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论疏记会阅(卷第五) 信息来历:中国释教网 作者:续法法师 宣布时刻:2012-05-18 大乘起信论疏记会阅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第五)
续法法师会编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第五 唐 西京太原沙门 法藏 述疏 终南草堂沙门 宗密 录注 宋 秀州长水沙门 子璇 修记 清 钱塘慈云沙门 续法 会编 顺天府府丞 戴京曾 阅定
△二寄问列名。
云作甚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记》云何。问也。一下。列也。
△三依名辨释。(三)初觉义。二不觉义。三双辨同异 初觉义。
《疏》约净法明心生灭故。
《记》觉是净法。于中有始有本。则随流时。体隐用废为灭。反流时。体显用起为生。
△文二。初略辨本始二觉。二广明本始二觉 初略辨本始二觉。(二)先本觉。次始觉 先本觉。(二)一显本觉体。二释本觉名 一显本觉体。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等于如来划一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疏》所言句。牒章。谓下。释义。离念者。离于妄念。显无不觉也。相者。非唯无不觉之闇。乃有大伶俐光亮义等故也。虚空有二义。以况于本觉。故云等。一。周遍义。谓横遍三际。竖通凡圣。故云无所不遍。二。无不同义。谓在缠出障。性恒无二。故云法界一相。等于法身者。欲明觉义。出缠相显故。依此等者。既是法身之觉。理非新成。故云本也。无性摄论云。无垢无挂碍智。名为法身。金光亮经。名大圆镜智为法身等。皆此义也。
《记》论谓心下。分三。初。正显觉体二。先。标也。疏云离于等者。心体真实。本自灵鉴。念想虚妄。从来闇昧。若心有念。是谓闇昧。名为不觉。心既离念。则无闇昧。独一灵知。名之为觉。论中言体离者。当知本无。以本无端。名为本觉。论离念相下。次。释也。相。谓义相。即下遍一二义。此之二义。正是本觉相。即相大也。等。谓齐等。本觉之义。与空齐等故也。疏云非唯等者。正释相义。以逐一义。称体而周。不异不二。皆等虚空也。此乃海东疏义。故今引用。二义。如下所配。横遍等者。若言遍。则合云凡圣。若言通。则合云三际。今所异者。以三际凡圣。互有相通。举三际时。逐一际中。必具凡圣。凡圣皆如。故云横遍三际。举凡圣时。逐一凡圣。必具三际。始终皆尔。故云竖通凡圣。盖欲异于常说。横不应竖。故有此言。显无不遍也。在缠等者。此虽约时竖说。语似未尽。然理亦该收。谓在缠必其情器。出障必收身土。二俱无二也。论等于句。二。会体同身。如来。是应身。法身。是真身。如来之法身。依士释。意明心体与法身无二。故云等于。又离真无应。应等于真。故云即也。又如来法身。并同真身。但以约人标法。故曰如来法身。亦是即义。上三皆持业释。由是即字。通兹三用。然月朔是正。余二是兼也。言划一者。圣凡情器。无二圆满故。疏云欲明等者。欲显在缠之本觉。遂举出缠之法身。此则约果以显因也。名虽因果有殊。而真实之体无二。故论云等于也。论依此等者。后。依体扬名也。谓心体寂灭。无有变改。从本巳来。可轨则故。名之为法。是体依聚故。名之为身。今依此体而立觉名者。以显法身。非是一贯凝然寂灭蒙昧无觉也。又显此觉。非是有为生灭之法。故约法身以立。是则一体之上。寂故名法身。照故名本觉。所言依者。可是依约之义。差异草木依根有苗分能所也。亦差异依如来藏有生灭心有真妄也。此乃一体真实。但约此体上灵照之义。便名本觉也。疏云既是等者。法身之理。三乘教中。同许不生不灭。是本有之法。既目此法为觉。是可为本。无性下。引证本觉。即法身义也。以此宗中。理智无别。谓即理之智。名为本觉。即智之理。名为法身。如珠即明。无二无别。差异权宗为无为异。
△二释本觉名。
何故故。本觉义者。对始觉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
《疏》何故故者。责其扬名。责有二意。一云。上开章中。直云觉义。何以今结。乃名本觉。二云。其中既云本觉。何以上文但云觉耶。
《记》责意有二者。但反覆成难。而实无二。故本疏云。进退成难。
《疏》本觉者。以对始故。说之为本。答初意也。又以本觉随染。生于始觉。还待此始觉。方名本觉。
《记》本下。先。正释责意二。初。辨名本觉以是。以对等者。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今此且约对付新生。立为本有。以始觉从修新生。本觉性自元有。由是对始以立于本。又以下。约别义释。前约对始名本。今约生始名本。原其始觉。是本所生。内因熏习。外假缘力。创然而有。故名为始。生于始故。名为本也。苟无所生。亦不名本。如女生子。方得母称。
《疏》即同本者。以至心源时。始本无二相故。是故上文但云其觉。答后意也。又此始觉。是本所成。还契心源。融统一体。方名始觉故。
《记》即下。次。辨但名觉之以是。以始本既合。则无二相。无二相故。可是一觉。故下文云。亦无始觉之异。以四相原来划一。统一觉故。又此下。约别义释。前是辨一觉以是。此即辨始觉以是。意谓此始觉者。以依本起始。始还同本。故名始觉。以始得无念之觉。名真始觉也。巳前虽亦名始觉。以未离念。犹名不觉。或立相似随分等名。至此念尽。巳觉初相。故名始觉。是知直待条约本觉心源。故名毕竟觉。智净相称。并同是始觉也。
《疏》问。若始觉异本。则不成始。若始同本。即无始觉之异。怎样说言对始名本。答。今在生灭门中。约随染义。形本不觉。说为始觉。而实始觉至心源时。染缘既尽。始本不殊。划一绝言。即真如门摄也。故本觉之名。在生灭门中。非真如门也。
《记》问下。次。问答通妨。异不成始者。早年文云。是本所成故。融同本体。方名始觉故。同不成始者。早年云。至心源时。始本无二。划逐一相。无所待故。既而同异二俱不立。怎样说言对始立本耶。此问因次前疏文中来。答意。旧日不觉目前始觉。若穷其体。与本不殊。就生灭门相待义边。得名始本也。形本不觉者。形本觉故立为始。形不觉故立为觉也。若至心源。巳属真如门摄。差异前难。而实始觉等者。无不觉之染缘可形待。故无觉名。与本划一不殊。故无始名。但名真如。不名始本觉也。由是真如门中。但显于体。不显相用。故本觉下。结成可知。
△次始觉。
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疏》始觉句。牒名。依下。明起始觉之所由也。依本觉有不觉者。谓即此心体。随无明缘。举措妄念也。依不觉有始觉者。本觉内熏力故。渐有微觉厌求。以致毕竟。还同本觉。故下文云。本觉随染生智净相者。即此始觉也。此文意明本觉成不觉。不觉成始觉。始觉同本觉。以同本觉故。则无不觉。无不觉故。则无始觉。无始觉故。则无本觉。无本觉故。划一划一。离言绝虑。是故佛果圆融。翛然无寄。尚无始本之殊。况有三身之异。但随物心现。故说报化之用。下文显之。
《记》始下。初。别解文义。明起等者。正明始觉。文虽在后。转推其源。元因本觉。由迷不觉。方有妄念。妄念即不觉也。前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后云。依觉故迷等。如依不睡人有睡人也。依不觉有始觉。如依睡人方有觉人也。本觉内熏等者。下云。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故。则令妄心。厌存亡苦。乐求涅槃等。毕竟同本者。下云。而实无有始觉之异。原来划一。统一觉故。故下文云。引证。即随染本觉中文。斯则本觉离染初净。便名始觉。此文下。二。通辨论意。此如大好人成睡人。睡人成觉人。觉人成大好人。显展转创立也。以同下。明展转泯绝也。如以觉人同大好人故。即无睡人。无睡人故。即无觉人。无觉人故。即无大好人。无大好人故。划一划一。亦不行言。划一者。无始本异故。再言之者。亦有二意。一则始觉与本觉划一。始即本故。本觉与不觉划一。不觉即本觉故。二即始本不觉。竟无不同。本自划一。又不同划一。亦复划一。离言者。欲言始觉。体同本故。欲言本觉。无所对故。欲言不觉。体即觉故。言之不及。故云离言。以离言故。无相可得。心行处灭。故云绝虑。此即泯同真如门也。是故下。结示也。圆融者。圆摄染净觉与不觉。融归一体。清虚无累。故曰翛然。迷。觉。中道。一不住著。故名无寄。况有三身异者。以三身由始本所成。始本既不安立。岂有三身之殊。此拣权教。定说三身不同。于平分为无为别。及三常之异也。但随下。释疑也。或曰。下说不思议业相。缘熏习镜。报身应身。又云。无明尽。有不贰言业。能现十方。好处众生。此难道报化之用。何言无三身耶。故此释之。但约机见有异。名为报化之身。若约果海。实无身说。下文显者。即真如用大文云。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可见之法。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二广明本始二觉(二)初始觉。二本觉 初始觉。(三)初总标因果二觉。二广寄四相释成。三结明始不异本。
