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修行养生 >

护胃健康专题-云端佛学(4)

  溃疡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病程较长,疾病缠绵难愈。
  (2)一般在季节、气候变化时易发作。
  (3)胃溃疡多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内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则在饭后2~4小时内开始疼痛,直至下次进食才能使疼缓解,且常驻于夜间发作。
  (4)进食或服碱性药物可暂时缓解疼痛和止痛。
  (5)还伴有嗳气、返酸和消化不良症状。
  
  溃疡病出血的临床症状
  溃疡病出血可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失血量的多少及失血速度的快慢有密切关系。当出血50~100毫升时,即可出现黑便,出血达400毫升时,不但有黑便而且可出现呕血及一系列失血的症状。持续大量出血可以导致血容量降低、贫血、组织缺氧、循环衰竭以及死亡。
  (1)呕血与黑便:一般幽门以下出血或胃出血少者不引起恶心、呕吐,亦不发生呕血,只解黑便。如果出血量大,可引起恶心、呕血,如果血液在胃内滞留时间短,呕吐物则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如果血液在胃中停留时间长,氧合血红蛋白受胃酸作用变成正铁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胃内出血若未呕出,便排入肠道,形成黑便或柏油样便,出血量大、肠道蠕动快时可为暗红色血便。
  (2)上腹疼痛及不适感:大多数溃疡病患者出血前上腹疼痛、发作或加剧,而出血后往往疼痛减轻或消失。
  (3)血象变化:大出血初期,由于周围血管收缩与红细胞重新分布等生理调节,血红蛋白、红血球和血球压积的数值可无改变。在出血6~12小时后,由于组织间液体进入血循环,使血红蛋白(血色素)与红细胞稀释而数值降低。出血后白细胞增多常在1万以上,中性白细胞亦增加。
  (4)发热:中等量或大出血病人,常伴有发热,一般在24小时内即可出现,多数在38.5℃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这是由于肠腔内血液分解产物的吸收、血容量减少、贫血、体内蛋白质被破坏、循环衰竭等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所致。
  (5)周围循环衰竭:失血后,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可引起心跳加快。若出血量过多,回心血量及心脏输出量均减少,则可导致循环衰竭,同时呼吸功能亦受到影响。由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严重缺血、缺氧,则休克将成为不可逆的。在周围循环衰竭时,患者可表现为烦躁不安、疲乏、心慌、头痛、恶心、口渴、呼吸困难(缺氧)、皮肤苍白,有时有发绀、四肢冷劂、脉搏细弱直至不能呼吸,血压降低甚至测不出。持续性大出血可造成少尿或无尿,严重的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6)氮质血症:许多溃疡病患者在大出血后的最初几天内出现氮质血症。当继续出血时,血中氮的会计师亦逐渐增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出至肠腔中的血液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氮质血症;另外大出血可引起肾功能减退,不能排出氮质,因而产生氮质血症。

  (一)胃溃疡
  病因
  在医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有酸就有疡”,意思是胃溃疡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胃酸分泌过多,使胃粘膜的局部遭到了侵蚀而发生缺陷、损坏,从而形成了溃疡面。由于溃疡与胃酸接触有关,故胃酸缺乏者不发生溃疡,正常情况下,胃粘膜抵抗着各种细菌和病毒对胃壁的侵蚀和破坏,使粘膜下的各种细胞组织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胃酸—胃蛋白酶对胃肠粘膜也并无损伤。一旦胃粘膜的屏障作用被破坏或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与胃粘膜防护机制之间失去平衡,溃疡也就形成了。
  目前医学认为,胃溃疡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如遗传、体质、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神经精神(身心)诸多因素,它的病因通常有内因、外因或二者兼而有之所致。内因多与先天秉赋不足、胃脾虚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异常等有关;外因多与饮食不节、嗜酒过度、寒邪直中脾胃等有关。

  病理
  胃溃疡以慢性单发者常见,少数病例有恶性倾向。溃疡常发于胃体小弯和胃窦,是胃壁溃烂形成的缺损。溃疡先从粘膜层开始,逐渐殃及粘膜下层、肌层,以至浆膜层。
  经实验及临床证明,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尤其是胃酸,在溃疡形成中占主要地位。持续胃酸分泌过高,可引起消化性溃疡。胃酸分泌与壁细胞总数密切相关。而壁细胞数增多与遗传及体质因素或壁细胞长期遭受到兴奋刺激有关。壁细胞膜具有毒碱样(M)、胃泌素(G)、组胺(H)三种受体,相应的兴奋刺激是:
  ①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产生的乙酰胆碱;
  ②G细胞分泌的胃泌素;
  ③邻近的肥大细胞产生的组胺。
这些刺激的增加,都是重要的致溃疡因素。
  此外,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紊乱、胃泌素和胃液潴留、胃粘膜上皮细胞的脂蛋白层破坏、胃粘膜细胞更新和修复能力的降低、胃粘膜血流的减少等均与溃疡的发生有关。

  临床表现
  多数胃溃疡病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症状主要特点是: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体症不明显。约10-15%患者平时缺乏典型临床表现,而以大出血、急性穿孔为其首发症状。
  ⑴慢性经过:除少数发病后就医较早的患者外,多数患者病程已长达几年、十几年或更长时间,疾病缠绵难愈。
  ⑵周期性:除约10-15%的患者第一次发作外不再复发,大多数患者反复发作,病程中出现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反映了溃疡急性活动期、愈合期、瘢合期、瘢痕期的溃疡周期的反复过程。
  ⑶节律性:溃疡病与胃酸刺激有关,临床疼痛与饮食之间具有典型规律的节律性。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半小时到2小时之间出现,持续1-2小时渐消失,直到下次进餐后重复上述节律。
  ⑷疼痛部位:胃溃疡疼痛多位于剑下正中或偏左,疼痛的性质可为钝痛、胀痛、刺痛或灼痛,除上腹痛外,尚有嗳气,反酸、胸骨后烧灼感、流涎、恶心、呕吐、便秘、失眠等症状。此外,巨大溃疡疼痛常严重而顽固,范围较广泛,大出血及穿孔多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