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的智慧 一、主讲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5 02:38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经题与译者
《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从印度传到东土(中国)的第一部佛教经书,也是《佛遗教三经》里面其中之一。内容教诫大众在个人修养和证道果上的要求,如何破我执和法执,自利利他,是佛弟子应当修学之经典。讲经之前,先提纲挈领,解释经题,掌握纲要,对经文内容作一大概了解。
经题
佛说四十二章经之经题有七个字,有通题和别题。经是通题,通是同的意思,佛所说的一切大小乘经典皆称为经。此外,佛弟子如菩萨、声闻、化人、仙人及天人所说的,只要能够上契佛的意旨,下化众生的根器,都可称为经。因为每部经之内容不同,所以题目也有异,“佛说四十二章”六个字是别题,正如每个人有自己的名字一样,“经”之一字,就像先生或小姐,只是通称。
根据天台宗七种立题,分有单三、复三、具足一。单即一数,人、法、喻中取其一。单者有人,而无法及喻,如《佛说阿弥陀经》之佛是人,阿弥陀佛也是人,以人名得题,是单人立题。或有法者,而无人喻,如《涅盘经》,是以法而得名,是单法立题。单有喻,而无人法,有《大宝积经》喻佛法如珍宝聚在一起,只要我们肯去争取,都能够得到法宝,这是以喻得名,是单喻立题。
讲到复三,复者有两数,亦分有人喻、法喻和人法三种。人法,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之地藏是人,本愿是法,此经无喻,是人法立题。法喻,如《妙法莲华经》,妙法是法,莲华是喻,而无人,是法喻立题。人喻,如《如来所说狮子吼经》,如来是人,狮子吼是喻,而无法,是人喻立题。
言具足一者,题中具足人法喻,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人法喻三者皆具备,所以名具足。
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佛是人,四十二章是法,没有喻,所以此经是以人法立题。以下再分别解释经题七个字。
“佛”字,梵语佛陀耶,翻译中文为觉者,觉有三种意思:
一、自觉:凡夫执着世间一切为实有,未能觉悟(名不觉),不知诸法缘起缘灭,本无实性。佛已觉悟人生诸法实相,缘起性空,本无实性,称为自觉,所以与凡夫有别。
二、觉他:二乘人(声闻、缘觉)虽能自觉,但不能觉他,只管自己,住于涅盘,全无利他之心。他们与佛不同之处,在于佛以度众生为事业,能令他人也觉悟,称为觉他。
三、觉行圆满:菩萨之觉悟,超越一切二乘人,他们以平等心行菩萨道,虽然自觉觉他,但自利利他之修行还未圆满,不能与佛相比。佛陀既能自觉,又能觉他,两者皆圆满,所谓觉行圆满,即三觉圆满。同时具足法身、般若及解脱三德。
“说”者,悦也,意解作喜悦,佛应机施教,以说法度生为悦,就是佛陀亲口所宣说的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个段落。佛灭度后,其弟子结集经藏时,把佛的教法,一章一章结集,成为一部经。每段开首几乎皆有“佛说?二字,把佛陀一生所宣讲的佛法,随着众生的根器,所谓:“随机说法,应病下药。”摘其最切要、归纳累集,简明的成此经典。
“经”字含义很多,内容很广。根据《华严经》所说:经有十种含义,包括涌泉、出生、显示、绳墨、贯穿、摄持、常、法、典和径。涌泉,好像泉水从地底下源源涌出,义味无尽,吸之不完;出生,无量智慧;显示,能显诸佛妙理;绳墨,是规矩法则;贯穿,佛说的道理,一字一句,贯串成经;摄持,摄引众生,受持佛法;常,是自古至今,恒常不变;法,是三世诸佛都依从的修学法门;典,典范就是模范,如黑夜之明灯,迷途之指南;径,是途径,令迷者不会走错路。“经”总合而言,名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
经题介绍完了,那么,这部经是由谁翻译过来?
译者
“后汉迦叶摩腾、竺法籣同译”
汉朝有西汉东汉,后汉即是东汉,(公元二十五至二一九年)。在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六二年)的时候,皇帝做了一个梦,见有一个人全身金光闪闪,由空中飞到宫殿内,第二日明帝上朝时,问诸文武大臣,当时之太史名叫傅毅,对皇帝说:“臣曾听说在印度有神,号之为佛,现在陛下所梦,可能是佛。”同时有一位博士叫王遵,他曾看过《周书异记》,里面记载,于周昭王二十六年(公元前一O二五年),印度有大圣人出生,后传其教法,流布四方,于一千年后,就流传到中国。汉明帝听了这话,计算一下时间,周穆王到汉明帝的时间,大约一千年,即命大臣,蔡愔、秦景、王遵等十八人,都是有名望的,如现在国际部、外交部之高官,派至印度取经,永平七年出发,他们在印度经过三年努力,至永平十年,取了很多梵文经典,并请了两位梵僧,就是迦叶摩腾和竺法籣二位印度和尚,一起来到我们中国,明帝对二位梵僧非常敬重,安排住鸿胪寺,当时鸿胪寺属于外交部,是政府一个最高级的机构,后来为了纪念白马驮经,在洛阳建白马寺,它是中国第一座寺院,亦是此经的翻译处,当时第一部翻译为中文的佛经,就是这部《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法传到中国之时,有五岳道士来障碍佛教之传播,加上从印度来的二位梵僧,受到汉明帝的器重,引起道教的嫉妒,禀告皇帝说:“佛教是外国教,不应在中国流传。”于是在永平十四年正月十五,聚集于白马寺,东西两边各设一坛,东边摆放道教的书,西边是从印度取回来的佛教经典及佛的舍利子,用火焚烧经典,以辨真伪,在白马寺之群众,看见道教的经书,全被烧毁,变成一堆灰,甚至平时具有灵术的道士,他们能飞天腾云,都失去了神通;至于佛教的经典,没有一丝毫受到损坏,舍利子更发出种种彩光,普照虚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更显出神力,随着光明在空中游戏,在场的人,个个赞叹不已。这时在场的道教信徒都在哭泣,数百名道士皆被感动,皈依佛教。
汉朝以后,要知古德取经之困难,义净法师有偈曰:“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去者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路远壁天唯岭结,沙漠遮日力疲殚,后贤未有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晋宋齐梁唐代间,这是朝代背景,晋分有西晋、东晋,晋以后是南北朝,隋朝,唐朝,唐分盛唐、中唐、晚唐。都有杰出的高僧,经过千辛万苦,九死一生,去印度取经,如唐玄奘大师曾发愿,“宁去西土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所以我们要学习古德求法、取经的精神,并要好好敬读经典。
叮咛语:
这部经典,是佛涅盘后,由他的弟子们,把他所说的一些精句,摘要编集。因此,这部经综合了佛陀所说的大小乘法,亦充分反映了佛陀一生说法的主要内容,从小到大,由浅入深。所以说,这部经典的智慧,真是拯救众生,离苦得乐的妙方。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