《记》始觉者。亦可前略明始觉体。今广明始觉相。后始不异本。即结沟通体也。
△初总标因果二觉。
又以觉心源故。名毕竟觉。不觉心源故。非毕竟觉。
《疏》心源者。染心之源。谓性净也。又粗相之源。谓生相也。毕竟者。始觉道圆。同于本觉故也。此在佛地。非毕竟者。不了其源。始未同本故也。此在金刚巳还。
《记》染心者。即六染心。性净者。即如来藏。以污净成染。故说净为染源。故下文云。是心从本以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粗相者。即转现二相并六粗等。转现。亦是细中之粗。并为粗相。生相。即业相。妄中最细者。以粗从细生。故说细为粗源。故下文云。粗中之细。细中之粗。菩萨地步。细中之细。是佛地步。然心源之言。疏中两解。初解依士释。次解依士持业二释俱通。或可净心即源。持业释。此解与疏初解。俱约所证之极。疏之次解。是约所断之极。斯则心源二字。通于真妄。觉之一字。等于始觉。始觉至于生相。生相足以断除。始觉至于性净。性净足以冥合。故下文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阔别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毕竟觉。始觉道圆者。道即因义。至此位中。因满成就。无始本异。名毕竟觉。即佛地也。不了等者。有生相称之所隔故。金刚等者。金刚喻定无间巳还。以致统统异生。即下文随分。相似。及不觉等。是也。斯则毕竟是果。非毕竟是因也。
△二广寄四相释成。
《疏》前三相。释上不毕竟觉。后一相。释上毕竟觉。
《记》前三者。即灭。异。住。觉此三相巳还。名不毕竟。后一。即生相。此一相尽。故名毕竟。此约反流。故生相居后。若约顺流。则灭相为后。
△文二。初正寄四相显其四位。二引经释成心源无念 初正寄四相显其四位。
《疏》其中文意。将四相粗细。寄显反流四位。以明始觉分齐。
《记》此下。疏总叙意。文分为七。今初。略标大意。粗则灭相。细则生相。中间相望。互通粗细。寄显等者。请托四种尘劳相上。显明始觉功力分齐。是则约所觉之粗细。辨能觉之浅深也。四位者。此同圆觉凡。贤。圣。果。之四。或开为五位。即资粮。加行。通达。修习。毕竟也。或合为三。谓信行。净心。毕竟也。广即五十二位。
《疏》然此四相。约真心随熏粗细不同。寄说为四。非约一刹那心明四相也。
《记》然下。二。料拣四相。意显真心。随无明熏。从细至粗。从惑至业。寄此惑业之上。说为四义。乃是一期之四相也。非约等者。刹那之中。虽具四相。非今所辨。故乃拣之。
《疏》今以二门略辨。一。总明。二。别说。
《记》今下。三。正释本义二。初。标列。如文。
《疏》总者。原夫心性离念。无生无灭。而有无明迷自心体。违沉寂性。鞭策起念。有生灭四相。是故由无明风力。能令心体生住异灭。从细至粗。经云。佛性随流。成各种味等。又经云。即此法身。为烦恼之所漂动。往来存亡。名为众生。此下文云。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等。今就此义以明四相。既鼓静令动。遂有微著差异。先后际异。就彼先际最微。名为生相。以致后际最粗。名为灭相。故佛性论云。统统有为法。约前际与生相响应。约后际与灭相响应。约中际与住异相响应也。
《记》总下。次。详释二。初。总三。先。总叙起妄二。初。正叙。原。鞠穷义。夫。语辞。谓穷此四相之由。本因迷心所成也。或二字俱是发语之端。心性下。叙所迷心体。即真如门。如前文云。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以致离心缘相称。而有下。明迷成生灭。即生灭门。如前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等。经云下。二。引证。初即涅槃。又经。即法身不增不减经。彼云。即此法身。为过于恒河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凡间海浪漂泊。往来存亡。名为众生。此下下。即随染本觉中文。今下。二。就配四相。如文。佛性下。三。引论释成。彼论所说。逐一有为。莫不皆为四相所迁。以证今论一期四相。
《疏》别嗣魅者。对彼下文约位别分。生相有一。住相有四。异相有二。灭相还一。
《记》别下。二。别二。初。略配。下文约位等者。即将此觉四相位。但对下六染文。便知此四别分。各成几多不等。如下文云。一者。执响应染。依二乘脱节。及信响应地阔别。等于此云。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称。又下文云。二者。不绝响应染。依信响应地。修学利便。徐徐能舍。得净心地。毕竟离故。以致五者。能见心不响应染。依心自在地能离故。此上四染。等于此云。如法身菩萨。觉于念住。念无住相称。又下文云。六者。基础业不响应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等于此云。如菩萨地尽。满意利便。一念响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称。以此对彼。足见四相别分之义。但以彼约净智翻染。一贯就烦恼道说。故不说于灭相。今文约觉起始终具论。故总明四相也。准海东疏配。生相有三。三细也。住相四。即七识四惑。异相六。即基础六烦恼。灭相有七。即身三口四。然彼所说。法体即同。但开合有异。今疏即就当论所辨。以要顺宗故。无以弃近而就远也。
《疏》生相一者。名为业相。谓由无明。不觉心动。虽有起灭。而相见未分。以无明力故。转彼净心。至此最微。名为生相。甚深微细。唯佛能知。下文云。依无明所起识者。以致唯佛能知故。即下文三细中月朔。及六染中后一。五意中第一。此等并同今生相摄。
《记》生下。二。广释四。初。生业相者。标名。谓由下。释相。以无明下。结成。表此先无。故名生相。甚深下。别叹。下文下。引证。即生灭四缘中文。即下文下。类摄。月朔。即业相。后一。即基础业不响应染。第一。即业识。此等下。都结。但以所说为门差异。而法体是一。故皆摄之。为门差异者。九相是明不觉。五意六染。是明生灭人缘。但五意是生人缘。六染是灭人缘也。由义异故。名字差异。及说处亦别。以体同故。故通摄也。下诸段标释结摄。例此。
《疏》住相四者。一名转相。谓由无明力。不觉前动相即无动故。转成能见。二名现相。谓由无明。依前能见。不了无相。遂令地步妄现。此二及初。并在赖耶位中。属不响应心。三名智相。谓由无明。迷前自心所现之境。妄起别离染净之相。故云智也。四名相续相。谓由无明。不了前所别离。空无全部。更复起念。相续不绝。此二并在别离事识细分之位。属响应心。无明与前世相和合。转彼净心。以致此位。行相犹细。法执坚住。名为住相。下文三细中后二。及六粗中初二。并五意中后四。亦六染中中四。此等并同是此住相摄。
《记》住下。二。住。此二等者。巳上三细。是三不响应心。属于本识。此二并在等者。此是粗中之细。属于事识。无明等者。结成也。确然不改。故名坚住。后二。即转相。现相。初二。即智相。相续相。后四。即转识。现识。智识。相续识。中四。即能见心不响应染。所现色不响应染。别离智响应染。不绝响应染。
《疏》异相二者。一。执取相。二。计名字相。谓此无明。迷前染净违顺之法。更起贪嗔人我见爱。执相计名。取著转深。此在事识粗分之位。无明前与住相和合。转彼净心。令至此位。行相稍粗。动员身口。令其造业。名为异相。下文六粗中中二。及六染中月朔。并五意中后意识。此等并同是此异相摄。
《记》异下。三。异。此在等者。此二是粗中之粗。属于事识。无明等者。惑妄粗显。能发身口贪嗔等别。故名异相。中二者。即执取。计名。月朔。即执响应染。以合二相为一染故。意识。即意之识。
《疏》灭相一者。名起业相。谓此无明。不了善恶二业。定招苦乐二报。故广对诸缘。造集诸业。依业受果。灭前异心。令堕诸趣。以无明力。转彼净心。至从此际。行相最粗。极至于此。周尽之终。名为灭相。下文六粗中第五相。是也。以果报非可断故。岂论第六相也。
《记》灭下。四。灭。灭前异心者。谓惑至此终极。入于业道也。如小乘灭相。灭此刻心令入已往。以无明等者。从微至著。起惑造业。业因既成。必招来果。一期事毕。故名周尽。以周尽故。故言灭相。非谓以后不起烦恼。如人找事。缘备事遂。名为周尽。第五。即起业相。以果下。或问曰。生等四相。于九相中。巳摄前八。何以不摄业系苦耶。故此释之。意云。因则未造者不造。巳造者转灭。即有可断之义。若至果报巳当受处。即不行断。如巳至地狱。必需受也。故佛令知苦断集。不令断苦。是斯意也。故今文中。废置不说。第六。即六粗之最后一相也。
《疏》是故三界四相。独一梦心。皆因基础无明之力。故经云。无明住地。其力最大。此论下文当知无明。能生统统染法。此之谓也。
