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了:成就禅定时,心有殊胜的明了性,不像凡夫的心是一种昏昧的状态。
(二)寂静:成就禅定时,心有殊胜的寂静,没有凡夫散乱的扰动相。(三)安乐:成就禅定时,心有殊胜的三昧乐。
以上禅定的明、静、乐是禅定的果相。透过前面的收摄内心,而成就禅定,为什么要修禅定呢?佛陀讲出一个理由:「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透过禅定的修学,能如实了知世间的差别因缘,这里的了知差别因缘相就是一种神通,如天眼通或宿命通等。世间有为诸法的变化,吉凶祸福的出现,它都有征兆,所谓「月晕而风,处润而雨。」见到月亮有晕,知道明天要起风;看到木头湿润,知道明天要下雨。世间吉凶祸福的出现亦复如是,都有征兆,一个人若内心寂静,他就能见到这些将要出现的征兆。我们不要把禅定看得很神秘,若经常能摄心,把扰动粗糙的心,透过专注力与相续力的收摄,内心寂静后你就会知道一些消息,知道自己或别人可能会发生什么事,这都是正常的状态,因为你的心寂静,所以能观察到这些征兆,这是禅定的功德-「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所以佛陀劝勉我们应该修习禅定。以上是禅定的自性功德,以下说明禅定的增上功德,修禅定是为成就佛法的增上,这才是修习禅定的重点。
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
消文若心安住禅定,心则不散乱,心是明了寂静,寂静而明了的状态。这有什么好处呢?「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水有洗除污垢的功能,若想保存水,必须「善治堤塘」,堤塘是四边有墙壁的蓄水池,有蓄水池才能储存水。同样的,若想成就无漏的智慧水,以洗除内心烦恼跟罪业的污垢,就必须修学禅定的专注,透过专注的力量,方能提升自己更高深殊胜的智慧,这是修习禅定的主要理由。
释义前面的禅定是成就世间福报的神通,这里佛陀提升禅定的功德,说明禅定能开展我们的智慧。经文的「善修禅定」,蕅益大师提出三个法要:
(一)成就安稳心:禅定它必须在安稳的状态下才能修学,这安稳包括调身、调息、调心:
(1)调身:修学禅定要注意调和色身,打坐时,色身由粗而细都有一定的章法。譬如工作后进入佛堂,不能马上禅坐,要先拜佛让身心气血调和,然后再经行、静坐,因为身体的活动,有由粗到细的次第。同样地,由禅定出来时,不能马上去工作,必须稍微经行缓和一下,再去工作。
(2)调息:气息也是要由粗到细,使气息缓慢而深长。
(3)调心:调心使它不落入掉举或昏沉,高低起伏的心能中和。以上是成就安稳之心。一般修学人天善法,不一定要求内心的安稳,心即使在散乱状态也能修学善法,但这里是讲修学出世间的功德,所以要先调和身心,使内心安稳。
(二)思惟禅定功德:禅定的修学是难得易失,很难很难成就,但得到以后却很容易退失,所以我们应该思惟禅定功德,使自己对禅定生起希求之心。如何思惟呢?思惟成就禅定,当下身心安乐。我们欲界的身心是粗重的,得禅定能破除粗重性,让你的身心感到轻安,轻安的快乐即是一种功德。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思惟透过禅定的修学,能使内心产生强大的明了性。所有的法门无论有多么的殊胜,都是由心所操作,心是能修,法是所修。如观世音菩萨在《大悲咒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持大悲咒,从初地直超第八地,而我们经常持大悲咒,感觉灭恶生善的功能似乎没有那么大,为什么持同样的咒,表现在观世音菩萨的内心有这么大的力量,而在我们内心所表现的力量却那么薄弱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散乱。虽然法宝的力量很大,但散乱心与法宝接触时,功德却开展不出来。又如《楞严经》中,佛陀对楞严咒功德的赞叹,那是无以复加的,它能灭除所有的罪障,但即使我们每天持楞严咒却达不到这功德,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散乱。所以若能加强心的专注力,这件事就不可思议了。若心多一分的专注力,所有行为的功德全都往前推进,因心的堪能性增强,造业力也随之增强。所以若在某个法上用功,这只是加持这个法,但加强专注力,却是增强所有法门修学的力量,所以专注力对我们非常重要。以上是思惟禅定有加强自心堪能性的功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