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学记 第一讲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5 06:29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海会佛菩萨!
我今皈命佛世尊,称赞最上诸功德。
十力真实而出生,已到最上清凉池。
诸位法师,各位居士:首先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为了帮助一切如母有情众生迅速地从生死流转的六道苦海之中解脱出来,悟入毗卢性海,安住一真法界,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共同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感谢十方诸佛菩萨的加被和护法龙天的拥护,我们能够在武汉灵泉寺学习了很多的法宝。前年我们学过了《地藏菩萨本愿经》,教导我们开发心地功德秘藏,成就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地藏经》是我们的救命经。去年我们共同学习了《观无量寿佛经》,开示我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念佛生极乐。
今天我们很高兴有这么多的四众弟子能够共聚一堂来学习如来的根本******——《华严经》。这个因缘是甚深难得,不可思议。
《华严经》的三大殊胜
《华严经》的殊胜历代祖师大德阐发过很多。
第一个,华严大教是如来的根本******,犹如百川归海。同样的,一切法门都以人于华严法海作为归宿,一切经典都可以说是《华严经》的眷属。
第二个,《华严经》是毗卢遮那佛所说。其他的经典是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所说。“华严最初三七日”,佛演说华严是在成佛以后最初的三七二十一天之内。在凡夫众生看起来只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而其实佛陀是在定中以他受用报身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演说《大方广佛华严经》。
这个经里面有《毗卢遮那品》。毗卢遮那是遍一切时处,有时候是指法身佛,在本经里面他指报身佛。我们一般常规说,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干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但是在华严里面毗卢遮那是指报身佛说法。
第三种殊胜《华严经》是“七处九会,顿演如来果海。”
《华严经》说佛亲证的境界,《法华经》说佛的知见,能够人佛知见就能够亲证佛境界,是说佛成佛的境界。
“七处九会”,也并不是我们凡夫所想象的,在这里讲了,再到那里去讲,好像我们今年在方广寺讲了,再去文昌阁讲,然后又到武汉灵泉寺来讲,并不是这样子的。“七处九会”是顿演,也就是说,同时在菩提场说,也在普光明殿说、也在忉利天说、也在夜摩天说、也在兜率天说、也在他化自在天说,这样子的同时开演,这个是佛不可思议的殊胜境界。
我们今年在方广寺也讲过了《华严经·普贤行愿品》,VCD和讲法的讲记都已经做出来了,所以大家也可以看。
七处九会五周四分
有一个偈颂可以概括佛说华严的“七处九会”——
菩提场出九逝多,三四忉利与夜摩,
普光明殿二七八,兜率他化五六过。
第一会是在菩提场。第九会是只园逝多林,就是只树给孤独园。第三会是在忉利天。第四会是在夜摩天。
在普光明殿就说了第二会、第七会、第八会。普光明殿距离菩提场很近,在尼连禅河边,但是现在很难找到普光明殿的遗迹了,我们去朝拜的时候看到尼连禅河都快干涸了。但是我们从法上来会,是要知道一切演说华严的地方都是普光明殿。
在兜率天说第五会。在他化自在天说第六会。
这个就是“七处九会”演大华严。
初会菩提场,以普贤菩萨为会主,说毗卢遮那如来,依正因果法门。佛陀最初成佛就在定中说华严,并且一开始就说佛境界。
这一会总共有六品十一卷经,第一品是《世主妙严品》。
这个六品之中前面的五品是说佛成佛果地的境界和功德,然后第六品就说成佛的因。清凉澄观国师就将这一会定为举果劝乐生信分。清凉国师他解释华严是最圆满的,也是他将本经概括为“七处九会,五周四分”。
“四分”,就是信、解、行、证。初会是第一分,第二会到第七会都是解分。可见信、解、行、证之中,解是最重要的。
我们一定要真实地理解、悟人,我们才能够起实修,才能证人,得成就。所以我们看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没有哪一天带大家到禅堂里面去打一天坐,或者带大家念一天佛,而是都在说法,让众生能够开示悟人佛之知见,能够心开意解,大开圆解。
第二会地点在普光明殿,文殊师利菩萨为会主,说十信法门。佛法大海,唯信能人,唯智能度。对佛法产生信心要有大智慧,所以以文殊菩萨为会主。
第二会也有六品经,是《如来名号品》、《四圣谛品》、《光明觉品》,这个三品是讲如来的正报;《菩萨问明品》、《净行品》、《贤首品》,这三品是讲闻法起修。所以我们这次所学的《净行品》就在这个第二会里面,属于八十华严里面的第十一品,第十四卷。
《菩萨问明品》是讲信中之解,《净行品》是讲信中之行。我们深信佛法,有信心以后,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之中来实行?如何在起心动念、日用云为之中来得解脱?来过佛菩萨解脱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这样子是过一种觉悟的、有智慧的、有慈悲的,每一天都过这样子一种解脱的生活。这是《净行品》之中开示我们十信位的菩萨,他如何在生活中间修行,在了生死之中生活,在生活中了生死,这个是《净行品》的主旨。
第三会地点在忉利天宫,以法慧菩萨为会主,说十住法门。菩萨修证的位次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佛果,五十二个位次。
第三会也有六品经:第一品是《升须弥山顶品》、第二品是《须弥顶上偈赞品》、第三品是《十住品》、第四品是《梵行品》、第五品是《初发心功德品》、第六品是《明法品》。