《记》是下。四。总结前说。独一梦心。喻也。若有一人。突然睡著。作梦。见各种事。起心别离。念念无间。于其违顺。深生取著。为善为恶。是亲是疏。于擅长亲。则各种惠利。于恶于疏。则各种陵损。或有报恩受乐。或遭报怨耐劳。突然觉来。上事都遣。当知此事。独一梦心。皆因等者。法也。九相之兴。皆依此力。如依于睡。有诸梦事。经云下。引证。胜鬘经也。彼云。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大论云。譬如大地有胜力故。持四重担。故名住地。一。大海。二。诸山。三。草木。四。众生。无明亦尔。于五住地中。此最难除。故知力大。下文。即九相末都结之文。
《疏》虽复从微至著。辨四相阶降。然其始终。竟无前后。总此四相觉得一念。谓粗细镕融。唯是同心用心。故说俱时而有。皆无自立也。
《记》虽下。五。据理融摄。先。纵牒前文。谓细不是粗。惑不是业。法执非我执。本识非事识。前位异后位。故云阶降。然其下。摄彼粗细不同觉得一念。所言一念相两意。一则可是一无明之念。二则一刹那之念。且如一人。忽逢一怨。便行杀戮。如觉得张人王人。定言于我有怨。恶心无间。别离是怨非亲。彼为所见。巳为能见。心念起动。即于一念之中。八相具足。然于二义中。正唯前义。亦可一念者。即同心用心也。故下文云。一念响应。即无念之一念也。谓粗下。出以是。或问曰。既有粗细前后等差。何得说为一念。故此释也。谓虽有粗细等差。唯是同心用心而作。岂有意在灭相。而生相中无心。若言无者。生何所依。亦不行分此同心用心以应四相。既心不行分。复无前后。怎样四相得有前后耶。如人是一。梦各种事。梦事虽多。即无前后。故说下。引证。即始觉末文。正云。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原来划一。统一觉故。
《疏》然未穷源者。随位浅深。觉有前后。达心源者。一念四相。俱时而知。经云。菩萨知终不知始。唯佛如来。始终俱知。始者。谓生相也。终者。谓余相以致灭相也。
《记》然下。六。决通伏难。或云。既四沟通时。何以觉者有其前后。故此释之。达心下。以了四沟通依心者。方得俱时而知也。如人梦中说梦。徐徐而知。或至觉来。方可并悟。斯乃得失在人。不该疑法。经云下。引证。始者下。转释所引。并可知。
《疏》既因无明不觉之力。起生相称各种梦念。动其心源。转至灭相。长眠三界。流转六趣。今因本觉不思议熏力。起猒求心。又因真如所流闻熏教法。熏于本觉。以体用同融。领彼闻熏。益性解力。损无明能。渐向心源。始扑灭相。终息生相。朗然大悟。觉了心源。本无所动。今无始静。划一划一。无始觉之异。如经所说梦渡大河喻等。大意云云。
《记》既下。七。结成始觉二。初。顺流释所觉。所觉。即不觉也。各种梦念。即烦恼障。转至灭相。即颐魅障。长眠下。即报障。既三障所覆。殊不觉知。无始至今。不曾觉悟。故云长眠。三界。即依报。六趣。谓正报。于此六中。数数归往。故名为趣。今因下。二。反流释能觉。能觉。即始觉二。初明觉因由缘。本觉熏者。内因熏也。觉力冥熏。玄妙叵测。名不思议。本觉是体。熏令猒求是用。此即内因体用也。又因下。明外缘熏力。真如是体。所流教法是用。此即外缘体用也。梁摄论说。从清净法界。流出正体智。正体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智流出大悲心。大悲心流出十二分教。清净法界。等于真如。闻熏等者。谓以闻慧熏得真流之教。反资觉性。令彼有力。是则本觉所流教法。还即熏于本觉。以体下。二。显觉起坚守。即指前表里熏力。能起始觉也。体同。即外缘之体与内因体。无二相故。即真犹如本觉也。用融。即外缘教法与内猒求。二相通和。无有违拒也。领彼等者。正显同融之相。若差异融。即不领受。以领彼故。遂能资益。内熏觉性。起始觉之解。解力既增。无明力劣。故得反流。渐向心源也。始息下。明其渐向之义。从初信位。止其造恶。次了我空。渐断法执。觉至本识。穷了生相。纤尘既尽。觉照独存。故曰朗悟。即无明梦尽。成毕竟觉也。觉了等者。心源常湛。本自不动。动相既无。对谁云静。下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故。又云。譬若有人。迷东为西。方实不转等。划一者。心无二相故。再言者。划一之相。亦复划一故。或即本末划一。能所划一。自他划一。以要言之。诸相待法。悉划一故。如经下。引证。华严经云。譬若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为欲渡故。发大勇猛。施大利便。以大勇猛施利便故。即便窖寤。既窖寤巳。所作皆息。菩萨亦尔。见众生身。在四流中。为救度故。发大勇猛。起大精进。以勇猛精进故。至不动地。既至此巳。统统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现前。彼经意者。说此菩萨。从有相有坚守。入此地无相无坚守。得无生忍。不见我及众生。菩提涅槃。存亡烦恼故。二行俱息。以得法无别离故。今此约毕竟位。始觉同本。无相可觉。划一划一。位虽差异。大意无异。故云大意亦云云也。
△中又分二。先总征。次别释 先总征。
此义云何。
《疏》且总相摄前征起也。
《记》意问毕竟与不毕竟觉。约人约法。其义云何。此则蹑前总标之文而为征问。
△次别释。
《疏》正释四相也。于中各为四段。一。能观人。二。所观相。三。辨观好处。四结观分齐。对文详之。
△释有四。一灭。二异。三住。四生。 一灭。
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等于不觉故。
《疏》凡夫者。一能观人。位在十信。觉知下。二所观相。谓未入十信早年。广造身口恶业而不觉知。今入信巳。能知恶业。定招苦报。故言觉知。此明觉于灭相义也。故能下。三。辨观好处。今既觉故。能不造恶。止灭相也。虽复下。四结观分齐。能知灭相。实是不善。故不造恶。名为虽觉。而犹未知灭相是梦。故云不觉。此但能止恶业。故云虽觉。未觉烦恼。故云不觉。
《记》一下。十信。即劫外凡夫。盖凡夫言。通至地前。今此既能止恶。则非迷倒之类。未觉烦恼。又非十住巳上。正在不定聚中。故云十信。二下。未入等者。且明所觉灭相。未入信位迷倒之时。所行之行。唯恶是从。身有三恶。谓杀。盗。淫。口有四恶。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不了此业。定招苦果。以不知故。炽然造作。斯则不识因果。罔知罪福之时也。今入等者。正明能觉坚守。信于善恶业缘。受报好丑。如声响形影。必无差忒故。觉灭相者。方知此相。过患如是。论文但云觉起知恶。而无灭相之言。故疏对之。三下。不造恶者。前念虽起。可是惑门。止后不生。终非业道。意地既止。身口即不为也。四下。能知等者。但知善恶之业不亡。不知无我无造。由是虽名为觉。等于不觉。此约当位释。此但下。约望后位释。后位巳觉惑故。此位但觉于业。惑与觉义。敌体相翻。业与始觉。犹非敌对。故但名名字觉。虽名名字觉。等于不觉也。
△二异。
如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等。觉于念异。念无异相。以舍粗别离执著相故。名相似觉。
《疏》初发意等。三贤菩萨也。十解初心。名发心住。举初等后。以此菩萨。虽留惑故。不证人空。然于人空。实得自在。故与二乘统一位论。觉于念异者。如上所说二种异相。别离表里。计我我所。贪嗔见爱等。此二种人。共了知故。明本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异相。起诸烦恼。目前渐与伶俐响应。从异相梦而得微觉。故云觉于异也。念无异相者。既能觉异相之梦。彼所梦异相。永无全部也。以舍著者。释上以成观益也。起贪嗔等。名粗别离。著违顺境。名执著相。以于异相梦觉。故能舍之。而犹眠在住相梦中。故云相似觉。以此位中。菩萨未至证位。二乘不了法空。故云相似觉。问。觉异相称。亦不觉后位。何不亦立不觉之名。答。据觉前不觉后。亦得名不觉。故下文以致十地。皆名不觉。若约觉业不觉惑。止名为不觉。即此文中以觉了惑。正敌对故。非同业也。
《记》初下。一能观。问。论文何以不直言二乘而带观智者。何谓也。答。二乘偏观人空。菩萨双观二空。故分巨细之别。今但就其用人空观同处为言。故得合论。此则但约观智力用。分同菩萨。而非全同。既有差异而同之义。须言观智。如或直言二乘者。恐成滥失。十解。即十住之异名。彼名发心。此名发意。名义俱同。等之一字。意该九住及与行向。故云后也。留惑者。伏而未断故。不证者。意为利生故。谓此菩萨。悟真本有。达妄本空。随顺真如。修唯识观。双伏二障。不起现行。但留种子。若准法相宗说。以止观力微。不绝随眼。若依涅槃经。地前菩萨。依教起行。不行思议。惑障不起。以悲愿力。助惑润业。受存亡身。六玄门化。合法此义。若唯识论。初地巳上悲增菩萨。方有留惑之义。今此疏中。于三贤位而论留惑者。以此是法性宗实教菩萨。根性猛利。初发心时。便能顿了天性。达妄体空。顺性修行诸波罗蜜。趣理速疾。于惑自在。故于三贤便说留也。得自在者。能入此观。能伏此惑故。用观既齐。故统一位。觉于下。二。所观二。先。会通前释。二种异者。执取计名二相也。别离等者。于身内计我。于外计我所。于中具含别离俱生。故云见爱。然于六基础中。除我见是见惑。余皆是爱。如常所论。此二等者。即二乘三贤。同觉此相。俱能了知此我执故。明本下。次正解本文。先明所觉异相。提倡人缘。谓未起观智时。无明之念。与异相和合。起诸烦恼。炽然不息。殊不觉知也。目前下。次明能觉异相观照坚守。谓于无明念中。照察人我爱见有无原理。知此烦恼由无明生。始了粗念。故云微觉。是觉念中之异义。念无下。三。好处。既能等者。于无明中。如理照察人我之体。了无所得。故云念无异相。斯则我空义也。以舍下。四。结观。心舍等者。一是释前二异相。二则结观。例知。以于等者。以觉我空故。不起我执烦恼。故云舍粗别离等。而犹下。释相似。眠在住相称者。以未能觉法执故。此乃通明二乘三贤。俱名似觉。以此下。释以是也。菩萨未证天职是似。二乘虽在自乘。名为入证。以望大乘。但得我空。未证法空。亦名未证。故同似觉。斯则望于初地证真。故此名似。问中。引前为难。可知。答中。先纵。若约下。夺也。谓依觉有不觉。不觉是惑。不觉与觉。是正敌对。转依不觉之惑。方始造业。业与觉义。犹隔一重。故非敌对。以敌对故。名为似觉。非敌对故。名为不觉。其犹尘镜在匣。匣与镜非正敌对。尘与镜是正敌对也。此义亦然。
