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50愿--【若在于道,当愿众生:能行佛道,向无余法。】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4 20:54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华严经·净行品》第50愿--【若在于道,当愿众生:能行佛道,向无余法。】
【广释】已经在路上走的时候,普愿众生能够在觉悟的道路上迈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够断凡夫的相续心、生灭心,安住在一真法界。
【梦参老和尚简释】这里的无余法,是指的是菩提道,佛道,也就是一真法界,我们的心。我们走在路上的时候,都要发愿,愿一切众生行菩提道,无有障碍。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假设在道上行走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依照佛所修的道路去行,而走向无余涅盘。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若在于道」:若在道上走路的时候。「当愿众生」,「能行佛道」:还是能依照佛所教我们这个法,修行佛所修的道路。
「向无余法」:向无余涅盘那边勇猛精进,不要懈怠,不要懒惰,不要躲懒偷安啊!你要知道,我们这儿一躲懒偷安哪,那就耽误成佛不知道耽误了多少个大劫呀!我们为什么没成佛呢?在无量劫到现在都是躲懒偷安,才把自己耽误了。
到今天赶快要猛醒!要明白我们过去的懒惰、怠惰自甘,没有什么进步。我们现在再若不勇猛精进,那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能了脱这个生死,超出这个轮回呢!所以现在不要等,「莫到老来方学道,孤坟都是少年人」哪!
【大愿法师简释】“若在于道”,已经在路上走了,出门了,我们就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在菩提道上前进。
“能行佛道”,能够在觉悟之道上面迈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够断凡夫的相续心、生灭心。
凡夫这个生灭心相续不断,你只要能够斩断这个生灭不断的相续,哪怕斩断一小段时间,你都有机会解脱,这个就是能行佛道,就是觉悟之道。所以我们念佛要求生极乐,怎样才能够生到呢?就是要断凡夫的这个生灭相续心。否则的话,你是难以往生的。
我们念佛成片了,这个就是保持正念,一直在念阿弥陀佛,但是凡夫的生灭相续心就已经被斩断了;所以我们能够往生极乐,能够生凡圣同居净土。再进一步,事一心不乱,就能够生到方便有余净土。再进一步到理一心不乱,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念至能所双亡,主观和客观对立消失了。
有些同修他一直很精进念佛,“阿弥陀佛……”然后心也很清净,以后他突然觉得身心世界都没有了,能念之我、所念之佛都没有了。这时候其实只要一念回光返照就能开悟。但是很可惜,他因为不明教理的缘故,他生起恐惧心来:“不得了了,我这个所念的阿弥陀佛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其实要知道,这个时候如果你能够一念回光返照,只要你是灵明不昧,不是昏沉,你不要一边打瞌睡,不记得念佛,就是错误的。心里面这个真如妙心灵明不昧,然后灵光独耀;然后能所双亡,能念的我,所念的佛都圆融一味了,都消融了。这时候一念回光即能悟入,这个是念而无念。
能够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显露灵明不昧的真心,就能够达到理一心不乱,能够生实报庄严净土。这个就是能行佛道。
我们以前特别强调,《净行品》是文殊菩萨开示我们在生活里面修行。你不要把生活与修持对立起来,如果修持与生活对立起来就会有障碍,就容易退转。
修持本来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情,你不要把它变成一种负担;修持本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你不要把它变成一种折磨。
有些人是这样子的,他没有了解真正的修持是转变自己的心,他只会执着于我每天早课要做一小时,晚课要做一小时,还要念多少阿弥陀佛,其他事情,家务也好,什么也好,通通不管它。然后家里面的人意见纷纷。
这就是生活与修持对立起来了,修持就变成一种折磨,变成一种负担,这是没有真正地了解怎么修持,怎么修法。
修持其实就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只要我们转变自己的心就对了,能够转变自己的心了,就是能行佛道。在一色一香之中都能汇入毗卢性海,就是能行佛道,就是头头是道,法法全真。
禅宗里面说头头是道,不是一个人说话很有条理,不是这个,其实是说什么?任何一法都能够让我们悟入佛道。