《华严经》因为卷义浩大,八十华严,如果要讲,略讲也要四年时间。所以一般很少有法师从头到尾完整地讲华严,都是抽一些品出来讲。一般常讲的是华严三品——《净行品》、《梵行品》、《普贤行愿品》。《梵行品》就在第三会里面。
第二会的《净行品》是信位菩萨所发的心。他是讲有的,随时教导众生发愿:“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见到一切都能够马上善巧发愿了。把凡夫心转变为佛菩萨的心,把生灭心转变为与不生不灭的真心相应的菩提誓愿。所以他是教导我们念念不忘众生,念念不忘成佛,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愿一切众生都成佛。这个是《净行品》讲有。
而《梵行品》说空,“明般若空义”。
《普贤行愿品》是讲道后普贤,“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普贤菩萨是一切如来的长子,因为他是直接依法界性而起修,依我们的真如妙心而起修。他所修的十大行愿,一一行愿都是尽虚空、遍法界,虚空无尽,众生无尽,而一一行愿无有尽期。所以依这个法界性,依真如妙心而直接起修。所以是甚深广大不可思议的! ;
而在华严里面说普贤菩萨的行门,又有位前普贤和位后普贤。位前普贤是在《普贤三昧品》之中所说的,位后普贤是《普贤行愿品》。
第四会是在夜摩天宫,以功德林菩萨为会主,说十行法门。
第五会在兜率天宫,以金刚幢菩萨为会主,说十回向法门。
第六会在他化自在天宫,以金刚藏菩萨为会主,说十地法门。
第七会是重会普光明殿,以毗卢遮那如来为会主,说阿僧祇数量法门,以及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又有普贤等诸大菩萨说十大三昧等胜妙的法门。总共有11卷经。这个是第七会。
所以我们要学华严,要懂得“七处九会,五周四分”这些常识。
“五周”——
第一周是所信因果周。也就是初会菩提场,以普贤菩萨为会主,说如来成佛以后的果地功德,举果劝乐生信分,所信是佛。先说成佛的果,再说成佛的因,所以这一会称为所信因果周,这是信分。
解分有两周,就是第二周差别因果周和第三平等因果周。平等因果,普贤行是明“因赅果海”,《如来出现品》是明“果彻因源”,所以“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因果不二。所以称为平等因果周。这个两周,第二、第三周是从第二会到第七会,清凉澄观国师概括为修因契果生解分。
第八会是第三次在普光明殿,以普慧菩萨为会主,总共就是一品经,就是《离世间品》。
这一品非常重要,菩萨的六度万行都是从这一品里面开出来的。普慧菩萨人于佛华藏庄严三昧,在这种佛华藏庄严三昧之中提出两百个问题请教普贤菩萨,而普贤菩萨每一个问题都给了十个答案,所以就有两千个答案。
所以也有的说是普贤菩萨为会主。
在“五周四分”里面称为成行因果周,就是实行,实际修持的方法。在“四分”里面,称为托法进修成行分。
所以澄观国师说,“普慧云兴二百问,普贤瓶泻二千酬。”给了两千个答案。
前面的说菩萨修证次第。五十二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都是一位一位地分开来讲,叫做行布。到了《离世间品》是总括来说如何修行,叫做圆融。所以说“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菩萨的六度万行都是由《离世间品》而开展出来的。所以古人也将《离世间品》单独抽出来印行,叫做《度世经》。
这是第八会。
第九会在只园逝多林,以如来和善友为会主,有本末两会。
本会是世尊放光现相,答诸菩萨念请。就是说在华严海会之中有一些菩萨他心里面在想,请佛回答我的问题。菩萨只是心里面作念,并没有开口提问,并且因为他所念的问题是很高的菩萨修证境界,是离言说的境界。所以佛陀就放光来答问题,佛陀一放光,那些菩萨看到佛陀所放的光明,马上他的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是本会。
末会是文殊师利菩萨从善住楼阁来到人间,度化了六千比丘,令他们都开悟,并且指示善财童子参访53位善知识。
这个本末两会合起来就称为《人法界品》。
第九会在“五周四分”之中是属于证人因果周,依人证人成德分。这是证人佛地,成就佛陀的万德庄严。
这个是我们略说《华严经》的“七处九会,五周四分”。我们对全经的概貌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略释经名和品题
我们再来略释经名和品题,本经经名在七种立题之中属于人法喻具足立题。
[大方广]
大方广是指我们真心本性的体、相、用。
“大”,是真心的本体。这个“大”不是大小相对的大,而是指离缘独立、绝待圆融的大;是不生不灭、清净无染的,我们称这种本体为“大”,就是指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
南朝傅大士偈颂,就形容这个本体说——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先天地而有,离缘独立,“无形本寂寥”,她是无形无相的,你不可以说哪一个,一个什么东西,她是我们的真心本体,而是实相无相,但是能为万象主。她虽然无形无相,但是她是一切森罗万象的本体。
真心的相是“方”。“方”就是周遍含融、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四圣六凡十法界的依报正报庄严都是真心的显现。这个是说“方”。
真心的用就是“广”。能生万法。
六祖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本自具足,能生万法。
本不生灭,不生不灭的是真心本体,是“大”;本自具足是“方”,一切森罗万象都是真心的显现;能生万法是真心的用,就是“广”。
我们用之恰当就可以返妄顺真而归真,就可以背尘合觉。我们不被六尘所染,而合于真心本体,能够显发本有的真心。用之恰当就可以了知森罗万象,依正万法,莫不依心建立。在凡夫地位随情执著,所以头头障碍。如果能够随智观照,就法法圆通,就可以了悟,就可以体认无一物不是我体,无一法不是我心。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我,就是我的真心本体。所以祖师大德说:“翠竹苍松,尽现真如妙色。莺啼鸟语,全谈般若玄音。”这是真心的妙用!