△三住。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告辞离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疏》如句。初地证法身遍满。以致九地。悉同证得。皆名法身菩萨也。觉于念住者。觉前四种住相。虽知统统法唯是识故。不起心念粗执别离。然出观后。于自心所现法上。犹起染净法执别离。明彼净心。为无明所眠。梦于住相。今与无别离智响应。从住相梦而得觉悟。念无住相者。倒映住相。竟无全部。以离下。异前人执及著外境。故今约心。但云别离。又异后基础无明生相细念。故云粗念相也。此四种住相中。于初地七地八地九地。各离一相。故云离也。下文自当显耳。虽于粗念住相而得觉悟。犹自眠于生相梦中。觉道未圆。故云随分。
《记》如下。初。能观。十地菩萨。皆证真如。依真如法为自体故。名法身菩萨。以十地满心。便成正觉。故此位中。但标前九。觉于下。二所观。亦二。先。会前释。觉前四种者。以此菩萨。于无明念中。次第觉于四种住相。谓初地觉相续。从二地至七地觉智相。八地觉现相。九地觉转相。此四俱名为住相也。虽知等者。意明此初地相续虽亡。二地去。智相称犹在。在观则无。出观尚有。虽不存心。任运如斯。所以俱生修道惑故。今言觉于住者。但约在观时。及后位说也。亦可此文。通摄地前行相而说。意明在地前时。信教修观。知统统法。唯是识现。不起粗念别离执著。此即巳离前异相也。然未亲证法空。至出观后。而于染净法上。尚起法执别离。即相续相也。若至初地。亲证唯心地步。阔别二取别离随眠。觉相续相以致见相。故云觉于念住。此则约于后位说也。明彼下。次。解本文中。初。辨所觉住相生因由缘。谓未觉之时。无明之念。与此住相和合。坚执而住。竟无所改也。今与下。二。明能觉住相观照坚守。谓于无明念中。照察法我。及能所心境有无原理。即转别离之心。成无别离智故。念无下。三好处。无明念中。如理照察法我之体。了不行得。故云念无住相。斯即法空义也。以下。四结观。异前等者。拣异前后。前云粗别离执著。今但云别离。故异前也。后云微细念。今云粗念相。故异后也。此四下。明前九地所觉四种住相几多差异。如上所配。此诸菩萨。以于无明念中。各随其分。以始觉力。离此念中四种相也。但是前不离后。后兼离前。今且就别意。各指一相也。下文。即生灭人缘六染中义。广释如彼。虽于下。释随分。眠于生相称者。然今且约通意而指生相。若别而言之。初地尚余智等四相。二地至七地。余现等三相。八地余转生二相。九地余生一相由。是随其智力。觉彼几多差异。故名为随分也。
△四生。
如菩萨地尽。满意利便。一念响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阔别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即常住。名毕竟觉。
《疏》十地学穷。故云地尽。此句是总举。下二句别明。利便。是利便道。响应。是应无间道。觉心初起者。基础无明。依觉故迷。动彼笃志。令起微念。今乃觉知也。心无初者。离本觉无不觉。即动心原来寂。如同迷方。谓东为西。悟时即西是东。更无西相。故云无初相也。前三位中。虽各有所觉。以其动念未尽。故但言念无住相称。今此毕竟位中。动念都尽。独同心用心在。故云心无初相。以阔别下。业识动念。念中最细。名微细念。谓生相也。此相都尽。永无所余。故言阔别。阔别虚妄故。真性即展现。故云见心性也。前三位中。相未尽故。不云见性。前三位中。觉未至源。犹梦生相动彼笃志。业识起灭。故不云常住。此生相梦尽。无明风止。性波浪歇。湛然常住。又前未至心源。梦念未尽。求灭此动。望到彼岸。今即梦念都尽。觉了心源。本不流转。今无始静。常自同心用心。划一划一。始不异本。故名毕竟觉也。
《记》十下。初。能观学穷者。十地满心。有学位极故。利便道者。是证佛果之利便故。万行巳圆。故名满意。此明行满。无间道者。自此响应。永无间绝故。无间道内。以此为初。故云一念。此则无念之念也。亦即始觉合本之一念也。此明智圆。故对法论云。毕竟道者。谓金刚喻定。此有二种。谓利便道摄。无间道摄。然准论文。依常所配。即此二句。是标脱节无间也。脱节道证。无间道断。今利便则觉染心之源。证脱节极。无间则觉粗相之源。断隔断极故。下从觉心至微细念。是释无间道义。得见心去。是释脱节道义。寻文可解。觉心下。二。所观。始觉觉彼心体初起之相。故云觉心初起。即生相。起生也。基础下。明所觉生相。谓无始迷时。基础无明。转静令动。最初微细。名为生相。由与无明和合。相续不灭。渐至粗著。起惑造业。流转无限。前位虽觉粗相。至此位中。微念方现也。今乃下。明能觉成果。谓于真净心中。照察能起有无原理。所起生相人缘。无不觉知也。心无下。三。好处。基础不觉。即本觉心。本觉心中。求于不觉。了无所得。故云无不觉。真净心体。本自不动。即动心时。亦无动相。故云原来寂。由无不觉原来寂故。故云无初相也。此则十地住心。犹有微念。及至满心。不见微念也。如同下。喻明。可见前三下。对前辨异。然觉业之位。固不敷论。即第二位中。由有二相未尽。第三位中。亦有一相未尽。既于念中觉念。未得言心。但于无明念中无住相称。唯此穷极。洞彻心体。真净独存。更无别法。故特言于心也。以远下。四结观。念中最细者。下文云。无明熏习所起识者。以致菩萨毕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生相者。配属四相也。以在九为业。在四名生。今约四位。故须配入。又以论中。无生相之言故。如前凡位。亦无灭相之言。疏亦配也。此相称者。前诸位中。但言以舍以离等。而无远字。今以业相最微。更无微细为此相本。既能觉了。更无遗余。方称为阔别也。阔别下。释得见句。真性现者。以妄覆故。真性不现。以不现故。不得见性。今既离妄。性即现前。以现前故。即得见性。前三下。对前辨异。下云。统统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巳来。不曾离念故。既有念在。为念所障。岂得云见性耶。仁王云。始从伏忍。至愿三昧照第一义。不名为见。所谓见者。是萨婆若。前三下。释常住句。先。叙前位。业识为生灭本。前既未离。岂名常住。此生下。次。辨此位。前但梦中觉梦。今此梦念都尽。是谓大觉。方名常住。佛地论云。如大梦觉。即斯义也。又下。释毕竟句。论云毕竟觉者。正是结名也。前三相例此知。此有五义。故称毕竟。一。断毕竟。即前离微细念。二。证毕竟。等于见心常住。并前行满(三)智圆。(四)故成四矣。四事既备。即位(五)毕竟也。前云菩萨地尽以此。疏中。先叙前位。既言望到。则知未至。今即下。次。明此位。可知。以更无所进。故得名毕竟也。然此十地满心。与等妙二觉。义说分三。若究其体。更无三异。是故此文。与后相望。互出不定。其中约断四相。只言菩萨地尽。断于生相。即是毕竟。若下文中又云。此无明所起识者。以致菩萨毕竟地不能尽知。唯佛穷了。又云。智本业染。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又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响应地调查学断。以致如来地能究宽离。应知第十地觉生相。只一刹那。觉生无生。即是佛位。义说前后也。若准缨络经说。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今见性常住。等于照寂名毕竟觉。等于寂照。此即一位之中。约寂照二义而分二觉。无二体也。
△二引经释成心源无念。(四)初引经以证。二重释前文。三举不觉失。四显觉者得 初引经以证。
是故修多罗说。如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智故。
《疏》如有下。在因地时。虽未离念。能观云云无念原理。说此能观。为向佛智。所以证知佛地无念。此举因望果说也。
《记》在因等者。以因中未能亲证无念真理。故但能观无念原理。此约地前说耳。然以无念是佛地故。能观此者。是向佛地之智也。亦可智字。通于所观。是则向于佛智。故后译云。能观统统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伶俐。所以下。明引经意。经中既言观无念者。是向佛智。当知佛果。抉择无念也。此举等者。众生是因。佛等于果。能观无念。等于望义。望。即向也。
