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032愿--【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5 02:08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华严经·净行品》第032愿--【若修于观,当愿众生:见如实理,永无乖诤。】
【广释】修观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体悟到理遍于事,理能成事,事事无碍,了知诸法千差万别、世间森罗万象都是唯心所现。
【梦参老和尚简释】修止的时候,就在修观,修观的时候也是当愿众生,见如实理,见如实理是定中见的。这个时候就永远没有乖诤了,不是说我们人跟人争吵那叫乖诤,不是,这是说我们自己心里无障无碍,没有乖诤了。
观是观照。观照产生力量,力量是因为修定产生的,定产生观照力量,观照力量又降伏我们心的妄想,口里的乱说,身体的乱做,三业清净了,观照产生力量了,这是定。而由定又发生智能,这个智能又是观照。这是讲止观。
【宣化上人1974年版】假设在修行止观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见到眞实的理,永无乖诤。我在美国弘扬佛法,唯一法寳,就是「万事OK」。不争名、不争利、不计人我,一切放下。不和人诤,和平相处,这是我的宗旨。
【宣化上人1981年版】「若修于观」:假设要是修这个止观,修这观照的法门。「当愿众生,见如实理」:见这个真实的理。「永无乖诤」:永远也离开违背正法的这种思想,并且生一种争论这种的行为、这种的思想、这种的言论。所谓「争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所以我们修道的人就是受一点委屈,我吃一点亏,也不要和人辩论,不要和人争。吃亏就是德行,所以不要不能吃亏。
【大愿法师简释】修定能除愆,能够止息我们的妄心;修观能树德,心调柔以后能够开发本具的心地秘藏——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
“见如实理”,修观的时候,其实止观双运是不可以分离的,但是作两个偈颂来说。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见如实理”,什么是“见如实理”呢?
禅宗有一个公案我们经常提起的,说有一位大德开悟以后,成就以后,他上堂的时候就为大家说法,说:“老僧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得个入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最初他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个时候是凡夫的知见,凡夫的生灭心,以生灭心执著于世间相,执著于山和水都是实有的;后来得个入处以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个时候就是已经“见如实理”,已经证得实际理体了,已经断见惑了,已经知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已经悟入了。
看山不是山——知道山是因缘聚合幻化出来的,它的本体其实是不生不灭的真心。我们现在只能够解悟,听了以后明白,但是没有现量地证得,没有现观。虽然说他已经悟入了,但是这时候还是不究竟,因为不能够空有圆融无碍。
更进一步能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就是入了华严的事事无碍法界,体悟到理遍于事,理能成事,事事无碍;才能够体悟“坐微尘里转大******”,“纳须弥于芥子”,都能够真正地现量地证得。在一粒微尘里面有无量诸佛转******,这个是圆满地成就“见如实理”,入事事无碍法界。
“永无乖诤”。永无乖诤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已经事事无碍了,诸法千差万别,世间森罗万象,但是能够了知都是唯心所现。
凡夫众生随情执著,所以头头障碍,而起乖诤,有对立就有矛盾。修行人随智观照,则法法圆通,无一物不是我体,无一法不是我,所以就能够“永无乖诤”。我们善巧用心,随智观照,保持观照般若非常重要,能够照空妄念成真念,转得凡心即佛心,就能够“永无乖诤”。
在《华严经传记》里面也有讲一位法师的修行成就,唐朝时候九陇山有一位比丘尼法师——
“专精华严,入山受持,二十余年。”到深山里面专门持诵《华严经》二十多年。
“依教修行,性定心寂。”妄心息灭了,性定心寂,这个就是以定伏心。
“遂证慧眼”就是见如实理。
“得因陀罗网境界,十方世界,微尘刹海,九会道场,了了明见,如镜中像。”她能够见到十方世界九会道场,了了明见,好像镜子里面看自己的像一样,这个就是“永无乖诤”,就是事事无碍了。她能够见到如来七处九会演大华严,十方世界微尘刹海都能够了了明见。
我们现在有障碍,我们不转头,后面也看不见,这个都是因为我们妄心用事的缘故,在“永无乖诤”的时候就大彻大悟,就事事无碍,就能够十方世界都了了明见了,这个是“永无乖诤”。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修定主在悔罪除过,较偏于消极方面,但是「若修于观」就不同了。观用现代话来讲,就是具有积极性、建设性的意思。所以说:「修定能除愆,修观能树德。」
「见如实理」,什么是如实理?开经偈说:「愿解如来真实义。」前面也曾经谈到如实了知。佛法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相当地普遍,但如实理却并不普遍。大家在学佛的过程中,只是沾了一点佛法的边,穿上佛法的外衣,感受到那么一点点神圣感,但是佛法的真正利益却不见得感受得到。因为佛法的重要之处在于对我们人性、心性的重建,得不到这点,便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
而这个部分,事实上也不敢奢求普遍,不是不愿意,而是心性的建设很难向广大的群众来宣说。像我们这样的上课法,大家还比较摄心,这样的空间、人数,你们看得见我,听得到我,我也看得见你们,彼此会有一种摄受力。可是在成千上万人的大法会上,人很容易散动,再要谈艰深难懂的内容,大家都要睡着了。心一旦摄不住,便容易狂奔出去,所以要想谈心性的转移与建设是不可能的。
至于到了微细处,谈到个人行门的时候,就必须是一对一的了。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教化的范围不一样。以过午不食这件事来讲,对居士就不太要求,但对出家人,为了对治修正工夫,则是必须的。可见同一件事情的表达法就已经不同了,更何况是心性上的调整方法。
有的人正义感较重,有的人比较随和,正义感重的人瞋心重,随和的人贪心重,瞋心重的法与贪心重的法不一样,所以在根本的下手处就已经不同了,因而需要个别指导。群众有适合群众的讲法,为了不偏差,只有讲真理的部分,真理提出来后,自己要去体会。而各人去体会的方法又各不相同,因人而异。所以在听闻的时候,「如实理」该怎么见呢?这就难了。
见着了如实理,便能「永无乖诤」,一切不会有问题。如实理无乖诤,可是人心有乖诤,所以人会吵架,理不会吵架。文殊与弥勒所讲的法不同,但他们不会吵架,但是文殊传给龙树而有了《中观论》,弥勒传给无着而有了《唯识论》,在印度就已经水火不容了,到了我国情况更严重,这都是后来人的关系。祖师在陈述真理,创教立派的时候没有关系,可是一到后来的人身上就有关系,所以说理不乖诤,希望大家能体会此点。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