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033愿--【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5 02:08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华严经·净行品》第033愿--【舍跏趺坐,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
【广释】修一座法圆满下座了,普愿一切众生在座上修禅观则一念不生,座下能够修如幻观,知道一切万法都是迁流不住的,都是生生灭灭的。
【梦参老和尚简释】 "舍跏趺坐"。舍的时候,就观一切诸法如幻,就像我们演戏,演完了收场了,知道这是如幻的。但,是不是这样子啊?大家看电视,电视都关了,情景还会在你的心里流连不去,不但现在不去,到了明天还想着,这就是把一切诸法都当成实有的,当成常的了。现在"舍跏趺坐"时,愿一切众生能够观照认识:一切法都是无常法,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的,如梦幻泡影般,最终都会还归到散灭当中。
修禅观的七愿主要讲的是修定慧止观时的发愿,告诉我们,如何觉察照顾好我们的心。
【宣化上人1974年版】在不坐禅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观察诸行无常法。凡是因缘所生的法,都是无常,究竟都归于散坏而消灭。
【宣化上人1981年版】「舍跏趺坐」:就是把双跏趺坐也不坐了,单跏趺坐也不坐了。那么在这个时候,也不能没有一种观想,也要有一种观想,所以要「当愿众生」,「观诸行法」:观察一切一切修行的法,一切一切世间法,一切一切不究竟的法,「悉归散灭」:都是归于空的,都是无常的,悉归散灭。
【大愿法师简释】前面是讲打坐,修习止观。接下来修一座法圆满了,下座了,就是“舍跏趺坐”。
“当愿众生”,愿一切众生座上修禅观静则一念不生,座下能够修如幻观,观一切诸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所以又能够做空花佛事,动则万善相随。
底下是“观诸行法,悉归散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切诸行都是无常法,但是在这个散灭之中有一个不散灭的在。“观诸行法,悉归散灭”,所以无所依,无所依才能心有法界,心有全体法界就是入一真法界,心入一真法界就能够不执著、不分别。
如果下座以后不能够修如幻观,心就有所依,就有所执著,你要执著这一样,其它的你都见不到了,就以你所依的为障碍,把你障住了,就入不了一真法界,就是妄心用事,就有六道轮回了,就有分别执著,就有烦恼妄想,所以就有六道轮回。
所以我们要舍跏趺坐时,当愿众生:观诸行法,悉归散灭。座上修禅观静则一念不生;座下修如幻,因为如幻,所以就能不执著。知道行法,一切万法都是迁流不断的,都是生生灭灭的,所以“悉归散灭”,就能够断除执著,就能够修如幻观,就能够入一真法界。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舍跏趺坐」,就是把脚放下。本来坐得好好的,现在因缘散了,就要放下。这个时候,我们提高警觉,可以观察到一件事,就是「观诸行法」,都会「悉归散灭」,也就是诸行无常的意思。
一般人都希望自己所得到的东西都是永恒的,尤其是愈喜欢的,愈舍不得失去,对物、对钱、对感情,尤其对生命更是舍不得。此一大愿的文字看来简单,坐在椅子上,要站起来就站起来,要走就走,随时都会发生,可是一般人却没联想到诸行无常的道理。
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总有失去的时候,就像坐着一样,总有站起来的时候,因为因缘会散。我们青春、我们活泼、我们美丽,但青春、美丽总会过去,这是必然的过程。有生必有死,夫妻结合成为爱侣,是一件值得恭喜的事,但也必须知道有聚就有散,只是散在什么时候,以及你愿不愿意接受,如此而已。所以问题的真正关键,就在于事情发生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很坦然地接受。
世间有句话说:「时间能够疗伤。」告诉各位!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没有错,时间确是可以使创伤愈合,但那个对于事实的接受,是一种不得已的接受,脑海中永远有一股抹不去的淡淡哀愁和除不掉的阴影。这种对于因缘散开的不得已接受,将生生世世轮回其中,但如果能真正了解到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因而欢喜接受,情况就不一样了。
诸行是无常的
坦然的面对生死,走了就走了,当你生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要死了,每吸一囗气就在告诉我们,寿命又短了一口气,每过一天就告诉我们,寿命少了一天,所以总有一天会死的。有了这种了解,就不会恐惧,到时候会高兴的面对死亡,因为死就是生的开始,如此便能够很快的出离三界。可见生生世世堕入轮回或是立即出离三界,其关键就在于你对生死是坦然或是不得已的接受。至于该如何接受呢?就是「观诸行法,悉归散灭」。
诸行是无常的,当因缘聚合,不必扭捏,勇于接受,当因缘散去,也要坦然面对。人会死,佛也会死,佛死的时候很高兴,所以叫「入涅盘」,可是人死的时候很忧愁,连遗嘱都不敢公开说,这就是日子过得不坦然,连面对死亡的时候,都还带着一大堆的业力,叫你下辈子再来继续处理。
过去的我们不管了,从现在开始,假如面对生活情境都能具有这种了解性,就绝对不会执着,来就来,去就去,潇潇洒洒的活。可惜人活着多少都带着点寄望与企图心,这些都是痛苦的根源。所以我们要提高警觉,觉知到一切行法最后都要归于散灭,包括我们的生命,如果能够坦然接受,死都会是一件很美的事,生命的轮回也就此结束。
从「若入堂宇」开始,一直到「舍跏趺坐」,这七个愿,代表了因缘的聚合与结束。内容上讲的虽然是修行、打坐等功课的整个过程,但每一愿都自有其行法的理论,总合起来又是一个理论,这就是华严理论的特色--重重无尽。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