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面,
丙二、对治止苦法要
佛陀在经典上讲到我们生命的相貌,生命就像一个没有止尽的水流,我们由于过去的业力而召感今生的果报,也会因今生的业力而召感来生的果报,从这个因果相续的道理,就构成永无止尽的生命轮回。在这广大无边的生命轮回中,我们的生命会出现二种相貌,一是痛苦忧伤的果报,一是寂静安乐的果报。当我们开始厌离痛苦果报而追求安乐果报,这样的一个生命转变的主要关键点在于皈依三宝。在皈依三宝中,我们真正所皈依的是法宝,因为佛陀不能以他的神通力消除我们的罪障,也不能把他的功德直接输送到我们心中。佛陀的出现于世,对众生所能做的是说法度众生,使我们依止佛陀的教法修学,达到灭恶生善,离苦得乐的目的。所以宗喀巴大师在他的开示中一再强调,所谓的皈依三宝,真正所皈依的是法宝,因为佛有说法之恩,僧有住持正法之恩,所以也皈依佛宝与僧宝。
佛陀教法的内涵开展出戒定慧三学,这三种法门能使众生离苦得乐。本经把佛陀的戒定慧之学,依其浅深分成二类,一是共世间法要,一是不共世间法要。前面所修学的是成就人天安乐果报的戒定慧,这是基础的共世间法要。这又分成三科,前面第一科是对治邪业,这是偏重持戒,以对治身口的过失。以下的二科,包括本科的对治止苦法要,这是透过止观的修学,以消灭心中的颠倒。所以戒定慧的分判,前面的一科偏重戒学,丙二的对治止苦法要,及丙三的对治灭烦恼法要,都属于定学与慧学所收摄,这是整个科判的大意。
对治止苦的「对治」是因地的修学,透过戒定慧的修学,对治心中的烦恼与罪业。「止苦」是果地的功德,经由前面的对治使身心世界离苦得乐。
对治止苦共有三个法要:丁一、根欲放逸苦对治。丁二、多食苦对治。丁三、懈怠睡眠苦对治。
丁一、根欲放逸苦对治
戊一、根放逸苦对治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
消文「根放逸苦对治」共有三段,这一段是说明调伏五根的功德。佛陀招呼比丘说:「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在佛陀灭度前,诸位比丘乃至七众弟子,聆听佛陀前面开示的对治邪业法要,身口二业安住在根本戒及方便戒,内心产生清净的功德及安稳的功德。有了前面的功德,应如何修,才能使功德继续增长广大呢?「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在持戒后,应进一步调伏五根。眼耳鼻舌身五根是前五识活动的工具,五识要生起了别功能,须依止五根做为工具,五根的活动就带动五识的了别。这五根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活动,眼识了别种种颜色,耳识了别种种的音声,乃至身识了别种种的触感。佛陀告诉我们,五识依止五根接触五尘时,「勿令放逸」,这放逸有二层意义:
(一)内心对于杂染法不能加以防止,对接触杂染法认为无所谓。
(二)于清净法不加修学,对三宝的清净功德没有主动追求的意乐。
放逸者的眼耳鼻舌身五识,漫无目标的攀缘尘境,对于恶法不想防止,对于善法也不想成就,只随顺自己的妄想而活动,这称为放逸。应如何调伏五根呢?佛陀以牧牛的譬喻来做说明:牛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牧牛之人是指修行人,佛弟子应以什么心态来调伏五根呢?「执仗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苗稼是已成熟的稻米,这里是指经由持戒所产生的清净安稳功德。「执仗视之」的「视」是内心的观照力,这观照力主要是观照业果的道理,以业果的道理来观照眼耳鼻舌身五识的活动。业果又如何观照呢?在宗喀巴大师的《广论》中说,观照业果有三个内涵:
(一)业果决定:观照由五根所造的善业决定召感安乐果报,罪业决定召感痛苦果报,这道理绝不错谬,也绝无侥幸。若造罪业,一定会带来痛苦,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而已,这道理是绝不能改变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