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说明佛陀临灭度时,他也是表现自利利他的功德,先说明佛陀的自受用功德。佛陀临灭度时是在娑罗树下,娑罗树坚固高大有三十二尺高,这娑罗树二棵连在一起,称为双树,上枝相合,下根相连,这表示佛陀所觉悟的真理是不常也不断:佛陀对生命的观察,生命的相貌是不断灭的,因果丝毫不爽,有相的因缘只要有造因,因地的业力就不会消失,因地就有召感果报的功能,这是说明生命不断灭的道理;不常是指虽然不断灭,但业果召感的本身是剎那生灭,变化无常,从本性上来说,体性是空寂的。以上表示佛陀对生命的观察是不常亦不断,非空亦非有的中道实相。所以佛陀将入涅槃时,他那念清净明了的心性是安住在中道实相的真理中。「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蕅益大师解释无声为「言语道断,」内心中没有任何的名言;寂然是指「心行处灭」,内心没有分别的戏论。这「寂然无声」是形容佛陀临灭度时,他内心安住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寂然无声状态,他心中是离开一切名言及一切的分别,而安住在不常又不断的中道实相。以上是赞叹佛陀临灭度时的自受用功德。
佛陀临终时的他受用功德-「为诸弟子,略说法要。」这时佛陀知道他一生的教化即将结束,所以需要在临灭度时的关键时刻,把一生所宣说的戒定慧法门,做一扼要的总结,让弟子们知道如何正确修学戒定慧,所以略说法要。以上是赞叹佛陀的大悲心,他不但自己安住在寂然无声的中道实相中,同时又能从空出假,「为诸弟子,略说法要。」这是赞叹佛陀的临终功德。蕅益大师对经文序分的注解,他说在正式宣说《遗教经》之前,先赞叹说法者的功德。说法者的功德可从二方面来说:
(一)以法为师:释迦牟尼佛为何能成佛?主要原因是以法为师,他不是靠禅定也不是靠苦行,他是依止佛法的熏习,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豁然开悟,成就自利功德。
(二)以法师人:佛陀「以法为师」得到自利后,接着「以法师人」。佛陀一生中没有做什么慈善事业,他就是宣说佛法,广度众生。
我自己读「遗教经」,读到「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我对这句话很感动,一个人临命终时保持「寂然无声」,这是什么境界呢?我们一生的修行,临终一关最为要紧,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佛陀在临灭度时,色身败坏,弟子们哭泣着,这时佛陀内心的观照力现前,他能不随境转,这是一个重点。当然佛陀是示现告诉我们,不论一生中做了多大的事业,摄受多么多的眷属,盖了多少庙,这些有为法都是其次,临命终时是否过得了关,关键点在于「寂然无声」,内心是否能真实放下因缘,向内安住,这才是重点,修净土者更是如此。
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自己一生中持多少佛号,这倒是其次,往生的关键,在于临终时是否能「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首先自己内心相信阿弥佗佛的功德,绝对有能力救拔你;其次,你真实「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心一意等待弥陀的现前,然后安住在现前佛号上,这才是关键。如果平时虽念一万、二万声佛号,临命终时却起颠倒,东罣碍西罣碍,则这人决不可能往生,因颠倒错乱现前,没有安住在内心的正见与正念中。所以临命终时要注意,你这时「云何安住,云何降伏其心?」自己要安住在真理上,不能向外安住,若向外安住,「瞥尔情生,三界枷锁,万劫缠绕。」一个人临命终时的失败,就是一生修行的失败,则要从头再来努力几十年。平时的挫折,可能拜个忏,忏悔几天就走过去了,但临命终时的失败,却要付出另一期生命的代价,这有多可怕。为什么临命终时会错乱呢?世间上的事情有它的等流性,有它的前因后果,蕅益大师说,没有平时的正念,绝无临终时的正念,若平时就很少在真理上安住,很少生起观照,则临终时就无法生起观照力。今生虽修习持戒修福的善业,来生就在三界得有漏果报,如此而已。所以这段经文:「于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这是非常重要。佛陀一生中虽也做了很多事业,如「初转*轮,度阿若憍陈如;最后说法,度须跋陀罗。所应度者,皆已度讫。」佛陀做了这么多事业,而在临终时,佛陀是以什么心态来面对灭度呢?「是时中夜,寂然无声。」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要这样的修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