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六祖坛经 >

六祖坛经白话解(时机品第七之四 答志通 三身四智)云端佛学

  六祖人人瑰宝坛经时机品第七之四 答志通 三身四智
  
  [经文]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⑴,礼师求解其义。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若离天性,别说三身,即名怀孕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明四智菩提。
  
  【注】
  
  ⑴ 四智
 四智是瑜伽行派所说的从见道至成佛进程中转八识所成的四种伶俐。《成唯识论•卷十》说的四智是:一、第六识意识转得妙调查智;二、第七识末那识转得划一性智;三、第八识阿赖耶识转得大圆镜智;四、前五识转得成所作智。
  
  [星云人人译文]
  
  智通比丘,寿州安丰人。最初阅读《楞伽经》多达一千多遍,却不能了解三身和四智的意义,于是就来参礼六祖,请求讲解经中要义。
  
  六祖说:所谓三身:清净法身,云端佛学,是你的自心天性;圆满报身,是你的般若伶俐;千百亿化身,是你的修行实践。假如分开天性,其它说有三身,这就是怀孕而无智;假如悟三身本无自性,这就叫作四智正觉。
  
  [经文]
  
  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现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
  
  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
  
  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
  
  [星云人人译文]
  
  听我说偈:
  
  自性原来具有三身,由三身发现成四智。不必摒绝见闻外缘,就能超然直登佛地。
  
  我此刻为你说的法,你要笃信永无疑惑。莫学他人向外驰求,成天口中徒说菩提。
  
  智通又再启请说:是否能哀求人人为我讲说四智的意义?
  
  六祖说:既然了解自性三身的意义,天然也就能大白四智的意义,为什么还要问这个题目呢?假如分开了自性三身,而其它去谈说四智,这就叫作有智无身;纵然有智,也便是无智。
  
  [经文]
  
  复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⑴,划一性智心无病⑵,妙调查智见非功⑶,成所作智同圆镜⑷;
  
  五八六七果因转⑸,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原谅,繁兴永处那伽定⑹。
  
  【注】
  
  ⑴ 大圆镜智性清净
 下面引用太虚人人对四智的表明:因第八阿赖耶识到果位转成大圆镜智之时,即舍去了统统有漏、劣无漏的存亡之法,与清净的划一法界响应,无漏、有为、无为,彻底圆明。……诸佛悟故,便如如相应,转成大圆镜智,毕竟清净法身了。
  
  ⑵ 划一性智心无病 我们众生以是有各种生老病死的苦,其症结即在于《维摩经》所谓“无明”、“有爱”。这无明、有爱,实是身心众病的来源。广言之,等于与第七识恒响应的我疑、我爱、我见、我慢四种基础烦恼。……若将第七识上的心病去掉,心病天然病愈,划一性智也天然现行了。
  
  ⑶ 妙调查智见非功 妙调查智是纯粹的无别离智,如有别离的能观所观的见相,便落于颠倒别离的不妙观想,反成为妙调查智的障碍物了。……妙调查智若在别离见中,即非妙调查智,以是谓“见非功”也。
  
  ⑷ 成所作智同圆镜 因前五识在因位中,与第八识同现量性境,若在见闻觉知上不落于独头意识,都和第八识一样缘现量性境。但泛泛未与大圆镜智响应,即无妙用,须待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无垢识现五根清净,则前五识亦随之转成清净的成所作智,故云“同圆镜”也。
  
  ⑸ 五八六七果因转 前五识与第八识转识成智是在果位,第六识与第七识转识成智在因位。
  
  ⑹ 繁兴永处那伽定 那伽是梵音,意译为龙。那伽定,想龙那样定。行住坐卧,言默新闻,无不在定慧中了。
  
  [星云人人译文]
  
  六祖又再说偈:
  
  大圆镜智是天性清净体;划一性智的心体无所滞;
  
  妙调查智不假功成,不涉计度,不起别离,成所作智犹如大圆镜。
  
  固然五八两识果上转,六七两识因中转,但只转其名而非转着实性体。
  
  假如在悟道转识时,不留余情,尽量外缘繁杂多起,而心却处于定中。
  
  如上转识为智也。
  
  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调查智,转第七识为划一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经文]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良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臭名。
  
  [星云人人译文]
  
  智通闻偈后当即贯通了天性四智,于是呈偈说道:
  
  三身原本是我的体性,四智本来是明彻的心。
  
  三身四智圆融无障,应物随缘恣意而现形。
  
  起心修持都是妄念动,守住也不是最好步伐。
  
  身智妙旨因师得晓悟,以后尽无染污诸化名。
  
  [星云人人题目解答]
  
  六祖人人怎样表明唯识要义?
  
  转八识成四智,是释教修学唯识的最终方针。
  
  真如自性离诸尘染,清净圆明,洞彻表里,如大圆镜,洞照万物,以是说大圆镜智就是性清净体。如来官自他统统划一,以划一性智随众生的根机示现启发,令众生悟证自性。此划一性智是由无所滞碍的心体表暴露来的,以是说划一性智心无病。如来善观诸法的自相共相和众生根性乐欲,而以无碍辩才说诸妙法,令众生开悟,叫做妙调查智。此智是于应机接物时,能即刻观时调查明白,不假功成,不涉计度,不起别离,以是说妙调查智见非功。如来成绩其本愿力所应作事,叫做成所作智。此智能令诸根随事应用,悉入正受,如久魅照物,不昧近况,完成使命,以是说成所作智犹如圆镜。八识中的前五识和第八识,必必要到成绩佛果时,才气转成所作智和大圆镜智,以是说“五八两识果上转转”。八识中的第六识和第七识,在众生因地中时,就可以先转为妙调查智僻静等性智,以是说“六七两识因中转”,不外,“五八果上转,六七因地中转”,只用转名言而非转实性体,假如在心悟得转时,不留余情,则我人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固然外缘繁杂多起,而心却常处在定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