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鬼趣有四不同,一,胜趣贬坠,二,修带嗔杀,此二多居上品,三,狱前华报,多居下品。四,狱后余殃,多居中品。而圣贤示现者不与焉!然虽分上中下品,率皆不免饥虚,但有轻重之异。故总名饿鬼。今经十种,既是地狱余报,应俱属中品,亦通为饿鬼。但依因招果,果必类因,十种各以因果相类之义立名,此慢习余报,独名饿鬼者,以彼常怀高举,遇气成形,有饥虚义故,其受苦仍与余九相等,非独重也,此如六尘中色,惟是眼之所对,不同色法十一之色,总该五根及于六尘,昧别为总,问不应理。’
正文 贪罔为罪。是人罪毕,遇幽为形,名为魇鬼。
译文 由于贪于诬枉造成罪业,此人在地狱受完罪后。因为有贪求暗昧余习,所以遇著幽隐暗昧,阴阳不分之气,就附之以成形,专门在暗中逼人,使人在睡梦中气不得伸,就名为魇鬼。
正文 贪明为罪。是人罪毕,遇精为形,名魍魉鬼。
译文 贪于邪见,妄作聪明,造成罪业,在地狱受罪完后,遇著日月精华,就附以成形,显灵异于川泽间,就名为魑魉鬼。
解 按抱朴子说‘魍魉山精,形如小儿,独足,善犯人,又好学人声,迷惑于人。’这和见习颇相似。
正文 贪成为罪。是人罪毕,遇明为形,名役使鬼。
译文 由于诈习好为诈骗之术,诱他成已,造成入地狱之罪,此人在地狱受完罪后,遇著书符念咒之人,就附以成形,供人驱使,作人祸福。就名为役使鬼。
正文 贪党为罪。是人罪毕,遇人为形,名传送鬼。
译文 由于讼习,贪求朋党,助恶兴讼,造成入地狱之罪,此人在地狱受完罪后,遇著巫,祝等人,就附之成形,言人祸福吉凶之事,名为传送鬼。
解 按楞严经指掌‘问:此之鬼趣,既与前之狱趣,后之畜趣等并论,应取饿鬼全分,何得偏取从狱出者?答:佛意为显十习业重,地狱不足以偿,余报为鬼;鬼复不足以偿,余报为畜;复不足以偿,转生为人,犹有余苦。故鬼趣偏取从狱出者,畜趣偏取从鬼出者,人趣偏取从畜出者,盖急欲令人革十习因,离恶趣苦。而全分例此可知。’
正文 阿难!是人皆以纯情坠落,业火烧干,上出为鬼。此等皆是自妄想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妙圆明本无所有。
译文 阿难!这十种鬼类,都是以纯情而坠落,业火烧干后〈注一〉,上出为鬼,其实这都是自己的妄想〈注二〉业力之所招引,若能悟得菩提,方知自性本妙圆明〈注三〉本来一无所有。
注一 以上所说十类鬼道众生,开始在阿鼻狱中,都是以纯情坠落,逐渐经过无间和有间,始能将业火烧干。本来是纯情坠入阿鼻,若业火烧干一情,就祗剩九情,应当退入无间。若更从业火烧乾九情中一小部分,就应退入有间。若再从业火中烧干一情,只存下七情,就应当上出为鬼,因为七情三想为生鬼道之因。
注二 妄想即是惑道,业即是业道,狱鬼即是苦道,狱鬼之苦虽至重,也是由于自心深重惑业之所招引。
注三 若悟得本性菩提,即任何苦不熊系缚,业力不能局牵,惑不能遮蔽,所以说为妙,为圆,为明,既然如此,地狱饿鬼,也本来一无所有。
正文 复次阿难!鬼业既尽,则情与想二俱成空。方于世间与元负人,怨对相值。身为畜生,酬其宿债。
译文 再说,阿难!鬼业既尽之后,此时情与想,两者都成空〈注〉,才在世间,与元被负之人,冤冤相对,或欠他的财物,或欠他的形命,彼此相对,债系难逃,身为畜生,或被烹割,或被驱使,或偿形命,或偿财物,酬还过去的旧债。
注 鬼业既尽,即情减一分,想多一分,成为六情四想,故入畜道。
正文 物怪之鬼,物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枭类。
译文 遇物成形之鬼,业尽形谢,苦完果坏,七情三想,就转为六情四想,流入世间,转入横生道中,因有贪物为怪余习,故多为枭类〈注〉。
注 枭以子食母,可称怪极,故为怪鬼余习。
