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在家怎样修行
[经文]
韦公又问:在家怎样修行,愿为传授。
师言:吾与公共,作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星云人人译文]
韦刺史又问:在家人要怎样修行呢?愿僧人辅导我们!
人人说:我为各人说一首无相颂,只要依此修行,就仿佛常常与我同在一处;假如不这样修行,纵然剃发出家,在修道上又有什么益处呢?
[净慧僧人讲解]
在这里六祖为在家人说了一个《无相颂》。这首《无相颂》很是重要。我们要把它背下来。然后在一般糊口一点一点落实。
[经文]
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怙恃,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气,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刺耳必是忠言。悔改必生伶俐,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传闻依此修行,西方只在今朝。
[星云人人译文]
偈颂说:
心地划一何必烦勞持戒?举动正直哪里还用修禅?
知道报恩就能孝养怙恃,大白义理就能上下相怜。
分明忍让就能尊卑和气,可以或许忍辱就能避免众恶。
若能如钻木取火般勤修,污泥之中定能生出红莲。
苦口的常是治病的良药,刺耳的必是利行的忠言。
纠正纰谬一定能生伶俐,维护坏处肯放心內非贤。
一般糊口中常好处他人,成道不是只由布施财帛。
菩提只必要向內心寻覓,何须徒勞向外求取巧妙?
听我说偈之后依此修行,西方极乐净土就在今朝。
[净慧僧人讲解]
这首偈子,固然只有十八句,但它却是成佛的宝典,是在家人修行成佛的指南。把这十八句话,每一个字都做到位了,西方就在今朝。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为什么会有戒律呢?由于我们的心不服。我们常常会做出一些超出道德规规的工作,常常做一些违反本心的工作,常常做一些不认真任、不教材务的工作,以是要有戒。什么叫做戒?防非止恶名戒。假如我们既没有非,也没有过,我们自己就是在守戒。守戒的人没有戒,便是说遵法的人没有法。由于他们的一言一行随处都切合戒律,没有犯戒的事,莫非尚有持吗?“持”是作意地去做。你基础不犯戒,以是也就不必要作意义去守戒、持戒。要做到不作意地去守戒,要害是看你的心是不是平了。看你在二六时中是不是随处切合五戒十善。
假如我们的心平了,天然而然,我们的整个身心就是戒律的浮现,就是端正法例的浮现。心端行直,自由自在,这就是禅。假如我们未到达心平、行直,那就应该好好地持戒,好好地修禅。
恩则孝养怙恃。这句话很好懂,要害是怎样去做。六祖在这里团结儒家的原理,来讲我们怎样学佛。我们要报恩,起主要报怙恃恩。奈何报怙恃恩呢?要“孝”,要“养”。要孝,就是要驯服怙恃的意思,使他欢欣兴奋。养,就是要使怙恃衣食不乏。究竟的环境每每是,要买点对象给老人家吃并不难,可是,要让老人感想心平气顺,生怕很难!许多时辰,你也买对象给老人家吃,可是孝心不足。学佛的人,起主要学会必恭必敬地扶养怙恃。我们这小我私人身是从怙恃哪里来的。没有怙恃,哪有我们这个身材?哪有我们本日念书、识字、进修佛法呢?以是说“百孝不如一顺”。
义则上下相怜。“义”,仁义道德,云端佛学,“怜”,是敬爱的意思,不是可怜。要讲仁义道德,要用调和的音容笑貌,使得左邻右舍、上下之间都能和气相处。你能使上下阁下的人际相关都很是地顺,很是地和,那你就做到了“恩”和“义”。
让则尊卑和气。“让”,就是谦虚,让自己就是礼的示意,就是有规矩、讲礼仪,晓得奈何敬服人,对别人要有一种谦卑感,把本身看低一点,把别人看高一点。一小我私人,假如任何时辰都能把本身看低一点,走到那边城市有精采的人际相关。假如一小我私人随处都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那就不会有好的人际相关。
