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的伶俐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4 21:21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上章说福田胜劣,当知较量,惟恐修道人畏难,停留在分别之层面上,裹足不前,不肯起步去修,所以在这一章,佛特意点出:“人有二十难”。其实无论做事或修行,都会遇到困难,大家可以想一想,一生当中,遇到的是逆境多,还是顺境多?虽然佛只列举了二十件难事,重点在劝勉大家,若在逆境中,要排除万难,克服障碍;在顺境中,不要生我慢心,同时亦要多眷顾条件比自己差之人。以下把佛说的人有二十种难,略作解释,大家可细味之。
一、“贫穷布施难”:贫者,生活本已相当拮据困窘,要挤出资财来布施,谈何容易,是故布施功德,不可量化,贵乎发心。发于真心,方是无漏之施,佛经所载的贫女供灯,灯光不灭,就是实例。
二、“豪贵学道难”:豪贵者享尽世间富贵荣华,生活如意,无风无浪,没有受过什么大苦,悲心难生,受人奉承多了,容易贡高我慢,在这样的环境下,要生起学道之志,并不容易。所以豪贵者,学道难矣。
三、“弃命必死难”:众生贪生怕死,乃是自然,所谓惜身如玉,是故牺牲性命,又一难也。佛陀割肉喂鹰,拾身喂虎,有一世修忍辱,被歌利王割切身体,皆心甘情愿。禅宗二祖,求道心切,雪中断臂,这皆不是凡夫所能办。其实有生必有死,舍身只要有价值,又何足惧怕。
四、“得睹佛经难”:武则天曾赞叹佛法:“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可知世间上有因缘看到佛经者有多少,能依教奉行者又有多少,福德因缘不俱足,一律无缘问津,因为没有这个缘。所以得睹佛经,当然是一难矣。
五、“生值佛世难”:能生佛世,真是不可思议,释迦牟尼佛化现人间,是二千多年前之事,我们一期生命,也不过数十寒暑,要有很大的福德因缘,才有机会生值佛世,请转******,亲闻佛音,宣说妙法,亲受佛教,这样的机缘,必定是难。
六、“忍色忍欲难”:大家每天翻开报章,多不胜数的桃色新闻,可知男女色欲之难忍,不必冗述。又有年青人之爱斗名牌,难忍对物质之贪爱及诱惑,于是什么援交贩毒都来了。这都是因为未能抑制难忍之色与欲,被情爱及欲望支配着而不能自制,是故佛陀早就指出,忍色忍欲难。
七、“见好不求难”:贫穷之时,只要能得温饱,便心满意足。但当有机会可以得到更多更好时,绝大部分人都会被机会牵着走,人的欲望好像没有底的,美其言,说贪心是人前进的动力,但这个贪字,也是祸患的根源,看看百年难遇的金融海啸,淹没了多少人!是故见好而不求,当然很难。
八、“被辱不瞋难”:受辱而心不瞋,有多难?大家问问自己就知道,不论世界大战或家中不和,原因就是心不平,不能忍,佛陀老早就点出,并教导我们忍辱的重要性,佛教的无我观,也大有哲理在其中,可多多参究。
九、“有势不临难”:这里所说的是,有权有势者,不以势凌人,不自居高尚,不以大欺小,鲜矣!由古至今,人的心中,大概只有二条路,一条是名,一条是利,大家都努力在修这二“道”。有权威之人,又能谦逊厚道者,都是君子,自古皆难。
十、“触事无心难”:这里所说的是,遇事心不随境转者,难!人心有高低喜恶,无论接触任何事,都能处之泰然,用平直心去对待者,非凡夫了。历史上有多少人,遇事还能无心呢?屈指可数,实在很难很难,佛陀的弟子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自知限至,因为明白因果,从容赴死,最后死于外道乱棍下。面对这样的大难,都能无心,不就是难吗。
十一、“广学博究难”:要成功做任何事,精进勤学,非常重要。所谓广学博究难,懈怠容易,精进难,大家从来都知,大家联袂吃喝玩乐,都觉得好,叫大家回去研究研究一部佛经吧!就觉很难。这是人性之弱点,其次还有因缘,大家有没有广学博究佛学的因缘呢,那要看各自造化,但一谈到因缘,又是一难。
十二、“除灭我慢难”:要除贡高我慢,是很难很难的,大家都喜欢别人对自己好,甚至要抬举自己,但若要自己待人谦下,又容易办到么?在这个自我中心发大的时代,人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对人谦下一点已经难做到,更遑论要除灭我慢!正如六祖大师所说:“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功德都建在我们身心上哩!
