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学记 第二讲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5 06:29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具大慈心妙吉祥,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本是如来欢喜藏。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诸位善知识,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愿一切如母有情能同登华藏玄门,共人毗卢性海!所以我们今天进入《净行品》第二讲的学习,我们所学的《净行品》属于第二会,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会主。
请大家看经文:
[云何得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缘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过去善巧、未来善巧、现在善巧?]
这个是别明十段里面的第四段。
下方琉璃世界梵智如来的上首弟子智首菩萨向文殊师利菩萨提出110个问题,文殊师利菩萨给予了141个答案,都是开示我们如何在生活之中修证佛法。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学习佛法、念佛、拜佛、念观世音菩萨,这个不是目的,而是方法。透过这个方法启发我们内在的慈悲与智慧,让我们更加欢喜自在地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在生活之中修证佛法,只要我们能够善用自心,生活之中到处都是佛法,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以成为菩萨的六度万行。
第四段是讲菩萨修行的根本原则,十种善巧。第五段是讲菩萨修行的次第,七觉支、空、无相、无愿。第六段是菩萨修行的教材,六度、四无量心。
善巧呢?蕴善巧、界善巧……
善巧是善知一切法,空无所有,是缘起性空无自性的,善知一切法不坏假名,分别法相,善知事事无碍。
“蕴善巧”。我们看《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蕴。佛对于迷于内心的众生说五蕴皆空,也就是说,他对外境不执著,但是他内心很迷昧,迷于心法,佛陀就着重说心法。色、受、想、行、识:色是色法,是物质,是外境;受、想、行、识都是分析心法,让众生开悟。“五蕴皆空”。
“界善巧”。是佛陀对于那些根基比较差的人,既迷于色法,也迷于心法的众生,他内心也迷昧,外在看到外境也容易分别执著,所以佛陀就为他们说十八界,六根对六尘生六识。分析十八界法,知道一切法皆空,无所有,但是不坏世间相,这个是“界善巧”。
“处善巧”,是佛陀对于那些迷于外境,执著于色法的人,说十二处,说六根、六尘,十二处。这是对外境比较执著的人,告诉他要心不被境所转。
第四是“缘起善巧”。“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这个是说一切万法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无自性的。而从究竟意义上来说,是真如性起,知道一切万法它是相,它的本体都是真如妙心,都是不生不灭的真心。
接下来又问世间人最难破除的障碍,也就是空间与时间。世间人容易执著于空间实有、时间实有。空间——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是众生流转之处;时间——过去、现在、未来是流转之时。
“欲界善巧”,是善知的智慧,能够缘念三界。菩萨在欲界里面度众生,乃至于示现成佛,但是不会贪恋欲界。
“色界善巧”,是不会耽染色界的清净。
“五色界善巧”,是不会落于五色界的空寂。
《随念三宝经》上面称赞佛陀说,“不染诸欲,不染众色,不染无色。”也就是“欲界善巧、色界善巧、无色界善巧”。以一真法界来看三界都无实体存在,但是从缘起法来善巧方便地度众生——“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做空花佛事来度化众生。
“过去善巧”、“未来善巧”和“现在善巧”。这是说时间也是假名安立的。十方的空间、三际的时间都是因为强烈的观念执著而产生的,并无实体。我们如果是留恋过去就会有后悔;如果是空想未来就会有恐惧。要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就要了知三心不可得。凡夫的心总是攀缘于相与相之间,是生灭的心,缘一个一个的相,相续不断,所以不断地在六道里面流转生死。修行人他就会知道将心安住于念头与念头之间的空当上面,就能够体认不生不灭的真心,时间化为永恒,一切都是当下的一念。
[云何善修习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空、无相、无愿?]
这个是问如何修涅槃因。
“念觉分”。念念分明,与觉相应,就称之为“念觉分”。
“择法觉分”。选择适合于自己根器的法门。
“精进觉分”,是时时刻刻能够保持正念,保持觉醒。
“喜觉分”,是透过佛法的修行获得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悦。我们善修佛法的菩萨,应该要知道学佛不要成为生活之中的一种负担,而应该是越学越自在、越欢喜,在相对的世界里面保持绝对的喜悦的心。因为我们能安住在一真法界之中,所以能够保持绝对的喜悦的心,这是喜无量心。
第五是“猗觉分”。猗,就是轻安。轻安觉分。
喜是讲内心的喜悦;轻安,这是指身体的喜悦,身体充满朝气、充满活力。
第六是“定觉分”。心心念念不离菩提心,不舍菩萨道,是“定觉分”。并不是说我每天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样子是“定觉分”?不是这样的,行菩萨道的人能够心心念念不忘三宝、不舍众生、不离菩提心,常行菩萨道是“定觉分”。在菩提道上不退转、不散乱是“定觉分”。
第七是“舍觉分”。我们修持有成就,但是不执著于成就相;我们广度众生,而不执著于度众生之相。要因指而见月,由相而见性。闻法的时候不要跟着舌根转,要透过相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心本性,是“舍觉分”。
“空”,是去掉执著,空掉烦恼执著,空掉妄想分别。
“无相”。在一切相上面不起妄念,不起分别,不起执著,于一切境上心不染着,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这个是“无相”。
我们要知道,取舍心是轮回相。我们对万事万物执著于实有、起贪嗔、然后做取舍,这个是轮回相。应该外相上面虽然是有取舍,实际上我们内心知道它都是虚幻的,所以我们的内心能够如如不动。这样子是于相而离相,这样子是“无相”。
十是“无愿”。就是不会执著于自己发一个誓愿或者两个誓愿,而是普利一切众生,无所不愿,成就一切众生的善愿,引导一切众生发菩提誓愿。
“如何去达到这个七觉支和空、无相、无愿呢?”是智首菩萨请问文殊师利菩萨,在别明十段里面第五段所提出来的十个问题,这个都是明士用果。
明离系果
第六段,第七段两段是明离系果。
离系果就是超出六道轮回的圣人之果。
[云何得圆满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黎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及以圆满慈、悲、喜、舍?]
这个是讲六度和四无量心。“云何得圆满呢?”我们知道六度圆满都依于心,寂天菩萨在《人菩萨行》里面有很详尽的开示。
如何在生活之中去圆满地修六度,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呢?这个是智首菩萨提出的问题。
《华严经·十无尽藏品》里面,十种无尽藏,《华严经》里面有三处:一个是在第十八品《明法品》;第二个是在十回向之中的第五《无尽功德藏回向》;第三就是《十无尽藏品》里面讲的以七圣财而成念藏、持藏、辩藏。七圣财就是信藏、戒藏、惭藏、愧藏、多闻藏、施藏、慧藏。
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之中去圆满六度和四无量心?檀波罗蜜是布施度;尸波罗蜜持戒度;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毗梨耶波罗蜜是精进度;底下是禅定、般若;以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六度四摄法在修的时候是士用果,圆满的时候就是离系果。
[云何得处非处智力、过未现在业报智力、根胜劣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一切至处道智力、禅解脱三昧染净智力、宿住念智力、无障碍天眼智力、断诸习智力?]
