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六祖坛经 >

六祖坛经白话解(时机品第八之一 北宗志诚问法 师说戒定慧义(二))云端佛学

  六祖人人瑰宝坛经时机品第八之一 北宗志诚问法 师说戒定慧义(二)
  
  [经文]
  
  志诚再拜曰:学生在秀人人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僧人一说,便契良心。学生涯亡事大,僧人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怎样?与吾说看。
  
  诚曰:秀人人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履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云云,未审僧人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才解缚,化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行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星云人人译文]
  
  志诚听后,再向六祖顶礼,说:「学生在神秀人人哪里学道九年,不能契悟佛法,本日听僧人这一席话,已经契合良心,有所了悟。学生认为存亡事大,无常敏捷,但愿僧人慈悲,再给我教训指示。」
  
  六祖说:「我传闻你的先生是用戒定慧来教示学人,不知你的先生所说的戒定慧是什么样子?你说给我听听看。」
  
  志诚说:「神秀人人说:『统统恶事不去作叫作戒,履行统统的善事叫作慧,本身清净本身的心意叫作定。』他是这样说的,不知僧人是用什么法来教训学人呢?」
  
  六祖说:「假如我说我有佛法给人,那就是欺騙你;只是为了随順利便替各人扫除执缚,而假托个名称叫做三昧。至于你的先生所说的戒定慧,其实是不行思议,我对戒定慧的看法又有所差异。」
  
  [经文]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怎样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差异,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统统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星云人人译文]
  
  志诚说:「戒定慧应该只有一种,为什么会有差异呢?」
  
  六祖说:「你的先生所说的戒定慧是接引大乘人,我的戒定慧是接引最上乘人。领略贯通手段差异,见性就有迟速的差别。你听我所说和他所说的有沟通吗?我所说的法,不离自性,假如分开自性本体而说法,就叫作著相说法。自性就常被疑惑。要知道,统统万法都是从自性而起相用,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法。
  
  [星云人人题目讲授]
  
  神秀与惠能之间,互相有什么考语?
  
  前面讲过,禅宗自菩提达摩五传至弘忍,其下分南能北秀。南宗主张直指民气,顿悟成佛的顿悟教说;北宗则重视息妄修心,強调渐修渐悟。其后,顿渐一向纷争不已,能、秀的门徒也势如冤家,各护其主。此刻我们就从《六祖坛经》来看看这两位一代人人,他们互相之间各有什么考语。
  
  起首,按照《传灯录》记实,神秀禅师的徒众常常调侃南宗的惠能禅师说:能人人不识一字,有何所长?一个做苦工,担柴的苦行者,他凭什么资格能做到祖师呢?
  
  神秀人人并不是云云说法。神秀人人汇报徒众说:惠能人人他是获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付衣法,豈枉然哉!吾恨不能亲身去亲密,虛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滯于此,可往曹溪参決,改日回覆,还为吾说。
  
  由此可见,神秀人人虛怀若谷,他对六祖的禅法更是必定、推许;而惠能人人对付神秀人人也黑白常爱崇。譬喻,神秀人人派学生志诚去亲密他,他曾经这样对志诚说:汝师戒定慧,接引大乘人;吾之戒定慧,接最上乘人。互相悟解差异,见有迟疾。着实,悟道都是一样。六祖惠能人人也是云云的推许神秀人人。
  
  顿的任他顿,渐的任他渐;神秀的归于神秀,惠能的归于惠能。因此,《六祖坛经》讲到顿渐,固然我们很歌咏惠能人人,可是,我们也欽佩神秀人人。
  
  学佛要“行解并重,顿渐一如”,我们应该要有这样的观点。
  
  [经文]
  
  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疑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⑴,
  
  身去身来本三昧。
  
  【注】
  
  ⑴ 不增不减是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心经》说:“是诸法空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量宽大似大海,大海能容百川,不因川流盈亏而增减。聚则是来,散则是去,面临三昧中似来似去的影像,心志像金刚一样强项不移。
  
  [星云人人译文]
  
  听我说偈:
  
  心地沒有不短谕是自性戒,心地沒有痴念就是自性慧,
  
  心地沒有狼藉就是自性定,不增不减的自性坚如金刚,
  
  自身往复自如皆本于三昧。
  
  [经文]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
  
  五蕴幻身,幻何毕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⑴。
  
  师然之。
  
  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谤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智根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脱节知见。无一法可得,才气成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脱节知见。
  
  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二昧⑵;是名见性。
  
  【注】
  
  ⑴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增减、往复、有无、真假,不道别离,万法划一。假如心中还想着真如,有想,便不是真如,有少许想,都不是真的清净之法。
  
  ⑵ 自在神通、游戏三昧 自性清净,则神态灵明;神态灵明,则事理如如。凡人的心,熟悉事物的心,当代科学说是反应客观事物的大脑成果。不管给它立个名,立个相,都无关紧急。痛惜的是,绝大大都人的这个心,都不外是一面哈哈镜;更不幸的是,它备受八万四千尘劳的污染,对外界事物及自身生命和意识规模的熟悉,知表难知里;看题目的要领,孤独、单方面、走极度。要想正确地、全息地熟悉事物,真比登天还难。能不能全息熟悉事物呢?以扭曲的法相作为参照系,以错误的思想要领举办逻辑推理,是无济于事的。科学家的缔造发现,经常来自直觉,来自灵感;修禅练功所开拓的神通成果,于凡人看来,真不行思议。顿悟见性,就能往复自由,无滞无碍,神通获得开拓,在三昧中应物随作,随心任运,不失真如。这就是自在神通,游戏三昧。
  