真心之用,用之不当就迷真逐妄而成妄。我们迷失了真心本体,而去向外追逐虚妄的五欲六尘境界。并且在这个虚妄的五欲六尘里面执著于它实有,而起分别、起执著、颠倒梦想,就会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白心相,迷真执妄,而受生死流转。
所以说一切的佛法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显示“大方广”的真心;一切千经万论都是为了让我们开示悟人“大方广”,用不生不灭的真心来作为本修因。
[佛华严]
“大方广”是直显性德,“佛华严”是巧显修德。
“华”是指因花,从人来说是指文殊、普贤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从法来说是指普贤十大行愿,文殊菩萨的十度,以此六度万行的因花来庄严佛果。
“严”是庄严,也通于人法。能够庄严的人是菩萨,所庄严的人是佛;能庄严的法是六度万行,所庄严的法是“大方广”。
“经”是贯、摄、常、法。又有径路义;涌泉义;出生义,能够出生诸佛;又有显示义,显示真心本体的“大方广”;又有绳墨义等等。这是我们说这个经名。
再看品名——
[净行品]
《净行品》在八十华严之中属于第十一品,第十四卷;在“七处九会”之中属于第二会。普光明殿以文殊师利菩萨为会主,说十信法门。
在道霈禅师会集的《华严经疏论纂要》里面属于第二十六卷。
《华严经》在中国的翻译有三种译本——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
华严经,最尊胜,
初传来,在东晋。
东晋时候翻译的华严是六十华严。因为《华严经》所彰显的是佛陀所证得的一真法界,不思议的境界,所以是由文殊菩萨和阿难尊者在铁围山会集的。最初在人间没有流传,后来由龙树菩萨到龙宫里面取出来。
龙树菩萨到龙宫里面看到的华严是三种:上本、中本和下本,三种华严。
上本华严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就是将十个三千大千世界都磨为微尘,每一粒微尘就代表一个佛偈,有这样子多的经文。
十个三千大千世界是多少呢?黄念祖居士他有一个解说:说是一个小世界就是我们天文学上所说的一个银河系,一个银河系只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个中干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称为一个大千世界;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有十万亿个银河系。上本华严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所以就有百万亿个银河系。
将这个百万亿个银河系全部都磨为微尘,一粒微尘做一个佛偈,有这样子无量无边浩瀚的佛偈。有一四天下微尘数品。
中本华严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两百品。
龙树菩萨觉得上本和中本都不是凡夫能够受持的。所以他就把下本详细地看了一遍,全部记住了,来到人间把她写出来。
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
最早在东晋时候,是由东晋的一位支法领法师去到印度求得了华严的三万六干偈,就是十万偈里面一小半。然后回到国内来以后,请来到东土的佛陀跋陀罗翻译为六十卷、三十四品,这是最早的晋译华严。解释晋译华严的有《华严经搜玄记》、《探玄记》这些。
杜顺师,是文殊,
阐华严,盘走珠。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根本经典,初祖俗家姓杜,法名是法顺法师,所以称他为杜顺。
杜顺师他是文殊菩萨化身。他年纪大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就跟着师父学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觉得没有学到什么,信心不够,然后就跟师父辞行,说要到五台山去朝拜,去顶礼文殊菩萨。
杜顺师就说:
游子漫波波,五台礼土坡。
文殊只这是,何处觅弥陀?
但是这个学生没有听懂,没有悟人。他仍然还是执意,风尘仆仆赶到五台山去了。
去到的时候是黄昏,就看到一位老人家。老人家就问他:“你来五台山做什么?”
他说:“我来朝礼文殊师利菩萨。”
老人就告诉他:“文殊菩萨到长安度化众生去了。”
学人就很惊奇,问:“那么是谁呢?”
老人告诉他:“就是杜顺师,法顺法师。”
这个学生才明白,他就很后悔,马上就赶回去。但是回去的时候杜顺师已经示现人涅槃了。
这是华严初祖,他作了一个《法界三观》——第一是真观绝相观;第二是理事无碍观;第三是周遍含融观。
作好以后就要试一下,看这个说的法有没有错误,然后他就誓愿说,“如果我写的这个《华严法界三观》与佛意相契合的话,放到火里面都不会烧毁,如果是有错误的话,就让它烧掉吧。”
然后就扔到火里面去,果然火不能烧,一个字都没有破坏。并且火光之中就感得有光明升空,感得华严海会佛菩萨现身赞叹。
第一传,得智俨,
作搜玄,记十卷。
华严二祖是智俨法师,他住在终南山的至相寺,所以号为至相尊者。他为晋译六十华严作了一个解释,叫做《华严经搜玄记》,有十卷。并且又创作《十玄门》来归纳华严的义趣。
第二传,是贤首,
探玄记,世希有。
华严三祖是贤首国师,贤首国师的法名是法藏,由唐高宗将《华严经》里面的贤首菩萨的德号赐给他,就号他为贤首国师。所以华严宗也称为贤首宗。三祖是华严宗的集大成者,他的寿命比较长,然后智慧也很广大,一辈子讲《华严经》总共讲了五十遍。并且有很多的灵感,求雨、息灾,这样子感应的圣迹很多。他作了解释晋译六十华严的《华严经探玄记》,总共是四十卷。
清凉疏,释新经,
并作钞,博而精。
华严宗的第四祖是清凉澄观国师。国师生而具有圣人之相,手长过膝,并且双耳垂肩,口四十齿。佛陀的那些三十二相,他已经有好几相了,口里面的牙齿有四十颗。身历九朝,为七帝之师,寿102岁。他一生经过了唐朝的九个皇帝,并且他是七个皇帝的国师。
清凉澄观国师他就为新译的八十华严作了一个解释,叫做《华严经疏》,二十卷。二十卷写出来以后弟子们说,还是看不懂。他又为这个疏再作一个解释,叫做《随疏演义钞》四十卷,用来解释实叉难陀三藏法师所翻译的新本八十华严。
新本八十华严有四万五千偈,距离这个印度流传的十万偈,也差不多有一半了。清凉澄观国师他住在五台山的大显通寺,国师是华严菩萨的化现。
在华严五祖的传记里面有说,清凉澄观国师他在102岁示现人涅槃以后,唐文宗就将他的全身造一个塔来供养,整个身体金刚不坏。
过了没多久,有印度的两位梵僧来见唐文宗,并且告诉唐文宗一个事情,说他在印度与中国交界的地方葱岭,看到两个使者凌空而过。所以印度来的这位法师他就念咒,让这两个使者降落下来,问他们是什么人,准备到哪里去?