这是讲佛的十种殊胜智慧力。
前面的别明六段都是讲菩萨的因地如何修行。底下的这个四段都是讲佛已经成佛以后,果地。
第七段就是成就了白受用的内相,也就是成就了佛陀的十种殊胜的智慧力。
第八段是成就了自受用的外相,得到成就以后的外相就是十王拥护。天王、龙王、夜叉王……这些一切天龙鬼神,天龙八部都一定会护持他。
第九段就是成就了他受用相;为众生做依怙之主,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这个是他受用相。
第十段是总成就相。“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这个后面的四段是讲果地的相。
第七段是讲佛陀的十种殊胜的智慧力。
我们在《随念三宝经》里面有比较详细的开演,这里面就不多说,第一种是“处非处智力”——知道一切众生他现在的处所、后生的处所。一切一切众生的种种的因缘果报都知道。佛陀果地的境界首先就是以十种殊胜的智慧力为代表。
明增上果
第八段是明增上果。六、七是讲离系果。第八段是增上果,增上果就是外在的依报环境,得成就以后,外在得到十王拥护。
[云何常得天王、龙王、夜叉王、乾闼婆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摩喉罗伽王、人王、梵王之所守护,恭敬供养?]
十王敬护,恭敬拥护是增上果,因为自己已经具备修持成就的德行,所以感得十王的护持。我们要知道,护持不是护持你这个人,而是护持你修行的佛法,所以称为护法。
天王、梵王是属于天道。阿修罗王属于修罗道。人王属于人道。
龙王、迦楼罗王、摩喉罗伽王是属于畜生道。龙王,戒缓乘急堕落为龙,有神通。迦楼罗王是大鹏金翅鸟王。摩喉罗伽王好像腹行的大蟒蛇一样。这样子畜生道的王,都属于畜生道。
夜叉王属于鬼道。乾闼婆王、紧那罗王是属于诸天的眷属,诸天的音乐神、舞蹈神,诸天眷属。
读诵《华严经》的人能够得到十王的拥护,如法修行。
在《华严经传记》里面讲了一个公案,说隋朝时候禅定寺有一位慧悟法师,他跟另外一位法师一起隐居到终南山去搭茅棚修行。慧悟法师专门持诵《华严经》;另外一位法师专门持诵《涅槃经》。
经过了很多年,忽然有一天,就有一个人到他们的茅棚来,说要请诵《华严经》的慧悟法师到他家里去应供。慧悟法师就着衣持钵去应供。在山里面走了好久;还是没有看到什么人烟。
慧悟法师就问这个人说:“檀越的家在哪里呢?”
这个人就告诉他:“在此山正南(在这个终南山的正南方)。”
法师就觉得很奇怪,南方只有那些很陡峭的山,没有看到有什么人烟和村落啊?这个人就回答他说:“弟子是此山山神,请法师应供!”
两个人继续走,这个道路越来越崎岖了,越来越陡峭了。这时候这个山神就问,说:“法师天天受持《华严经》,难道还没有得神通吗?”
慧悟法师说:“还没有。”
山神就将法师捧起来腾空而行,很快就到达山神的住处了。就看到山神在一个很大的宫殿里面摆了很多的座位,然后请慧悟法师坐在正中间的高座上,等一下由空中就降下来五百位僧人,每一位法师都持锡杖和钵,腾空而至,慧悟法师就很惊讶!马上就想下座礼拜他们,知道这些是圣僧,贤圣僧宝。
五百位法师都说:“你是读诵《华严经》的人,功德不可思议,你就不必向我们作礼了。”
受供以后,五百人又腾空而去,留下慧悟法师,他没有神通,山神这个很陡峭的住处,他不知道怎么办,出不去了,他就对山神说,“幸愿檀越,垂示来途!”(请你告诉我来的路是怎样子的?我怎么回去?)
山神就指着他院子里面有几个小孩子,很小,大概三岁左右,在那里面互相游戏。山神就没有回答法师的话,对那些小孩子说:“你们中间哪一个人来供奉法师。”
果然有一个小孩子就跑到法师的面前来,说:“请师开口!”
慧悟法师就将口张开。
一张开,小孩子看一看说:“师大有病!”(法师你还有生死的病。)
小孩子就从手指上面拿了一点点的尘土投到法师的口里面去。
过了一下以后又再对他说:“师更开口!”(请你再张开口。)小孩子看了以后就说:“师病略尽。”(你的业障消了很多了。)
这个三岁的小童子就踊身飞人法师的口里面去了。那三个小孩子突然就跳起来,然后变小了,就跳到慧悟法师的口里面去。其实那几个小孩子都是药精,就是那些天地的灵气精华,药物的精华。
这个童子飞到慧悟法师口里面去,然后溶化,进入到他身体里面以后,他就觉得身心轻安,可以有神通,就“飞腾云际,还至旧处”,跏趺坐空中,回到原处。
在虚空之中对他原来一起同修的那个同伴说:“余仗《华严经》力,蒙致仙药。人仙位别,不可同居。共住多时,幸施欢喜。当来之世,相见佛前!”(我们一起共住过。请你生欢喜,L,,将来我们共同在佛前相见!)他平时所持诵的《华严经》的经本也跟着就凌空而去。
持诵《华严经》的殊胜功德,在《华严经传记》里面有很多这样子的故事。
这是能够得到十王的恭敬供养和守护。
明等流果
第九、第十两段是明等流果。等流,我们说六因、四缘、五果,等流果有造作等流和习气等流。
[云何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为归、为趣、为炬、为明、为照、为导、为胜导、为普导?]
