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56愿--【见路多尘,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获清净法。】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4 20:58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华严经·净行品》第56愿--【见路多尘,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获清净法。】|坌【拼音】:[bèn] 【字义】:尘埃。
【广释】看见道路上很多灰尘的时候,要普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远离内心的尘垢,得法眼清净,内心清净、无分别。
【梦参老和尚简释】看到路上有好多灰尘时,应当发愿,愿一切众生离开染污,舍弃不清净的妄想,得到清净法,清净法就是佛法,没有比佛法更清净的了。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见着有多尘土道路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远离灰尘聚集的地方,获得清净的妙法,也就是身无尘土、心无尘土,使身心清净。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见路多尘」:看见那个路上多尘,很多尘土。像美国这个路很多是柏油路,用tar来造这个路就没有那么多尘,普通的路很多尘土的。这时候又发愿了,「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远离这个红尘世界。这个尘坌就是在这个世界上,这么胡胡闹闹的,总是这么情情爱爱的、争争吵吵的、烦烦恼恼的,在这里头来转,来搅闹。愿意一切众生都离开这种的烦恼,离开这种尘坌的染污法。「获清净法」:得到清净没有染污这种的法,这种的快乐。
【大愿法师简释】看到道路上面很多灰尘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能够远离心地的尘垢,得法眼净,能够获得清净的佛法。
我们应该大家都听说过,有一位大阿罗汉就是因为念“扫尘除垢”而成就的。
佛陀住世的时候,在舍卫国有一位婆罗门,他之前生了几个儿子都很小就夭折了,无计可施。
刚好他附近住了一个老太太,她就知道了,就对他说:“如果你再生小孩的时候就通知我一下,我可以帮你。”
后来婆罗门他太太果然又生了一个儿子,就请老太太过来了。
老太太来了以后就为这个婴儿沐浴,然后在他口里面放一点点酥油,用白布把他包起来,就交给一个帮忙的女孩子,就说:“你抱这个婴儿到大路的交叉口上去,如果有沙门和婆罗门经过的时候,你就抱着他向这些沙门、婆罗门敬礼,并且说,‘此婴儿敬礼于诸圣者足下!’然后到晚上看看,如果这个小孩子还活着就抱回来,如果死掉了就找个地方把他埋掉。”
婆罗门家里面请来这个姑娘做事情很认真,真的就抱着他到大路上去了。
一开始有几个外道走过来,这个姑娘就抱着他去礼敬这些外道,婆罗门,然后这些外道就祝愿这个小孩子说:“愿这个婴儿能够活下去,能够长寿,能够满父母亲的心愿!”
后来遇到几个比丘,这几位比丘也是这样子祝愿他。
后来遇到了释迦佛托钵回来,佛陀就祝愿他:“愿他能够满足父母的正法心愿!”
一直到晚上这个小孩都活着,然后就抱回来。所以他的父亲就给他取个名字叫做摩诃槃陀伽,就是大路的意思。他长大以后比较有智慧,一开始因为他父亲是婆罗门,也就修学婆罗门的四吠陀,都能够精通,能够说为教化其他的婆罗门学习吠陀的那些咒语。
后来婆罗门又再度得到一个儿子,又请老太太过来,又是按照他哥哥那样子沐浴,用白布包起来,然后又找一个来帮忙的女孩,说:“抱他到路上去,请那些沙门、婆罗门为他祝愿。”
但是这次请来这个姑娘就比较懒惰,她嫌麻烦,就没有跑到大路上去,就走到一条很小的路上面去了,就站在那里。因为路很小,人迹罕至,一天由早站到晚都没有一个人过来。
佛陀他是遍知一切的,马上就知道了。佛陀就故意走到小路上去,然后也就为刚出生这个小孩子祝愿,说:“愿他能够满足父母的正法心愿!”