△二重释前文。
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
《疏》又者。牒上觉心初起之言。无初相者。非谓觉时知有初相故也。而言下。问。既无初相。何以说言知初相耶。故为此答。如觉迷方时。知西即东。更无西相可知。言知西相者。谓即东也。觉心之时。知初动念。即原来静。故云即无念也。
《记》牒上等者。恐闻前觉心初起之言。将谓真心。实有所起之相。今方觉此。名觉初相。今欲释出。故此牒之。非谓等者。以迷时谓有。觉处元无。唯是同心用心。何有初相。此亦例前位。皆无所知之相。方成知异住等。问下。摄前难起。故为下。指论以答。如觉下。约喻释意。觉心下。合显论文。并可知。
△三举不觉失。
是故统统众生。不名为觉。以从原来。念念相续。不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
《疏》不名觉者。是前无念。得名为觉故。即显有念。不得名觉。以从下。显不觉以是。即金刚巳还统统众生。未离无始无明之念。故不得名觉。但是前对四相梦之不同。故说渐觉。今约无明眠之无异。故说不觉。故说无始者。结成不觉义也。此显无有染法。始于无明。故云无始。又无明依真。同无始故也。
《记》是前下。释是故二字。即显下。解余文。金刚巳还者。无间道前诸位菩萨。与诸异生。故云统统。未离等者。以生相念尽。始得名觉。当知前之三位。皆名不觉。况异生耶。但是下。对前释成也。早年说随分觉及相似觉者。以约无明梦中四相不同。各齐一相而论。故有觉义。由分浅深。遂有随分等别。今约无明眠之不别。俱名不觉。梦虽有差。眠岂有异。无明。即生相也。此显等者。显无明即为诸法之始。所以五住烦恼之端。十二人缘之首故。故下云。当知无明。能生统统染法。既为能生。则知无有先于此者。斯则无始。属于他染。无始之无明。依士得名。又无明下。约当体释无始也。谓此无明。无有初际。以依真故。斯则无始即无明。持业得名。故下文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
△四显觉者得。
若得无念者。则贴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
《疏》若至心源。得于无念。则遍知统统众生。同心用心动转。四相不同。以无念者。释成上义。疑云。佛得无念。众生有念。有无悬隔。何能知耶。释云。众生有念。原来无念。佛既得彼无念。无念与念。原来划一。故云以无念等故。是故得知也。又释云。以四相念中。各即无念。故云以无念等也。是故得无念者。遍知四相诸念也。
《记》若至等者。此显始觉。觉至心源。见自无念。亦知统统众生。皆悉转彼一笃志。成四相不同也。虽云知四相。乃是知众生同是同心用心。原来成佛也。如华严说。如来成正觉时。普见统统众生悉皆成佛。释云等者。佛得无念。知念本无。众生虽此刻念中。佛知彼念。亦即无念。斯则佛无念。与众生有念义齐。故云等也。以念即无念。故得彼无念。始知四相念也。此即生佛相望论等义。又释下。约四相相望明等义意明四相。皆是转彼一笃志所成。所成四相。既各无体。岂不等于一笃志耶。笃志。即无念也。既逐一相。皆即无念。是故划一。以划一故。得无念者。而能知之。如一珠中。现四色像。见珠体者。悉能知之。然前以有念即无念为等义。此以四相各即无念为等义也。上解是海东疏。依大论释。义则约觉至心源。以巳得无念故。则知统统众生生住异灭也。据论文。只有贴心相言而无众生语。今直就文。更助一解。谓得此无念之时。巳觉初相。本无所起。常自同心用心。原来无念。由是则知四相皆然。等于同心用心。是心之相。元不曾起。非谓别有生住异灭。从心而起也。何故故。以逐一相。皆同初相。等于无念。故云以无念等故。无念独一。故云等也。故次文云。四相俱时统一觉故。一觉。即无念也。后译云。若妄念息。即贴心相生住异灭。皆悉无相。
△三明始不异本。
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原来划一。统一觉故。
《疏》而实句。标也。虽始得无念之觉。然其所觉四相。原来无起。待何不觉而有始觉之异。
《记》先。标立。得无念者。谓得觉无念之始觉也。本无起者。即四相本无念故。待多么者。因不觉有始觉。今不觉既无。始觉亦绝也。
《疏》以四下。释成上义也。以彼四相。同心用心所成。□锁连注。无有前后。离净心外。无别自体。无自体故。原来划一。统一本觉。然未至此位。随其智力。前后而觉。未称法故。不得同本。今既四相俱时划一。觉知皆无自体。统一本觉。是故则无始觉之异。
《记》次。释成二。初。正为释成。四相俱时有者。以转彼笃志一念所成。一念本无念。四相无自性。是故皆无自体得创立也。如依一水而有千波。波无别体。皆统一水。然未下。对前辨异。先。指昔。今既下。显今。并可知。
《疏》问。四相云何而得俱时。既其俱时。何以上文觉有前后。答。上巳辨竟。谓独一梦心。四相流转。处梦之士。谓为前后。各各随其智力浅深。分分而觉。然大觉之者。知梦四相。独一净心。无有体性。可辨前后。故云俱时无有自立等也。故摄论云。处梦谓经年。悟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其中一刹那者。即谓无念。楞伽云。统统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解云。以刹那流转。必无自性。无自性故。等于无生。若非无生。则不流转。是故契无生者。方见刹那也。又净名经中。不生不灭。是无常义等。楞伽又云。七识不流转。不耐劳乐。非涅槃因。如来藏者。耐劳乐。与因俱。若生若灭。此等经意。并明真心随流。举措诸法。诸法无别体性。故唯是真心。无有别法。是故四相即一真心。不觉即同本觉故。
《记》问下。二问答通妨三。初。正申问答。问中兼难。可详悉。答中。辨竟者。指前正释。是也。谓唯下。重释。处梦士者。即金刚巳还。及统统异生也。大觉。即佛位。并如前说。摄下。二。引经论证。三。初。引摄论别证四相独同心用心。先。引文。前二句。举喻。后二句。正当。以须臾间睡。成多年梦。若有说言。一梦之间。经验三世。受身存亡。此之谓也。其中下次。明意。经年梦事。不出须臾。无涯存亡。不出刹那。彼论刹那。即今之无念。故指彼同此也。楞下。二。引楞伽通证心相。二无异二。初。正引。刹那。生灭流转也。灭。即不生义。初二句。无生即生。证同心用心不异四相也。次二句。生即无生。证四相不异同心用心也。解下。二。释文。先顺明释第三句。意云。刹那生即无生。以无自性故。若非下。次。反显释初二句。谓若刹那不是无生。即有自性也。既有自性。即不流转。今刹那既是无生。即知无有自性。既无自性。必能流转。故云统统法不生。我说为刹那。是故下。后。总结释第四句。由是刹那即无生故。以是契无生者。即能见刹那也。此即例前四相诸念即无念故。是故得无念者。方觉四相。唯是同心用心也。又下。三。引二经别证同心用心成四相。先。净名。意云。无常之法。必无自性。以无性故。即不生灭。不生灭。证同心用心。无常。证四相。楞下。次。楞伽。此引宋译文。若唐译云。五识身非流转。总之岂论五识七识。皆非无生。故不流转。圆觉云。知是空华。即无流转。亦无身心受彼存亡。如来藏等者。以有实体不行泯故。故生灭处。即如来藏。楞严云。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当知前三句。反明七识无体。非无生。则不流转。是带引也。后三句。顺明藏心有体。是无生。无性。故流转。即将彼流转无性。证此四相无念义。如来藏。即一无念心。生灭等。即四相诸念。此是正引也。深思之。此等下。三。总结大意。真心作诸法者。结释第三引净名楞伽二经意。诸法唯真心者。结释初引摄论一意。合之则结释第二引楞伽心相相即意。是故下。会通其中文旨以答释也。然此前四位文一段。及引经后至今文一段。正同圆觉经中。依位渐证。忘心顿证。具明此者。意令顿悟渐修。天然成位。其犹学射。心唯在的。箭有近远。楞严亦云。理则顿悟。乘悟并消。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由是若不说渐位。则阶降何知。若不说顿门。则终卒难入。由是具说以备修行。
△二本觉。(二)初明随染本觉。二明性净本觉。初明随染本觉。
《记》亦可前则略说是体。文云。心体离念故。此段是相。文云。生二种相故。后四镜是体相双辨。文云。觉体相故。
△中又三。初总标。二征列。三辨相 初总标。
复次本觉。随染别离。生二种相。与彼本觉。不相舍离。
《疏》此二既在随染门中。故云生也。生巳不离。不动觉体故。
《记》此二下。所以本觉。不合言生。今随染缘还净而显。故有生义。斯则显故名生。非创然而生也。故下文云。展现法身等。生巳不离者。着实等于彼觉。今此言。是义说也。其犹明镜。在尘出尘。其体不别。
△二征列。
云作甚二。一者。智净相。二者。不思议业相。
《疏》智净者。明本觉随染还净之相。不思议颐魅者。明还净本觉业用之相。此之二相。若离染缘。则不得成。故云随染也。