这个是依体而起的妙用,他受用。
就是成就以后如何来利益众生,为众生作依估主,救护众生;为众生作皈依处,作为一切众生的依靠;救护和究竟的皈依处,引导一切众生得解脱。
“如何让一切众生能够为炬、为明、为照?”这个是如何帮助一切众生开智慧眼、得法眼净。我们看经典上说,“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什么是得法眼净呢?得法眼净就是具足正知正见。得正知正见以后心地不被外境所染污,所以称为得法眼净。
凡夫众生眼睛在明暗中做不了主,耳朵在动静里面作不了主。白天妄想,晚上梦想,所以颠倒梦想。我们看《首楞严经》里面开示我们:我们眼根对色尘要做得了主,不用眼识而是用六根的根性。我们眼根好,能够看到外境;我们眼根不好看到一片黑暗。
但是,这个能见的根性有没有生灭呢?没有生灭。眼根不好的时候是看到一片黑暗,如果眼睛治疗好了,还是能够看到光明,能够看到外境。所以我们要眼睛在明暗中做得了主,就是不被明暗的生灭法所迷惑,而是用根性,根性是不生不灭的。耳朵在动静里面做得了主,现在有声音我们听到声音,这是动。
静下来了,我们什么也听不到。但是这个能闻的根性,耳朵能听的根性有没有变化呢?有没有生灭呢?没有生灭。并不是说听不到声音了,我们能闻的这个根性就灭了,不是这个样子的,它是不生不灭的。所以在动静里面也要能够做得了主,所以菩萨为一切众生开智慧眼,得法眼净。
“如何引导众生,为导、为胜导、为普导?”
“为导”,就是开示众生超出轮回。
“为胜导”,就是不单单是自己超出轮回,而且说一乘法,“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以前说声闻、说缘觉都是权巧方便,佛陀的本怀是为了帮助一切众生都直了成佛,这是“为胜导”。
“为普导”,是普遍地引导一切众生,“有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不舍一切众生,“为普导”。
第十段是:
[云何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为妙、为极妙,为上、为无上、为无等、为无等等?]
前一段是由本愿力,所以“得与一切众生为依、为救……”这一段是由本行力,所以“于一切众生之中,为第一、为大、为胜
“为第一”,是如来智德、断德、悲德圆满,所以称为第一。这是十问里面的总问。
第二是“为大”。体包法界,所以称为大;其大无碍,所以称为大。我们称如来为正遍知,唯有佛陀的智慧是遍知的智慧、全知的智慧、能知的智慧,遍满所知的境界。能知的智慧内涵与所知的外境、外延完全相等,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普遍法界称为遍知。正知与遍知,正遍知。这是体包法界所以为大。
第三是“为胜”。“为胜”是自利圆满。明行足:明足是正见圆满;行足是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些都圆满,是行圆满,行足。明行圆满,所以自利圆满“为胜”。
第四是“为最胜”。是利他圆满。佛的十种尊号称为无上士、调御丈夫,有最殊胜的教化众生的方便,令一切众生都能成就。
第五是“为妙”。烦恼障断尽了,断尽了见惑、思惑,这个称为妙。
第六是“为极妙”,是所知障断尽了;尘沙惑断尽了;无明惑断尽了。
第七是“为上”。是世尊。
第八是“为无上”,是无上正等正觉,最极无上。
第九是“为无等”,是没有与之相等的,没有能够与他相匹敌的。佛的境界只有佛佛道同。其他的任何是不能与佛相比的。
第十是“为无等等”。是佛佛道同。
这是智首菩萨向文殊师利菩萨提出的110个问题。其实是由浅至深,根据《华严经》的菩提道次第来提问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大方广”,就是我们真心的体、相、用,与佛相比较,虽然我们在用上不同,在相上也有别:我们凡夫众生是烦恼相、业障相;佛菩萨是解脱相、慈悲智慧相。但是体无二无别,真心本体无二无别。所以我们学习《净行品》就是要按照文殊师利菩萨的教导,以佛菩萨的修证为榜样,“心同佛心、愿同佛愿、行同佛行”,念念从真心而起,念念回归自心,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使我们“大方广”的相也与佛相同,用也与佛相同,安住于一真法界之中。
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就可以看下面文殊师利菩萨的开示——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告智首菩萨言:善哉!佛子!汝今为欲多所饶益、多所安隐,哀愍世间,利乐天人,问如是义信。]
文殊师利菩萨是七佛之师、三世觉母啊!《涅槃经》上说,“若闻文殊菩萨名,或见文殊菩萨像者,百千劫中不堕恶道;若称念文殊菩萨名者,设有重障,不堕阿鼻猛火之狱,常生他方清净国土,值佛闻法,得无生忍。”所以我们乃至于听到文殊菩萨的名号,都有无量的功德!
正酬所问
文殊菩萨首先是称赞提问的智首菩萨。智首菩萨他不是自己不懂,而是为了帮助众生,以大悲心来开启法会、来提问的。提问的目的是为了令一切众生获得解脱的利益——“多所饶益”。
“多所安稳”,是为了令众生心安身稳。
心安就是转迷成悟。一念迷我们就将清净的白性变成神识、虚妄、分别、执著;一念悟就能够了知尘自生灭、自性不动、当下心安,当下就万法归一,归到不生不灭的真如法性上。
身稳就是转染成净。我们心安了,心有正知正念了,自然所做的一切身语意业都能够转染成净。
“静则万法无生,动则万善具足”,这是“多所安稳”。
“哀愍世间”。佛菩萨看世间一切众生都是可怜愍者。人活在这个世间不觉悟是很悲哀的事情。没有闻到佛法,想要摆脱痛苦,想要追求快乐。但是凡夫众生所用的方法通通都是不究竟的,乃至于错误的——好像有一些人,他没有学佛,比较有时间,他就去打麻将、赌博,以为这个可以带来快乐,一开始可能会赢一点点,但是后来就输得更多,乃至于沉迷其中,受无量剧苦。
内在颠倒见循环,外在灾难不断。都是因为迷失了本具的真心本性,去追逐虚妄的外境——迷真逐妄。生活在错觉之中,用错误的凡夫的知见和生灭心去止息痛苦,结果只能够是从苦人苦,从暗人暗,所以是可怜愍者。
“利乐天人”。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是希望能够得到文殊菩萨的开示。文殊菩萨开示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得闻究竟的涅槃之乐、解脱之乐的方法,所以“问如是义”。