两个使者就回答说:“是北印度文殊堂的守护神,东取华严菩萨大牙,归国供养(到东土来取华严菩萨人涅槃以后的牙齿到文殊堂去供养)。”
梵僧就告诉唐文宗,说:“他取的华严菩萨的牙齿,华严菩萨就是清凉澄观国师。”
唐文宗马上就派手下把那个全身塔的塔门打开,果然发现只有三十九颗牙齿,失去一颗牙齿。所以唐文宗就下旨把清凉澄观国师全身火化,然后再建塔供养。我们现在去西安仍然还是可以朝礼到华严宗几位祖师的塔。
我们要学习《华严经》,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三本书——
第一本是清凉澄观国师的《华严经疏钞》。
第二本是唐朝时候的一位居士李通玄长者所作的《华严经合论》。
第三本就是清朝时候,福建福州鼓山涌泉寺的方丈道霈禅师,他将《华严经疏钞》和《华严经合论》里面的精华会集起来,再加上他自己研究的见解,就会集了一本《华严疏论纂要》。
因为《疏钞》非常广博,不容易进入,而《华严经合论》非常深,也不容易进入。所以我们如果透过《华严经疏论纂要》来学习就比较容易懂得,因为这个是讲佛陀果地境界的,凡夫众生如果不依靠祖师的经论是很难学得懂。
一般学习教理的人,讲经的法师他就会比较喜欢《华严经疏钞》,因为她分析得很透彻,讲得很广博,分章析句,穷源极委。
喜欢参禅的禅和子,他就会比较注重李通玄长者的《华严经合论》,“广论佛意,会归自心”——全部都会归到自心,会归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妙心上来。
李通玄长者他是唐朝的宗室,唐朝皇族的后代,一辈子非常用心研究《华严经》。后来他对于其他的注解都不满意,他就想为《华严经》作一个注解,就捧起《华严经》出门,想找一个地方来作注解。
一出门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一只老虎挡在路上,乖乖地伏在地上。
李长者就跟老虎说:“请你帮我找一个地方,让我能够安安静静为《华严经》作个注解。”
李长者就把整套的《华严经》放在老虎的背上,老虎乖乖地就驮着这个经在前面带路。带到深山里面,有一个天然的岩洞,老虎就伏在那个地方不动了。然后李长者看这个地方很好就留下来,在那里专门写《华严经》的解释。
晚上没有光明,李长者的口里就吐出白光来照明。突然就出现两位天女来给李长者作侍者,给他供给纸和笔。经过了五年时间,《华严经合论》写圆满了,这两位天女就凌空而去。这个是《华严经合论》。
我们这次学习《净行品》就是根据清朝道霈禅师会集的《华严经疏论纂要》来学习,在《纂要》里面解释《净行品》的是属于第二十六卷。
最初的玄谈是五门来解释。第一是来意;第二是释品名,解释《净行品》的品名;第三是宗趣,就是实修的方法;第四是解妨,就是解答疑难,当时有人就提出两个疑难问答,来解释疑难;第五就是释本文。
五重玄谈
《净行品》的前一品是《菩萨问明品》,属于华严里面的第十品,是解释信中之解。《净行品》是解释信中之行。
真的理解了,然后要起实修。这一品是文殊菩萨教导我们怎样在现实的生活之中过佛菩萨解脱自在、快乐无忧的生活;怎样在现前的生活中待人接物,逢缘对境之中善用其心、增长悲智。做到超凡人圣,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
这是本品的来意。
其实《净行品》对于我们学习佛法比较初机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之中如何让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有智慧的、觉悟的、慈悲的,就在生活之中了生死,在生活之中超凡人圣。这个是很重要。
你看,佛菩萨示现在人间来度化众生,示现在各行各业里面,但是外表看起来佛菩萨跟我们一样地生活、工作,但是内心不同。佛菩萨是安住在一真法界,而我们是住在六道轮回里面。我们的心常起贪嗔痴,是住在三恶道里面。所以怎样把自己的心转过来呢?在日常生活之中也能够安住于一真法界呢?就需要学习《净行品》了。
民国时候的弘一法师劝青年的知识分子学习佛法的话,劝他们从《华严经》学起,学习清凉澄观国师的《华严经疏钞》。
并且弘一法师劝人诵《华严经》。他这个方法非常好,就是说他劝我们诵《华严经》,先诵八十华严,诵八十华严诵到《离世间品》,也就是第五十九卷,之后再接过来诵四十华严。这样两种华严合起来,总共就有九十九卷,是中文里面最完整的《华严经》。
四十华严是最后翻译的一个本子。是唐德宗的时候,北印度的乌仗那国的国王为了祝贺唐德宗的生日,亲自抄写了《华严经》的一品《人法界品》,然后派使者进贡给唐德宗。唐德宗请般若法师翻译过来,就是四十华严。其实只是一品。
所以这是一个好方法,学佛从《华严经·净行品》而人,来指导我们在生活中间修行,这个是讲来意。
第二释品名,解释《净行品》的这个品名。
“净行品”,净行的意思就是一切所行清净。
我们学习佛法以后,怎样在日常生活之中做到身语意三业清净,没有过失?这个不容易啊!要完全清净没有过失,只有佛陀。我们看佛陀的“十八不共法”,身无过失、语无过失、意无过失,身语意三业完全清净,过净德圆。“三业随事缘历,名为所行。巧愿防非,离过成德,名为清净。”依照佛菩萨的教诲去生活,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增长信心,这个是“净行品”。
我们在这个世间虽然学佛或者也比较长的时间,但是我们有没有障碍呢?有障碍。我们智慧也不够,想学这个经看不懂,这个是障碍;我们逢缘对境生烦恼,心转不过来,这个是障碍;我们学佛很多年,觉得总是在原地踏步,进步不大,慈悲智慧增长不快,这个是障碍。那怎样能够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呢?就需要学习《净行品》。所以说“巧愿防非,离过成德”,离过是成就断德。
我们看《净行品》里面的偈颂,见到一切都可以很巧妙地发愿:“见棘刺树,当愿众生:疾得剪除,三毒之刺。”我们去到荆棘之中不生烦恼,马上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迅速地剪除贪嗔痴三毒之刺!这个是离过。遇到一切境界,心都是如如不动。成德是成就智德、悲德。
