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人觉经 结劝流通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4 15:12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盘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这一段是总结以上八事,说明:只要依据以上八个法则来修行,即能契悟诸佛菩萨同悟、共证的菩提心,也就是人人本具的觉性。
「精进行道,慈悲修慧。」契悟了这念觉心,只是修行的开始,还要继续不断精勤努力地用功,悲智双运,在利他当中完成自利。
「乘法身船,至涅盘岸。」「法身」就是因地的觉心,涅盘就是果地的圆满觉性,亦即「乘法身船」所得的果报。法身即是我们当前这念无相、无我、无住的菩提心,《金刚经》云:「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菩萨于度众生时,若有一念能度人的我相,可度者的众生相,即是着相;证到空性而沈滞于空,即是法执,这些都不是菩提心。唯有离一切相,发菩提心,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方能契合法身。因地上如此修持,当下即与果地觉性相契;念念契合法身,即登涅盘彼岸。
「涅盘」意即烦恼永灭,生死永离。佛法中有四种涅盘:有余涅盘、无余涅盘、无住涅盘、自性清净涅盘。前二者是断烦恼,证空性,其中有余涅盘是尚有色身存在;无余涅盘则已舍弃有漏的色身。后二者是证悟菩提心,无住涅盘是以般若智慧洞悉诸法如幻,故不住生死,有大悲不舍众生故不住涅盘;自性清净涅盘非修断所得,乃众生本具清净的佛性,不增不减,不出不入。此中自性清净涅盘是佛所证,也是一切大乘菩萨所欲亲证的终极目标;而这个目标其实就是众生本具的佛性,亦即回归众生自心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众生本来就是安居在本具的「自性清净涅盘」之中,但因无明的缘故,妄计有我、有法,逐梦生死、自取流转,因此需要那些已经觉醒的人来开示、引导,使其从大梦中醒来,如此而已。
果位上的菩萨虽已出离生死,但以大悲心之故,不住涅盘,再度往还于生死梦幻之中,倒驾慈航,普度一切众生。然而,用什么方法度众生?还是用这八个法门,开导一切众生,使其彻悟:生死唯苦,只有舍离五欲之乐,回归当下这念心,老老实实用功,时时刻刻觉察、觉照、觉悟:一切法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唯此一心,别无一法可得。若能如此切实履践,则不待将来,当下就能契悟法身,出离生死。这就是成佛的圣道,是一切众生获得究竟大乐的不二法门。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佛弟子若能经常诵习这八个法则,明记在心,切实履践于日常生活之中,就能转除无始劫来积习成垢的罪业与烦恼,使我们的心回复本来的清净;心清净,菩提自然现前。如此修习,即可「速登正觉」。
「速」就是速疾,菩提即是「觉」。佛法有顿法与渐法之分,渐法有能有所,因地修种种加行,断烦恼证菩提;顿法则无能无所,烦恼即菩提。禅宗初祖达磨祖师未来东土前,见东土具大乘根性,于是派遣两位弟子前来中国传顿教法门。但因根性未熟,诸山大德乍闻顿教之法,各各狐疑,不能信受,二人因之被摈至东林寺。慧远大师见此二人即问:「你们到底传的是什么教法,为什么被摈逐至此?」二位仁者说:「我们传的是顿教法门。」慧远大师说:「你们所传的顿教法到底有多快,堪称「顿」法?」于是他们把手伸出,伸手成掌,又屈手握拳,问:「这样快不快?」远师说:「很快!」二位仁者又说:「还有更快的。」远公问:「那是什么呢?」仁者答:「烦恼即菩提」。
一般人认为烦恼便是生死,菩提即契涅盘;经论中也说:修行须历三大阿僧只劫方能证佛果。但是,当我们体会到:原来菩提涅盘与生死烦恼皆不离当前这一念,这一念心迷了即是烦恼;悟了即是菩提。故知证道不是将来的事,而是现在、当下!一般人无法亲证菩提涅盘,因为心中仍有时间、空间,以及人、我等等分别。殊不知:心本来就是无形无相,只因无明妄动,因此在本自清净、本无一法可得的心中,妄认有我、有法、有烦恼及生死,于幻法中妄生分别。现在觉悟了,时时刻刻回归当下,就能契悟本自清净的觉性。然而,由于心中仍有无明习气的牵动,无法时时刻刻安住在清净无染的觉性上,所以还要继续保任这个觉性,行住坐卧皆不离当下,清楚明白,如如不动,一直到无明尽除,就能常住于诸佛同证的自性清净涅盘。这是最真实、最圆满的快乐,这个快乐,不是求来的,也不是五欲之乐可比拟的,而是我们自心本具的自在。只要依据这个法门来修习,人人皆能觉醒,永除生死大患。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