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108愿--【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5 17:02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华严经·净行品》第108愿--【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广释】遇见那些不愿意供养,或者不喜欢布施的人,我们要这样发愿:普愿一切众生,不舍离殊胜的、解脱的、究竟的、圆满成佛的功德之法。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见到悭贪不舍的人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要常不舍离殊胜的功德法,也就是多行善事。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知道,恶虽小,也不作,因为大恶是从小恶所集聚而成的。善虽小,也要作,因为大善是从小善所集聚而成的。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见不舍人」:见到不愿意布施的人,不舍就是不愿意布施的人。那么不愿意布施,是不是你就不高兴了呢?不可以的。还要发愿,发什么愿呢?说「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要不舍离什么呢?不舍离殊胜的功德这种法,要时时都勇猛精进,对这个胜功德法,不可以舍离。
【大愿法师简释】要去托钵的话,我们总会遇到两种人,一个是愿意布施,愿意供养的人;还有一种是不愿意的。
遇到那些不愿意供养布施的人,不舍的人,要当愿众生不舍离殊胜的解脱功德之法!
心里面不要起反感,说:“哎呀,这个人这么小气,业障重,没福报,不懂得供养福田!”这样子就是你自己有分别心,有执著心了,你的心不清净了。既然他是不舍世间的食物,你就要同时祝愿他和一切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这样子是善巧用心。
“胜功德法”,所以我们就知道不是人天福报,而是解脱,而是超出三界之法。究竟处是指圆满成佛之法。
要成就“胜功德法”,也需要掌握学修的窍诀:
一个是,为利众生坚持菩提心。五大菩提心——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和六大明点菩提心。尤其是现在来说,我们对于世俗菩提心一定要坚持,要起实修。
第二是,为积二资安住波罗蜜。要安住于六度而修积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第三是,为修智慧精通诸法语。为了成就一切智、道种智和一切种智,我们要精通如来的三藏十二部,要知道一切佛法都是一个补特伽罗成佛所必需。
第四是,为修禅定居于寂静处。
第五是,为舍诸行行持头陀行。为舍弃世间无义的诸行,要行持十二头陀行。
第六是,为成胜果恒时敬上师。为成就最殊胜的果位,要恒时恭敬上师。
这样子能够成就“胜功德法”。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出来托钵,这两种人是最明显会遇到的,一个是愿意给,一个是不愿意给,在舍与不舍之间还有很多种情况,有的舍一点点,有的把不好的舍给你,还有的是满心不甘愿的舍,现在要谈的是见到舍与不舍人,我们的内心该如何起作用。
托钵通常要托七家,即使钵满了也要走完,不可剥夺人家种福田的机会。当然其中也可能遇到反被人乞食的时候,反而要布施出去。这个时候,见到能舍与不舍人都无所谓,而且还要更进一步,提高警觉,当愿众生,既然不舍,那就「常不舍离,胜功德法」。不要心起反感,说这个人小器、业障重、没有福报,不懂得供养修福田。既不舍,就希望他不舍胜功德法,他若能舍,那就希望他「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凡事就那个情境去发愿,心境自然平和,毫无分别心,但心中却一片了然。所以佛法不是无知,而是觉知的,由于没有分别心,才能使所有人皆能导入觉悟的途径,如果不接受他,就会有排斥的情况,而无法化人。所以清楚而不分别的心境,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