“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我们看到苹果马上也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成就佛果!”这样子心里面一发愿,非常善巧就把一切毫无意义的世间法转变为佛法。这个是文殊菩萨善巧方便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
“悲智双运,名为所行。行越凡小,故称清净。”所行清净,就是“净行品”。在生活之中一切的起心动念都能够悲智双运;能够超越凡夫的妄想、分别、执著;超越凡夫的不觉;超越小乘的单求自利。
“得斯意者,举足下足,尽文殊心;见闻觉知,皆普贤行。文殊心故,心无浊乱,故曰清净。普贤行故,是佛往修诸佛菩萨同所行也。”所以我们学好了《净行品》就心同文殊心,行同普贤行。我们的行为就是与普贤菩萨一样,举手投足都是甚深广大的修行法门;我们的心都是文殊的智慧心。所以称为“净行品”。
《净行品》属于十信位的法门。我们有没有进入十信位呢?我们可以考量一下。初信位的菩萨就能够“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前面刚刚生起一个恶念,马上第二个念头就是觉悟的,马上就将它止息下来,能够念念不忘三宝。我们做得到吗?前念一起恶,后念马上把它止下来,然后念念都不忘三宝。就这么浅显,我们都不完全做得到。所以可见我们初信位都没达到,只是欣乐佛法,更加要好好精进地学习《净行品》。
第三是宗趣。实修的方法,“以随事巧愿,防心不散,增长菩萨悲智大行为宗;成就普贤实德为趣。”遇到任何一件事情都能够善巧方便发愿。
本品里面下方玻璃世界梵智如来的上首弟子智首菩萨向文殊菩萨提了l真0个问题,而文殊师利菩萨给了一百四十一个答案。都是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所遇到的境界。所以“随事巧愿,防心不散”,防护我们的心,保护我们的心不会散乱,能够念念心与法相应,来增长悲智大行、增长慈悲、增长智慧,修普贤行。
《净行品》是教导佛弟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之中成就清净的身语意功德。心里所想的,口里所说的,身体所做的,都防止一切过患,都不起贪嗔痴,达到清净,这个就是智者。
龙树菩萨说:智者就是在明觉状态下自觉地利益自他,就称为智者。
明觉状态就是能够随时随地保持正知正念,这个就是智慧。自觉地利益自他,就是修福德,福德智慧双运,就是智者。
以智为前导来行大悲,无我利他就是净行。我们学习《净行品》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将凡夫迷惑颠倒的不净行转变为十信位菩萨的净行,十信位菩萨看破放下、增长悲智的净行。
我们能够按照《净行品》的教导,善用其心,遇到一切境界相就能够不迷惑、不被境界所转;就能够看破放下;就能够启发本有的智慧。有了智慧做什么事情都能够通达无碍;有智慧就没有烦恼,有慈悲就没有冤家。
如果没有这种智慧,就会在梦幻泡影的虚幻境界里面生起妄想、分别、执著;就会去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这个就叫做没有看破;就会觉得障碍重重,烦恼痛苦;就是不能够善用其心。
我们要学习《净行品》,按照文殊菩萨的教导,像文殊菩萨一样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都过着有智慧的觉醒的生活,过着悲智双运的生活。在生活之中了生死,以智慧来指导生活和工作。那就是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个是本经教我们的修行方法。
第四重玄谈就是解妨,妨碍,回答两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是“文中但辨一百余愿,何有行耶?”也就是说,有人问,“《净行品》里面文殊菩萨教导我们逢缘对境的时候发一百四十一种愿,只是教我们发愿,哪里有行呢?怎么会称为《净行品》呢?”
澄观国师的回答就说:“本品一百四十一愿,信、愿、行具足。”
在每一愿中有五种行:悲智无碍行、止观双运行、妙达三观行、十度齐修行和四弘誓愿行。
第一个是悲智无碍行。“触境不迷,善达事理”是智行。遇到任何境界能够不迷惑、不颠倒;能够善达事理;能够透过事相见到理体;透过生灭的相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这个是智行。
“以愿导智”,不唯求自利,是大悲行。遇到每一法都能够“当愿众生……”这个是大悲行。自利利他,大智大悲,二而不二,是悲智无碍行。所以我们要知道每一法都具足悲智无碍行。
第二是止观双运行。“遇违顺境,心不驰散是止行;智不沉没是观行。”所以是止观双运行。能够按照《净行品》的教导,遇到任何顺境和逆境都能够心如如不动,善巧发愿,所以是止观双运行。
第三是妙达三观行。对于事理,对于一切境界都能够善巧地了知邪正,当愿众生得解脱,这个是假观。从空出假去度众生,建水月道场、做空花佛事、度如幻众生、降镜里魔军,这个都是终日度生而实无众生可度,不会执著于度众生之相,这个是假观。知身空寂,心无染著,是空观。见如实理是中观。一念顿具三观,所以称为妙达三观行。
第四种是十度齐修行。施、戒、忍、进、禅、慧、方、愿、力、智,一一地发愿都具足十度,所以称为十度齐修行。一切都布施给众生,并且安忍顺逆两境,这个是施、戒、忍;或增上品,心不异缘,这是精进和禅定;妙达性空,这是慧;方、愿、力、智,这是十度齐修之行。
第五种是四弘誓愿行。一切的发愿都是发菩提心。愿度众生,“见恶必令其断,见善必令其具”,“皆成佛德”,这个就是四弘誓愿都在其中了。每一愿里面都是愿度众生、愿断烦恼、愿学法门、愿成佛道。
所以说“智首总标诸德,以求其因”,智首菩萨提问110问,就询问如何透过成就清净的身语意来成就佛德?“文殊令善用其心,顿获众果。”这是回答第一个问题。就告诉我们每一愿里面都信愿行具足,告诉我们实修的方法。
第二个问题,是“妙行者,统唯无念。今见善见恶,愿离愿成,疲役身心,岂当为道?”
