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116愿--【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广释】得到与看到美味的食物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心想事成,知足常乐,都能够由世间的快乐上升到解脱的法乐,满足其正法心愿。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假设得到美食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满足所求的愿,求富贵得富贵,求寿考得寿考,而心无羡慕他人的欲望。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若得美食」:这就是得到很好吃的东西,很美味的,所谓色香味都好,颜色看着也好,也做得香,又有味道,这是美食了,所谓珍馐美味。「当愿众生」:这时候又愿意一切众生,「满足其愿」:满足他所要发的这个愿。「心无羡欲」:心里没有羡慕虚荣这种欲念,没有尽想一些个不实在这个情形,尽想一些个假的这个情形,这是心无羡欲。
【大愿法师简释】前面是文殊师利菩萨开示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的时候要善巧用心,我们遇到各种相貌、各种打扮、各种职业、各种嗜好、各种性格、各种心愿,种种的,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有情众生的时候,我们要能够善巧用心。接下来就是告诉我们托钵乞食的时候遇到的各种状况,我们要能够善巧用心。
从“若得美食”这个偈开始,一直到“若说法时”,总共是八个偈子,都是指我们受用种种食物的时候要善巧发愿。
得到美味的食品供养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满足其愿”!我们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心想事成,都能够知足常乐,都能够由世间的快乐上升到解脱的法乐,满足其正法心愿。
“心无羡欲”,羡:羡慕。怎样子透过吃饭来做到心中没有对立,没有分别,没有羡慕呢?这个文殊菩萨开示我们怎么吃饭。
“心无羡欲”,第一个我们要知道美食和不美食是相对法。如果我们要执著于这个是好吃的,那个不好吃,我们在哪里?在娑婆世界。为什么?有对立。如果我们修证到了“心无羡欲”,那是统一的,就是当下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圆融无碍的,是与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相应的。我们祝愿任何的有情众生吃任何食物的时候,都感到同样好吃,获得满足,心无羡欲。好像佛陀一样,佛陀三十二相里面,他有一相是任何食物到了佛的口中都能够转变成为无上的醍醐美味、醍醐妙味。
第二个我们怎么修要知道。饮食美味与否其实只是个人的感受。比方说有些人喜欢吃榴莲,他就感觉榴莲很香;有些人不喜欢吃榴莲,就认为是不美食,好臭,闻都不想闻。但是其实都只是他们个人的感受而已,与榴莲的本身无关。其实凡夫众生做任何事情都是随着习气产生对立、分别,而流转世间,不知道回光返照。
比方说饮食的时候,有能吃的我,有被吃的食物,就有主观和客观的对立,有了心与境的对立就起分别,就心随境转了,接下来就分别这个食物是喜欢吃的,还是不喜欢吃的。所以我们要能够“心无羡欲”,就转变为圆融统一的境界,心能转境就心境和合,心境合一。
但是心境和合还不究竟,因为你有一个心来转境,就表示心和境还是有对立。所以进一步是心与境都交融,能所双亡,感觉不出它们的存在。所以由吃饭的有为法而巧入无为法,巧入诸法法性才是圆融统一的境界,才是“心无羡欲”。
有些人他就起怀疑了,说:“既然无分别,怎么知道到底是好吃还是不好吃,到底是美食还是不美食?”
反过来说,如果你能够知道是美食,就是有分别。既然是有分别,为什么还要说无分别呢?还要说不分别呢?
如果说你这个食物好吃不好吃都不知道,你就跟木头一样,跟石头一样。
或者还有一些人他就偏到一边去了,就说:“既然要心不贪著,所以随便吃一点就好了。”对于食物的这个判断真的就麻木不仁了。
这样子修对吗?其实是错误的。这些知见都是凡夫的知见,我们要提升。吃饭的时候怎么去修呢?“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首先,我们的舌根接触味尘,是舌根的根性对现前的味尘直接地接收,由触而生受。我们十二因缘法,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这样子触而生受。好吃与不好吃,好吃是乐受,不好吃是苦受,能够敏锐地来判断,这个是正常的。六根的根性,只要是你没有去加上第六意识,把第六意识里面的五俱意识没有跟上去,我们只是简单地一个根与尘相接产生受,这个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你应该更进一步要回光返照就对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能够敏锐地判断,修行人他应该判断这个食物是美食还是不美食,他是很敏锐的,不是麻木不仁的。所以修行是为了恢复我们生命自然纯真的本性,不是扭曲的、麻木不仁的。
其次接下来第二步,圣与凡的差别就很大了,转变就在这个地方。
凡夫他因为受,这个是乐受,那个是苦受,因为受他就生爱,对于好吃与不好吃的受,他进一步就产生喜欢与不喜欢的主观的意识。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好吃不好吃,喜欢不喜欢,这个是两回事。
你喜欢不喜欢,就已经主观意识参进来了,就有爱憎,就有取舍。对于喜欢的多吃一点,所以就由受而生爱,由爱而生取。取,多取一点,多吃一点,取舍心是轮回心啊!就在这个里面,就在吃饭的时候你就种下了轮回的因。这个是执著于实有的凡夫心,所以六道轮回在目前,继续轮回受苦的业因你就种下来了。
修行人他吃饭的时候怎么样?他是能够回光返照,能够返观我能够尝味道的这个六根根性是什么。舌根接触味尘,产生好吃与不好吃的乐受与苦受,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了,受不会去生爱,也就到此为止。要回过来,保持智慧的觉照,不会跟着去起,“哎呀,这个喜欢,那个不喜欢,这个多吃一点,那个少吃一点。”不会起尘劳之心,不会妄分取舍。无者无二相,没有取舍之相,无诸尘劳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色不自色,因心故色。”达摩祖师曾经开示我们。
“心不自心,因色故心。”我们遇到色法,去判断它,这个判断力从哪里来?这个都是六根门头放光动地的无位真人,都是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心。但是凡夫他跟着就会入流,跟着就会顺生死之流,就会由受而起爱,由爱而生取,所以就流转生死了。
修行人已经有受了,他之后马上提起智慧觉照来,来判断,来返观——我能够起乐受、起苦受的本体是什么?我能够知道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它是什么在起作用呢?它的本体是什么?
