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做工夫的人,各人就要留意了,我们在做工夫学佛,仿佛就在这色、声、香、味、触、法六样内里滚,就在这六根六尘之中打转。你万万记着,「不该住色生心」,统统地步,统统征象都不是,云端佛学,那是我们后天的,生理上、心理上、精力上的变幻。「不该住声生心」,听到声音当成佛菩萨对你措辞,耳朵里最轻易提倡声音,走上这个路子,佛都救不了你。你看戒律的部门,佛活着时,许多走上这个路子,佛只好放弃。以是不该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一句话就是重点。要学佛的人,离统统相,「应生无所住心」,要随时调查本身,观心,要使此心无所住。假如心心念念住在某一种对象上,或住在某一种习气上,始终不能脱节,已经是走入魔道了。佛法初进中国时是「磨」字,意思是熬煎你的。其后齐梁期间改成妖怪的魔,由于讲妖怪各人会畏惧警惕一些,以是万万万万留意,离统统相,应生无所住心。
接著下去,我们许多学静坐,及观心窍门的同窗要留意了,「若心有住,即为非住」。你们做观心的工夫,做静坐的工夫,心境上有一个清净在,你心住在清净,已经不清净了;至少谁人清净长短常窄小的。尚有些人认为空了,他谁人空啊,不外是水桶那么大,大概比水桶还小一点,都是你意识上一个地步,不是真正的空。这就是心住相;著相,著在一个空的现相上,有所住。以是「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错误的,错误的空观,错误的住心窍门。若心有住,可以实习意识专一,较量可以或许平安,可是以为这个有相的,水桶那么大的空,可能清净就是道,那不是你骗了道,就是道骗了你,大概你骗了释迦牟尼佛。以是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窍门。
怎样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该住色布施。】
为什么讲忍辱,一下子又跳到布施来了呢?就是本日授课一开始跟各人提示的,金刚经布施、持戒、忍辱,是不停连下来的,不像此刻的文章层次化、科学化,已往的文学行云流水,看起来漫无序次,恰似一个不纪律的分列,可是却组成不纪律的美。以是说,「菩萨不该住色布施」,就是不该著相,住色法的布施是有形的,很是著相。用白话文来讲,就是统统受物理、情形影响的对象,都要把它放掉,万缘放下,就是不住色布施。
【须菩提。菩萨为好处统统众生故。应如是布施。如来说统统诸相。即长短相。又说统统众生。即非众生。】
佛再三的汇报须菩提,佛法大乘菩萨道的精力,就是为好处统统众生而有所作为,统统统统的作为,都是随处捐躯自我,成绩他人;应如是布施,应万缘放下,好处他人的身心。为什么人放不下呢?由于不愿真正布施,由于众生著相。
「如来说统统诸相,即长短相」,不要著相,那一相都是逗留不住的,都长短相。譬如我们人最著相的,是但愿本身多活几年,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寿者相。可是生命留得住吗?统统诸相,即长短相。这些征象,不是你要留就可以或许留的;它自己留不住,原来无住,原来不行著相的。凡夫众生之所觉得凡夫众生,是显着知道这个原理,尤其是学佛的人,都很是清晰,但他心中仍在想:留不住的都是他们,我或许能留得住吧!总认为本身差异一点,比不知的不学佛还可怜。以是我常常提到我那袁先生的诗,「五蕴显着幻,诸缘随处痴」。说学佛的人,显着知道五蕴皆空,可是啊,本身处处痴迷重重。这就是由于行不到的原故,行不到就不是修行人。修行是行,举动上的行。
以是佛「又说统统众生。即非众生。」再进一步说,不单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有些年青人,自觉得有了大乘的精力,又不愿自修,我就经常劝他们,你先求自修啊,自修睦了,再来度人,你连自修都没有修睦,怎么去度人呢!这也是我常常叹息本身的,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本身都没有学好,度个什么人啊!只怕你本身不成佛,不怕你没有众生度。众生愈来愈多,有的是事必要你去作的,本身修行没有基本,何须急匆慌忙去度人呢?
彻底的说,众生不要你度,个个本身会度,有些菩萨们度众生,决不是说法,反而加重众生的苦头,等他吃够了苦头,受不了,他自会转头的;这也是一个度人的窍门,并不必然要教他打坐学佛。
由于有些年青的同窗们,心心念念在学佛,并且发狂一样的想成佛,成佛干什么?要度众生;众生本身会度,不要你度!「又说统统众生即非众生」。你要晓得佛法的理,统统众生皆是佛,你去度佛干什么?每个众生都是自性自度。以是六祖悟道往后,对他的师父讲:迷时师度,悟后自度。众生都是自性自度,在释教迟早作业中要念到,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都是自性自度中。
佛怎么措辞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一共五种语,佛说法是真实的,不撒谣言,说的是诚恳话,实其着实,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实语、真语,都轻易相识,什么是如语呢?不行说不行说,噤若寒蝉,其声如雷,这个就是如语。如者犹如实相般若,生命的原来事实清净,清净到无言语可说,就是如语,以是佛是如语者。
所有的金刚经说的就是如语,以是佛在金刚经上说了半天,他又说他说法四十九年,一个字都没有说,这就是如语,是不行说不行说。
不诳语,是不打诳语,不异语是没有说过两样的话。我们把三藏十二部巨细乘经典拿来看,两样话都很是多。可是再细心研究,他只说过一个对象,没有说过两样,这一个对象说了四十九年还说不清晰。以是佛说他没有说过一句话,这是如语。在这部经典,佛为什么要像起誓一样,怕人们不信托,说他从来没有说过不诚恳的话呢?这是教我们信念清净,要切实信托,切实信托一个真正的佛法。这个佛法是什么样子?
无实亦无虚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