有人提问说:“妙行一定是无念的。那现在又见善见恶,愿离愿成,这样子怎么可以称为是妙行呢?”
其实是这个提问的人没有了解无念的意思,他以为无念就是什么念头都没有,其实不是。
无念:“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这个是无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这样子称为无念。如果离念去求于无念呢?就不是真无念,那个就是“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
我们学的这个《净行品》的翻译者是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唐朝时候由于阗国来的一位精通经、律、论三藏的大德——实叉难陀法师,这个八十华严是武则天时候请这位法师所翻译的。
总 问
底下是解释经文。我们对于这个经名和品题都解释了。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
两位菩萨都是代表智慧,智首菩萨是代表我们性德之中的自受用法乐智,文殊菩萨代表他受用法乐智。由代表白受用法乐智的智首菩萨来请问代表他受用法乐智的文殊菩萨,这样子来开启《净行品》。
两位菩萨都是代表智慧,为什么?就代表“历事巧愿,必智为导”,一切修行要以智慧为前导,就能够善巧方便地在日常生活之中将每一件事情都转过来,将世间法转变为佛法。“事近旨远,唯圆行故”,事情虽然很浅近,但是如果我们善用其心,就可以与佛法相应,与智慧相应。
智首菩萨是娑婆世界的下方玻璃世界梵智如来的上首弟子。娑婆世界下方有一个玻璃世界,教主号为梵智如来,他的上首弟子就是智首菩萨,是梵智如来会下智慧第一的法王子。
文殊师利菩萨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法王子。
智首菩萨向文殊菩萨提了110个问题,文殊菩萨回答一百四十一种修法。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
智首菩萨的提问分为十一段,每一段有十个问题。最初的这一段是总问。而总问的十个问题之中,“无过失身语意业”又是总问里面的一个总纲。“无过失”就是要达到佛地,成就十八不共法,才能够真正得到“无过失身语意业”。这个是“超胜尊贵”。
“无过失身语意业”就是皈依三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菩萨,要怎样子才能够得到不犯任何过失的身语意业,成就佛果,“超胜尊贵”?这是第一个问题。
《华严经》与其他的经典不同,他是由最高的一直问下来,因为佛陀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他从佛地的果德境界一直往下说,如瓶泻水,开显佛陀果地的境界。
第二,是“不害身语意业”。不害的三业就是不扰害众生,而能够常饶益众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众生见者、闻者,都能生欢喜心。
第三,“不可毁身语意业”。是使众生没有疑惑,闻法以后不会再毁戒、毁信、不退堕,这个是“不可毁身语意业”。
我们要能够成就这个,没有疑惑,就一定要能够比较透彻地了知佛法,要为人演说,也要说透,不说透他容易会退转。
比方说有一些人他一开始听说,“哎呀,诵《地藏经》好啊!”他就去诵《地藏经》,然后他不了解《地藏经》讲什么,只是念。然后又遇到另外一个人告诉他说,“哎呀,你什么不好念,要去念《地藏经》,去念鬼?这样不太好啊!”他这个心马上就疑惑,马上就退转了。这个就是没有真正了解的缘故。
第四,是“不可坏身语意业”。对于佛陀的实、德、能,生起信心来,就算是值遇到恶缘,也能够不坏失信心,能够成就佛陀的十力,成佛以后的十种殊胜的智慧力。
第五,是“不退转身语意业”。就是精进。
第六,是“不可动身语意业”。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得到定力了,成就涅槃因。
第七,是“殊胜身语意业”。由于德行殊胜,所以于法善巧。
第八,是“清净身语意业”。其实我们怎样能够修净行,一切所行都清净呢?只要我们心清净,自然一切所行清净。所以《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清净心成就了,诸法实相就现前了。
如何去成就清净心呢?
六祖大师说: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能够成就清净心。
我们首先是保持智慧的观照;然后是照住,烦恼伏住了;然后是照见,“照见五蕴皆空”,见真如自性。这样子能够成就清净心,能够在一切境界之中不迷惑、不颠倒,是成就清净三业。
第九,是“无染身语意业”。在一切境界之中心不贪恋,缘尽的时候不起虚妄分别,不起执著,这个是“无染身语意业”。我们学《随念三宝经》,“不染诸欲,不染众色,不染五色。”这个就是“无染身语意业”。清净是根本智,由清净智而生起方便善巧慧,所以清净三业,清净是根本智,无染是善巧方便慧。