底下是文殊菩萨正酬所问,正式回答智首菩萨的提问。
[佛子!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于诸佛法,心无所碍,住去来今诸佛之道;随众生住,恒不舍离;如诸法相,悉能通达:断一切恶。具足众善;当如普贤,色像第一,一切行愿皆得具足;于一切法,无不自在,而为众生第二导师。]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文殊菩萨称呼智首菩萨为“佛子”,佛的心子,心同佛心的弟子。
首先是总的回答,如何能够圆满前面所提的一百一十个问题呢?总的方法就是四个字——“善用其心”。
我们为什么有障碍?因为我们不善用其心,我们有分别执著。佛菩萨为什么能够安住在一真法界?因为能够善用其心,就能够心清净了、心圆满了。所以一切外境无不圆满,无不圆满是大圆满,都是因为善用其心,这个是总的方法。
在逢缘对境的时候能够善巧发愿,能够当相即道,即事而真,我们每一个偈颂都是善用其心,所以我们能够善用其心,就知道一切生活中间到处都是佛法——要坐电梯,我们就愿一切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坐电梯这个小事情就变为佛法了。“升正法楼”就是我们的心性能够提升。能够大彻大悟,所以能够“彻见一切”。
善用其心是一个总纲。我们修学佛法最根本的是要从修心上下手,如果我们的心清净了,一切外境都不能障碍我们。心不清净就处处都是障碍。所以我们要止息自他所有的痛苦,必须要治疗我们生病的心!我们的凡夫心、生灭心,起妄想、分别、执著,这是我们生死轮回、招感痛苦的根源。我们的心有纷扰的情绪,心念有烦恼,这是我们一切苦难的根源。所以息心就是息灾。所以我们要学习《净行品》,来知道如何如法地起心动念。
我们能够不起心不动念吗?我们不可能,凡夫阶段不可能不起心。但是如何正确地去起心呢?要学习《净行品》,要善用其心,并且依之而修持,就能最有效地用好我们的生命——以慈悲来观照众生;以智慧来断除烦恼;每一天都过得欢喜自在。这个是我们今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世间人追逐的财、色、名、食、睡,一切的享受,我们在无始的轮回之中都曾经享受过,经历过这些暂时的快乐,并且享受过无数次,没有哪一种新鲜的、暂时的安乐我们没有体验过。
我们唯一的没有体验过的大安乐,就是透过止息苦因而生起的究竟安乐。我们要止息苦因、要止息烦恼妄想、要止息生生灭灭的烦恼心,就要善用其心。一旦我们证得恒常的大安乐,止息一切苦因,就绝不会再次受苦。因为我们心相续之中的苦因断绝了,所以我们解脱的大安乐就永远会持续下去。这个是我们此生此世最重要、最值得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善用其心。
“则获一切胜妙功德”。这个是总显所成德。胜是独尊,妙是不著相。我们要不著相、不离相,实相无相无不相,德无不备称为胜。一切德行都圆满具备称为胜。障无不尽称为妙。这个“获一切胜妙功德”是总答,总的回答一百一十问里面的总问十种三业。
底下是各别的回答;
“于诸佛法,心无所碍”,是回答“云何得生处具足?”等等。
这个是堪为法器,我们成为佛弟子的条件。我们对于佛法“心无所碍”,就可以“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所以是回答别问的第一段。
“住去来今诸佛之道”,是回答“如何成就众慧?”安住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佛法之中,就能够成就种种智慧。
“随众生住,恒不舍离”,是回答“云何得因力?”等等。这是讲菩萨修行的资粮,常以众生为所缘,能够圆满修行的资粮。最初因为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而发菩提心;中间依于众生、度化众生、成就众生,所以要修六度万行来积累福慧资粮;最后成佛是为了更圆满地利益众生。所以“随众生住,恒不舍离”,不舍离善用其心,不舍离利益一切众生。
第四段是“如诸法相,悉能通达”,就是回答“云何得十种善巧,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等等。对一切法、一切事、一切物都能通达,要善用其心。
首先要有信心:第一个是信自己以及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第二是信一草一木、一沙一尘都是普贤境界;第三是信我们这个讲经的道场、法会就是普光明殿,信来学习听闻《华严经》的人都是佛菩萨;第四是信我们举手投足、起心动念,所做的一切都是普贤行。这样子能够“如诸法相,悉能通达”。
第五是“断一切恶”,就是回答前面别问里面的第五段所问的“七觉支、空、无相、无愿”。依七觉支来拣择、来生起智慧。
第六是“具足众善”,就是回答第六段的问题,“云何圆满六度四无量心”。
第七“当如普贤,色像第一”,是回答第八段的提问,“如何能够得到自受用的外相,十王拥护?”我们能够如普贤菩萨——普贤身像如虚空,无所不在,普贤的意思就是诸法实相,这里面是指法普贤。为什么说“色像第一”呢?因为诸法实相是最美的。我们所见的色相外境都是如梦幻泡影,所以诸法实相现前,自然就是第一了。所以称为色像之中为第一。
“一切行愿皆得具足”,这个是回答第七段“一切行愿,要至佛果位才能具足”。佛果位他的果地功德以得到十力——十种殊胜智慧力为代表,这个是成就了自受用的内相,成就佛的十力。
晋译的六十华严里面,没有这一句“一切行愿皆得具足”,用的另外一句“成就如来一切种智”——内具种智,外具妙相,这个两种都是同在果地圆满。
第九是“于一切法,无不自在”。因为对一切法都了知,都自在,所以能为“众生为依、为救、为炬、为明”,这是回答第九段。怎么样子能够于法自在呢?观一切诸法皆空,一切诸法的相就障碍不了你了,就能够于一切法都自在;能够把握,能够证得体性,所以外相就障碍不了你了。
第十是“而为众生第二导师”。晋译六十华严里面是译为“而为众生第一尊导”。这是回答第十段“云何于一切众生中,为第一、为大、为胜、为最胜?”
为众生做第二导师。第一导师是释迦牟尼佛。我们能够善用其心,获一切胜妙功德,就是仅次于佛的第二导师。第二导师就与诸大菩萨都平等了——为众生做第二导师。所以我们能够修学好《净行品》呢?就能够为众生做第二导师,与诸大菩萨为善友。
[佛子!云何用心能获一切胜妙功德?]
怎样子去善用其心,才能够获得一切胜妙功德呢?