《记》明本等者。自随流而还源。自垢染而清净。亦即自隐而显也。觉处不觉。久被尘染。却复本真。故云还净。明还等者。昔以相隐而用废。今以相显而用兴。其犹出尘之镜。形对而像生也。此之下。总明二相。得称随染以是也。然智净相。离自业识等染缘故不成。以无能显故。故下云。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等。若不思议业相。离彼众生等染缘故。亦不成以无能感故。故下云。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地步。离于施作。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由是此二。俱名随染。
△三辨相。(二)初智净相。二不思议业相 初智净相(二)初直清白相。二问答释成 初直清白相。(二)初因。二果 初因。
智净相者。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意利便故。
《疏》智句。牒章。法力熏者。真如内熏之力。及所流教法外缘熏力。此在地前。依此熏力。修习资粮加积德根也。如实修者。登地巳上。行契真如也。满意者。十地行终也。此在金刚因位极处。
《记》真如等者。在内为理法。在外为教法。虽表里差异。皆名为法。由是论中通言法也。此在等者。但由熏习力故。缘教修行。从初信位。终至第十回向也。资粮者。谓十信三贤。具修福智。为成佛之资粮故。亦名顺脱节分善。加行者。即暖。顶。忍。世第一。四种加行。此在三贤位后。十职位前。加坚守。行。以求见道故。亦名顺决择分善。此四加行。依四寻伺四如实观。观名。义。名义自性。名义不同。假有实无。如暖顶二位。同修四寻伺观。忍世第一。同修四如实观。暖位修明得定。发下寻伺。观无所取。顶位修明增定。发上寻伺。重观无所取。忍位修印顺定。印前顺后。发下如实智。此有三品。下品印无所取。中品顺无能取。上品印无能取。言如实智者。如实遍知名等四法。离识非有。所取若无。能取亦无也。世第一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双印二空。又离所取。能除遍计。离能取。除依他起。双印二空。得圆成实。犹带空相。非真唯识。故彼颂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登地巳上者。初地见道。二地巳上。等于修道。以此二位。证真起行。还契于真也。非同地前缘教而修。故云如实。以地前是教道。此名证道故。金刚等者。于此定位二种道中。利便道也。义见前文。
△二果。
破和合知趣。灭相续心相。展现法身。智淳净故。
《疏》由前利便。能破和合识内生灭之相。显不生灭之性。此基础无明尽故。心无所合。即显法身本觉义也。即于此时。能灭染心之中业相称相续之相。不灭相续心体。故令随染本觉之心。遂即还源。成淳净圆智。成于应身始觉义也。然此始觉。无别始起。等于本觉随染作也。今染缘既息。始还同本。故云淳净。淳净智。即智德。余皆断德也。
《记》由前等者。即利便举动能破。生灭相为所破。又利便道为能显。不生灭性为所显。此根等者。以未至此位之前。基础无明。与真净心。常相和合。成此知趣。今至此位。无明既尽。独同心用心在照体独立。与谁为合。故中论云。一法云何合。即显等者。其中疏意。明今论文是隔句显发。谓破和合识内基础无明生灭之相。即显不生灭法身本觉。灭染心中业等相续之相。成淳净圆智报身始觉。今此且明初段显法身义。法身即本觉。隐显得名。今双举者。要对后始觉故也。即于等者。以六染心。皆依无明。与真和合而得相续。今既无明既尽。和合不成。染心依何而得相续。故并随灭。然诸染心。皆相妄而体真。故相灭而体不灭。故云不灭心体也。故令等者。比以无明和合。染心相续。故使本觉。旷劫随流。今既无明破。染心灭。无所拘累。故得此心。却复元净。其犹穷子归家。摩尼出垢也。成淳净圆智者。不杂故淳。离染故净。无缺故圆。灭识故智。成应身始觉者。应有二意。一者。应字。平声呼。名响应身。谓始觉智与本觉响应。即报身也。譬喻下云天然响应。二者。真谛三藏。呼报身为应身。应地前相似名字觉位菩萨。名为劣应。亦名为化。应地上随分觉位菩萨。名为胜应。亦名为报。此之他报。属下用中。今是自受用报。修因所感。故名为应。智德圆净。亦名智身。并属此摄。然此始觉与前本觉。皆是能成。此应身与前法身。皆是所成。意谓知趣破而性在。性即本觉。本觉能成法身。心相灭而智净。智即始觉。始觉能成报身。此皆义说能所成也。然此段文。亦是海东疏义。疏注参而用之。石壁失照。作应化解。不知下之不思议业相。方是应化身故。云云。则三身义足不尔。文中便成欠剩。剩一化身。欠一报也。然此下。始本同也。以始觉是本之用。由有染故。本觉起用觉得对治。今染缘既息。用还归体。故转其名为圆净智也。断德者。除淳净智外。余三句文。悉是断德。识与心相。是所断法。法身。是彼断所显故。后之一相。等于恩义。则三德备矣。若依此说。前之应身。合法属报。文理甚顺。
△二问答释成。(二)初执真同妄问。二简妄异真答 初执真同妄问。
此义云何。
《疏》问意云。如上所说动彼笃志。成于起灭。今既尽于生灭。应灭笃志。
《记》如上等者。前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仍说和合不相舍离。此生灭既灭。真亦合灭。怎样却云灭相续心展现法身智淳净耶。斯则约相即门。以相难性也。
△二简妄异真答。(三)初法。二喻。三合 初法。
以统统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行坏。
《疏》以下。答意云。业等染心。名诸知趣。此等皆是不觉之相。非约心体说。
《记》初。释正难。前说心成识者。可是心相成识。今言识灭者。亦是心相灭。斯则生之与灭。皆约心相。不约心体。故得说言灭相续心显法身等。此则约非一门。性相不即而答也。
《疏》无明下。转难云。既言知趣。皆是无明。故说灭者。皆应别有体性。离于真如。即真妄别体难也。故此答云。云云诸识不觉之相。不离随染本觉之性。
《记》次。释转难。难意云。既若起灭不干心体。斯则真妄迢然。怎样前云转彼笃志成起灭耶。此约性相相离义边为转难也。云云等者。意云。前虽云相灭。可是相融归性。义说为灭。以此知趣。不离觉性故。是则真妄元无别体。怎样难云离真有妄耶。此乃约性相不离义以答释也。
《疏》非可下。谓此无明之相。与彼本觉之性。非一非异。非异故非可坏。非一故非不行坏。若依非异非可坏义说。无明即明故。涅槃经云。明与无明。其性无二。无二之性。等于实性。若就非一非不行坏义说。无明有可灭故。涅槃云。因灭无明。得菩提灯。无明灭觉性不坏。灭惑之义。准此知之。
《记》三。结前义。双结成前二义也。前句结后义。相不离性。成得转彼笃志为起灭等。后句结前义。心相是无明。成得灭相续心现法身等。非一异等者。后译本云。相与本觉。非一非异。非是可坏。非不行坏等。生灭门初。巳曾广释。今却以彼非一异义。成此文中非坏不坏义。此即约义总标也。若依下。引经别释。无明即明。故不行坏。坏则坏于明体故。涅槃具云。明与无明。凡夫为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等于实性。若就等者。以知趣即非心体故。以是因灭无明。得菩提也。无明灭下。结成可坏之义。此正显前文灭相续心显法身也。如处死念佛说。水乳一处。鹅王饮之。乳尽水在。灭惑准者。众人皆谓断尽惑结。然后证真。殊不知惑体本真。全觉之不觉。如迷东为西。谁之过耶。而欲求灭西相。然后见东。愚之甚矣。
△二喻。
如大海水。因风颠簸。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疏》一。水因风动。真随妄转喻。二。水风不离。真妄相依喻。三。水非动性。真体稳固喻。此显非自性动。但随他动也。四。风灭湿不坏。息妄显真喻。此明若自性动者。动相灭时。湿性随灭而但随他动。故动相灭时。湿性不坏。
《记》真随妄转者。即下净心因无明风动。水风不离者。湿是水相。动是风相。动处全湿。湿处全动。是不相舍离。亦可水相者。颠簸也。风相者。亦颠簸也。以水之与风。俱用波为相。故云不相舍离。以喻统统染法。依真而起。由痴所发。染法望真。是真之相。若望于痴。是痴之相。如下云。以统统染法。皆是不觉相故。又云。皆同真如性相。故此喻之。真妄相依者。即下心与无明。不相舍离。真体稳固者。即下心非动性。心性寂灭。本非举措。以不守自性。随他无明。故成起灭。如水湿性。本不摇动。由风故动也。息妄显真者。即下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灭。此明等者。意谓若自真性是动法者。知趣灭时。真性应灭。今既不灭。应知非自性动也。如彼水性。若自性动波相灭时。湿性应灭。今既不灭。应知非自性动也。
△三合。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疏》一。心因无明动。合水随风动也。以水不能自浪。要因风起波。风不能自现动相。要因水方现动相。故风动即水动。无别体也。所况可知。二。心无明不离。合风水相依也。以湿全动。故无于水相。以动全湿。故无于风相。心法亦尔。真心随熏。全作识浪。故无心相。然彼识浪。皆等于真。故无无明相。三。心非动性。合水性不动也。四。无明灭智不坏。合风息显水。基础无明灭。合风灭。业识灭。合动相灭。随染本觉照察之性不灭。合湿性不坏也。