然后晚上还是活着,就抱回去了。婆罗门就给他取一个名字叫做槃陀伽。前面是摩诃槃陀伽是大路,这个槃陀伽就是路。他长大以后,去学习那些字母都很愚钝,学不会,所以那些同学们就嘲笑他,讥笑他,就给他取个名字叫做周利槃陀伽——小路上接受人祝愿的,很愚钝的,这样子叫周利槃陀伽。
摩诃槃陀伽随佛出家以后,很快地能够精通经、律、论三藏,然后成为大阿罗汉。
他的弟弟在父母亲都过世以后,家财也耗尽了,所以就跑来跟随哥哥出家。他的哥哥就教他念一个偈子:
身语意三不造罪,离欲不执诸世间,
具足正念并正知,有害痛苦皆远离。
这样子的一个偈子,他就教他念诵,然后三个月之中他反复反复地念,总是背会第一句,去背第二句的时候,第一句又忘记了,翻来覆去地学不会。有一些看牛的牧童,小孩子在旁边听都听熟了,都会背了,反过来还教他。他的哥哥就呵斥他,把他赶出去了。
他就哭泣说:“我现在沙门也不是了,婆罗门也不是了,不知道怎么办。”
佛陀就以遍知的智慧马上显现在他面前安慰他,然后就跟他说:“你宿世业障的缘故,要好好地培福忏罪。”
就让他来扫地,然后让他念“扫尘除垢”。但是就这四个字都学不会,学会了“扫尘”就忘记了“除垢”,学会了“除垢”就忘记了“扫尘”。这样子一直反复反复地念……
然后突然有一天,他业障渐渐地减薄了,所以他就能够灵光一现,内心智慧光显现,他就反观,“佛陀让我念‘扫尘除垢’,让我扫地,到底是扫外在的尘土,还是扫内心的尘土呢?”
这样子如是思惟就豁然大悟,然后就断内心的愚痴,断见思惑,成就阿罗汉道。然后就说偈——
此尘是贪非尘土,尘乃贪名非尘埃,
诸智者众除彼尘,如来教中不放逸。
乃至于:
此尘是瞋非尘土……
此尘是痴非尘土……
这样子地成就。成就以后,佛陀为了彰显他证悟的功德的缘故,就安排他去为比丘尼说法。因为比丘尼半月半月请比丘教诫。
那些比丘尼听说是派周利槃陀伽来,就很不开心,说:“哎呀,你们看,我们这些女众给人家轻贱到什么程度啊!那个三个月都背不了一个偈子的人,他竟然能够来为我们这些三藏法师来开示佛法。”
心里面都生起一个轻视的心。有些比丘尼就故意搭一个很高的法座,然后又没有梯子。另外的比丘尼就故意要看笑话,就跑到舍卫城中去宣布说:“明天有一位大阿罗汉、大圣者,来我们女众道场说法,你们如果是都来听法的话就可以开悟,可以成就。”
第二天,果然舍卫城中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都过来。周利槃陀伽托钵乞食已竟,内从禅定而起,外由几位比丘陪同来到女众的道场说法。
看到法座很高,他就入定观察一下:到底是恭敬心的缘故,还是故意看笑话的缘故?定中就知道了。所以他就施展神通,做一个手势压一压,法座自动就降下来。上了法座以后就先入定,踊身虚空现种种的神变之后再说法。
说:“姐妹们,法师们,你们要知道,我以前三个月都背不会的这个偈颂我要用七天七夜的时间都讲说不尽!”
然后就详细地开演了一句,讲得非常透彻,非常圆满。然后有无量的众生确实都因为他的说法而悟入,有一万二千听众都能够见谛。
这样子是因为修 “扫尘除垢”的时候,能够清净心地。同样的,我们见到道路上面很多灰尘的时候也应该如此,也应该念诵这个偈颂,要“见路多尘,当愿众生:远离尘坌,获清净法。”成就内心的清净,如法修持,能够得解脱。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见路多尘」,是指路上灰尘很多,现在道路都是柏油马路,灰尘比较少了,但是我们仍可以感受得到,多尘与无尘这两种对立的境界,当境界来到眼前时,我们应如何依那个境界来发心,不管是古代的石子路,还是现在的柏油马路,我们走在路上凡遇到尘土飞扬时,第一个反应动作,必是举起手来遮掩鼻子,直觉的表示,我们很厌弃这些灰尘,而在这经文中,我们可借着灰尘让我们体会六尘境界。
此愿最大的希望是我们的心能不受干扰,现在修行人有一种不大正确的观念,就是认为修行人应该处于六尘境界红尘当中,这个说法并没有错,但就初学者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初学者必须要有一些约束和基本的戒律,虽说处红尘而心不染,但这是指已经成就的人,而我们有没有可能呢?以最基本的来看,就算是叫个菜吃,都还是会选择自己喜欢吃的,这个「喜欢」便表示你的心受尘境的影响,没有办法不做选择的把所有的菜都吃下,也不可能桌上有什么就吃什么,毫无障碍,还是有选择、区别。