善用其心很重要,有三个原则。
一个我们要知道,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上面的开示,叫做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样子我们就很有信心。
本觉本有——就是我们正面的思想,我们慈悲、智慧、觉悟、欢喜,这些都是从我们的本觉理体上面显现的,是与本觉理体相应的,所以是本有。所以我们这些慈悲、观照、觉悟、宽容,这些种种都来源于我们的本觉理体,来源于我们的佛性,是本有的。所以正面的思想都有无穷的潜力,只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就能够达到更高的境界,乃至于福慧圆满成佛道。
不觉本无——我们的执著、分别、妄想,负面的情绪,烦恼,这些都来源于我们的错觉,来源于我们的错误认识。错觉是本无的,所以说“众幻灭无处,成道亦无得”。“众幻灭无处”,我们的烦恼灭了,它灭到哪里去了?灭无处啊!“成道亦无得”,只要我们透过闻、思、修,消除无知,就能够消除所有的负面思想,开启智慧。“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我们本觉本有,所以我们只要透过闻思修,增长悲智,就能善用其心,“获一切胜妙功德”。
古德说,“只缘眼中有翳,妄见空里花红。”眼睛有病,所以看到虚空中间有一朵红花,那你是不是消灭这个红花呢?不需要。它是虚幻的,你只要治好你的眼睛,自然就不会看见了。同样的,有黄疽肝炎的人看到一切都是黄的,那是不是都是黄的呢?不是。而是他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肝有病。自己的肝炎治好了,自然看一切都恢复正常。所以只要治疗好我们生病的心,一切外境都不能障碍我们。
如何在生活之中治疗好我们生病的心呢?就按照文殊菩萨在《净行品》之中的开导。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上面说,“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世间的事情并不能障碍我们,障碍我们的是我们生病的心,我们的凡夫的生灭妄心所产生的错觉。我们因为这种错觉,所以执著于外境是实有的,去起分别、执著,不知道它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所以执著于虚幻法才有烦恼。所以“不可得为世间意”,不要起世间的这些凡夫的妄心,世间的事情可以照做,并且做得更好。
这个是第一个原则。
第二个原则是我们要知道正面的思想是解毒剂,能够清除我们妄心之中的妄念和负面情绪。只要我们不断地加强解毒剂的功效,就能够消除烦恼与妄念;就能够不受烦恼妄念的折磨。能够保持正念,消融妄念,这样子就能够不断地加强正面的思想的力量。
打个比方,黄豆代表正面的思想,黑豆代表负面的思想、负面的情绪。我们要让黄豆生长,让黑豆不长的话,你只要把黄豆放在适合的土壤里面,有阳光、有水分,它就会不断地生长;黑豆不要给它放在土壤中间去,不给它那些缘。
我们随时随地提起正念来,我们的妄念就能消融,最根本的解毒剂就是洞见生命的真相,证得空性智慧。
第三个原则就是我们的真心是法尔清净、不生不灭、离缘独立的。真心不属迷悟、不受染污,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但尽妄缘,即如如佛。但是理上知道容易,真实地去相应就难,“若论修行本来易,欲除妄想真是难。”所以要在点点滴滴,生活之中都去善用其心,转变自己的念头,将一切世间法都转变为出世间法,能够按照一百四十一个修行方法去做,就能够成就一切胜妙功德。
底下的偈颂总共有一百四十一个,都是菩萨教导我们善巧发愿,每一愿都是深广如海。为什么会是一百四十一呢?我们知道文殊菩萨在第二会里面是讲十信法门,每一信都有十个,十信圆融,一一具有十,就成为一百个;再加上四十一位,四十一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这个就有了四十,再加上一个等觉菩萨,就有四十一。都能够按照《净行品》的方法去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渐次地修行,加起来就是一百四十一。
法身大士他修证的四十一位,一一位所有的惑障由修《净行品》都能令清净。所有殊胜的修行法门,法身大士的修行法门都由修《净行品》为基础,所以称为净行。能够依之而修持,能够令一切法门得成就,所以称之为《净行品》。
最上的妙觉佛果位是体证了、圆满证得了本来清净,所以就不在这个范畴。
所以总共有一百四十一个偈颂。可以分为十大类:
第一类是在家时善巧发愿。有十一个偈颂:“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一直到“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这个是在家菩萨逢缘对境应该善巧所发的誓愿,所修的净行。
第二大类是出家受戒时所发的誓愿。有十五个偈颂:从“舍居家时,当愿众生:出家无碍,心得解脱。”一直到“受具足戒,当愿众生:具诸方便,得最胜法。”
第三大类是坐禅观时所修的净行。有七个偈颂:“若人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一直到“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这是我们坐禅观,打坐的时候善巧发愿。
第四大类是将行披挂时的净行。我们穿衣服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应该怎么修净行呢?有六个偈颂:“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到“着僧伽黎,当愿众生:人第一位,得不动法。”
第五大类是澡漱盥洗时所修的净行,有七个。我们洗澡的时候,洗手的时候,洗脸的时候,这些怎样去修净行呢?“手执杨枝,当愿众生:皆得妙法,究竟清净。”到“以水洗面,当愿众生:得净法门,永无垢染。”
第六大类就比较多,有五十五个偈颂。是乞食的时候,在道路上行走的时候,看到一切众生的时候,他所修的净行。从“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到“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第七类是到城乞食时候所修的净行。有二十二个:“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一直到第六页“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第八大类是还归洗浴时所修的净行。我们托钵乞食回来,应该如何善巧方便,善用其心,发愿修净行?有五个偈颂:“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到“暑退凉初,当愿众生:证无上法,究竟清凉。”
第九大类是我们诵经的时候,绕塔的时候,见佛相好的时候所修的净行。有十个偈颂:“讽诵经时,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总持不忘。”到“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
第十类是我们睡眠安息的时候,休息的时候所修的净行。有三个:“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到“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所以可以说,每一类的人他遇到的事情都可以善巧方便转变为佛法。我们由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每一件事、见到每一个人,都可以转变为佛法。
在家时愿
我们先看第一个,先学第一大类在家时的净行,这个对于我们在家菩萨是最相应了。有十一个偈颂。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优婆塞戒经》上面说,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以发菩提心非常难得。
家是逼迫性。我看这个很有体会!看我们这个信众好多来的时候也是哭哭啼啼,家里人生病,她也哭哭啼啼,夫妻吵架也是哭哭啼啼,儿子不听话也是哭哭啼啼。为什么会哭呢?此是苦逼迫性呐!因为觉得痛苦,所以我看到这个我心里面就会念这个偈颂——“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三界都是苦啊!无有不苦时,逼迫性。这个愿是总举在家时应发的愿。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下一个豕,是小猪。你不觉悟的话就好像关在一个小范围的这个小猪一样。家是集聚贪爱情执的处所,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一切的人情世故,互相都以家庭为大本营。凡夫众生一辈子都以家为中心、为依靠、为港湾。他的精神也大部分是为了这个家:少年时候在家中父母的关爱下成长、青年时候要成家立业、成年以后要养家糊口,一辈子都是为家而忙碌,被家庭缠缚住了。所以要“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家是因缘所生法,有缘分走到一起来了就组成一个家: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儿女是债——讨债还债,有债方来。所以可见是因缘和合而组成的。所以它的自性是空的、是性空的、是体空的,体性空,体空但是相有。我们要舍相归性,不起执著,就能够“免其逼迫”。
所以家也是在家菩萨他修行的处所,“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在家里面,我们只要不贪恋,保持觉悟,就能够不违世间法,世间法做得很圆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这些,乃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做得很好。但是内心不执著,善巧地将世间法转变为出世间法,将情缘转变为法缘。这是“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如何去做呢?我们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居士,她学佛有一段时间了,然后她就跑过来诉说,她皈依三宝学佛以后的烦恼。
她说她的家庭生活跟她的学佛修行有冲突、有矛盾,所以她在其中挣扎,觉得很痛苦,她就觉得:“我没有学佛之前,好像还没有这么多烦恼。学佛以后烦恼好像还多一些了。”
为什么呢?她就说:“我每天要做早晚功课,早课一个小时,晚课一个小时,所以我就不能接送小孩子上学和放学。以前都是我接送,我现在要做功课,所以我不能接送。所以先生就很不满意,他就认为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面。所以搞得夫妻关系就很紧张。然后跟小孩子关系以前还处得很好,现在也处得不好了。因为小孩子喜欢看电视转播足球比赛,但是我要看那些讲经的VCD,所以我要看的时候,他就不能看足球赛了,所以经常就为这个发生一些争执。久了以后,小孩子也因此而不相信佛教,讲话的时候对佛菩萨也很不礼貌。所以我听了以后就更加痛苦了。然后我的家公家婆他们逢年过节一定要杀鸡,来拜祭祖先,那我不能够违背自己的信仰,我就不能去杀鸡,那如果不做就要吵架。所以就弄得鸡犬不宁,过年都不开心。”
她就觉得这个有矛盾、有冲突。然后她就说:“我其实很想度他们都来学佛,但是他们因为排斥我的缘故,也排斥佛教,所以我们之间不能沟通,格格不入,甚至于好像水火不相容一样。您看我应该怎么办?”
