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于四供养,知量知足:对饮食、衣服、汤药、卧具的供养,知道需求有一定的数量,得到后要满足感恩,不要多多追求。
(六)趣得供事,不应畜积:趣是随顺,随顺应得的供养,有多的就布施给常住或是需要的人,不要贪蓄积聚。以上六点是意业戒法的安住。
释义身口意三业的安住,我个人认为有二段经文最为重要:第一是「节身食时,清净自活。」对出家众来说,自己有二个选择,一是过「少欲知足」的生活,对别人无所求,如此就能把自己的精神体力,完全用于修学戒定慧以追求不朽的功德,追求临命终时带得走的功德。第二个选择,自己喜欢过舒适的生活,则必须与有钱的信徒交往联络,你对他有所求,他也对你有所求,你得耗损很多精神体力陪着他,自己所剩下的时间就不多了,到了临命终时,你绝对会后悔。所以这里佛陀要我们觉悟,「节身食时,清净自活。」要尽量过着少欲知足的生活,则对信施无所求,自己就能做主,把握时间,多在佛法上用功。
第二是「当自端心,正念求度。」只是「少欲知足」还不够,内心要生起希求解脱之心,培养止观的正念。以上这二点,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前二段的经文,佛陀把根本戒与方便戒皆宣说完毕,以下佛陀赞叹根本戒与方便戒能引生种种功德。
丁三、明戒能生诸功德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消文以上的根本戒与方便戒的戒法众多,受戒后,所要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境界有无量无边之多,佛陀在临灭度时,挑选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故称为略说。持戒是「正顺解脱之本」,这里是拣别外道的无益苦行,外道他虽也能持种种的苦行,但不能成就解脱。解脱是能解脱烦恼跟痛苦,此处的解脱主要是指禅定跟智慧,戒法本身虽非禅定跟智慧,但它能随顺解脱及随顺智慧,所以它是正顺解脱之本,故有资格称为「波罗提木叉」,它是别别解脱。
「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透过前面的根本戒而产生功德,透过方便戒使这功德更加安稳,更加增长广大,如是而生起禅定,禅定则能解脱我们对三界的欲望。一个人若贪欲重,内心扰动不安,这是苦恼的境界。得到禅定后,内心能够感到寂静安乐,所以禅定有解脱欲望的功德。其次,由戒、定的帮助,能产生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能灭除三界的痛苦。持戒而生禅定,由禅定而生智慧,持戒跟禅定本身是扮演增上缘的角色,也就是说,虽然持戒,但要修禅定仍要修「心一境性」,须修专注力与相续力,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得到禅定后,若要成就智慧,仍要在教法上闻思修,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因此戒与定是增上因缘,它不是亲因缘。
丁四、说劝修戒利益
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
消文佛陀在讲完戒法后,总结说:「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缺。」这里的「当持净戒」主要是指根本戒,须执持根本戒。「勿令毁缺」古德解释是指方便戒,对身、口、意的方便戒不能缺损。为什么要持戒呢?因为只有透过持戒才能产生出世的善法,这善法包括禅定跟智慧。
如果不能依止根本戒与方便戒,则种种出世的禅定与智慧功德,皆不能生起,未生的不生,已生的也会丧失,所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我们在成就禅定跟智慧之前,内心要找到二个住处,第一是功德住处,这是指受持四根本戒,则起码自己的身、口、意安住在功德。佛法讲功德是指三善道以上才称为功德,五乘中的功德,起码成就人天乘的功德。若不奉持四众戒法,即使你布施盖医院,做种种慈善事业,若戒法有所亏损,这善业不能成就功德,而到畜生道做一只狗,福报虽很大,有人侍奉你,但你得不到尊贵身,只在卑贱的果报中享受善业。若要成就功德住处,须持四根本戒法,保住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的尊贵身,所以修学佛法,第一要先找到功德住处。其次要找到安稳住处,这是方便戒,若对已有的功德要增长广大,对于远离凡夫的增过,远离外道的损智,乃至安住身、口、意的戒法,都必须要奉持,功德才能安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