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修行养生 >

护胃健康专题-云端佛学(9)

  (六)十二指肠溃疡治疗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一种慢性、容易复发的疾病。绝大部分球部溃疡患者经过Hz受体桔抗剂泰胃美(甲氰昧服)、雷尼替丁治疗6周后,均可愈合,但停药这后,约80%的病人会在一年内又复发。因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最重要的是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复发。
溃疡病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侵袭球部粘膜,前者攻击力超过后者防御力所致。现代溃疡病治疗的策略已着眼于减少胃酸分泌和提高粘膜抵御侵袭能力的两个方面。有关医学专家认为,对HP(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球部溃疡患者可用Hz受体桔抗剂合并抗菌药(如庆大霉素口服片、麦滋林—S颗粒、胶体铋剂);对HP阴性球部溃疡患者可用Hz受体阻滞剂合并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治疗。对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可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治疗4-6周。以上联合用药对降低球部溃疡的复发率大有裨益。
溃疡愈合后,为预防复发可采用长程半量Hz受体桔抗剂每晚服用,需6个月—1年甚至更长些时间。这种日维持量疗法适用于慢性溃疡有出血史、经常复发(每年发作2次以上)的老年患者。对于近3年内经胃镜诊断为溃疡病,每年至少有一次急性发作的18—60岁球部溃疡患者,可采用短程治疗后再进行症状性自我疗法(简称SSC)。

  (七)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的预防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一种慢性、容易复发的疾病,绝大部分球部溃疡患者经过Hz受体桔抗剂泰胃美(甲氰昧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治疗6周后,均可愈合,但停药之后,约80%的病人会在一年内又复发。
  近代认为,溃疡病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侵袭球部粘膜,前者攻击力超过后者防御力所致。现代溃疡病治疗的策略已着眼于减少胃酸分泌和提高粘膜抵御侵袭能力两个方面。有关医学专家认为,对HP(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球部溃疡患者可用Hz受体桔抗剂合并抗菌药(如庆大霉素口服片、麦滋林—S颗粒、胶体铋剂);对HP阴性球部溃疡患者可用Hz受体阻滞剂合并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治疗。对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可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洛赛克治疗4~6周。以上联合用药对降低球部溃疡的复发率大有稗益。
  溃疡愈合后,为预防复发可采用长程半量Hz受体桔抗剂每晚服用,需6个月~1年甚至更长些时间。这种日给持量疗法适用于慢性溃疡有出血史、经常复发(每年发作2次以上)的老年患者。对于近3年内经胃镜诊断为溃疡病,每年至少有一次急性发作的18~60刚球部溃疡患者,可采用短程治疗后再进行症状自我疗法(简称SSC)。

  二、胃脘痛治疗
  胃脘痛的辩证,主要辨别是病邪(寒、热、食滞等)阻滞引起的,还是脏腑失调(肝气郁结、脾胃虚弱)引起的;病在肝,还是病在脾胃;是实证(病邪阻滞、肝郁、肝火),还是虚证(脾胃阳虚或胃阴不足);尚属气滞还是已成血瘀等几个方面。
对本病的治疗,以“理气止痛”为临床上通用之法,但是。还需进一步审证求因,属于病邪阻滞者,当辩其邪而去之;由于肝气郁滞者,当疏泄肝气;因于脾胃虚寒者,当温中散寒;疼痛日久不愈者,往往由于化火、伤阴、血瘀所致,当分别病情采用清火、养阴、化瘀等法。
  1、 病邪阻滞
  (1)主证: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局部热敷痛减,口不渴或喜热饮,苔白,脉紧。
  辩证:寒邪犯胃,或食生冷,寒积于中,阳气被寒邪所遏而不能舒展,以致疼痛。舌
苔白腻,脉昆属寒,胃痛暴作时,多见紧脉。
  治法:散寒止痛
  方药:轻症仅用局部热敷或服生姜没即可止痛。较重者可服良附丸,每次4.5~9克,每日2~3次,如不效,可用半夏厚朴汤。兼挟食滞者可加枳实、社曲、鸡内金等以消食导滞。
  (2)、食滞胃脘
  病因病理
  多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胃纳化失常,中焦气机受阻所致。食浊内阻则脘腹胀满,纳呆,大便不畅或稀溏,便下恶臭,舌苔厚腻,脉滑。胃气不得下降则上逆故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吞酸。
  临床表现
  主证:胃脘胀闷,甚则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
  辩证:饮食过多,停积于中,故见脘腹胀闷而痛,嗳腐吞酸;呕吐之后,积滞得去,脘痛得减。舌苔厚腻。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方药:可用保和丸加砂仁、枳实、槟榔等,如不效,可用小承气汤加木香、香附等,如受寒停食,郁而化热,胃脘痛较剧,兼苔黄便秘,或见发热者,再加芒硝以下之。

  2、 肝气犯胃
  主证: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大便不畅,脉弦。
  辩证:肝主疏泄,情志不舒,则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作痛;胁为肝之分野,气病多游走,故其痛攻撑而连及两胁;气机不利,胃失通降,因而胀满、嗳气,大便不畅,肝气犯胃,可见弦脉。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香附、川芎等为疏肝解郁之主药,疼痛较重者,可加木午、延胡索以理气止痛;嗳气较多者,可加沉午、旋复花以顺气降逆。
气郁日久,可以化火,出现痛势急迫有烧灼感,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苦而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黄芩汤合左金丸,酌加疏肝理气药。

  3、 脾胃虚寒
  主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嗳喜按,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白,脉软弱或沉细。
  辩证:脾胃虚寒,阳气不足,水饮停聚,故痛不甚而泛吐清水。脾阳虚而寒盛者,则畏寒喜暖,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折,脉软弱或沉细,均为中虚有寒阳气不能输布之象。
  治法:温中散寒
  方药:用黄芪建中汤加木香,炮姜、煅瓦楞等以温中止痛(桂枝可改用肉桂)。

   4、瘀血凝滞
  主证:胃脘痛有定处,痛如针刺或刀割,或见吐血紫黑,便血如墨,舌质紫暗,脉细涩。
  辩证:疼痛日久难愈因血瘀为气滞和虚寒之进一步发展,病根更深,瘀血有形,故痛有定处,久痛入络,脉络损伤,所以吐血、黑便。舌色紫黑,脉细涩,为血行不畅之症。
  治法:化瘀通络
  方药: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桃仁、五灵脂等化瘀止痛,与香附、延胡索、赤芍、甘草等同用,兼能理气和中,增强止痛作用;如血出不止,去校仁、川芎、红花加炒蒲黄、参三七、灶心土等止血药。如出血后面白神倦脉细弱者,可加党参、黄花芪、白术等以益气摄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