《记》水随风动者。即前大海因风颠簸也。以水下。喻。所况句。合。应云。以心不能自生其识。要因无明以成识等。无明不能自现妄相。要因心方现妄相。故无明动相。即心动相。无别体也。故前云。染法望真。是真之相。若望无明。是无明相也。风水相依者。即前水相风相。不相舍离。然于中俱无形相义。喻中不言。故今疏中。约法显喻。以湿下。喻明无水风相。心法下。法合说无心无明相。若据疏意。即约全夺两亡之义。今于疏外。别助一解。言心与无明俱无形相者。此约真妄各住自位时说也。举此义者。要显真妄之相。不相离故。以真本无形相。约染心以说其相。无明亦无形相。还指染心觉得其相。斯则住自位时。虽无形相。而真妄和合。共现染相。以此染法。亦是真如相。亦是无明相。故云不相舍离。如怙恃共生一子。此子亦是父之子。亦是母之儿也。问。何早年喻中。只言风相水相。不相舍离。而不云俱无形相耶。答。早年文中。但喻不相舍离义。不喻无形相义。以水不起波相时。亦有湿相故。风动相亦如是。但取分喻。故不言无形相也。问。喻中云风相水相。法中云俱无形相。法喻岂齐耶。答。喻中就所起共相说。故皆云相。法中就能起自相说。故云俱无。虽无自相之相。而有共相之相。法喻正齐也。然喻中约巳起。故云相。法中约未起。故云俱无。又喻中约正当。故云相。法中约开法。故云俱无也。然今法喻正意。只明无明之相。与觉性不相舍离义。不显无形相义。故前喻中。不喻此也。合中虽有无形相言。正意亦要显不相离。详之。水性不动者。即前水非动性。风息显水者。即前云。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逐一别配。可知。基础下。释无明句。业识下。释相续句。随染下。释智性句。并可见。
△二不思议业相。(二)初依体总标。二约用别辨 初依体总标。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能作统统胜妙地步。
《疏》不句。牒章。能作境者。谓与众生。作六根地步故。宝性论云。诸佛如来身。如虚空无相。为诸胜智者。作六根地步。示现玄妙色。出于妙音声。令嗅佛戒香。与佛妙法味。使觉三昧触。令知深妙法。故名妙地步。
《记》论云。依智净者。是依真起应。如依镜明。现诸色像也。谓前随染本觉之心。始得淳净。依此智力。现应化身。与彼众生作好处故。故宝性论云。何者。成绩自身好处。谓得脱节。阔别烦恼障智障。得无障碍清净法身故。何者。他身好处。既得成绩自身好处巳。无始世来。天然依彼二种佛身。示现凡间自在力行。是名成绩他身好处。他身。即应身也。唯识论云。大圆镜智。能现能生身士智影等。疏云谓与等者。统统虽多。不出六境。故标此也。宝性下。引论释义。虚空无相者。即前所依之真身。唯是如如及如如智。周遍统统。无有不同。故如虚空。为胜智者。即能感到化之机。深猒存亡。乐求涅槃故。此有二类。一。地上感胜应身。二。地前等感劣应身。作六根境。如文具显。
△二约用别辨。
所谓无量好事之相。常无隔离。随众生根。天然响应。各种而现。得好处故。
《疏》所谓下。有四。一。无量相。横显业德。广多无量。二。常无绝。竖显业根。深穷来际。三。随响应。显业胜能。无功应机。四。现得益。显业胜益。利润不虚。云云则是报化二身。真如大用。无始无终相续一直故。
《记》先。通释论文也。业德者。如下云。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各种肃静等。业根者。如下云。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斯则反正皆依真觉。故得无量无断。胜能者。如法华云。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等。有感斯应。不消加功。如百水不上升。一月不降落。慈善根力。法尔云云。故论曰天然也。胜益者。或见形以发心。或闻法以起行。以致知觉。功不唐捐。故云不虚。此二句别释此文也。云云下。通结上义也。报化等者。报即地上所见。亦胜景应。化即地前所见。亦名劣应。又下云。依于业识。菩萨从初发意。以致毕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依别离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名为应身。此二种身。皆净智所显真如之用也。无始等者。即前常无隔离也。下文自显。
《疏》问。始得自利。方起利他之业。云何利他说无始耶。答。以无明尽故。始觉即本觉。然彼本觉。无始世来。常起业用。好处众生。是故始觉同彼。亦无有始。以统统佛。无不同故。无新旧故。皆无始觉之异故。本觉划一。无始无终故。故能常化众生。是真如之用。故云不思议业也。此本觉用。与众生心。原来无二。但不觉随流。用即不现。妄心猒求。用则于彼心中。称根展现。而不作意我现不同。故云随根天然响应。虽不作意。现无不益。
《记》次。问答释妨也。初问。意云。始得智净相以自利。方起不思议业以利他。故上云以依智净作胜地步。若然者。则利他有始。何言无始耶。答下。二答三。初。约一佛释。本觉常起用者。有其两意。一。约内熏说。即自体相熏习义。故下云。从无始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地步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等。二。约应化说。应化不起者。但以妄染覆之。非谓本觉无此应用。亦非固心抑令不起。斯则过在于妄。何责于觉。实如昆竹有龙凤之音。尘镜有光亮之用。如或裁之以利。磨之以尘。则何患乎。雅韵夺目而不显发耶。以一下。二。等诸佛释。通约十方三世诸佛。皆以始觉同本。故得应用无始终也。此本觉下。三。同众生释。以众生真心。与佛真心不别。故佛应用。等于众生应用。用即体起。故云无二。若就佛说。用即属佛。若就众生说。用则属众生。略同明月此刻澄潭。此所现月。亦是月影。亦是潭影。下文广释。
△二明性净本觉(二)初总标。二别释 初总标。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如同净镜。
《疏》再辨前本觉。故标云复次。牒云者。以空及。镜。皆有四义。故取之为喻。一。空镜。谓离统统外物之体。二。不空镜。镜体不无。能现万像。三。净镜。谓磨治离垢。四。受用镜。置之高台。须者受用。四中前二自性净。后二离垢净。又初二就因。隐时说。后二就果。显时说。又前中约空不空为二。后中约体用为二。又初二体。后二相。故云觉体相也。又月朔及第三。明有空义。第二第四。明有镜义。故举二喻。
《记》论云四种大义者。但明觉相有四种义。以逐一义。皆遍法界。遂举二喻。以虚空喻周遍。故云有大义与虚空等。以净镜喻四种。故云有四种义如同净镜。以是具明者。若单举空喻。则不显四义。若单举镜喻。则不显周遍。遂双举二喻。相互显发也。又据疏云。以空及镜皆有四义。则空镜皆具四种大义也。四种者。谓无相。等现。清净。明照也。大者。谓遍空。遍现。遍净。遍照也。空于划一(二)无相(一)义显。故云与虚空等。镜于清净。(三)清朗(四)义显。故云如同净镜。镜四大义。如疏可知。空四大义。释相怎样。一者。无相空。经云。观晴明空。独一晴虚。迥无全部。二者。现相空。经云。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施展。三者。出离空。经云。出土尺丈。得尺丈空。虚空浅深。随出几多。四。受用空。经云。若筑墙宇。穿为小窦。参合群器。名为异空。下论文不释者例镜知故。一下。文二。初。略配。空者。此就真体本无妄染。如文云。从本巳来。统统染法。不响应故。如同于镜。唯有性明。故云空也。镜中所现。可是影像。其相元无。亦成空义。不空等者。虽无妄染。然有自体。及性好事。若无其体。将何现物。余二可见。此四如次以配四义。前双标尔后单释者。以空随镜显也。但释镜义。自挟虚空。四中下。二。料拣。配有五对。初。性净离垢对。二。因隐果显对。三。空有体用对。四。体相对。五。空镜对。一三有空义者。然空语虽同。而空义差异。以第一就因。无妄体为空。第三据果。离妄相为空。二四有镜义者。义亦差异。二以原来现物为镜。四以随时照物为镜。但是一三非无镜义。二四非无空义。今但取增胜配之。
△二别释。(四)一如实空镜。二因熏习镜。三法出离镜。四缘熏习镜 一如实空镜。
云作甚四。一者。如实空镜。阔别统统心地步相。无法可现。非觉照义故。
《疏》云何句。通征。一下。列释。如实空者。真如中妄法本无。非先有后无也。阔别等者。倒心妄境。本不响应。非谓有而不现。但以妄法理无。故无可现。如镜非不能现。但以兔角无。故无可现也。非觉照者。有二义。一。以妄念望于真智。本无觉照之功。以情执违理故。如镜非有外物。以彼外物无照用义故。即显镜中无外物体。二。以本觉望于妄念。亦无觉照成果。以妄本无端。如净眼望空华。无照烛之功。亦如镜望兔角。此约遍计说。下约依他说。故能现凡间地步。