这个是因为没学会这个偈颂,不能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不能圆融。
然后我就问她:“你皈依三宝了。你为什么要学佛呢?”
她就说:“哎呀,人生是苦海啊!所以我希望将来能够超出六道轮回,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再问她:“那么你现在为什么要每天都去做早晚功课呢?”
她就回答说:“因为我觉得自己业障很重,所以必须要天天做早晚功课来忏悔过去的业障。”
为了未来生极乐,所以学佛;为了忏悔过去的业障,所以来做功课。我就问她:“你为未来而学佛念佛,为过去做功课,那么你有没有考虑过要为现在做一些功课呢?”
“哦”,她从来没想过。所以一下子就呆在那里了,张口结舌,答不出话来。
其实什么是现在应该做的功课呢?我们要“知家性空”,性空相有,相上面要做圆满,心里面不执著,这样子就能够“免其逼迫”。不然的话就有矛盾、就有冲突、就有逼迫。
我就告诉她,“好好地体贴关心你的先生,这个是你现在要做的功课!每一天接送小孩子上学和放学,甚至于抽一点时间陪小孩子一起看足球赛,陪小孩子到公园里面去玩一下,让他能够感受到母亲的爱护,比较有安全感,这个是你现在要做的功课!”
其实这个就是我们在家菩萨要修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个就是很重要的功课。不要因为说只记得忏悔过去、期待未来,而忘掉了今生今世最重要的,今生今世,此时此刻。
所以我们也要为现在做好功课,有一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会念吗?要善用《净行品》的智慧,把自己家里面这本经读懂了、读通了、念熟了,就是在生活之中行菩萨道。我们要知道家里这一本经和佛堂上这本经是一样的深奥,不可思议!
怎样子念好家里这本难念的经呢?怎样子去“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呢?
文殊菩萨开示我们四个原则:第一个是以感恩心面对家人;第二个是以四摄法做好家务;第三个是以空性慧脱离家累;第四个是以普贤行住真如家。
第一个,是以感恩心面对家人。这个是我们真实地“知家性空”。
家人对我好,我不起贪执,这是达摩祖师《二人四行》“四行”里面的“随缘行”,“喜风不动”,对我好,我也不起贪执,随缘。
家里人对我不好,我那么关心他,他一点都不领情,我也如如不动。为什么?“知家性空”啊!“逢苦不忧”,这是“报冤行”。
然后“冥顺于道”是“称法行”。与家人相处,能够人情练达,一切都做得很圆满,都能够无私无我地去关心他,然后又心与佛法相应,心里面不执著、不分别。这个是“称法行”,与法相应。
“无所求行”,对家人不生贪爱留恋,心无挂碍,如如不动。我们有缘住在一起,都在这个家庭里面,不管是夫妻也好,儿女也好,有缘的时候珍惜这段缘,将这段缘转变为善缘、法缘、佛缘,但是心里面毫无所求。这样子就会充满感恩心,无论好与坏都感恩。
感恩心应该包括这个四种行,是以感恩心面对家人。
第二,以四摄法做好家务,一切家务我们在做的时候都可以修四摄法。
布施摄,我们做家务的时候欢喜奉献,毫无怨言,把我的精神、体力、时间都去做,一边做的时候一边发愿——愿我能够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样子是布施摄。
爱语摄呢?做家务的时候能够承担,以承担代替指责,以关心代替批评,令一切人生欢喜心,这个是爱语摄。
利行摄,好像我们《净行品》里面开示的:“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我们饭做好了,家里人一起来吃饭的时候,我们心里面念这个偈颂,马上就能够转变为佛法,这个是利行。家里人洗澡的时候,我们也是帮他们准备好,然后心里面也可以念这个偈颂:“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我们拜佛的时候也回向家人都能够与佛有因、与佛有缘。我们在家里面供奉观世音菩萨,我们要知道外在有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内在我们的心与法相应,这样子我们就能够不被世间所缠缚、不生执著、不受逼迫,这个是利行摄。
同事摄是随顺家人的要求去一起参加一些活动,但是内心都将之转变为佛法,令他们生欢喜心。
第三,以空性慧脱离家累,是我们要知道性空相有,因为相有,所以我们要将一切都做得最好,让家人生欢喜。
我经常听到佛弟子有一句话,说“众生易度,家人难度。”其他人好度,劝他信佛皈依马上就来了,我劝我家里人反而还劝不动。为什么?要知道问题不是出在他,而是出在自己。因为我们自己的心没有与佛法相应,我们不能够给众生做一个好榜样,我们的心里面还是有贪嗔痴,我们的慈悲和智慧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家里面的人不能够心悦诚服,所以就不能够相信。这个是我们自己的过失啊!
