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我们的明了心识与外在境界接触时,会产生苦、乐、忧、喜、舍等五种感受。唯识学把「苦、乐」的感受判为身受,这是外表感官的前五识感受。第二种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所引生的心受,这是「忧、喜」的感受。唯识学认为前五识的感受是不带名言的直觉,如资具贫乏,当然会有痛苦的感受,但这种感受是短暂的,因前五识的感受只能缘现在,不能缘过去、未来,而且前五识不能安立名言思想,所以前五识的感受比较薄弱,所以外在资具对我们内心的感受,其影响是比较间接的。从唯识的角度,我们最强烈的感受是第六意识产生的心受-「忧、喜」的感受。因为第六意识能缘过去、现在、未来,它能安立名言,创造广大的思想,所以它的影响是绵延不断的。譬如你今天刚做完功课,或打完佛七,或拜完八十八佛,内心感到法喜充满,第六意识正安住在三宝的功德境界中,内心有「喜」-法喜的感受。这时你从佛堂出来,即使外在的资具差一点,但因内心充满法喜,你仍然感到快乐。反过来说,若第六意识有障碍,心有千千结,即使食用美食,眼见美色,你还是不快乐。所以第六意识的感受,引导整个前五识的感受,因前五识的感受只是一时的刺激而已,但第六意识的感受在心中能相续不断。我们都想离开痛苦得到快乐,但我们一直没能找到痛苦与快乐的关键点。前生的善、恶业力,所创造的外在资具是助缘,它会影响前五识的感受,但重点在第六意识,若想离苦得乐,一定要感到知足。如一个人身上有五仟元可受用,五仟元有五仟元快乐的方法;身上有一万元,一万元有一万元快乐的方式。若不能知足,无论身上有多少钱也无法得到快乐,因为你没有掌握到快乐的重点,也就是说,快乐有一个门,你并未进入快乐之门。所以外在资具对快乐与痛苦的影响不大,所以这段经文说,身体卧于地上,若能知足,仍感快乐;若不知足,即使身处天堂,依然不感快乐,因为你没掌握快乐的根源,快乐的根源在于第六意识的思想,这才是关键点。
从经文上来看,这里的少欲知足,佛陀是偏重在离苦得乐,佛陀的意思是「少欲者少烦恼,知足者常安乐。」少欲知足是减少烦恼得到安乐的方法。但当我们读到后面的经文,其实这段经文有更深一层的涵义,它不只说明生命暂时离苦得乐的方法而已,这里佛陀是要我们把握珍贵的精神体力修学圣道。能少欲知足,才能把握生命中最为珍贵的精神体力,修学止观,调伏心中的颠倒,否则精神体力都耗在追求外在的资具,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与精神专心修学佛法,这是此段经文更深一层的涵义。
丙三、远离功德
蕅益大师把远离功德分成三段,第一段是自性远离门。自性是指每一个人的现前一念心性,心性本质远离种种的愦闹,本性是寂静的,所以我们远离愦闹是随顺本性,因为我们本性中没有愦闹,换句话说,愦闹是我们向外攀缘所生起的。所以自性远离门,从自性的角度,根本没有愦闹的相貌可得。
汝等比丘,欲求寂静、无为、安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静处之人,帝释诸天,所共敬重。
消文佛陀告诉我们,修行人应有志于追求以下三种功德:
(一)寂静:蕅益大师解释寂静就是空三昧,空三昧是观察我空真理而成就三昧。在我们的一期生命中,由业力所创造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凡夫认为五蕴诸法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小时候的我跟长大后的我一样,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也相同,皆有一个不变异的我。佛陀要我们修无常观,观察五蕴的身心,不论是外表的身相或内在的感受、思想,从小到大都是不断的变化,所以「恒常住不变异」的我是不可得,我执是自己所捏造出来的虚妄之物。我们的身心世界其实是剎那剎那的变化,一期生命的业力释放出来,创造一期的五蕴身心,这一期生命的业力释放完毕,又释放下一期生命的业力,如此又创造一个新的五蕴身心。这个五蕴可能是男人或女人,死后又从心中释放一期生命的业力,又创造一个身心世界,如此的身心相续而已,并没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当我们修我空观,消灭心中的我执,内心就出现寂静的相貌,没有生灭的扰动相。
(二)无为:无为是无相三昧,前面的寂静是我空观,无为是法空观。透过我空观,消灭心中的我爱执,内心从扰动相变成寂静相,这时观察寂静相也是如梦如幻不可得,连寂静相也不可得,寂静之法也是因缘所生,它的自性也是毕竟空,所以无相三昧是法空观。
(三)安乐:安乐是无愿三昧。修前面的我空观、法空观,把心从对外在的攀求带到内心的寂静深处,把心带回家,这时内心现出安乐的相貌,故对三界的果报再也没有希求之心,这是无愿三昧。
以上三种功德是出世圣道最为重要的三三昧,或称为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是出世的究竟安乐,这种安乐是不可破坏,因此称为究竟安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