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的伶俐 第六章 忍恶无瞋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5 02:42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上章劝人止恶行善,改过自新。本章说忍辱负重,不要瞋责恶人,因善必能胜恶,恶终不能敌善。
经文“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假使有些恶人、心量狭窄的小人,自不行善,当听闻有人做善事时,就生起妒嫉心,冷语嘲笑,白眼歧视,故意来捣乱找麻烦,这时候便要冷静地面对,逆来顺受。
“汝自禁息,当无瞋责。”自当反省思维,也许是过去自己的业力。努力控制自己身口意,不要被此等现像所动摇。莲池大师说:“境风浩浩,凋残功德之林,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外境五花八门,遇上这么大的刺激或引诱,这么多的顺逆境界,好像十级台风在吹,会否被外境所转,则视乎个人平日的修持了。如果没有定力,被人一拖后腿,马上下水或同流合污,与他用同一个鼻孔出气,那就麻烦了。小小事情,也受不住考验,起瞋恚心,发脾气,你不是给他度去了吗?吾人平日诵经、拜佛、念佛所修习的功德,所行之善事,虽不断积累善法种子,可惜境界一来,不能忍辱,无明火,把所有菩提种子烧尽!所谓“一念瞋心起,八万障门开”,以怨报怨,循环不息,这样的修行,与六度中的忍辱波罗密,相去何止千万里,离所修之佛道,就更加遥远了,修道者一定要慎加防范。
所以说“彼来恶者,而自恶之。”若有恶人来伤害你、破坏你,不管是有意或无心,当下既不能潜移默化作恶者,心勿存计较,忍耐一下,不用起瞋恚心,反正这是他自己在造业,与我无关。好比在镜中看见丑恶的人,是他自己的容貌丑恶,镜依然是明镜。倘生起一瞋恚心,等同把他人之恶事,变成自己之恶行一样。
古德永嘉大师证道歌有谓:“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随便他怎样毁谤,怎样说我是非,他是手执火把,想要烧天,这怎么可能呢!反而火把拿久了,令人疲倦,掉过头烧到自己身上来。再举一例,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经常在一起,吟诗作对,研究佛法义理。有一次两人在打坐,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坐得怎么样??佛印禅师答道:“像一尊佛。?禅师又问苏东坡:“我坐得如何??他答:“像一堆牛粪。?牛粪是这样的,下方大大,上方尖尖,多难看!佛印禅师没有作声,苏东坡很开心,认为自己于一问一答中,今天终于赢了这个和尚。回家后,把这件事告诉苏小妹,苏小妹说:“哥哥,禅师默然没作声,其实是你输了!禅师说你像一尊佛,因为他心中有佛,你说禅师像牛粪,皆因你心不清净啊。”历史上有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应如何处置?”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用退一步的方法来对治他,令对方感动而放弃他的恶行,所以各位要逆来顺受,要在反面找好处,不好记仇,仇恨心只会树立敌人,明白这个道理,才是真正明白佛法。修行若不能忍辱,面对批评、恶骂、挫折或逆境,便气沮意丧,只喜欢他人顺从己意,眼睛喜欢看好东西,耳朵要听美言美语,这类人没有智慧,是很难有所成就。若经得起考验,视恶骂、逆境为成就自己用功办道的增上缘,安然忍受,这才是有智慧的人,因为恶人都是来成就我容忍力的善知识,作为佛弟子,焉能不忍!
我们要学习古德大智若愚的精神,广阔的心量,有个“拙”字,是修行之秘诀妙方,若能照着去做,一定能成功。
叮咛语: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两句话,不是老生常谈,而实在对人有裨益。试想一想,大部分动武血案,不是纷争一开始时,就要置对方于死地,往往是不能忍一时之气而铸成大错,所以忍的力量和作用很大,值得大家细细思量。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