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三、明修意」,说明修利他行门的意义在哪里,分二科。「未初、显顺性」,显明顺法性。「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合到长时心上,为什么要尽于未来度众生?因为法性没有断绝,我随顺法性要发长远心不断绝。
「未二、明起大愿意」,「法性广大,徧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为什么要发广大心呢?因为法性是广大的,徧一切众生,我就随顺法性,度一切众生。我发平等心,不起差别心,这叫冤亲平等,我要度亲爱的人,也要度冤家对头,不分这个众生该度,那个众生不该度,我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因为法性是究竟寂灭,就是根本不生,我要度这些众生令他究竟寂灭。
子三、显发心利益(分四)丑初、显胜德(分二)
寅初、自利功德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寅二、明八相益生以见法身故,随其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所谓从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轮、入于涅盘。
「子三、显发心利益」,信成就发心,发直心、深心、大悲心有什么利益?分四科。「丑初、显胜德」,显殊胜的功德,再分二科。「寅初、自利功德」,「菩萨发是心故,则得少分见于法身。」十信满心初入住位的菩萨,发这三种心,修这四种行门,就能少分见到法身。「寅二、明八相益生」,虽然少分见,能现八相成道利益众生。「以见法身故」,真如出缠,名为法身,你能少分见到法身,见到真如。「随其愿力」,随着你的大愿力,「能现八种利益众生」,能现八种成佛的相,利益众生。哪八种呢?「所谓从兜率天退」,补处菩萨都住在兜率天,梵语兜率,中国话叫知足,欲界第四层天,叫兜率天,有外院、内院,外院是天人住的,内院是补处菩萨住的。现在弥勒菩萨还住在那里,等着由天上下生人间,叫「退」,再「入」母亲的「胎」,再「住」母亲的「胎」,再「出」母亲的「胎」,再现「出家」相,再「成」佛「道」。怎么叫八相成道呢?以成道为主,八个相都是为了成道,成了道作什么呢?「转*轮」度众生,把有缘的众生度尽,「入于涅盘」,一共八个相,这就是十信满心,刚入于住位,就能现这样的利益。哪个世界众生善根成熟,应当见佛得度,这时候没有佛来,你就现成佛之相去度他们,见了少分法身,就能现八相成道。
丑二、明微过(分二)
寅初、异地上然是菩萨未名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寅二、异凡愚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
「丑二、明微过」,分二科。「寅初、异地上」,跟地上菩萨不同。「然是菩萨未名法身」,地上菩萨亲自见到法身,十信满心初入住位,信成就发心的菩萨,少分见法身,只是相似见到法身,并不是亲自见到法身。「以其过去无量世来有漏之业,未能决断。」他有大愿之力,能少分见到法身,能示现八相成道,不是成佛了示现,实际他还是初住位的菩萨,因为他过去无量劫来有漏业不能决定断除。「随其所生,与微苦相应。」他虽然现八相成道,还有小小的苦跟他相应。
「寅二、异凡愚」,跟凡夫愚痴人不同。「亦非业系,以有大愿自在力故。」他不跟凡夫一样业系苦,他能自在,要现成佛的相就现成佛的相,要现涅盘相就现涅盘相,完全是大愿之力,所以我们修行,先发大愿最要紧。
这是实教上讲的道理,《大乘起信论》属于终教,是真实的大乘。实教,十信满心入了住位就能现八相成道,但是权教则不可,就是始教的菩萨则不可,下面就通权教了。
丑三、通权教(分二)
寅初、举教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寅二、释通非其实退,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
「丑三、通权教」,分二科,「寅初、举教」,「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其他经典上说,十信满心的菩萨,还能退堕到三恶道里。「寅二、释通」,解释通难。「非其实退」,不是真实的退,十信满心入于住位,就是正定聚,他怎么会退呢?不会退。那么经上为什么这么说呢?「但为初学菩萨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彼勇猛故。」这是对初发心的菩萨,就是十信没有圆满,还没有入于住位的菩萨,告诉他们:你不能懈怠,一定要勇猛精进,你要晓得,入住位,还会退到三恶道里!十住位的名称,《会阅笔记》上有,第七住叫不退住,初住、二住都不保险,要修到第七住才不退。这是警策初发心的菩萨,恐怕他懈怠的权巧说法,实际入了住位都不退。
丑四、叹实行(分二)
寅初、于下不恋又是菩萨一发心后,远离怯弱,毕竟不畏堕二乘地。寅二、于上不怯若闻无量无边阿僧只劫,勤苦难行,乃得涅盘,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从本已来,自涅盘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