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005愿--【伎乐集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5 06:36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净行品》第005愿--[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
【广释】在家居士菩萨在聚会,好像说庆祝生日,或者其它喜庆的事情,聚会上面很高兴地唱歌娱乐的时候,要诵修这个偈颂:愿一切众生转世间乐为“以法自娱”的出世间快乐,能够了知世间的快乐不真实。
【梦参老和尚简释】在欢乐场合,聚会,音乐场合,舞厅,那就发愿,愿众生以法自娱,学法,学道,了知这些伎乐都不是实在的,虚妄的,有过患的。
【宣化上人1974年版】在家的菩萨,如果到表演歌舞或演奏音乐场所的聚会,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用佛法作为娱乐。每天拜佛诵经,才是眞正的快乐。要知道伎女所表演的歌舞,是暂时的快乐,不是实在的。
【宣化上人1981年版】「伎乐聚会」:伎乐聚会就譬如这个跳舞、开party(宴会),开大party,在那儿互相跳啊、舞啊,有的上天了,有的遁地了,这互相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上无天、下无地,中间也没有人了,啊!这个真是神乎其神了。「当愿众生」:这时候不要忘了,还要当愿众生,「以法自娱」:应该以法来做为自己的快乐,自己娱乐:我念念《法华经》,很高兴的!念念《楞严经》,啊!更高兴!念念《华严经》,啊!更得到佛这个无上的法宝!高兴得不得了!这是以法自娱。「了伎非实」:要真正明了这种暂时间的娱乐,不是永久的快乐。这个不是真实的,这都是虚妄,令你颠倒,令你迷惑,这是说法,叫你赶快看破放下,才能得到自在呢!
【大愿法师简释】在家居士菩萨在聚会,好像说庆祝生日,或者其它喜庆的事情,聚会上面很高兴地唱歌娱乐的时候,要诵修这个偈颂:愿一切众生转世间乐为“以法自娱”的出世间快乐,能够了知世间的快乐不真实。
要把心转过来,心不转变过来,你这么念效果不大。曾经有一位居士她也是告诉我,这个人很坦诚,她就告诉我她内心的一个小秘密:她就说,她暗地里觉得很苦恼,因为她总是觉得听人家唱歌比听人念经要更愉快,更好听。暗地里就觉得感到很羞愧,觉得是不是我修行有问题,为什么我还是觉得听人唱歌好听一些,诵经我觉得不好听?这个人很老实。
我就告诉她: “没关系了,你如果觉得听人家唱歌,这个歌很好听,你就好好去听。你听经的时候觉得不如唱歌好听,那是因为你对经文的义理不了解,你没有得到内在的启发和内心的感动,你无法领会经中的慈悲与智慧。其实如果你真正能够领会的话,你会觉得诵经比唱歌更好听,在这个中间体会到诸佛菩萨的慈悲与智慧。我们唱《三宝歌》、听《叩钟偈》,如果你能够体会这种内在的慈悲与智慧,内心心与法相应,能够内心感动,能够转变,这样子是能够受到启发的。”
我们要在“伎乐聚会”的时候,要能愿一切众生“以法自娱”,要透过唱歌的声尘去开发内在的慈悲与智慧、开发内在的完美,然后我们也能够由这个而开悟、而成就。
有一位禅师他怎么开悟的呢?他就是听到歌楼上一个歌女在唱歌:“你若无心我便休”,他马上就豁然大悟了。你看,这个好像我们听流行歌曲一样的,他一听就开悟了,为什么?“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我们的心不执著于五欲六尘,这个唱歌、伎乐,它是一种声尘,你不要执著于它, “你若无心我便休”。我便休是什么?这个“我”是指妄想、烦恼,当下就休歇,当下就停止下来。“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你心不执著于五欲六尘了,透过这个尘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心了。所以妄想狂心,当下休歇,是“你若无心我便休”。