  [星云人人译文]
  
  志诚听完偈颂后,向六祖悔悟谢恩,并呈上一首偈子:
  
  五蕴假合成变幻身,既是变幻怎会毕竟?纵然回向真如自性,尚犹着法照旧不净。
  
  六祖称许说好。
  
  六祖又对志诚说:你的先生说的戒定慧是劝小根智人,我说的戒定慧是劝大根智人。假如可以或许悟得自性,就不必成立“菩提涅槃”,也不必成立“解脫知见”了。要到无有一法可得的地步,才气成立万法。假如可以或许了解这个原理,就叫做“佛身”,也叫做“菩提涅槃”、“解脫知见”。
  
  已经见性的人,要立这些佛法名称也可以,不立也可以,去来自由,无所滯,当用之时随缘浸染,当说之时随缘应答,普现统统化身而不离自性,这样就可以获得“自在神通”和“游戏三昧”,这就叫作见性。
  
  [经文]
  
  志诚再启师曰:怎样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疑、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⑴,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以是不立统统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星期,愿为执侍,旦夕不懈。
  
  【注】
  
  ⑴ 纵横尽得
 纵,指时刻迁流,从已往到此刻到将来,纵贯三世;横,指方位,指某事物与周边事物的接洽,横遍前后阁下上下全部方位。远及天际,近在面前,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都能全息吸取,这就是纵横尽得。
  
  [星云人人译文]
  
  志诚再叨教六祖说:“不立”的意义为何呢?
  
  六祖说:「自性沒有一念过非,沒有一念痴迷,沒有一念狼藉,假如念念都能用伶俐来观照自心天性,常离统统法的形相执着,就能自由自在,纵横三际十方,云端佛学,都能悠然得意,尚有什么必要成立的呢?自性要靠本身觉悟,即刻开悟,即刻修证,并沒有一个渐进的序次,以是不必成立统统法。统统诸法原来常自寂灭,还要成立什么次第呢?」志诚听后,顶星期谢,发愿随侍六祖阁下,从早到晚未曾怠惰。
  
  [星云人人题目讲授]
  
  惠能和神秀对付戒定慧的观点有什么差异?
  
  戒、定、慧三学,是释教的实践大纲。学佛主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
  
  戒学可以对治贪欲,慧学可以对治愚痴,定学可以对治瞋恚;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佛法的基础。因此,提及释教,所谓三藏十二部经典,汗牛充栋,可是归纳起来,总不出戒、定、慧三学。
  
  戒是防非止恶的意思。在释教里,有五戒、十戒、菩萨六重四十八轻戒、比丘两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等。戒可以防非止恶,可以规则身心,可以类型去向。定是笃志而不狼藉,是息虑静缘;一样平常所谓“放下万缘,去除妄念”,这就叫定。慧就是去除贪图、无明、烦恼,进而取证涅槃,趋向真理,这就叫做慧。
  
  着实,戒、定、慧互相互有关系9?龄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趣入脱节。慧是定的用,定是慧的体,戒、定、慧是学佛不行缺傲幽资粮。
  
  说到戒,在大恶病中,戒是良药;在大可怕傍边,戒可以作为我们的保卫。说到定,在动乱傍边,定是我们安宁的力气;在危难傍边,定可以给我们巩固。说到慧,在迷暗的时辰,慧是我们的明灯;在屈曲的时辰,慧可以作为我们的指引。因此,戒、定、慧可以使我们身心康健,可以掩护我们。我们的身心都必要戒、定、慧,即使是出世的糊口,也不离戒、定、慧三学。
  
  《六祖坛经》中,频频提到“南顿北渐”。顿、渐的分岐,首要就是六祖和神秀两位人人,他们对戒、定、慧这个基础佛法有差异的观点。神秀人人他以“七佛通偈”来表明戒、定、慧,他说:“诸恶莫作名为戒,众善履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神秀人人对付戒、定、慧的这种表明,可以明明看出,这是一种看待法,他要人不做恶事,要去积德。这种窍门,是接大乘人,同时也可以劝小根智的人。也就是说,假若有人对付真正的佛法不轻易深入的话,很简朴的汇报他:“诸恶莫作,众善履行,自净其意,是诸释教。”这就是戒、定、慧。
  
  六祖惠能人人对付戒、定、慧的表明是:“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惠能人人讲的是心地窍门,只要心地无非、无痴、无乱,那就是戒、定、慧,还要其它再找什么戒、定、慧呢?尚有什么其它的“诸恶莫作,众善履行”呢?以是这一种原理是接最上乘人,是劝大根大智的人,是顿悟的窍门。
  
  “南能北秀、南顿北渐”,他们的差异,从惠能与神秀人人对戒、定、慧的解释,即可看出眉目。以是,在《顿渐品》里,专程把这二位人人对戒、定、慧的观点,举例声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