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辞亲出家,从相上讲,出家人身着袈裟,剃除须发,是殊胜之相,远离世界上种种关系出家,这叫身出家。 识心达本,怎么才能认识自心,回归到本位。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识我们要明白,我们现在所用的心识都是妄心妄识。达就是回归,要认识到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执妄为真。万世万劫轮回就是因为执妄为真。出家的目的,不只是身相出家,心也要出家,身心出家。而在家的居士,不能辞亲出家,虽然身不出家,但心可以出家,心在道上,要用功,远离妄想,远离外在执着而归由本位,启发出本性。这样修法不离自心。出家的目的就是要远离外相,远离五欲六尘,出离种种世间上的欲望之家。 解无为法,出家证果是小乘,但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有为和无为是不同的。信与行要相应。信解就是不仅要听闻道理,还要行道。行很重要,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具信愿行离六欲天。 名曰沙门。沙门即比丘。比丘有多种含义。不只是剃除须发,而且能破除种种魔障。古时比丘托钵,乞食,人们给比丘食物。每日只能上午托钵,一日只能七次,超过七次就不可以了,就会起贪心了。托钵目的是为了给众生积福。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佛法比丘是集众安居,托钵方式就少了,但是现在还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寺院共修。 常行二百五十戒,二百五十戒是出家人,比丘的戒律。在家居士有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等,常是相续的意思,不懈怠。行持念念都在用,这就是我们日常行为的规范。需要心相续,工作中也是如此,念念观照,这样才能真正得到法的益处。吾日三省吾身。 进止清净,达到清净状态,戒律扬善止恶。法华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每个人都有法位。进止有序,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只要守好不毁犯,就会达到清净的状态。 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四真即四谛,真即真谛,勤修四谛法,称阿罗汉。只要按照次第修行,小乘果位就是阿罗汉,阿罗汉是梵语不作翻译,是对比丘的尊称。阿罗汉有三个含义,其中一个是杀贼,杀灭内心妄念贪嗔痴。阿罗汉也是四种果位之一,四果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阿罗汉自身证道,可产生外在神通妙用。只要心通达无碍,外在没有遮障,内心清净,证果之后自然会具有(神通妙用)。一果阿罗汉耕地,虫离三尺,走路脚不沾地,不犯杀生戒。这是圣人的修持。 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寿命按劫来算,云端佛学,旷劫是大的劫难。住动天地,住是安住,如如不动。如果证道之后,大地会有六种震动,魔王宫殿坍塌,来证明威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当我们证道的时候,本性自性升起来。大音希声,最大的声音是没有声音,振聋发聩。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三果是阿那含,寿终是一段,尽形寿,灵神,人过世后进入中阴状态,四十九天内有中阴身,中阴身有个身形,还想要进入身体内,但身体已经坏掉不能进入,人会恐惧。但证道的人不会恐慌,身心自己可以做主,明心见性,花开见佛悟无生,并不是指死后,而是生前所造,生前状态与死后状态是一样的。至十九天,称不来果,不到世间来了。天界有层次,我们现在处于欲界天,有六层,横向有三十三层,即三十三天,忉利天,四方各有八天。二十八层又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各不相同。三十三层以上的天人身上会发光,超出太阳之光,太阳的光只能照到忉利天。天人寿命按照劫算,第一重天,寿命一天等于我们五十年,忉利天一天等于我们一百年,高度也不同,按由旬计算,一由旬四十里,这就是天人福报所感,伴随着禅定不同。至十九天,即不来果,不到世间来了,最终证阿罗汉。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证道有四种果,斯陀含是三果,到天上一次,再到人间一次,最终证得阿罗汉。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七次往返,升天,到世间,再升天,再到世间,最终七返证得阿罗汉。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小乘以做阿罗汉为究竟,大乘以做佛陀为究竟。阿罗汉在佛教中是圣人的一种,小乘果报,四谛十二因缘,大乘讲究利他。但阿罗汉一回小向大,佛陀的威德一引导,立刻可以至八地菩萨以上。佛教中菩萨有一地二地至一生补处菩萨,这些菩萨发心不同,七地以下菩萨按教义来讲可以退转,八地菩萨不退转。爱欲断者,如四肢断,爱欲,世间种种沾染,断就是证果,把爱欲都断掉, 如四肢断,不复用之,解脱之后爱欲不会再生长出来。所以证果是解脱的方式。出爱欲牢笼之家,回归本性的心源。不止要信,还要行,要常行,念念保持慈心,成为自心的沙门,进止清净有序,久而久之就形成高尚的人格,达到解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