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前面四个字断欲绝求,便于我们大家理解,每段会有一个标题。 佛言:出家沙门者,佛言即佛说,就是告诉我们要尊重。依照而做,能得到真谛。我们讲的出家是推而广的,并不是与居士没有关系,在家居士也可以出爱欲之家,只是不讲自己是出家人而已。 断欲去爱,断除我们的欲望。欲望有很多种,层次也不同,有时我们的心没有力量,必须强制远离。梵网经菩萨戒其中一戒叫冒难游行戒,就是明明知道有灾难还要去,冒难游行在佛制是不允许的。比如吸烟对身体不好,强制戒掉。修行如果控制不住自我的欲望就谈不到向上。欲望由情见所生。有情生水,水是往下堕的,世间是有情世界,友情爱情父母情子女情,没有情见不生娑婆。水向下流,是堕落的因。人是痛苦的就是因为情重。用情至深自然痛苦。佛法要我们将它看淡,看淡前提就是要知道它的根源。没有根源,观之没有来处,去之也没有去处,所以要识自心源,明了只有我们的心性是如如不动的,其他一切都是梦幻泡影。 达佛深理,达就是达到,与佛法相契合,深理,在内心中体会它的道理,而不在表层,不向外求,向外求就是有为之法。 悟无为法。修道,修不是修成的状态,而是修复、回归的意思。修成的东西会坏掉,很多外道的人说我要修到什么样的境界,这是不对的,坏掉的方向是错误的,是与解脱道背道而驰。所以不要听修成什么种种相,要远离。而修复就是恢复,恢复本有的圆满智慧,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了。悟,云端佛学,经常说佛法讲究悟,不在于修,但是不修又不能证道,所以二者不可偏颇。所以要用心,参禅的人,念佛的人,久而久之用功,悟道的因缘就迅捷。悟的前提是要长行道法,只有绵绵密密的用功,外在的因缘才能触发。不修不能证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世间法如此,出世间法更是如此。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无为法内里没有增加,外面也没有减少,本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修行时也是这样,不要获得一点受益,就窃窃自喜,以为用了功夫,这是贪着心在作怪。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在用功过程中,不将修道(这件事)装在内心。清静无为闲道人。高高山顶立,站在高处,发现周围都在我的眼前,觉得是修到一定程度了,但还是有一处住着,因为脚还踩在土地上啊。 亦不结业,业不所附,不会造恶业。这里有个公案,是讲二祖慧可禅师,当时还是叫神光法师的时候,讲法非常好,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有一天他在打坐,黑白无常来要将他抓走。神光感到奇怪,就问:“你们来干什么?”黑白无常说:“上人的阳寿已尽,我们奉命来将您带走。”神光问道:“我讲经这么好,难道还没解脱吗?”黑白无常说“没有,还被生死所缚。”神光又问“那世上有解脱的人吗”黑白无常说:“有,就是西域达摩。”这才有了后来的断臂求法的公案。达摩祖师曾讲说“外息诸缘,内心无端,心如墙壁,可以入道。”所谓的功夫是通达无碍。 无念无作,无念并不是没有念头,无作也并不是不作,是做事情心不动念。就像我们用水写字会随写随消。做事也是,要随住而消。情绪会影响到你,做事很难做到无念。谁能做到呢?孩子可以。两个孩子争吵,转眼就忘记了。这是返璞归真的状态。我们现在妄想太多就很难做到内心不留一点痕迹。如同飞鸟,天空不留痕迹,但却已飞过。做任何事情,做完就要放下。 非修非证。本性不是修得,也不是证得,它原本如此。出家人要回归本性。识自心源,达自本性。本性要想显发,必须要修证,但不要执著。 不历诸位,诸位,佛教名词,佛教里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一切的位置都不必经历,豁然间超越,我们早课说大众熏修希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当心无挂碍时,不论禅定,不论次第。次第是因为我们的心有隔阂而产生,如果我们的心没有隔阂,便会一念顿超。像我们念佛往生净土,要过十万亿佛土,一个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十万亿怎样过?但可以一念顿超,这就是讲心无挂碍,当下就清净。妄念断除,才能到佛的净土去。 而自崇最,自身果位是最高的,清静无为,佛不立,法也不立。有立则不究竟。佛看众生都是佛,同样佛也是众生。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当心没有挂碍时,这些外在名相都不立。 名之为道。这才是修道,这才是沙门的本性,这才是修道之人用功的真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