正文 风魃之鬼,风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咎征。
译文 遇风成形之鬼,风销业报完了后,转为六情四想,生于世间,多为不祥之征。如商羊舞而大雨,旱魃出而大旱之类。因有贪色余习,故为淫兽色禽之类。
正文 一切异类畜魅之鬼,畜死报尽,生于世间,多为狐类。
译文 遇畜成形之鬼,所附之畜死后,业报即销,此时他的苦也就完结,超出了鬼道,得生于世间,多为狐类。因为狐狸善媚人,犹有从前贪惑余习存在。
解 按郭氏记说‘千岁狐为淫妇,百岁狐为美女。’这就是从前贪惑余习所感。
正文 虫蛊之鬼,蛊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毒类。
译文 遇虫成形之鬼,所依之虫死后,他的业果也就完结,转生于世间,多为毒虫类。因有贪恨余习,故多为蚖蛇蝮蝎蜈蚣之类。
正文 衰疠之鬼,衰穷报尽,生于世间,多为蛔类。
译文 遇衰成形之鬼,业报尽时,生于世间,多为蛔类。因有贪忆怀怨余习,常欲秽污于人,故感寄生于人肠胃之中,常处粪污之报。
正文 受气之鬼,气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食类。
译文 受气之鬼,久而所受之气销散,业报也就完结,出生于世间,就成为虎豹豺狼等猛兽,自侍爪牙威力,常欲食他,即是贪傲余习。求食不得,叫呼驰走,即是饿鬼余习。
正文 绵幽之鬼,幽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服类。
译文 遇幽成形之鬼,幽暗之气销时,业报也就完结,转生于世间,犹有贪罔余习,故为服类〈注〉。
注 按异物志说‘山鸮鹄体有文色,土俗因形名之日服,亦名支狐,昼伏夜出,鸣则有祸,亦名祸鸟。’
正文 和精之鬼,和销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应类。
译文 遇精为形之鬼,所和之精既销后,业报也随之而完,再转生于世间,因有贪明余习存在,故成为候鸟,转徙南北,顺时顺节而为去留。
正文 明灵之鬼,明灭报尽,生于世间,多为休征。
译文 遇明为形之鬼,一旦所附之明凋谢之后,所附之鬼亦不再灵,此时鬼道之情想俱尽,出生于世间,多为兆吉祥之禽兽,如祥麟嘉凤之类,余如灵禽巧兽之伦,识语言,随呼唤,都是役使鬼余习所致。
正文 一切诸类依人之鬼,人亡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循类。
译文 依附于人之鬼,一旦人亡之后,鬼失于所依,业报也完,此时随鬼道的情与想两者都已成空,又重生于世间,因有传送余习,故多为猫狗等循良家畜之类。
正文 阿难!是等皆以业火干枯,酬其宿债,傍为畜生。此等亦皆自虚妄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此妄缘本无所有。
译文 阿难!这些都是以业火烧干地狱饿鬼二道,转为畜生,酬还旧债,这些都从虚妄业力之所招引,若能悟得菩提,这些业力和果报,犹如眚见灯轮一样,都是虚妄,在清净目中,都无此事本无所有。
解 古德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寸土尚且无有,何况其他!
正文 如汝所言宝莲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恶业,本自发明。非从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与。自妄所招,还自来受。菩提心中,皆为浮虚妄想凝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