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124愿--【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5 13:39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华严经·净行品》第124愿--【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广释】现在要离开了,普愿一切众生能够早日深入佛的大圆镜智慧,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时,才能永远脱离三界的二十五有。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从所住的舍宅,要外出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早日深入佛的大圆镜智慧,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这时,才能永远脱离三界的二十五有。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从舍出时」:从舍出就是从家里到外边去,或者旅行,或者是去办什么事。这时候又发愿了,「当愿众生」,「深入佛智」:能深深地入一切佛的智慧。「永出三界」:永远出离这个三界--欲界就是我们由欲爱而生的众生,这是在欲界里头。色界,它是有形相,而没有那么重的欲念了,由色相而生的、由色识而生的。那么无色界,连一个色相也没有了,只有一个识,那叫四空处天。这四空处天,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四禅是色界天,四空就是无色界天了,这叫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那么出离这个三界,永出三界。
【大愿法师简释】接受供养了,已经说过佛法了。所以现在要离开了,这时候要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广义来说,我们探亲访友的时候,要离开的时候,我们从自己家里面出来的时候,都可以如是地发愿。
这一愿与前面的刚刚托钵进去那个愿刚好是相对的:前面那一个愿说,“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刚进人家家门的时候是要“三世平等”,没有分别心,“得入佛乘”,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直接修成佛之法,畅佛本怀,绍隆佛种,进入佛法的大海;现在要离开了以后,也愿一切众生都有所成就,能够深入佛陀的智慧海,一切种智之海,得到佛陀一样的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佛学辞典里面有一些是不太圆满,好多辞典里面就解释说,一切智是阿罗汉的智慧。其实这个说法不圆满,因为不单单是阿罗汉有一切智,菩萨也有一切智,佛陀也有一切智。
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深入佛陀的智慧海,能够超出欲界、色界、无色界,“永出三界”!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受过供养,转过******,现在要离开了。大家可以先翻到前面的经文,有一愿是「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刚好跟这一愿是相对的。一个是「入其家已」,一个是「从舍出时」。因为刚进入别人的家,所以是「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希望大家能进入佛法大海中。
其中「三世平等」,是指无过去际、无现在际、无未来际,也就是没有分别心。由于才刚开始,所以可视为是一个期望与目标。而现在「从舍出时」,就是表示已经有所成就了,所以说「深入佛智,永出三界」。「三世平等」讲的是时间,「永出三界」讲的是空间,现在我们先把三世与三界的观念,作更进一步的解释。
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如果大家的见解只限于这么简单的层面,便只有继续在其中轮回。过去、现在与未来所谈的不只是色相,主要在于我们的心念,因为心念有分别才有过去、未来。当心念没有分别时,便不再有过去、现在、未来了。学佛就是要让我们掌握住这一点。
佛法所说的『无常』起于人心的执着
上次谈过「世间相常住」的问题,这在告诉我们世间相是永远存在的,只是因为人的心念起分别,无法自然的随着时间的象限走,而永远停留在自己的心念所到之处。时间象限就像流水一样是不断的在流走的,我们的脚绝对不可能踏在同样的水上,当脚抬起再重新踏入时,一定是新的水,因为原来的水已经流走了。可是我们却始终错认所踩的是原来的水,其实与原来早已无关。这都是执着所造成。所谓「逝者如斯夫」,水早已经过去了,你又何必停留在原点?
我们可以将人生譬喻为水滴,随着洪流而流动。这个譬喻是指我们的心是跟着时间象限的移转而移转,如此一来,便没有了过去、现在、与未来,因为都只在那一点上,而那一点便是活在当下,随着境界的改变而改变,是念念清楚而分明的。当我们对于三世有了这样的了解,便可以正确的体会什么叫无常。
一般人所说的无常是世间相不住,而我们是从世间相常住来看的,所看的流水都是新的流水,把整个境界倒过来看。可是一般人惯用传统观念来接受,所以当真正拿佛法的观念来解释时,反而难以接受。这是许多学佛人常犯的大忌。
什么叫无常?好好的一个杯子摆在这里,一不小心打破了,叫做无常;两个人明明谈得很好,却因为一句话不合,便反目成仇,这也叫无常。冤家变亲家、亲家变冤家的情形常常发生,只是套用了佛家的术语「无常」来譬喻。这种解释,这种观念,大家都很能接受,便以为这就是佛法。可是事实上,这样解释的内容并非佛法。