第十种,是怎样才能够得到“智为先导身语意业”。一切举手投足,日用云为,都是以智慧为前导,生起大悲心,所作的一切都是普贤行门,就能够转世间法为出世间法,转世俗法为佛法。好像我们喝水一样,首先将它观想为甘露供养佛陀;然后我们也将它观想为法雨甘露布施给一切众生。乃至于我喝一口水都是佛法,都是修持。
这十个总问里面以“无过失”作为总纲,只有成佛才能够过净德圆,这是第一段十个问题。
别 问
后面的十段,每一段都有十个问题。后面的十段中间第一段是异熟果;中间的,接下来的四段是士用果;再接下来两段是离系果;再接下来一段是增上果;最后的两段是等流果。合起来有十段,100个问题。
明异熟果
第一段的异熟果是问怎样能够成为堪受正法的法器,怎样能够成就,成为佛弟子的条件。
[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
这五个是外在的条件。
[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
这是内在的条件,就是进入菩提道的先决条件。我们要成为如法修持的佛弟子,要人十信位,这个人菩提道先决条件就是这十个。
怎样能够“生具足”呢?“生具足”就是常生中国。佛法里面说,中国是佛法兴盛的地方,有佛法的地方。这个是指大环境,生在佛法兴盛之处就易于闻法修行。
第二,是“种族具足”。怎样能够“种族具足”呢?种族具足是生的家族、种族很尊贵,生在王族,或者生在种性尊贵的家族。
第三,是“家具足”。生在“信向三宝”,修习善法的家庭。
第四,是“色具足”。“形色端严”,相好庄严。
第五,是“相具足”。是“具丈夫相,诸根不缺”,六根不缺。
这个五种就与我们经常学的“八有暇、十圆满”,得到暇满人身,与这个相通,是具足修习佛法的外缘,背景比较好。
第六,是“念具足”。“正念不忘”,能够随时保持正念,“恒以正知及正念,修行利他佛子行。”
第七,是“慧具足”。“慧悟高明”,能够善于转世法为佛法,在日常生活之中修持。
第八,是“行具足”。“柔和调善,离过修行”,有悲、有智,又能实修,具足大雄力,这个是“行具足”。有慈悲心,然后又有“念具足、慧具足”,有智慧,然后又能够实修,这是“行具足”。
第九,是“无畏具足”。
按照《大智度论》,菩萨有四种无畏——
第一是总持无畏,“于法记持,不惧忘失。”
第二是知根无畏,“知根授法,不惧差失。”能够随顺众生的根机而为他说法;
第三是决疑无畏,“随问能答,不惧不堪。”堪能回答众生所提的一切问题;
第四是答难无畏,“有难皆通,不惧疑滞。”任何的疑难问题都能够解释,都能够通达。
“无畏具足”其实通俗地说,就是说有定力、有智慧、有魄力、有耐力,这样子具足四种力,称为“无畏具足”。
第十,是“觉悟具足”。面对世间常生觉悟心,常生智慧,不被世间法所迷惑。
这后面的五种是内在的条件。
其实在《华严经》里面说这个十种具足还有更深一层的解释——
“生具足”是生在佛家。什么是生在佛家呢?为佛长子呢?发菩提心的菩萨是生在佛家。
第二“种族具足”是具足佛种性,不是声闻种性、缘觉种性,而直接是具佛种性,称为“种族具足”。
第三“家具足”,以真如自性为家,能够恒时安住在一真法界之中,这个是“家具足”。你看佛菩萨示现在世间,示现在各行各业之中,我们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所参的那些大菩萨,各行各业都有,外表看起来跟凡夫的生活、工作都在一起。但是佛菩萨他内心智慧广大,安住在一真法界,安住在不生不灭的真心。而凡夫是住在六道轮回里面,因为他对于虚妄的外境执为实有,不知道这个都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所幻现出来的,而去执著它实有,所以就颠倒梦想。能够以真如自性为家,是“家具足”。
第四是“色具足”,“色具足”就是能够明见佛性,如见色故。弥勒菩萨说了一个《现观庄严论》,“现观”:对于一切法,对于不生不灭的真心本性能够明见,好像我们看眼前一朵花一样。而不是好像凡夫一样要去通过思考、思辨。他能够直接“现观”,如见色法。所以称为“色具足”,能够现量证得。
“相具足”是有菩萨的慈悲智慧之相。
这一段是十个问题,是成为佛弟子的条件,有菩萨人华严的菩提道次第的先决条件,是异熟果。异熟,异时而熟,异处而熟,今生种因,后生感果,异时而熟,称为异熟果。
“生具足”很重要,我们要能够生在有佛法的地方,并且我们能够听闻到这个《华严经》,就已经种下了这个成佛的金刚种子。乃至于只是听闻都有甚深不可思议的功德!
有一个公案说,印度的世亲菩萨他作了一部《阿毗达磨俱舍论》。作好以后,每一天他都会在寮房里面大声地来念诵《俱舍论》。有一只鸽子就在屋梁上面结了一个巢,一听到世亲菩萨念诵《俱舍论》,这个鸽子就从巢里面出来,专心来听他念诵,天天如此。
有一天世亲菩萨再念诵的时候,突然就发现鸽子没有出来。再一看,原来鸽子已经死了。所以世亲菩萨就用神通来观察鸽子投生到什么地方去了,就发现他投生在寺院附近的一户人家做一个小男孩。等到过了几年,小孩子长大了,世亲菩萨就到小男孩家里去,跟他父母说,“你可以让你这个小孩子跟我出家吗?他跟佛法很有缘!”