不但如此,任何境界几乎都一样。我们有好恶、有喜欢的、不喜欢的,即使是同修在一起,彼此都还会有些区隔;我跟你比较有话说,跟那一些就比较没话说,这是很自然的事,不信我们现在来分组看看,马上会有人毫不考虑的说,我们两人一组,先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可见这就有区别,那有资格称得上是处红尘而心不染,还没有处,心就染了。
所以初学人必须要有一些规范,需要「远离尘坌」,让尘境的干扰尽量减少。当然,修行到某一个程度可以试试看自己受不受干扰,但试一下要立刻收回停止,因为当你真的能够如如不动时,来考验你的是龙天护法,而不是我们自己。如果自己还存有试探的心,就表示还有分别,在没有分别心时,任何境界都可以感受得到,这是初学者应该要留意的。
发心时要懂得其中的真谛
远离这些尘境的干扰,就是希望得清净法。得清净法并不是另外有个法叫清净法,而是心理很清净没有分别、没有意识形态、没有特别的喜怒哀乐,对于喜好不会特别的排斥。这个部分不是我们能特别要求的,也不是自我训练可以得到的,更没有什么毕业证书可拿,就是很自然的可以自觉到、发觉到。
不过这当中还有一些特殊情形,譬如我们使用的杯子,由于分别心使然,我们会一再地区别杯子的功用或定位,因而刻意地保持杯子的干净,并擦拭得很亮丽,这是一般的情况。但是到了某种程度以后,要让我们经常使用的杯子或是法器之类的东西维持干净,自然就能保持那个现象。这没有为什么?而是自己本身用功的工夫。因为在用功的时候,自然会心净,在那个部分就会特别的干净,这就是你一门深入的地方。并不是念佛会产生什么,打坐会产生什么,绝不是这样的区别,而是要看用心在哪个点上。
譬如有的人用心比较偏重在慈悲上,有的人比较偏重于智慧上,当用在慈悲上时,有的是希望除掉别人的痛苦,有的人则是希望给予别人快乐,这两个是不同的,或许你会留意到自己用心的方法,要不然就像傻大姐一样,什么都不在乎,这两种又不同了。
又像有一位同修,心地很好,家境也不错,看起来憨憨的,他是怎么的好法呢?他知道邻居有一位捡破烂的老先生,每当他自己倒垃圾时,只要看到路上有铁罐、破纸箱,他都会捡起来分类收好,然后堆在楼梯口,家里就像收破烂的一样。其它住户很气他,说让垃圾车载走就好,何必再捡回来,卖又不值多少钱。但这位同修认为有什么好气的,又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要给那位老先生卖的。这位同修就是会利用自己的一些时间去帮助别人。他觉得做这个行业的人很辛苦,需要去帮他,这就是他的修行法门。
反观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下手处,是怎么去饶益众生的?有的人会在环保上用功,但是既要发这个心就不要再起瞋心,因为有很多众生就是怕麻烦,放好五、六个桶子让他垃圾分类,他还是将所有垃圾倒在一个桶内,这种行为对有心做好垃圾分类的人来说,是件不可理喻的事,但是我们仍要退一步想,这是我们的想法,别人却不一定这么想。垃圾分类是为整个人群社会乃至地球服务,而不是为谁服务,只要我们尽力去做就好,不要因为众生不能如我们的愿,就起了瞋心,否则这个瞋心会把你最初所发的心给烧光而变得毫无意义了。
所以当发心时要懂得其中的真谛,绝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做到和我们一样。要大家都一样,只有极乐世界才有可能,在这个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中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清清楚楚的知道,无怨无悔的做,就是清净法。法就是自己做,贯彻下去,你的光明即会照亮世间,还有要求时,会认为这也不如意,那也不如意,仍然不清净,这也就是尘坌。
要离开这些尘境的干扰,首先,要明了不要看轻任何一件小事,因为任何一点点小事都是大法,像垃圾分类、环境保护或是到学校、医院当义工。原本老师只负责在教室里教学,现在为了孩子的安全必须走上街头,虽然只是为了执行职务,但是对于那些从小也是养尊处优或是较内向害羞的老师们来说,站在街头上风吹日晒,这内心成长当中的煎熬,我们也可以去体会看看。医院里病人的痛苦、难过和百般的挑剔、啰唆,这时自己所受的委屈,还不能叫屈的情况下,你才能够体会到菩萨的伟大。菩萨是最尊贵的,但是却受气最多,然而他之所以尊贵,就在于受气而不抱怨,这就是清净法。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