我们要了解的是,法界的实体究竟是什么?相的本身永远存在,只是由于心念产生执着,才会以为相已不在了。水一直在流动着,分分秒秒都在换新,可是我们的手脚伸进去,却始终以为在同样的地方,十年二十年不变,这是我们的不觉。但无常又不仅止于警觉到过去的已经过去,就像流水不断的流走,永远在更新。
无常是说生命就像水一样,永远是那个样子,而我们的心执着,只停留在某一个地方,不能跟着水走。世界原本是动的,我们的心应该也跟着动,而当心执着在某一点时,便会以那一点为核心(就是所谓的须弥山),建立自己的中心思想,于是就有边了,一旦产生边界,观念便颠倒了。
修行就是教我们不要执着于一点,让心像流水一样,不只如此,还要像水滴,跟着整个水流流动,这时候,对于任何境界都能非常清楚。如果只是站在原来的地方,那所看的永远只是这一点,如果像水滴般顺着水流转移,那每一点都能见到,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都能够完全打开。
这就是随着时间的象限一直在变动,如此便能进入诸法实相的领域,不再有无常,也没有过去与未来。当你一直停留在原点,会觉得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到,以为这个就是现在,其实根本没有活在现在,因为你一直都执着于过去,这一点早已过去了,可是你却还停留在上面。可见要真正了解三世并不容易,这不是文字名相上的解释所能了达的。
三界
再来谈谈三界。在名相上三界是指欲界、色界与无色界。所谓欲界是有欲望有形象,色界是有形象无欲望,无色界是既无欲望也无形象。若光是从名词上来解释,似乎与我们的生命没什么关系,反正不懂日子也照样过,懂了也不见得对烦恼有所减轻,对觉悟有所帮助。我们要谈的是什么叫「欲」,在欲界里的众生,意志力较强,这个意志力指的就是意识形态,想要做什么的感觉很强烈。想要或想不要都是意志力的一种表达,所以往往会发错愿,而变成执着。
譬如发愿要帮助众生,这点没错,可是如果执着于一定要帮助众生,就不对了。发愿不是执着,而欲界的人执着性强,意志力强,也就是所谓的欲望强。欲望包括好的与不好的,譬如说希望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或是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这本身并没有错,不能叫奢求,但事实上这就是欲望、意志。猫狗可从来没有这么希望过吧!生病的时候,它们会去挖土找草根吃,这是本能的展现,而非欲望。所以我们对于欲界要有彻底的了解,那就是欲望、意志力与意识形态特别的强,这从婴儿时期就可以看出来,有的小孩饿了哭两声就停了,有的则哭得穷凶恶极,不达到目的不肯罢休。从小的意识形态就不同,也是欲界的特色。
色界是讲形象,我们对于形象的存在,就是执着的表现,可是却往往不自觉,以为看到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就没有什么了,其实当我们在分别出是什么的时候,就是一种执着。首先我们的意志力会去判断是善是恶,是美是丑,这就是分别。分别之后就是执着,执着于好的或是不好的,这是色界的执着性。当然能够把意志力除掉,只剩下对形象外在客观的执着,已经是一大进步了;那需要很高的定力,才能把意识形态给破除。
无色界是既没有意识的分别,也没有物质形象的执着,剩下来的就是精神界。精神生活是没有形象的,所以无色界的人无形象。从这样的角度来谈,就没有空间的问题了。
一般所讲六层天叫六欲天,上去有十八层天叫色界天,再上去有四层天叫无色界天,如果照这样来区分,就有空间的观念了。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从「世界安立图」上可看到,一个小世界就是初禅天以下的六欲天,一千个初禅天构成一个二禅天,也就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二禅天构成一个中千世界,也就是三禅天,一千个中千世界构成四禅天,三千大千世界就是这样形成的。这里的禅定高,没有意志力,但是还有物质形像,所以劫火一来(火灾烧到初禅天,风灾吹到二禅天,水灾淹到三禅天)统统都会毁掉。而四空天乃是无色的,是精神的领域,所以就世间人来讲,要活在精神领域的层面,才不会受到外界的摧毁。
意志力强的人,家庭生活容易起冲突。在禅定的境界中不谈意志,只有形像,所以没有了欲望的追求。可见意志的存在是构成这个世界的根源,一定要先破除掉,烦恼和痛苦才能消除。在色界中意志的烦恼和痛苦没有了,只剩下形象的累赘,生活上如果非常重视物质的话,虽然没有了意志,但仍属于享乐派,福报很大,对于这种福报大的人,希望他能再超越。这种人平时都没事,一旦有事便是大事,因为他平常的防御能力不足,事情一发生,便火速燎原,这是色界中人的困难,也是为什么要一再超越的原因;超越过物质生活,到达精神生活的领域。但也不是完全拒绝物质生活,那是真正修行人的领域。
而我们可以借着物质做媒介,再超越物质去感受。以每天的功课来说,要能透过经文进入实相的领域。经文就像物质,而实相领域的感受则是精神的。所谓正法行的功课,就是要透过这些媒介去体会法的真实义,一旦体会到了,马上做回向。像今天所讲三世与三界的意义,你若体会得到,便马上回向,体会得大,回向的效果大,体会得小,回向的效果小。同样的,我们透过物质生活是否也能体会而进入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但是光讲这些,这么高的生活领域,仍然还是在三界内轮回,还未了生死,要想不轮回,唯有完全的清净。没有欲望,没有物质的执着,也没有精神的陶醉(活在精神领域中其实也是一种自我陶醉,因为精神生活很难与人分享),这种境界,唯佛与佛始能知之,只有觉悟者,体验到的人才能知道。这就是三世、三界的观念。「深入佛智」就是对这些要有彻底的了解。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