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译解-云端佛学(6)
时间:2016-09-04 05: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次
解 佛的一切表现,都有所象征,不是无意义随便作的。光从顶上放出,是象征所说神咒,至高无上。光具百种宝色,是象征此神咒功德无量,能利益一切众生。光强而有力,象征此咒摧伏邪恶,一切无畏。明亮朗照,是象征能破一切黑暗。光中出生千叶宝莲,‘花’是代表因,‘千叶’代表多种,象征此神咒能产生一切善因。花中有佛化身,是代表果。象征此果非‘空’。此佛为光中化生,象征此果非‘有’。因为‘空有’平等,自然一切无碍。跏趺坐安稳不动。象征此咒力坚固不动。此咒由顶上化佛说出,象征此咒为心咒,非同口语所说。
正文 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
译文 命文殊师利菩萨,以此咒前去救护阿难。
解 佛法传扬,不离三宝。三宝指‘佛’‘法’‘僧’。‘佛’是创始者,‘法’是所说内容,‘僧’是传法者。三宝缺一,佛法不传。今天说神咒。也是这样。佛说为‘佛’宝。神咒为法宝。命文殊前去为僧宝。表示将来此咒传扬,须三宝具足。同时阿难为邪术迷惑,非大智慧不能破迷,文殊表智慧。因此非文殊前去不可。
正文 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译文 于是恶咒销灭,文殊把阿难和摩登伽一同带到佛这里来。
解 如来神咒,发自真际;摩登伽邪法,本是幻术。‘真’一显现,幻自然不能存在,因此恶咒销灭。‘提奖’是对二人而言;阿难从迷初觉,力弱需要‘提’携。摩登伽邪术销灭,羞愧难容,需要奖劝,才肯同来。
正文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译文 阿难一见著佛,一面顶礼,一面悲伤的哭泣,恨自己从‘无始’〈注〉以来,尽管以多闻著称,理论听得很多,但缺乏实际修行的功夫。所以道力不够,一遇著摩登伽的邪术就被述惑。
注一 指时间,就是说从极久远以来。
正文 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
译文 重新殷勤请问‘十方如来’〈注一〉能够成就菩提〈注二〉,
注一 佛不只一尊,十方世界都有佛存在,故称十方如来。
注二 菩提就是‘觉’。彻底成就了菩提就是成佛。
解 阿难因为惭愧自己的道力不够,故重发大志,不但想在修行的功夫发努力,而且不甘心于小乘的罗汉果。发大乘心,想求佛的无上成就,因此殷勤启问。
正文 妙奢摩他,
译文 妙奢摩他〈注〉,
注 ‘奢摩他’是印度梵语。意思是‘止’。‘止’就是停止不动。
佛家用功,首先在思想上下功夫。众生一天到晚,妄想纷纭,散乱不‘止’。一切烦恼,由此而生。要止息烦恼,必先止息妄想。止息妄想,并不是把思想压制不动,而是使妄想自然不生。因为起心去压制妄想,压制心本身就是一个妄想。如此怎能达到止息妄想的目的呢?因此止息妄想是一个高深微妙的工夫,故名‘妙奢摩他’。
正文 三摩禅那,
译文 三摩禅那〈注〉,
注 ‘三摩’是梵文译音,或译为‘三摩地’或译为‘三摩提’,或译为‘三摩波提’其意义是‘等至’。‘等’是平等,‘至’是极点。‘等至’就是平等达于极点。众生一天到晚处于妄想中,‘妄想’中出生种种生灭变化的现象,因为妄想中,思想变动不已,于是无法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客观事物本来平等。一切不同的概念都产生于比较,假如我们停息一切妄念,那么,宇宙万物各安本位,一切自然平等。妄念一动,一切相对概念随之而生。一切相对概念都是妄想的产物,真理不是相对的概念,妄想也不是究竟的真实。若要证得永恒的真理,首先必须脱离相对的概念——如动,静,空,有,生,灭等——要脱离一切相对的概念,必须要妄想停息。妄想停息名为‘止’。‘止’的相对概念就是‘动’。
若有意去停息妄想,恰好仍然落在相对概念中。因此尽管妄想自然停息,而却不是有意去停息它。没有丝毫‘停息’的思想存在。这才是正确的‘止’。这才是佛家的正定。由这个定中观照宇宙万物自然平等。平等之极,名为‘等至’。
其次再说‘禅那’,‘禅那’的意思是‘静虑’。这当中包含两重意义,一重是‘静’,‘静’就是上文所谈的‘止’。二重是‘虑’,‘虑’就是‘观’。因为静到了极点,并不同于木石。木石无知无觉,有什么可贵?在这个静到了极点时,不但有知有觉,而且朗照万物,无所不现。这个朗照万物,无所不现就是‘观’。在这个‘观’当中,虽然朗照万物,然而这当中不杂一丝妄想。湛然不动,犹如一面明镜,虽然万象森罗,全部显现在镜中,而明镜明如秋水,湛然不动。这就是‘观’。其实‘止’和‘观’并不是两件事,湛然不动就是‘止’,明如秋水即是‘观’。惟其‘湛然不动’所以才‘明如秋水’,惟其有真‘止’才能有真‘观’,惟其真‘观’中,才能见真‘止’。这就叫‘止观双运’,‘止观不二’。到了这个境地后,才能进一步察知什么是天地万物生灭变化的原理?什么是宇宙人生不生不灭的本源?然而这个境界,精深微妙,非亲历实证不能明注。言语所不能说出,佛家谓之‘言语道断’。思维不能达到(心),动作不能显示(行),无方所无地点可指(处)。所以佛家谓之‘心、行、处、灭’。这个工夫,不是一天能够达到的。必须依次循序渐进,后文当详论。
正文 最初方便。
译文 开始用功的方法。
解 惟其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不是一下就能作到的,因此阿难问开始当怎样下手?‘方便’就是‘道路’‘途径’的意思。
下文当依次谈到修‘三摩’,何者为‘最初方便’?何者为‘初方便’?何者为‘正修’?何者为‘最终究竟’?修‘禅那’何者为‘最初方便’?何者为‘初方便’?何者为‘正修’,何者为‘究竟圆满’?
正文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译文 此时复有恒河沙这样多的菩萨,以及十方的大阿罗汉辟支佛等,都愿意听佛讲这个问题。大家都静坐一旁,注意听佛的讲示。
解 因为阿难所问,为十方如来成佛之法,所以无不乐闻。
正文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
译文 佛告诉阿难:‘你和我是同胞弟兄,同生长在一个家庭。’
解 佛先以弟兄的感情安慰阿难的悲泣。
正文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译文 当初你发心从我出家,你在我的佛法中,看见什么好的地方?使你能够断然舍去世间深重恩和爱?
解 世间恩最深莫过于父母,爱最重莫过于妻子,但出家都要舍弃。
正文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
译文 阿难答佛:‘我看见如来的三十二种相好,殊胜端妙,不是任何人所能及,身体明亮而莹洁,犹如琉璃一般。’
正文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佛教未来之展望-云端佛学
- 下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译解-云端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