我们如果能够做得好,做好榜样,能够体现佛菩萨的悲智,能够欢喜自在,一句俗话说,“菩萨、菩萨,年年十八!”随时都是欢喜自在的相,当然一切众生都会接受,都会生欢喜心,都会心悦诚服。因为是相有,所以我们要珍惜缘分;因为是性空,所以我们不执著、不贪爱,就能够脱离家累。
第四,以普贤行住真如家。“因赅果海,果彻因源”。普贤行是称法界体性,而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中都去修习普贤菩萨十大行愿,安住在一真法界之中。所以我们的心应该安住在真如自性之家,真如自性是我们真正的家乡,是一切万法的本源,先天地而有。所以以普贤行住真如家。好像庞蕴居士、维摩居士、胜鬉夫人一样,能够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在欲行禅、火中生莲。所以我们学习这个偈颂:“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希望我们能够实践文殊菩萨教导的这四个原则,“知家性空,免其逼迫”。将家庭转变为修持的道场,我们能够在这里面行菩萨道!也祝愿一切的佛弟子都能够念好家中这一本难念的经,读通了、念熟了,这样子是真实地学好了《净行品》的这个偈颂,是知道了如何在生活中间修行。我们有智慧眼就能够知道生活之中到处都是佛法,处处都充满了佛法!也祝愿所有的佛弟子的家都能够转化为菩萨之家!也祝愿法界一切的众生都能够“以文殊智,修普贤行,住真如自性之家”!真如自性是家乡,不生灭心是本体,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上。
第二个偈颂是: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我们作为子女去见自己父母的时候,就可以诵修这个偈颂,是在家行孝愿。
孝为百善之先,孝为至德之本。《大集经》上说,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者,即是事佛。《梵网经菩萨戒》也说,“孝名为戒,亦名制止。”我们都学过的《地藏经》更加是佛门的孝经了。所以我们要孝事父母,养父母之身,让父母亲衣食条件更好,对父母亲很恭敬。然后要养父母之志,实现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大孝中的大孝是帮助父母超出六道轮回。这是孝事父母。
在孝事父母,拜见父母的时候,要“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我们要发菩提心,像佛一样将一切众生都视为独子,所以救护他们;一切众生都是我过去的父母,所以我要孝养他们;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所以平等恭敬他们。所以我们见父母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善事于佛”,向佛学习,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让觉悟的智慧光明照彻我们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让我们生命的时时刻刻和所行的每一处都充满智慧光明,那就是光明遍照,就是“善事于佛”了。智慧呢?不但是让我们自己过觉悟、慈悲、有智慧的生活,又能够照耀一切众生,白利利他,帮助众生,这个就是“护养一切”。
孝亲者,如道丕,
为养母,自忍饥。
父捐躯,为报国,
丕苦求,骨跃出。
这个是杨仁山居士修改的《佛教三字经》上面所举的古德孝顺父母的例子:道丕法师是李唐的后裔,生在五代之末的后周。唐朝以后、北宋之前有一个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他生在后周时期,七岁的时候就出家了,十九岁的时候长安兵乱,所以道丕法师就背着自己的母亲躲避到深山里面去,靠托钵乞食来养自己的母亲,食物不够就自己忍受饥饿,让母亲得到饱足。
局势稍微平静一点以后,母亲就跟他说:“你的父亲战死在战场上面了,你要去把他的遗骨找回来。”
他就很孝顺,去到战场上面,见到遍地都是尸骨,就不知道到底哪一具尸骨是自己父亲的。他就至诚地祈祷三宝,得到灵感了,他父亲的尸骨自动地就跳起来。他就把自己父亲的尸骨就背回来。还没有到家的时候,前一天晚上他的母亲就梦到自己的丈夫回来了,果然第二天道丕法师就将父亲的遗骨背回来了。
更重要的出家的孝顺是要能够辞亲割爱,识心达本,深入无为之理,直趋解脱要道,自己能够得解脱,帮助一切父母众生都能得解脱。这个是“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底下是:
[妻子集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永离贪著。]
夫妻相处的时候,彼此都能够永离贪著,不执著、不贪恋,所以就能够将这种贪爱境转变为解脱法。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
在家菩萨在享受五欲之乐的时候,要诵这个法偈,将心转过来。“五欲”,我们说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这个是小乘的说法了。凡夫得到五欲的时候会生起贪爱之相,就好像被箭射中了一样,被自己的内心的贪欲控制住了。在家菩萨享用五欲的时候,要能够心不为境界所转,如如不动,要拔除贪欲之箭,就能够心安身稳,所以愿一切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
其实五欲六尘不是问题,问题是我们面对五欲六尘时,不能保持觉悟的清明的心。问题不是出在外境,不是出在五欲六尘,而是出在我们生病的心,因此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做心灵的革命。佛教里面的戒定慧三无漏学,都是让我们的心更坚定、更深刻、更广大,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能能够彻底地开发出来。所以在家菩萨得五欲时,要愿一切众生拔除内心贪爱之箭,心安身稳;面对五欲时要善巧用心,将之转化为恰当的用、全体的大用、不可思议的妙用。这个是“拔除欲箭,究竟安稳”。
恰当的用,最浅的,比方说财、色、名、食、睡,这个世间的财物,佛教导说应该分为四份:一份用来供养父母,以报洪恩;一份用来培育子女,尽责任心;一份用来维持事业,开源节流;一份用来造福社会,广种福田。这样子是善用其心。对财物不贪著,能够恰当地用,就能够拔除欲箭。儒家也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忧道不忧贫”。
面对食物的时候不贪美味,为疗形枯,能够有更高的追求。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亲近有道德、有智慧的人,去行正道。这个是恰当的用。
第二是全体的大用。我们透过五欲六尘,了知五欲六尘是虚幻的相,是唯心所现,我们真如妙心所显现的,唯识所变的,所以要由相而见性。白居易作过一首诗《僧院花》:
欲了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方便风开智慧花”,其实也就是说我们透过这个花的相,启发我们的智慧,而见到我们不生不灭的真性,成就我们自心本具的般若智慧花。我们逢缘对境的时候,遇到五欲六尘的时候,能够由相而见性,就能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所以这个财、色、名、食、睡的五欲里面的这个色,不单单是指男女之色,更是指一切物质,色法;乃至于指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我们面对六尘境界的时候,要按照《金刚经》的教导,“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面对六尘的外境,我们生心而无住。
凡夫众生不可能不生心,但是生心以后不要分别执著,要破除遍计所执性;不对外境妄起分别、执著,要了知外境唯心所现。这样子就能够将五欲六尘的外境转变为全体大用。开悟以后,见道位以后,已经破了遍计所执性,心无所住而又能够生心,无住而生心,善巧地利用五欲六尘来度众生。这个是将五欲转变为不可思议的妙用。
很多祖师都是因为六尘的触发而开悟的。
有一个梅花尼,她看到梅花而开悟,这个是因为色尘而开悟的,这个就是已经将色尘转变为全体的大用。开悟的诗说: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手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大佛顶首楞严经·二十五圣圆通章》,二十五圣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加七大,在这个里面开悟证圆通。其中有一位大阿罗汉——优波尼沙陀,他就因为观色尘而证圆通。“优波尼沙陀”,尼沙陀就是近少,就是微尘近于虚空。“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我也是曾经看到佛示现修苦行成佛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我怎样子成阿罗汉道的呢?