《记》如实句。初标名。本无等者。以从本巳来。不响应故。非同随相之说。未断则有。断巳始无。故名本无。亦非推之使无也。远下。二。辨相。论中初二句。正显空义。无法一句。重辨所空。疏中法喻对显。昭然可见。非觉照句。三。结名二。初。正释二。初。约妄无真照之功。此则以所对能。于中先。法说。违理者。理有觉照。妄既违理。即无觉照。既无照用。理中岂能容彼妄耶。由是前云阔别也。如镜下。次。喻显。如镜铜体。本有照用。外木石物。与镜体违。则无照用。既无照用。镜中岂能容彼木石物耶。以有照与无照。非和合故。亦犹仁人之家。岂容不仁人共住。以性相违故。二下。后。约真无妄觉之用。此则以能对所。于中亦先法。次喻。并可知。圆觉云。蒙昧觉明。不依诸碍。即斯义也。然此二义之中。虽约妄约真。皆就无能照说也。问。妄属无明。容无能照。真性明白。教理俱成。何言无照。答。今言真无照者。但无能所之照。不无性明之照。如楞严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今此但无妄为明觉之照也。疏中约所显能。非谓但无所照义尔。此约下。二。通妨。或问曰。次云统统地步。悉于中现。云何此言无可现耶。故此释通。遍计情有理无。依他相有性无。故知此言无可现者。妄无体故。下云现者。有虚相故。其次云常住同心用心等。即明依他无体。唯是圆成。则三性之义备矣。
△二因熏习镜。
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统统凡间地步。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同心用心。以统统法。即真实性故。又统统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
《疏》因有二因义。初。能作现法之因。二。作内熏之因。亦可初是因义。后是熏习义。故云因熏习也。
《记》初。标名。现法因者。以次云现地步故。内熏因者。次云熏众生故。亦可下。重辨。斯则因义通而熏义局也。以现法及熏习。俱名因故。现法非是熏习义故。
《疏》不空。此总出因熏法体。谓有自体。及性好事故。
《记》次。出体。有自体者。异妄无自体故。及好事者。异恒沙烦恼故。妄则不唯无好事。兼无自体。真则不唯有自体。兼有好事。如前文云。以有自体。具足无量性好事故。
《疏》统统下。别释二因。初因。地步悉现者。明统统法离此心外。无别体性。如同镜中。能现影也。不出者。明心待熏。故变现诸法。非不待熏而自出也。不入者。离心无别能熏。故不从外入也。不失者。虽复不从内出外入。缘起之法。展现不无也。不幻魅者。诸法缘集。起无所从。不异真如。故不行坏。如镜中影。非刃能伤。以同镜故。住同心用心者。会沟通体。即真性者。释成同体所由。以于心中展现。无进出等故。即无体性。无体性故。原来划一。不异真如。故云常住同心用心即真实性。
《记》三。释义二。初。现法因。离心无者。下云。三界虚假。唯心所现。离心则无六尘地步。明心等者。待无明缘熏。方变诸法。若自出者。无明断后。应出法无限。则修断何益。故知不待无明。法例不从内出。离心等者。虽云待缘熏方出。非谓别有他法。自外而入为能熏耳。所以即心不觉之由于能熏故。能熏既非心外。所现安得离真。故非外入。又此诸法。经心而成。非谓诸法从心内出而现于外。此即非如人从室内而着名为现也。又非别有诸法自外而来。入此心中以现其影。此即非如形对付镜而现其像也。以心无表里故。虽复等者。心境历然。染净宛尔故。诸法下。法喻者。镜。喻真如心。影。喻法缘无从。刃伤。喻智断。心镜上无明尘垢。智刃可刮断。而心镜内法影。非智刃可割伤也。斯则性起为相。故不失。沟通于性。故不坏。以心无失坏故。此四句。拣滥。谓内能不出。外所不入。缘起不失。理实不坏。又因不出。缘不入。相不失。性不坏。又内不从六根出。外不从五尘入。果不从当来失。因不从已往坏。又不从自性生。不出也。不从他性生。不入也。不从无因生。不失也。失去亲生真因。便为无因性故。不从共性生。不坏也。自他各坏其体。方可成共性故。常住同心用心者。有二意。一者。以统统法。常依同心用心而住。故得不出不入。不失不坏也。二者。诸法当体常住。唯是同心用心。同心用心之外。无有一法可为进出失坏也。故经云。凡间相常住。此二中前义为正。以下有论自释成故。此一句。正显。良以常住同心用心。故得统统地步悉皆现也。疏文可知。释成同体等者。意云。何故诸法。常依同心用心而住耶。故此释云。以诸法相。等于真性体故。斯则以此二句。近释上同体义也。以于下。通叙前文者。显此段论。是展转相互释成也。若欲易明。应云。统统地步。悉于心中展现者。以无进出失坏故。无进出失幻魅者。即无体性住同心用心故。住于同心用心无体性者。以统统法。原来划一。不异真如性故。是则此二句。远结前后一段义也。
《疏》又统统下。释后因。谓以性净故。虽现染法。非染所污。非直现染之时。非染所染。亦乃由现染故。反显本净。如镜清白。能现秽物。秽物现时。反显镜净。岂此秽物能汗镜耶。若不现染。则无以显其不染。是故现染。释成不染义。智体不动者。以本无染。今无始净。是故本觉之智。不曾移动。又虽现染。不为所染。故云不动。如镜中像。随质转变。然其镜体。不曾移动也。具足无漏者。谓此本觉中恒沙性德。无所少也。熏众生者。谓又与众生。作内熏之因。令猒存亡苦。乐求涅槃乐。故胜鬘经云。由有如来藏。能猒存亡。乐求涅槃。佛性论云。自性清净心。名为道谛。
《记》二。熏习因。以性下。顺释文。非直下。别显意。先。法。次。喻。若不下。反以结成。以本下。约本净今净明不动。又虽下。约现染不染明不动。亦先。法。后。喻。此本下。即下所说大伶俐光亮义。以致无有所少义等。又与下。即自体相熏习义。胜鬘下。引经论证。道谛。即出世因。熏习因也。
△三法出离镜。
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淳净明故。
《疏》谓真如之法。出于二障。离于和合。故云出离。前是在缠性净不空如来藏。今明不空出缠离垢法身。如宝性论云。有二净。一。自性净。以同相故。二。离垢净。以胜相故。不空。出法体也。即前因熏之法。恼碍者。粗细染心。智碍者。所依无明。离和合者。净心出障。破业识等和合。淳者。离和合杂相故。净者。无惑染故。明者。出无明故。谓大伶俐光亮等。
《记》初。标名。谓下。表明当文。前是下。料拣前后。性净。即初义。不空。即二义。彼二在缠。故通名如来藏。但以空不空异耳。今明不空者。与前不空义同。法身者。与前如来藏。义异体同。彼隐此显。故前云依法身说本觉。后云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然法身但属第三镜。厥后一镜等于报化身也。宝性下。引证。同相者。通凡圣故。胜相者。胜于因故。然初净。即前二义。后净。即后二义。不空下。二。出体。即前法者。等于前为二因之法也。前明熏因。今明离障。故重指之。恼障下。三。辨相。粗细染心者。四粗三仔细也。下云。染心义者。名烦恼碍。所依无明者。基础枝末。是六染所依法故。下云。无明义者。名为智碍。出障者。出前二碍。碍。即障也。二障既出。业识等亡。心无所合。故云离也。离和合等三段。即翻前和合烦恼智碍。成此淳净明故。淳是总。净明为别。谓淳净故。淳明故。淳净。即满净义。拣异菩萨等是分净故。淳明。即满觉义。拣异菩萨等是分觉故。斯则六染尽故。谓之淳净。二觉圆故。谓之淳明也。又此三字。即圆三德。谓法身。脱节。般若。如次配知。备此三点以成大般涅槃。
△四缘熏习镜。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
《疏》即彼本觉出障之时。随照物机。示现万化。与彼众生。作外缘熏力。故云依法以致示现。问。前随染中智净。与此法出离何别。前业用。与此缘熏何别。答。前约随染故。还净说为智。即明彼智用。俱就始觉说。此约自性故。离障显法体。即明此法用。俱就法体说。是故前云智。此云法。前云业。此云缘也。然法智虽殊。体无不同。以始觉即本觉故。但今牺牲开说。故有境智差异也。
《记》论云缘熏习者。初。标名也。缘。即外缘。为诸众生而作提倡善根之外缘故。熏。资熏也。谓熏成习气。发善根故。论云谓依法下。次。释相。月朔句。蹑前起。依于体相也。次三句。释本门。起于业用也。谓依前法体。出离惑染。遂成三轮不思议化。遍照。即意轮鉴机。示现。即身口设化。以此为缘熏习力故。令修善根也。疏中二。先。通释论文。与彼等者。谓与二乘十信作不同缘。与三贤十地作划一缘。如下用熏习中说。问前下。次。料拣前后二。初。辨异二义。问意可知。答中。前约等者。意明前之二相。与此二镜。法体无二。为门有殊。谓前二相以智为门。故云俱就始觉。后二镜以理为门。故云俱就法体。又前约相说。故云生二种相。此约性说。故二种俱言法。又前约对染清白相。故云智净等。此约自性显大义。故云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也。又前以显为门。此以隐为门。以是有斯二嗣魅者。恐有人言。显时方净隐时不净。故说二显后。又重说二隐。又先明二显者。以取始觉之末文便故。又亦等于始觉义故。亦即隐处难信。且就显处而开示故。余义易知。然法下。二。结统一体。此明为门虽异。其体是一。故此结同也。但今下。境等于法。所以始觉所缘所证。故言境也。
大乘起信论疏笔削记会阅卷第五 ,云端佛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