十三、“不轻未学难”:未学,泛指小众,如沙弥[尼]或初学者,意思是说,自己不要摆这个老资格,六祖大师讲: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下下智,要我们不可以随便看不起人。蕅益大师对“未学”这两个字,特别指出,四小不可欺,龙小、火小、王子小、沙弥小,都不可以轻慢、欺负,所谓龙小可行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小之太子,将来也会成为皇帝,沙弥小,可成佛作祖啊。
十四、“心行平等难”:平等心就是没有分别心,没有亲疏,不论有缘或无缘,就用这个平直心,没有歪曲的心,对所有人和事,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你看,直心是道场,道场的空间有多大,我们的心量也有多大,心量可以容纳一个道场。凡夫心量小,歪曲不平直,平直就是佛啊!
十五、“不说是非难”:凡人就是喜欢讲说话,说长道短,容易造口业,虽然一天里面,有定课念经拜佛,也弥补不了造口业之过失,实际上早课念经拜佛,都是来提醒自己,我的任务要像佛菩萨一样,自觉觉他,所以每晚睡前,应当反省一下,把早上所发之愿,回顾一下,有多少闲言闲语,有没有是是非非,利益人的有多少,为三宝事又做了多少,生惭愧心,知过即改,不要怕难,怕麻烦,这样,学佛才有进步。
十六、“会善知识难”:学佛成功与否,有善知识的指导,非常重要。好是善,闻名是知,见面就认识,善知识,是良师益友,亲近他们,并不容易,善知识是佛法的传承人,能随机说法,像名医一样,能对症下药。在学佛道上,亲近善知识是难,要懂得明辨善知识,不要当面错过,善知识是我们的明灯,不容易遇上,所以说“会善知识难”。
十七、“见性学道难”:悟道、修道、证道,是学佛的三个过程,有些众生连听闻佛法的福德因缘都不具足,有些人没有善根,纵使听了法,又不勤学。没有第一步,如何悟道,从何修道,何能证道。见性指明心见性,须要亲证,如是障碍重重,可想而知,要找到你的真如本性,真的是难啊。
十八、“随化度人难”:众生根器,如人面目,千差万别,若因机施教,也不容易。很多人不明白佛教的因果观,他们都很难听进去,譬如他们去杀生,是为了一饱口福,但佛弟子视之为大恶业,劝他们不要杀生,听你都难,心忖不吃才笨。又如在公司顺手拿一些东西回家,其实这是偷盗,会得贫穷报,你去劝他,他笑你人人都拿,不拿才笨。所以随缘随份来度人家,想他们接受,真是也很难,无奈无缘!
十九、“睹境不动难”:对境心不动,要有定力。人家讲你不好不对,你还是笑一笑,面容不改,欣然接受,你就有功夫。这功夫是自己的,不是从外边求过来的,不是知识,可以学得来的,这是内功,有这种定力,就是有道德。心本无生,本来是没有生起来,因为有这个境界现前,根尘相对,在这当下,能够做到如如不动,是要有功夫,是要有定力,难也。
二十、“善解方便难”:用方便法门来教化众生,也不是易事。华严经有云:“一切唯心造”,人们的心猿意马,一刹那间,不知转换了多少次,所产生的烦恼,不下八万四千种之多,对治方法,虽有八万四千个法门,但要看清楚,是那种病,开甚么方,即是要对症下药。要找到病之根源是一难,要懂得用正确之方法来治疗,又是一难,所以要善用方法,随机说法。但现世我们遇到善知识,有善解方便的机会多不多?恐怕也难。
人有二十种难,佛已略说,我等佛子,不论何等根器,只要有缘接触佛法,不要怕难,俗语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必须把握机会,依教奉行。
叮咛语:
佛说这二十难,虽然是在谈学佛修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相当实用,因为我们若明白有这些难处,自然更透彻地明白自己的缺点,大家不要望而生畏,应该从而修正,也因为知道难,所以更懂得去珍惜。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