我是因为观色法的不净相而悟道的,看到一切色法不干净、人身九孔常流不净、一切外境都是不净,这样子“生大厌离”。“悟诸色法,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无二,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这个是将色尘转为全体大用而成就,而成大阿罗汉,优波尼沙陀是五百阿罗汉之一。
第三是转为不可思议的妙用。好像极乐世界,六尘皆演妙法:鸟鸣在说法;水流声在说法;风吹树动在说法;一切五欲六尘都在说法。能够令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保持正念,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妙用!
好像我们的药师法门:色法、心法、息法。色法是在饮食中间修行,是秘密禅;心法是在睡眠中间修行,是祖师禅;息法是在呼吸中间修行,是如来禅。呼吸、睡眠、饮食每个人都少不了,就可以将它转变为修行,就可以在这个里面得成就;得解脱、能够用它来度众生,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妙用!所以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善巧用心,在五欲六尘之中不为所染,不断走向觉悟清净的菩提道!所以我们在家菩萨,享受五欲的时候,要“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
第五个偈颂说:
[位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在家居士菩萨在聚会,好像说庆祝生日,或者其它喜庆的事情,聚会上面很高兴地唱歌娱乐的时候,要诵修这个偈颂:愿一切众生转世间乐为“以法自娱”的出世间快乐,能够了知世间的快乐不真实。
要把心转过来,心不转变过来,你这么念效果不大。曾经有一位居士她也是告诉我,这个人很坦诚,她就告诉我她内心的一个小秘密:她就说,她暗地里觉得很苦恼,因为她总是觉得听人家唱歌比听人念经要更愉快,更好听。暗地里就觉得感到很羞愧,觉得是不是我修行有问题,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听人唱歌好听一些,诵经我觉得不好听?这个人很老实。
我就告诉她:“没关系了,你如果觉得听人家唱歌,这个歌很好听,你就好好去听。你听经的时候觉得不如唱歌好听,那是因为你对经文的义理不了解,你没有得到内在的启发和内心的感动,你无法领会经中的慈悲与智慧。其实如果你真正能够领会的话,你会觉得诵经比唱歌更好听,在这个中间体会到诸佛菩萨的慈悲与智慧。我们唱《三宝歌》、听《叩钟偈》,如果你能够体会这种内在的慈悲与智慧,内心心与法相应,能够内心感动,能够转变,这样子是能够受到启发的。”
我们要在“伎乐聚会”的时候,要能愿一切众生“以法自娱”,要透过唱歌的声尘去开发内在的慈悲与智慧、开发内在的完美,然后我们也能够由这个而开悟、而成就。
有一位禅师他怎么开悟的呢?他就是听到歌楼上一个歌女在唱歌:“你若无心我便休”,他马上就豁然大悟了。你看,这个好像我们听流行歌曲一样的,他一听就开悟了,为什么?“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我们的心不执著于五欲六尘,这个唱歌、伎乐,它是一种声尘,你不要执著于它,“你若无心我便休”。我便休是什么?这个“我”是指妄想、烦恼,当下就休歇,当下就停止下来。“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你心不执著于五欲六尘了,透过这个尘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心了。所以妄想狂心,当下休歇,是“你若无心我便休”。
所以其实善用其心的人是一个很活泼的人,佛弟子一定要很活泼,很自由自在地活在世间,不要显得很呆板、很僵硬。尤其是在家菩萨,不是说好像学佛以后,一定也不能唱歌、也不能打扮、要好像脸色灰白这个样子。不是这样的,很死板人家看到你就怕了,应该是很灵活、很圆满的。为什么?五欲六尘其实不能障碍我们,障碍我们的是我们生病的心,我们的凡夫心。把心转过来,一切都可以成为解脱的因缘。所以要“以法自娱,了伎非实”,是在享受六尘的时候,能够转六尘为菩萨道。能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既能够在这个中间去随顺众生、广度众生,又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
第六个偈颂是:
[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
“宫”,古时候是指国王,皇帝住的宫殿;“室”,是一般老百姓住的房子。现在来说,宫是指公共场所,博物馆、少年宫、乃至于商场、银行,一切的公共场所。我们愿一切众生进人公共场所和回到自己家里面的时候都能够保持正念,内心清净,就能够转娑婆为极乐、转秽土为圣地。所以我们回到家里面就要念这个偈颂,我们去逛商场也可以念这个偈颂:“若在宫室,当愿众生:人于圣地,永除秽欲。”
一百四十一愿都是在一切时、一切处,锻炼我们保持正念,能够转世间境界为出世间境界。“妻子集会”是贪爱的世间境界,如果能够冤亲平等,就能够人一真法界,人出世间境界;五欲是众生境界,能够“拔除欲箭”就能够人出世间境界。所以每一愿里面,都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愿一切众生成佛;第二个是愿一切众生除去贪嗔痴,永离秽欲。秽就是执著,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用六识起分别、执著,就是秽欲。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能够舍识。用六根的根性,眼睛在明暗里面做得了主,耳朵在动静里面做得了主,返闻闻自性,就能够将凡夫的生灭心转过来,与不生不灭的真如本体相应,就是“人于圣地”。
圣地在哪里?是不是指印度的八大圣地、中国的四大名山?是,但是更重要的是指我们内心的清净。内心清净了,一切地方都是圣地;内心不清净,去到圣地也会起贪嗔痴,造业。所以要“人于圣地,永除秽欲”。
器世间是色。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个五欲六尘都属于器世间。智正觉世间是指本体,是指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能够明白的话,就能够将世间法转变为出世间法。我们如果执著于享受的五欲六尘,我们的心(我们是有情世间),我们的心就跑到器世间去了,就有执著、就有障碍、就有分别。我们的心能够善用其心,能够善巧发愿,就能够由器世间升华到智正觉世间。所以这个都是文殊菩萨开示我们的巧妙方法。
我们明天继续学习。大家一起回向。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