忍则众恶无喧。“忍”,并不是脆弱的示意。忍是有自信念的示意,不跟他人一样平常见地。众恶无喧,就是说你可以或许忍,一些对你倒霉的工作自天然然会扑灭。“喧”,是嚷嚷、喧华的意思。一小我私人不能忍,走到那边都是恶声流布。你可以或许忍耐,人家纵然对你有一点意见,他也能体贴。忍和让都是营造精采的人际相关不行缺傲幽身分。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修行、做人,要有一种楔而不舍的精力。要有一种楔而不舍、僵持到底的干劲,就仿佛要从木头内里钻出火来一样。我们不管做什么,都应该精进不舍地去做,这样的话,污泥内里也就能长出红莲。莲花是从最赃的处所长出来的,假如不赃的话,这个莲花也必定长欠好。可见恶人缘是可以或许成绩善法的。
苦口的是良药,刺耳必是忠言。我们要听得进刺耳的劝说。许多时辰,我们有弱点,本身不能察觉,同参道友劝说你的时辰,说到点子上去了,你却火冒三丈。以是,我们内心有热病,必然要吃凉性苦口的药,这样才气把我们心头的无明火扑灭下去。
悔改必生伶俐,护短心内非贤。能悔改就能生伶俐,听得进人家苦口良药的话,可以或许接管别人的意见,这自己就是一种伶俐,况且人家有好的步伐、好的意见,可以或许辅佐我们改造本身的弱点呢?当伴侣、善常识指出我们的坏处时,假如我们不能客气接管,还要遮护,这表白我们的生理就有短处,这不是一种真正客气诚实的改过心态。以是说“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萨有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饶益有情就是普度统统众生。我们在一般糊口之中做到慈悲喜舍,就是常行饶益。布施仅仅是修福的一种,并且施钱仅仅是修布施的一种要领。要想成佛成道,必需是福慧双修。只修福不修慧,成不了道。布施有四种:财施、法施、无畏施、同喜施。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传闻依此修行,西方只在今朝。修道要从心上动手,从悔改动手。能“依此修行,西方只在今朝”。
[经文]
师复曰:善常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世人且散,吾归曹溪,众如有疑,却来相问。
时,刺史权要,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履行。
[星云人人译文]
惠能人人又说:善常识!各人都要依照偈颂修行,来见取真如自性,直接了当成绩佛道,时刻不会守候人的。各人此刻临时散会,我要回曹溪去了,各人假若有疑问,就到曹溪来问我。
其时,韦刺史、官員以及在法会中听讲的善男信女们,各自都心开意解,有所贯通,而且信受不疑,刻意履行。
[净慧僧人讲解]
听了这个《无相颂》,要害是要凭证它的要求去批改我们的头脑举动,从而到达明心见性、自成佛道的方针。其时六祖是在韦刺史请他吃大斋会的场所嗣魅这段法语的,说法竣事了,世人要分开,他也要回曹溪。众如有疑,却来相问。——你们尚有疑问,往后请到曹溪相见。曹溪离韶关或许有四十华里。
这一品讲完了,最后提请列位留意一下:这一品,六祖着重讲了三个题目:福德与好事的题目,心净与佛土净的题目,在家修行与在寺修行的题目。其目标是为了防备我们落入只修福德而不修睦事、一味求生净土而忽视了当下之净心、执着于寺院修行而不明在家亦可修行等偏执之中。我们在读这段经文的时辰,必然要圆融,抓住本质,不能因此又走到另一个极度。
好比说,六祖讲修福不是好事,成佛不由施钱。不能因此而走向另一个极度,不去修福,只留意修慧,这样也不可。要福慧双修,最后才气到达福慧圆满、福慧肃静。
又好比说,六祖讲心净则佛土净,我们不能因此就不求生西方。六祖不是否定西方净土的存在,而是说,心净是生西方必不行少的前提,以是,万万不要误以为不消发愿往生西方。
第三、六祖讲,若欲修行,在家亦得。六祖并不是劝人不要出家,只是说,在家人也可以修行,出家修行有出家修行的殊胜,在家修行有在家修行的利便。在任何时辰,老是在家的人多,出家的人少。不见得每小我私人都有出家的人缘,也不见得每小我私人都有出家的须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