所以其实善用其心的人是一个很活泼的人,佛弟子一定要很活泼,很自由自在地活在世间,不要显得很呆板、很僵硬。尤其是在家菩萨,不是说好像学佛以后,一定也不能唱歌、也不能打扮、要好像脸色灰白这个样子。不是这样的,很死板人家看到你就怕了,应该是很灵活、很圆满的。为什么?五欲六尘其实不能障碍我们,障碍我们的是我们生病的心,我们的凡夫心。把心转过来,一切都可以成为解脱的因缘。所以要“以法自娱,了伎非实”,是在享受六尘的时候,能够转六尘为菩萨道。能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既能够在这个中间去随顺众生、广度众生,又能够成就自己的道业。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伎与妓同义,意思是欢乐,古代的伎乐与现代的差不多,现代的伎乐是KTV,古代的是野台戏、杂耍,因为有表演,所以大家都聚在一起,此时要「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不要一直以外界的声光十色为娱乐,要「以法自娱,了伎非实」。明白外面的伎乐不是真实的,是虚幻的,要提起正念,以法自娱。
修行人与读书人一样,高兴的时候,读起书来心领神会,是一种喜悦。如果为了考试而读书,或为了表现学养给人家看,当别人对你的人品加以否定时,你的痛苦就来了。现在,这一愿告诉我们,以佛法为娱乐。
修行人刚开始修的时候怕逆境,老修行则怕顺境,以法自娱是要我们抛开顺逆的情境。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顺境、逆境,原本自己有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但这辈子却没有发展,这种情况相当多。
以前有个德国教授,年轻时很想当音乐家,想到维也纳学音乐,但他爸爸反对,一直要他当学者,后来他当到校长,仍对钢琴、小提琴情有独锺,所以,家里钢琴好几部,小提琴也好几把,伟大的作曲家塑像都有,但伟大思想家的塑像一个也无,因为他内心渴望的东西,缘被割断了,内心存在的热情却一直延续,这种情况相当普遍。有些人会情不自禁去做某些事,难以理解,就如少年看护所,经常有名流的子女,甚或一些智商高、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家都认为不可思议,那是因他没有健全的发展,也就是读书是被逼迫的,内心的期望没有获得疏导,以至走入歧途。
从日常生活中学佛
学佛,不要将它变成一种负担。虽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下手,但如果你把佛法变成日常生活的一种负担,就不对了。本来日常生活已是一种负担,学了佛又加了一层担子,二十四小时都不够用了,现在,又加了两个钟头的功课,这时,你就不能「以法自娱」。
在修学时,希望用佛法来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虽然,从日常生活中可以学佛,但当功夫和技术不纯熟时,效果就没那么快。所以第一个阶段,应该是先用佛法来指导,修正我们不正确的观念。例如容易紧张的人,应先学会如何放松,不要紧张,如此,一步步地慢慢导正。
佛法在初期是不发挥作用的,但不断加进去以后,它就会融入,一直走到你最紧张的核心去,再将此核心紧张的部分消除掉,这就是用佛法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到了这个阶段,就可知道从日常生活中来修行是有可能的。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修行。如煮饭、洗衣时,就很专心去感受这一件事,心无旁骛,不要在厨房想着餐厅,在餐厅想着客厅,杂思纷陈,天马行空,脑子里总在计划着另一件事,构设一个理想,没有办法停在现有的环境中。
日常生活中学佛,就是这么简单,洗衣服就好好地洗,煮饭就好好地煮,煮出来的饭菜是否可口,自己要了解,不要只是等别人吃过后的评价,自己却不知道是否咸淡合宜,那你的心就不在那个地方,不是从日常生活中来修行。从日常生活中修行,只有一句话:把心安在日常生活的工作中;上班时,心就安在上班这里,去感受这个工作;插花时,心就放在花上面,去欣赏、享受这些花。假如把插花当作一种压力,那不插也罢!
