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的伶俐 第十八章 无相会真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4 21:25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前面五章,所讲的虽然有“顿”、“渐”不同的修持层次,都在阐述有关世间的现象,属于俗谛法门。本章所讲的“念、行、言、修”四个方面,都是当体即空。空,指诸法的实相,也就是诸法的本来面目,这就真如本体上,一切本来平等,属于真谛法门。俗谛法门讲“有”,我们所看到的形形色色,关于宇宙万有的一切现象,都在这个范畴里面。而真谛法门讲“空”,是关于真心的道理,属于形而上的思想领域,顿悟自性,看不见、摸不着,是直了成佛之无上法门,然而佛法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修行之增上缘,顿渐圆融,顿悟与渐修,互不妨碍,渐修之终极回归于无念无修无证之清净本体。
佛在此段说:“吾法”是自称所说,我的法门,要先破除空有二执,方见中道之妙理。“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先拿念字来解释一下,念无念念者,第一个念字是动词,好像念佛之念字,第二个念是形容词,无念佛之相。第三个念是名词,就是正念,也就是说,我们念佛,要念无念念。说的是我们虽然在念佛,但没有执着,将在念这个念头都应该舍弃,才能达到一心不乱(念佛三昧)之境界。所以叫念无念念。佛法除了用“念无念念”这个手段之外,“行、言、修”亦如是。修行用的是无功用道,必须放下,一切不要去计较,连修行的修字、行字也不存在,语言亦如是,《仁王般若经》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没有什么言语可以用来说明,也不是我们的思维可以想像得到的,完全在于我们的身体力行、心神体会,所以说:“会者近尔,迷者远乎。”你能够领会、觉悟,不执着于念、行、言、修,当然与道相近;反之,不明道理者,他们迷惑不解,离道远尔。因为念、行、言、修,都是当体即空,“言语道断,非物所拘。”真如本体,非语言可以表达出来,非笔墨可以形容得到。宇宙一切日月星辰,地球上的山河大地,可谓森罗万象,头头是道,无非都是真如本体,重要的是,修行贵在亲证,唯有修行到了家,自然体会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举个例子,唐朝有一位神赞法师,在百丈大师座下参学,三年后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为报答剃度师恩,回到本常住侍奉师父。师父问他,在外几年学了些什么?答曰:“无法可得。”师父不明。有一天,他给师父擦背时又说:“好一所佛堂,有佛不灵。”师父转头看他一眼,他就不说了,当师父回转头时,又继续说:“虽然有佛不灵,却能放光。”意思是身体好像一所佛堂,虽有佛的精神,可惜还有妄想执着,此佛当然不灵了,可喜的是有见闻觉知,能作分别。又有一天,当师父在看经,他正好看到窗边一只苍蝇钻不出来,古时候,中国的窗户都是用纸糊的,苍蝇看到亮光,就不停地向那儿闯,把头都闯昏了,也没有办法出去,他就这样说:“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古纸,何日出头时?”门这么大,你不从那边飞出去,未免太愚痴了。一个人修行若只在经本上研究,不肯于心地上彻实地下真实功夫,是绝对无法息灭烦恼妄执,而得解脱自在的。
见性的人,触目皆道。这时,师父知道他与过往不同,在受业本师处,已启发心性,大彻大悟。过堂吃饭时,让他升座说法,神赞法师开示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这八句话,说明我们本具的灵光独耀,没有根尘之相对,是不生不灭,常住不动,不垢不净,本来是清净的,何来染污,本来是具足的,何须向外求,只要能离妄心、攀缘心,当下就是如如佛。迷与悟只在一念之间,“差之毫厘,失之须臾。”有毫厘之差,须臾之时间,马上可以失去,这真是个不可思议之境界。
佛教为什么要讲“空”呢?就是叫你不要执着。学佛要脚踏实地,真正恒常无间断地老实修学,把佛陀所教导的,付诸实际行动,我们要把无念之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每一刻都在守着正念,绝无懈怠,行住坐卧,言行举止,进退如仪,时刻保持安祥,用外无所求,内无所得这样的心态去用功。
叮咛语:
我们的一念,最为神奇,让我们成佛的是这一念,让我们下地狱的也是这一念。迷于有为法的人是被相所转,只重外表而不知心行,悟无为法之人则懂得如何转心,所以看好念头,非常重要。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