他父母亲都很信佛,然后对世亲菩萨也很仰慕,所以就很欢喜送这个小孩子出家,而这个小孩子也就是后来的安慧论师。
他一听《俱舍论》就很欢喜,而且所有的意思都明白,他就为这个《俱舍论》作了好几种注解,成为《俱舍论》的专家。
小男孩的前身就是鸽子,仅仅只是听到念诵《俱舍论》,听闻到佛法了,都能够带来极大的利益,有极为殊胜的异熟果,能够“生具足”。乃至于畜生道的众生,仅仅是听闻佛法都能如此,何况是我们能够听闻到如来的根本******,号称为经中之王、经中之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当然就更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这个是别问十段里面的第一段。
明士用果
第二段:
[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
从这一段开始,这个四段都是明士用果。士用果也称为现法果,就是好像农民种庄稼一样的,春种秋收,是士用果。二、三、四、五,这个别明里面的四段都是士用果。
有十种慧作为拣择。我们有了成就为佛弟子的条件,接下来我们要有慧来拣择。菩萨他最基本的道体就是这十种慧。
接下来的就是十种力——因力、欲力……这十种力,它是菩萨修行的资粮。十种力就是怎么去修习的资粮。
十种善巧就是蕴善巧、界善巧、处善巧等等。十种善巧是智。
十种道品——七觉支,加上空、无相、无愿,这样子是为助修。
这个四段都是属于士用果。
我们常说智慧,连在一起说,但是其实智与慧是不相同的:慧能拣别善恶,智是照了。
第一种是“胜慧”。“云何得胜慧”?怎样成就“胜慧”呢?“胜慧”就是超出世间的智慧,出世间觉悟的慧,称为“胜慧”。
第二种是云何成就第一慧,第一慧是超过声闻、缘觉二乘的慧。
第三是“最上慧”。是超越权乘菩萨的慧。
第四是“最胜慧”。是佛果地上的慧,称为最胜慧,最殊胜的慧。
这个四种是讲拣择非劣慧,不是低劣的智慧。
后面的六种是显体,显菩萨最基本的道体。
第五是“无量慧”。慧广大无边,不可以去分辨它的分量,是浩瀚无边的。
第六是“无数慧”。是无穷无尽的。
第七是“不思议慧”。不思议,超言诠,不是用语言文字能够表述得明白的,不是用凡夫的心念和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能够了知的,称为“不思议慧”。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样子称为“不思议慧”。
第八种是“无与等慧”。没有能够与它等量齐观的,能够与它匹敌的,称为“无与等慧”。
第九种是“不可量慧”。不可以校量,不可以比较的大智慧。
第十种是“不可说慧”。唯证方知的慧。
智首菩萨提出110个问题,最初的十个问题是总问,身语意三业如何能够无过失?别问的十段里面是按照修学华严的菩提道次第,从浅至深来提问的。所以别问十段里面的前面六段是说菩萨的因地。第一段是十种具足,是问怎样子具足成为佛弟子的条件。第二段十种慧,是问菩萨最基本的道体是什么?道体就是十种慧。第三段就十种力,是问菩萨修行的资粮。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缘力、所缘力、根力、观察力、奢摩他力、毗钵舍那力、思惟力?]
这个是别明十段里面的第三段。
“因力”就是发愿成就佛菩提果,信有力量了,这个称为“因力”,就是佛种性。其实“因力”就是我们真实地发菩提心,求成佛果。这个是我们的动力;是我们修行的资粮;是我们在菩提道上勇猛精进不退转的动力,称为“因力”。因是菩提心,果就是菩提,菩提即是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即是佛。
第二是“欲力”。有殊胜的欲乐,就是希求成佛的大菩提果,而起修行,能够发四弘誓愿,这个是我们的誓愿力。我们发了心以后,以这个誓愿力去推动。
第三是“方便力”。在修行时要有种种的善巧方便,方便很重要。《大日经》上说,“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佛陀住世的时候,成就阿罗汉道的非常多。但是后世证道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学修缺乏方便善巧。所以要有“方便力”,就能够用功少而成就大。
好像我们修定一样,如果能够从念诵——格鲁派的家风——从念诵人手,这个是善巧方便。念诵上师供、文殊五字真言,能够澄神静虑,就能够截断世间杂染生灭之念;能够随文入观,就能够出生般若净智。般若无体,显之于事。好像电流无形,发之于灯,所作的一切都是恰到好处,都是悲智双运,这个就是慧相。
第四是“缘力”。是善友劝发。
第五是“所缘力”。是所观察的悲智之境。
第六是“根力”。也就是五根:信、进、念、定、慧。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个五根久了,就有力量,称为五力,这个是“根力”。
首先是信根,《贤首品》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心生根了,那是什么?我们能够念念不忘三宝,念念不离三宝,然后就能够起精进;起精进久了,就能够随时保持正知与正念;正念能够长久地保持,就能够得禅定;得禅定能够开发智慧。所以说这个五根、五力是很基础、很重要的法。
我们如何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信、进、念。能够念生根的话,就能够念佛成片,就能够生到凡圣同居净土;更进一步能够得定根,我们能够达到事相上的一心不乱,能够生方便有余净土;能够进一步到达慧根,智慧生根,能够通达理体的一心不乱,能够生到实报庄严净土。这个是“根力”,第六种力。
第七是“观察力”。善于观察事理,饶益众生,有很敏锐的观察力。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观察力很敏锐,就能够透过相而见到性,能够不迷惑、不颠倒。
“奢摩他力”。奢摩他是止,好像我们以打坐为例,我们修习禅定,打坐,一开始是从粗住,然后到细住,然后到欲界定,再到初禅未到地定,然后再到初禅离生喜乐地。能够到初禅离生喜乐地时候,我们的身体就转化了,身体的欲界的地、水、火、风四大就转变为色界的地、水、火、风四大。有八触、十功德,经过八十个步骤,全身都改变了。
就是说学佛不单单是我们的心要转变,我们的身也要转变。真正进入初禅的时候,鼻根和舌根都不起作用。“眼耳身三二地居”是《八识规矩颂》上面所说的。
三界九地:五趣杂居地是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和非想非非想处地。这个是九地。
这个“二地”其实就是指初禅离生喜乐地。“眼耳身三二地居”,这时候她起作用的只是三根,眼根、耳根、身根,鼻根和舌根不起作用了,这个身体也转化了。这个是“奢摩他力”。
“毗钵舍那力”。这是修观,毗钵舍那就是观,修观力。在华严里面的修观是一真法界观,能够以普门之智顿照一真法界是“毗钵舍那力”。
第十是“思惟力”。出世间法的“思惟力”完全不同于世间法的思惟,这一点一定要明白。出世间法的“思惟力”是什么?凡夫是把心安住在念头上,成就者他是安住在念头与念头之间的空当上,前念已灭、后念未生,安住在这个中间,这个是“思惟力”。
安住在念头上就是安住在相上,就会起执著,就会被境界所转,就会有生灭。安住在念头与念头的空当上,安住在前念已灭、后念未生这个空当上,就能够契人不生不灭的真心,就能够与真心本体相应。不生不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个是“思惟力”。
接下来别明十段里面的第四段是菩萨修行的根本原则,就是十种善巧。第五段是菩萨修行的次第,就是七觉支、空、无相、无愿。第六段是菩萨修行的教材,就是六度、四无量心。别明十段里面的前六段是讲菩萨的因地,后四段是讲果地。
好了,我们明天下午继续学习。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