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133愿--【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5 13:43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华严经·净行品》第133愿--【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
【广释】至诚恭敬观看佛塔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一切诸天、一切人,大家共同来瞻仰,见佛塔如见佛,具足恭敬瞻仰礼敬。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用恭敬心来观仰佛塔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一切诸天、一切人,大家共同来瞻仰。因为塔内是藏佛舍利的地方,所以要生恭敬心来绕塔、拜塔、观塔。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敬心观塔」:观看佛塔,这要有一种恭敬心来观看这个佛塔,所以说敬心观塔。这时候又应该发愿,所以出家人时时刻刻都不应该打妄想,只应该为法界一切众生来发愿,所以说「当愿众生」,「诸天及人」:一切的诸天和人,「所共瞻仰」:大家共同来瞻仰,就好像恭敬佛、瞻仰于佛那么样子。
【大愿法师简释】这里面其实就已经在开示我们实修的方法。
我们第一念是见塔,第二念就是观塔。
凡夫第二念他就会落入到意识的分别,就会分别这个塔大、小、高、低,塔的形象,就会去起凡夫的分别念,这样子马上就与塔不相应了。
我们要“敬心观塔”。第一念见塔,第二念马上就起恭敬心。
第一念的见塔是六根对殊胜的尘境,是我们的眼根对殊胜的色尘。第二念,凡夫马上会起第六意识的分别,五俱意识跟着就来了;但是我们修行人应该要马上把它转过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悟到我们见佛塔就是见佛,就是具足见佛陀的身、语、意、事业,这些功德都具足地见到了,具足地顶礼了。
佛教中他是很注重塔,以前的寺院是以塔为中心。我们现在是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以前都是一个塔在正中间,周围就是一些僧寮,大家围绕着共修。现在南传佛教好多也还是仍然是以佛塔为中心,为什么?佛塔其实是圆满地具足了佛陀的功德。
我们不要去起凡夫的分别念。你要知道,你一起凡夫的分别念,就是世间法,还可能是染污法,不单单是功德要打折扣,还可能会产生轻慢的过失。
一见到佛塔马上分别:“哎呀,这个塔太小了!”
这样子的凡夫的妄念一起,恭敬心就打折扣了,轻慢心就生起来了。这是不懂得佛法。
阿底峡尊者有一个教言。
有一次,有个人就捧了一尊文殊像来给阿底峡尊者评鉴,说:“这尊文殊像造得怎么样啊?”
阿底峡尊者就回答说:“文殊菩萨所有的像都是庄严的,不过这尊像做的手工有小小的欠缺。”
不管示现什么像都是庄严的,都是文殊菩萨的利生事业。不过做的这个人手工欠缺一点。这样子说就是正确的。
然后很恭敬将这尊文殊像举到头顶上去顶礼。
我们修行人第一念见塔,第二念马上就是起恭敬心,“敬心观塔”,至诚恭敬,归自性海。
虽然看起来好像很浅,其实很重要,我们往往无心中间在三宝门中种下了一些恶缘还不知道。
你马上去评鉴:“哎呀,这个塔太小了,这个塔太难看了!”
你只能够说,“做塔的这个工人手工可能做得差一点。”这样子说是没有问题。
如果你说,“这个塔太难看了。”马上就种下一个轻慢的因。这个因很麻烦,将来你会有一个远离佛法的一个等流果——习气等流,非常糟糕。
所以要非常如法,非常恭敬才可以。
还有就是凡夫不要随意为自己去造塔。我就知道有一些出家人,他要过世了,弟子们不管他师父修证功德怎么样,都会给他去造一个大大的塔。
这样子是很不好,因为塔其实是表示修证功德的。好像佛塔是表示佛陀的身、语、意、事业功德。如果没有什么实际的证德,后世众生都来顶礼就很糟糕。
接下来这个是一环扣一环的,实修的绕塔的教授。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见佛塔时」,是第一眼望见,「敬心观塔」,则是第二眼细看,也就是专心,与「谛观」的意思一样。这些都在告诉我们,当第一念起时,很快会落入第二念,我们要能摄得住。因为第一念往往是话头,第二念才是话尾,能够在话尾的地方再导回话头,就是修行法了。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