人若不能掌握心念,做什么都会成负担
有个事业非常成功的董事长,他很容易紧张,于是,请了一些心理学家、企管顾问为他做诊断,这些专家会诊以后,建议他去打高尔夫球。他去打了,可是他的紧张并没有改善,原先他紧张的是事业,现在紧张的是要几杆入洞。本来,失眠只为了公司的事情,现在公务忙完,还要再想明天几杆入洞,这不是工作转变的问题,而是心境一直没改。
打高尔夫是享受打球时的情境,挥捍时的快感,大片油绿球场的气氛;花钱就是要去感受这些,不是在意与人竞争标准杆要几杆进洞。既然,这个途径无法帮助他舒解,只好改听音乐会,照理音乐应该让心情放松,但习气一起,他又开始评价演奏如何如何,轻松没有得到,却得到没有必要的紧张,脑子里填塞了一堆垃圾。一个人若不能掌握心念,无论音乐、高尔夫球或书画等,这些专业知识对你来说,都是垃圾。
生命中重要的是要去感受,这才叫「以法自娱」,从生活中的境界去感受,心安在那里就去感受当下那刻的情境。例如洗碗时好好去感受,同时也将肚子里的贪瞋痴洗掉,其它不管是扫地擦桌子都是如此。当你有那种心境时,整个家里也会为之改观。当你的家这么温馨、洁净的时候,净土就在这里,你还会跑出去吗?如果心不在这里,没有将生活中的种种当作一种娱乐,没有感受到那种喜悦,不管做什么、学什么,都会变成一种负担。
有一种人很积极,对什么都很投入,很快就会成为那方面的专家,可是这种人学佛会很糟糕。学念佛不用三年,各种念珠都有。学禅,各种蒲团都有。再学三年密,可以开一家佛教博物馆。为什么呢?因为他很容易进入状况,进入紧张的状况,不是进入解脱的状况。佛法告诉我们如何解脱,因为我们就是被日常生活中的这些事物束縳着,现在要从日常生活中开脱,但是若不明了佛法真实义,不进佛门,只有无明绑着;一进佛门,成了五花大绑,五戒好比五条捆绳,所以,再怎么修都不好。
现代人物质丰富,心灵却远比过往空虚
古人为什么修得好?就以简单洗衣一事来看,古时浣纱溪边,清风拂面,水花溅裙,情趣无限;现在用洗衣机,喜悦没有了。古代是样样享受到生命的喜悦,现代只是让我们肉体感受到舒适,心灵里面却缺乏生命的喜悦,所以,物质虽然比以前丰富得多,心灵却比以前空虚。真正的学佛,是要让我们去感受生命的喜悦,若能感受到这一点,「以法自娱」就知道了,「了伎非实」也懂了。
近年来科技日新月异,以前物稀为贵的电视、冰箱,现在是普及的生活必需品,物质逐渐往高精密度走,它可以满足我们四大色身,但生命的喜悦却逐渐消失。生命的喜悦一定要与人相处,一个不与人相处的人,生命的喜悦无法显现。为什么说佛法一定是人群的,一定是从生活中来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独处时,定力很强,在树下、山洞、深山里可以修得很好,很好又怎么样?一定要将你的喜悦与人分享,然后去教化众生,这才叫「众生无边誓愿度」。大乘佛法绝对是一体的,生命是整体成就的;如不能感受这一点,学佛会别别扭扭、奇奇怪怪的。佛法教我们心胸敞开与大家交融在一起,人心与人心要密合在一起,也就是人心、人性要让它发展出来。
人生最大的福报,就是学佛,而且是大福报才有办法享受,不但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更能用它来引导从生活中学佛。此时,生活与佛法就交融一体了,这一点希望能感受。它没有戒律,没有隔阂,没有任何框框,就因你不能体会,所以才告诉你何者可行,何者不可行,因此才有戒律。
当人与人之间是以心对心来交往时,就是真的极乐世界,每个人都是极乐世界的清净海会佛菩萨,那时没有所谓的戒律,因为彼此真诚相处,自然不犯戒,也用不着戒律了,而大家所展现的也是自性。人往往因为不真诚,才会造业,为了使你不造业,所以要规范你,因此才有戒律的产生。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