“向无余法”,能所双亡了,所以没有对立,就是“向无余法”。有对立就是有余法;没有对立,圆融一味,和合无诤就是无余法。生活之中有对立,有我,有我生存的环境、世界,这个是我与我所,有对立,这个就叫做娑婆世界。消融对立了,即事而真,当相即道,当下就是极乐世界。心安住在一真法界,安住在极乐世界,就是“向无余法”。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以第九愿“恒顺众生”为核心——一切境界都恒顺,都合一,由对立变成统一,没有对立,没有自他,没有能所,都消融了,就是“向无余法”。所以说法无定相,迷悟在人,迷之者生死无边,悟之者涅盘本有,是“向无余法”。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现在上道了,修菩提道,希望能行觉悟之道。觉悟有很多层次,第一:要先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再进一步调整自己。调整自己很容易将自己形诸于外,例如,有些初学佛者坐立公交车上,拿着念珠念佛;或是有些莲友穿着居士服在路上走。这些无非是要表示自己是精进、虔诚的三宝弟子,这是给人家看。所以自我调整时要先观察,付诸行动时才不会过与不及。
第二:调整时要适应周遭环境。如果你是在家修行,修佛道之前要先修人道,将家里处理妥当,才能度众。佛法讲的是生活的事,要让我们日常生活很自在、很幸福,无忧无虑。如果连基本的家务事都弄不好,遑论其它。所以调整自己时,也要让家里人能适应接受,甚至能与你进佛门同修,让生命的花朵绽放出芬芳;不但影响家人支持你学佛,也熏习了周遭的人,愿意听闻佛法。这是一个调整的过程,将来才有机缘,发广大愿度众生。
觉悟要从此处着眼,也就是从心性的认知上出发。人有很多习气,有些是这辈子养成的,有些是多生累劫带来的。像有些人虽在贫穷家庭,却天生一副富贵的傲气,这表示前世的福报很大,却不知惜福,多造恶端,才投胎转世到贫贱人家,但前辈子习气依旧,才会有富贵气。因为他的生活背景已经不同,调整上就不一样。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先认知自己,去做整体的调整,而且是冷暖自知,别人感受不出。此部分是整个生命的内涵,无法用脑筋想,脑筋是想不出前辈子的事,要靠自己去感受。
心念的相续,是人最严重的习气
第三:是觉悟的最高部分,也就是出离生死,不再到六道轮回。我们要到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普贤境界、一真法界,但这谈何容易!我们要先把出离生死弄清楚,觉悟到净念相续,认知到断相续心,如此才能出离三界。只是众生妄念不断,如何去得了极乐世界?纵使在禅坐时,虽然没有妄想,但仍然是一种相续心,只是妄想没有浮现出来。就因为有相续心,所以一直在轮回。我们不管设想什么,都是以现在的经验做基础去推想,都是跟现在的境界相连续,这叫相续心。不断相续心,绝对成就不了。
以世间法为例:将家里整理整齐,为的是让我们的家幸福温馨;男人在事业上奋力打拼,是为了成为某一号人物;即使进了佛门亦如此──要修最大的法,要有所成就,仍然是要成为某一号人物。真正的修行应没有这些,可是没有这些,你又觉得无依,自我不能存在,总想找一个依靠。当我们一执着于修什么法,一直想要进入什么样的境界,那就是痛苦的由来,要出离就没那么容易了。
我们的心念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这种相续心是人最严重的习气。这辈子想下辈子的事,今天想明天的事,现在想下一刻的事。现在想明天,明天究竟可不可想?能不能想?其实明天就是过去影子的投射,你的明天还是生活在昨天,这样不是一直在轮回吗?我们常说我有个理想,勾画着将来会如何,想得很美,但是理想是过去剪接的综合体,过去的影子想要在将来实现,其实这样并没有真正活在未来,而仍是活在过去。试想我们过去就在三界轮回之内,哪有出去?我们既没有出离的经验,而那个经验我们也不能设想,纯粹是以过去的意识形态,点点滴滴剪接下来。
离开此世界到另一个新的世界,若以这样的想法去想,那是肯定到不了的。极乐世界的描述,谁也没去过。所以念佛要到极乐世界,要先断相续心,不断去不了。要将自己腾空抛入,跟现在的境界完全不相续。想要到极乐世界,只有一个状况──持名念佛。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念佛念到浑然忘我,念佛念到连佛都没有。假如我们能念到佛在念我,我在念佛,此时就把心安在那个境界。当然境界是属于一种表法,极乐不是外在,也不是内在,而是我们生活中观念的转变。
「无余」是学佛过程中有无成就的总关键
「向无余法」与「入无依处」的意义相同,无余法是完整的;有对立即有余,无对立即无余。我们天生就有对立,像身体的结构有左右眼,观念上也很容易有对立,当生活中有对立的情境产生,就叫做娑婆,没有对立时,就是极乐。当一有对立时,现在就是此岸,相对的当然就有个彼岸,要去彼岸就没有对立。当你到了彼岸,若还想着另有一岸,那么彼岸和此岸又有什么分别?
在红尘俗世中,我们是生存在主客对立的情境之下,所以要行觉悟之道。要觉悟主客二元是统一的,要觉悟娑婆世界,要觉悟此岸的观念是不对的。若要成就,要去除「此岸与彼岸是对立」的观念,绝对不能用此岸的部分,因为用这边的观念是到不了那边的,那边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我们要将观念调整,由对立变成统一,这种生活哲学的观念如果能够转变,并且认同它,就叫做恒顺众生。当一切境界我都恒顺了、认同了,也就合一了。无所谓此岸彼岸,换句话说,也就是到了彼岸,到了极乐世界,这叫无余法。当你心念一转,能恒顺众生,那么一切众生已经度尽,若有一个众生未度,就是有余。
这是学佛过程中有无成就的总关键。为什么众生修行难,就在于对立的心性很强。所以经典说,这个世界有须弥山,此山就是人、我的界限。极乐世界没有须弥山,没有人、我的界限。若你想要出离三界、了生脱死,想要有个三界可以出,那么三界就是你的依靠,当你求生西方极乐,极乐就是你的依靠。然而一有主客的观念,就出不了三界、到不了极乐,而如果没有对立心态,这里就是极乐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