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131愿--【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5 13:42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释教文集、英华集、法师开示、念经感到、因果报应等,一部得当当代人阅读的释教文集。
《华严经·净行品》第131愿--【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规则严好。】
【广释】参见观仰佛像的时辰,普愿统统众生,与佛伶俐响应,普愿众生皆能成绩像普贤菩萨那样的规则、肃静、妙好。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在留意观仰佛的时辰,应该发愿。当愿统统众生,都像普贤菩萨那样的规则、肃静、妙好,令人见之,生起敬服心。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谛观佛时」:那么审谛而观,就是细细地看,企盼佛相,谛观佛时。「当愿众生」:这时辰又当愿众生。「皆如普贤」:都像普贤菩萨似的,「规则严好」:谁人相貌规则严好,端严毕备,无与伦比,没有哪一位菩萨可以比普贤这个相貌更圆满的。
【大愿法师简释】前面是我们见佛。然后接下来是谛观佛。
我们参见佛像的时辰不要只是去别离佛像的巨细,必然不要起凡夫的别离念,而是谛观,可以或许同心用心不乱,可以或许与佛的伶俐响应是谛观:愿统统众生“皆如普贤”!
普贤菩萨——普贤身量等虚空,他代表了遍统统处,无所不在。以是我们“谛观佛时”,也愿统统众生皆可以或许成绩如普贤菩萨一样的等虚空的身量!
着实也就是说,称性起修,全修在性。可以或许称法界体性而起修,不是拘泥于事相上的修持,以致于我们献一花一果,都是可以或许运想缘念全体的法界去做广泛的扶养,是“皆如普贤,规则严好。”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若得见佛」,是第一眼瞄到的时辰;「谛观佛时」,是第二眼留意调查的时辰。同样地,也但愿每小我私人都像普贤菩萨一样「规则严好」。为什么要说皆如普贤,而不说皆如佛陀,佛陀不是比普贤更规则、更严好?或是像观世音菩萨,或文殊师利菩萨?
由于普贤菩萨代表的是遍统统处,无所不在。这并不是说处处都是普贤菩萨,它的法意是原来的样子。就像我们每一小我私人在怙恃的心目中都是同样的柔美,由于怙恃亲看的是原来的脸孔。可是男女伴侣来往就差异了,约会的时辰必然会决心的妆扮,那所泛起出来的就不是原来的脸孔。以是普贤菩萨汇报我们的是,无所不在个中的原来脸孔,汇报我们学佛要看的就是原来的样子,而不要被外境所蒙骗。可是若以尘境的态度来讲,云端佛学,外境它照旧原来的样子,以是这里所讲的外境,是指我们内心主观的意识形态。
就尘境来讲,面前这个杯子,它就是一个杯子,你不会有什么出格的感受。假如汇报你这是某个名家做的,那观点就纷歧样了,代价感顿时晋升,这就是外境,由于你已经被主观的意识形态所摄住了。
假如这只是路边摊买来的一个平凡杯子,你也许喝事后便随意扔了。本日你之以是会珍留它,只是由于它是或人做的,而不是针对它自己的适用性,或是基于恒久行使后的风俗与情绪,或是因为艺术美学的观赏才留下来的,而纯粹是由于它是或人做的,或是花了几多钱买的才出格留下的话,那意义就完全差异了。这就是受到外境的影响而非尘境,由于尘境是有原来脸孔的。
同样地,我们常说跟学佛的人在一路,会认为各人都很柔美,但这些美与好并不是戴着佛、菩萨的面具来看的,而是由于他可以或许泛起出原来的样子,而我们与对方相处,也能见到他原来的样子,这才叫做美、叫做好。若是互相间尚有一大堆的礼数,还出格的客套!那就跟凡间人没什么差异了。礼数与客套是生疏人之间的润滑剂,各人既然在空门中,就应该坦诚相处,不需遮盖,有乐就笑、有悲就哭,不必装腔作势像个木头人。
生命力的揭示就像树枝一样,要让它只管的成长,该向左长就向左,该向右长就向右,云云才气看到原来的脸孔。没有伪装、没有扭曲,也没有抑制,在这天然痛快的开展中,各人都能调和相处。小孩子们相处固然也是完全的睁开,可是并反面谐,修行人就不会这样了,天然而调和才是普贤的意义。也正由于都能见到原来的脸孔,天然单纯的状况,以是是规则严好。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