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63愿--【见棘刺树,当愿众生:疾得剪除,三毒之刺。】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4 21:02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华严经·净行品》第63愿--【见棘刺树,当愿众生:疾得剪除,三毒之刺。】
【广释】看到荆棘树和刺丛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能够剪除烦恼,快快的剪除贪嗔痴三毒之刺。
【梦参老和尚简释】这里把贪嗔痴烦恼比喻成树上的毒刺,当我们见到有荆棘毒刺的树时,应该想到,要愿一切众生快快的剪除贪嗔痴三毒之刺。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见到荆棘有刺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迅速剪除贪瞋痴三毒之刺。这三毒好像毒箭一般的厉害,如果不幸被刺到,轻者昏迷不醒,重者可以丧生。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见棘刺树」:棘刺就是有刺的树。见这种树,那么又发愿了,说「当愿众生」,「疾得翦除」:很快地要剪除去,剪除什么呢?「三毒之刺」:三毒就是贪瞋痴这三毒。贪心,贪而无厌,一切事、一切物、一切的名,都在贪求,总是不知足,这是贪。瞋,就是发脾气,常常有烦恼。痴,就是很愚痴的思想,不应该想的他要想,不应该知道的他要知道,不应该做的要做。贪瞋痴这三毒之刺,要早点把它剪除去。
【大愿法师简释】看到荆棘树和刺丛的时候就发愿帮助一切众生断贪瞋痴。
外在的这些荆棘和刺,虽然能够伤害我们的身体,但是那个是很小的痛苦。但是众生内心的贪瞋痴会将他们一次一次地抛到三恶道之中去受难以忍受的剧苦。所以我们看到外在的荆棘树和刺丛的时候,发愿帮助一切众生剪除“三毒之刺”。
贪瞋痴三毒是我们不共的仇敌。众生是过去的父母、未来的诸佛,他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仇敌,不应该对众生有怨恨心,要怨亲平等,并且我们依靠他们能够成就福德智慧,所以我们要有感恩心,他是我们的善知识,是我们的恩人。我们的仇敌是贪瞋痴。
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剪除“三毒之刺”!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棘刺树是有刺的树,在北方温带以上的地方比较少,愈是炎热的地方,树干的棘刺愈多。印度非常炎热,故棘刺树对印度人来说非常容易见到,所以他们也赶快提出,见到树林的棘刺,要能「疾得翦除,三毒之刺」。三毒即指贪、瞋、痴,常常盘绕在我们内心不去。
在这儿我大概说明一下,通常做人比较随和,说话比较体贴的人,其实其内心的贪心较重;而说话比较急,是非分明清楚的人瞋心比较重。并非猪八戒的贪才叫贪,或是贪污的人才叫贪,这么算算,大家好像都算进去了。再从日常生活中看,瞋心较重,正义感强是非分明的人,家里通常没什么情调;而贪心重的人,家里会布置得很有情调而且有气氛,这并不是说这种贪、瞋有什么不好,而是性向上的区别。
我们要知道,我们也具足了比较微细的部分,要说真正贪心的人,其实生活是没有情调的,因为只想着要占他人的便宜;而瞋心重的人其实也只有计较心,所以这种情况我们要分两部分来讲,一个是贪、瞋、痴重,都会受世间法责备的部分,另一方面是讲个性上微细的部分,也是大家容易趋向的部分。
痴心重的人是所谓的憨厚,别人讲一件事,这个讲也好,那个说也对,最后问他到底了解多少,还是不知所以然,一点分辨的能力都没有,只要是听到的都接受,这种人并不是不执着,而是无知呀!我们会觉知,但是也会执着,所以要觉知而不执着,才能叫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毒之刺」在修行上来讲,如果很重就必须除掉,贪、瞋、痴若是属于生活上微细的部分,就修行来看也应除掉。当我们要开始真正修行时,在家人自己要去历炼,因为指导者不可能指导你到这边,除非你有非常坚定的菩提心。
出家就不一样了,譬如出家人,贪心重讲话善于表达,面面俱到,这时要破除他的方法,就是不准他说话,因为他说话八面玲珑,能取得广大群众的好感,福报就马上来,如此修行就修不下去,所以要破除他,禁语,少跟众生接触。而瞋心重的人反而训练他多讲话,因为知道他开囗便得罪人,多让他说话,将他个性上的棱角磨除,说到不得罪人,把我执、法执给磨除,严厉的训练,彻底的革除习气。
这是不同于一般性的说法,就世间法是非分明很好,做人圆滑不得罪人是又修行、又有教养,这只是从修养上来讲,修行就不能如此。修行就是要破你的执着、破你的习气。所以说,师父就是来摧毁我们的,修行不好修呀!除非在家众已经具足了这些修行的条件。若是缘分未到,还不能够出家,但是菩提心已很坚定,那可以在这个时候给予特别的指导,跟出家人一样的修行和训练,不过一般人不太能接受这些,这一点需要克服,大家要一同认知。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