的行体,他修什么行门,行体就是「根本智」。根本智、后得智是成佛的二个智慧,登地的菩萨分分证根本智,分分起后得智。登地的菩萨证得真如的境界,真如哪有境界?「以依转识,说为境界。而此证者,无有境界,唯真如智,名为法身。」地上菩萨还有三个细妄想心:业识、转识、现识。他的根本妄心就是业识,境界就是从「转识」起,转识有能见之心,才有所见的境界,有转识一定有现识,就是有境界,因为依着转识说他有境界,实际真实证得的菩萨,没有境界,因为他依着智慧证得的真如叫法身,法身就是理体,依真如智证得真如理,法身就是个理,智慧与理体合在一起,始觉即是本觉,哪有能证的智慧、所证的境界呢?不过他的转识还在,才说有境界。

  

  丑三、明胜用(即后得智)(分四)寅初、请法上首德(分二)

  

  卯初、正明请法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轮。卯二、显其请意唯为开导利益众生,不依文字。

  

  「丑三、明胜用(即后得智)」,他分分证得根本智,分分起后得智的妙用,分四科。「寅初、请法上首德」,有佛出世,他就替众生请法,为请法的上首,上首就是首领,也就是首座,再分二科。「卯初、正明请法」,「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请转*轮。」这位菩萨一念之间,能徧至十方所有的世界,只要有佛他都供养。供养佛作什么?请佛转*轮,请佛说法。「卯二、显其请意」,显明他请转*轮的心意。「唯为开导利益众生」,请佛转*轮,是为开示教导利益一切众生,令众生离苦得乐,为利益众生请的。「不依文字」,不是依着文字相,请佛说法。请佛说法,不着文字相,不是爱听佛说法的言辞微妙,完全为利益众生而请法。我们没有登地,现在就得学,有能讲经的法师,你就去请他讲经说法,因为众生不认识法师,认识法师也不敢请他讲经。你认识法师,就替众生请,是为众生得利益而请,就合这个意思。

  

  寅二、随根延促德(分二)

  

  卯初、促(分二)辰初、举用或示超地,速成正觉,辰二、明意以为怯弱众生故。卯二、延(分二)辰初、举用或说我于无量阿僧只劫,当成佛道,辰二、明意以为懈慢众生故。卯三、总结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

  

  「寅二、随根延促德」,随着众生的根机,时间应该延长的延长,应该缩短的缩短,有这个功德,分三科。「卯、初促」,把它缩短,再分二科。「辰初、举用」,举出妙用。「或示超地速成正觉」,「速成」,顿超示现,时间很短促。或者对众生示现马上成佛,不用三大阿僧只劫,更不用无量阿僧只劫,用不着一地、二地按部就班去成佛。「辰二、明意」,说明缩短的意思。「以为怯弱众生故」,有的众生胆子小,听说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无量阿僧只劫,根本不敢发心。我们早课念楞严咒,十地顿超无难事。我们讲《贤首五教仪开蒙增注》,讲到顿教,一念不生就是佛,哪需什么时间?为胆小的众生说明成佛很快。

  

  「卯二、延」,把它延长,再分二科。「辰初、举用」,举出妙用。「或说我于无量阿僧只劫,当成佛道」,或者跟众生说,成佛不简单,我是经过无量阿僧只劫才成佛。「辰二、明意」,说明延长的意思。「以为懈慢众生故」,这是为我慢懈怠的众生,他听说成佛很容易,十地顿超无难事,一念不生就是佛,他起了我慢,认为成佛简单,马上就成,结果懈怠下去,所以为懈怠的众生说成佛时间很长。

  

  「卯三、总结」,「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前面只说一个缩短,一个延长,实际中间还有无量数的方便,都是不可思议的。

  

  寅三、实行不殊德(分四)

  

  卯初、因等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卯二、行等发心则等,卯三、证真等所证亦等,卯四、时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只劫故。

  

  「寅三、实行不殊德」,前面都是应众生根机的权巧说法,真实行门的功德都是相等的,分四小科。「卯初、因等」,因相等。「而实」,真实讲,「菩萨种性根等」,实教菩萨都是大乘根性,也就是一乘根性,不是三乘教菩萨,他们的种性、根机、因相等。「卯二、行等」,修的行门也相等。「发心则等」,发心都相等。「卯三、证真等」,「所证亦等」,所证得的也相等。「卯四、时等」,时间相等。「无有超过之法」,没有一念就成佛的,没有超速的法,也没有无量阿僧只劫成佛的。「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只劫故。」一切菩萨实实在在种性相等、发心相等、修的行门相等、证得的果位相等、时间相等,时间有延长、缩短,都是权巧对众生说法,实实在在都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才成佛。

  

  寅四、应机殊行德

  

  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

  

  「寅四、应机殊行德」,「殊」可作「差别」讲,应众生根机不同而有差别的行门。可作「殊胜」讲,有殊胜行门之德。「但随众生世界不同,所见所闻,根欲性异,故示所行,亦有差别。」因为菩萨要在无量世界示现成佛,世界不同,众生的根机之性、欲望之性不同,「异」就是不同,于是示现的行门就有差别,有的时间缩短,有的延长。

  

  子二、明发心相(分二)

  

  丑初、叹细标数又是菩萨发心相者,有三种微细之相,云何为三?丑二、列名释相(分三)寅初、根本无分别智一者真心,无分别故。寅二、后得智二者方便心,自然徧行利益众生故。寅三、二智所依阿黎耶识三者业识心,微细起灭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