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六祖坛经 >

六祖坛经讲记(82)-云端佛学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僧人垂诲。师曰:汝那里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迷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曰:统统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蒙昧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手,全然是苦,苦不行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重生,即有情之类,不毫不灭;若不听重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统统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这个公案很重要,你要是懂,你会有很深的体悟。【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六祖坛经》内里有关禅师的公案,险些每个禅师都专门研究一部经,不是读了三千遍就是研究了十几年。你们就是不宁肯只读一部经,胡乱读。人家是这样读的,这个〔览〕就是阅读,这跟你们念佛不太一样,念佛较量方向于定,阅读较量方向于慧,去思想,思想它到底在讲什么。原则上我是提议两者都要,我经常跟同窗说:「你要研读这本经典,可以天天念一遍,然后再从新到尾好好地阅读。」虽然,这要看份量,份量多的天天可以读一章一卷,读完再研究它。要这样勤奋,没有诀窍啦,诚恳就好了,诚恳地去做,就会有工夫。《涅槃经》我们有在教,大不了五六年就教完了。之后,同窗就以为上完了。就像我们预定十二月把《六祖坛经》讲完,你就觉得《六祖坛经》学完了。学完了是什么意思?那才是开始罢了啦,好好勤奋,好好地去体悟。人家研读了十几年都不懂,他并不是客套,没有开悟就是不懂,没有开悟不要说你懂。适才有人问我:「师父,您要不要收徒弟?」我说不收。你就说:「师父,你执着你不收。」假如说我要收,你就说:「师父,你执着要收。」我说:「好啦,我为了不执着空也不执着有,我要收,可是有前提,前提就是等你开悟了才收。」汗青上有这样的事。【未明大意,愿僧人垂诲。师曰:汝那里未明?】六祖答复题目很清晰,直接问。【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迷惑。】这是《涅槃经》里很重要的一首偈。释迦牟尼佛曾经为了这首偈,只要有人肯汇报他这首偈的后头一半,他乐意捐躯他的生命。由于释迦牟尼佛没有成道之前,就在深山修行,他听到有人讲这句话前面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他认为讲得太好了。他原来在打坐。一听到就起来,说:「是哪位仁者在讲这句偈?」功效那是一位天神所变的罗刹鬼,他就跟释迦牟尼佛说:「你要听下面那八个字可以,可是我已经饿好久了。」释迦牟尼佛说:「假如你乐意把下面半句跟我讲,我乐意以我的肉身扶养你。」你看,佛经仿佛天方夜谭。当你对这首偈还没有贯通之前,应该去悟到人家的道心,人家那种求道的心,真是让我们打动。以是,这首偈在《涅槃经》很重要,各人要逐步地去思想,有一天说不定你会懂。

 

【师曰:汝作么生疑?】这首偈写得很清晰,你到底那边有题目?【曰:统统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你的设法是不是这样?没有学佛的人也知道〔色身〕,说是肉体,〔法身〕说是魂灵。我们学佛的人也掉入同样的陷阱,你也以为「我有色身,也有法身。」谁人法身就是我们常讲的佛性和空性,以是你经常想要舍弃色身,而悟到法身。这样的观念是陷阱,由于你以为有两个身。那前面讲过三身假如你又当成有三个身,那就更乱了,许多学佛学好久的人就是有这种观念。【色身无常,有生有灭;】这句话究竟上是一样平常人的观念。〔色身〕,我们常讲诸行〔无常〕,只要是色相界的对象肯定是无常,〔有生有灭〕就是生灭,生灭就是〔无常〕。这句话没错,它原来是无常的征象。【法身有常,蒙昧无觉。】这句话就有明明的错误,错在〔蒙昧无觉〕。假如他说〔法身有常〕,有知有觉,还可以骗门外汉。但这个连门外汉都认为差池,他就是对〔法身〕不相识,他觉得〔法身〕就是性空,空就是没有的意思,以是才说〔蒙昧无觉〕。你要知道,禅师固然勤奋读了《涅槃经》十几年,可是一个见识可以错一辈子都不知道,除非有人点醒你,但这时辰照旧要靠你本身的福德善根,由于有人点醒你,还要你能接管才有效。【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他的认知就是有个色身和一个法身,以是他在思想不知道是色身照旧法身〔寂灭〕。【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手,全然是苦,苦不行言乐。】〔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当我们要衰亡的时辰,我们作个比方,这个比方叫相似,但要你本身死过才知道怎么苦,就仿佛将乌龟脱壳,仿佛把人脱掉一层皮一样,这叫〔四大〕疏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四大〕疏散是这么苦,假设是以〔色身〕为寂灭,〔色身〕这么苦,〔不行〕以〔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他觉得〔法身寂灭〕就是空,由于他前面讲蒙昧无觉,以是他这里讲假如〔同草木瓦石〕,由于没有觉知,以是〔谁当受乐〕?有的人见识错误,他可以说明一番原理给你听,听不懂的人会认为他很有原理,云端佛学,以是你不要听人家谈话讲得有原理,就认为人家讲对,你真的听不懂。以是老手人看门道,门外汉看热闹,不要觉得人家旁征博引就对了。照旧要本身去勤奋,你才会有鉴另外手段。你听法师讲,本身也要看,才知道他讲对了没有。你说:「师父,我看不懂。」那至少本身先预习也不错。

 

【又法性是生灭之体,】〔法性〕就是法身。他此刻嗣魅这个自性、法性、空性是〔生灭〕的本〔体〕,是无常的本体。【五蕴是生灭之用,】相。这样的说明不腥傩业是错,但他已经掉入别离,他以为色身跟法身是纷歧样的,纷歧样就是不服等。【一体五用,】[一]指法性。[五]指五蕴。【生灭是常。】生命是一种〔常〕态。【生则从体起用,】〔生〕,实无生,缘生。【灭则摄用归体。】〔灭〕,实无灭,这叫毕竟。他此刻所讲的是一种推理,究竟上你看不出马脚,这是他本身调查的征象。征象就是我们所讲的缘起,缘起当下的体就是空,不是它消散它生起才是空,说消散说生起原则上是一场梦。《金刚经》理解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若听重生,即有情之类不毫不灭;】常见。〔听〕就是应承的意思,也就是全部的有情的生命,假设可以或许应承它不绝地更生,以是叫〔不毫不灭〕,这叫常见。【若不听重生,】意思是说死了就没有了,也就是说死了就不会再生。【则永归寂灭,】究竟上这位禅师对〔寂灭〕的表明就有题目,许多人把〔寂灭〕当成衰亡。【同于无情之物。】断见。也就是说他的理论不是掉入常见就是断见。【如是则统统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这句话很严峻,他把〔涅槃〕当成衰亡,也就是嗣魅这凡间全部的统统,无论有情无情,到最后必然要衰亡。这就是我们人生哲理常谈的题目,仿佛衰亡是一个魔咒,是一个黑洞,到最后必然要进入这个黑洞,被它所框住。这个观念是我们一样平常人讲不出来的题目,他本日讲出来了,但这个题目也是陷阱,由于他对佛法不入道。他读《涅槃经》,这本经是佛临〔涅槃〕时讲的,但他对〔涅槃〕真正的意思没有贯通到,他一向以为〔涅槃〕就是一个最终的目标,乃至浅陋的以为是衰亡。【尚不得生,何乐之有?】每小我私人到最后城市被这个魔咒所困,就仿佛也不能再生了,那这样怎么会寂灭为乐呢?简朴地讲,我们在请法没有这么锋利。你请法问的题目,跟人家请法问的题目,基础就落差很大,你有修才讲得出来,有修行才气够大白它在讲什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