这时候就是入流亡所,对于外境的食品不执著了,亡所了。
更进一步怎么观修?就想着,我的舌根在吃食物的时候有了知的功能,我不吃的时候,这个了知的功能存不存在呢?照样存在。六根根性是不生不灭的。好像我现在在说话,你听到声尘,听不到任何声音的时候,这个能闻的闻性在吗?照样存在。这个《首楞严经》里面有很详尽的解说。
所以我们眼睛要在明暗里面做得了主,耳根要在动静的声尘里面做得了主,舌根也要在味尘里面做得了主。
我们要知道,不管你在吃,还是没有吃,根性是照样存在的,是不生不灭的。所以你就怎么样?无不从此法界流,能够判断的这个作用是从一真法界流出来的。无不还归此法界,你现在入流亡所,对外境的判断,外在的相就了然不生,就归到真心本体上来,就无不还归此法界了。
所以说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凡所尝味,都是见心,外在显现的一切境界都是真如自性的妙用,就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所以这个是心能转境。更进一步能所双亡,能所俱泯,达到圆融统一的境界,就是无不还归此法界,就是就路还家。
所以禅师说:什么是禅?饥来吃饭困来眠,都是禅机。
有些人说:吃饭谁不会呀?普通人都会。
禅师就说:凡夫吃饭的时候是不会吃,吃饭的时候都有千般计较,万种分别,都是习气。分别它好吃不好吃,喜欢不喜欢,多吃一点,少吃一点。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想着其他的事情,想着过去的事情,还想着未来的事情。“哎呀,这个好吃,我下次再来吃。”或者“这个不好吃,我下次要到哪里去吃。”都是在想未来。心从来没有能够在当下,而是不缘过去就缘未来,总在妄想之中,尘劳就起来了,颠倒梦想就起来了,所以都是习气的奴隶,习气造就了我们。后来我们变成了习气的奴隶。
修行人在吃饭的时候要能够修戒定慧三无漏学,不会说好吃的特别多吃一点,不会这样子的,心中间没有取舍的主观的取向,没有主观的愿望,这个是戒学;心中间没有喜欢不喜欢的分别念,这个是修定学,“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没有喜欢不喜欢,心里面就不乱,就不迷惑颠倒了,就是自性定;透过吃饭的时候而见到六根的根性,见到真如妙心,安住一真法界,这个是断无明,就是修慧学,所以“心地无痴自性慧”。会吃饭吗?在吃饭里面修戒定慧,在吃饭里面由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
你心和境有对立,有能所,就是娑婆世界。能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就是圆融统一的,就是普贤境界,就是称法界体性而起的修持,就是安住于一真法界,就是极乐世界。
我们一定要消除一个错误的见解:有些人以为,娑婆世界是不好的,极乐世界是好的,极乐世界比娑婆世界好一点,好像美国很发达,我们国家还不够发达,所以我要移民到美国去。
这样子想是不圆融的见解。为什么?这样子说法也是不够圆融的说法。
如果说娑婆世界与极乐世界是对立之法,那就搞错了。六祖大师说,东方人心恶,求生西方,西方人心恶,求生何国?不是说六祖大师他不信净土法门,他是深信净土法门,他只是告诉我们要持戒念佛,要能够心地清净,要能够断生灭的相续心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能圆融,有二元对立就很难了。
我们一定要知道,如何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呀?如何能够安住一真法界?极乐世界是不生不灭的世界,你以生灭心去求生是很难的。所以我们透过吃饭,能够达到圆融统一就是进入极乐世界。
好了,我应该是已经给大家供养了醍醐美味,愿大家都能够享用!愿一切众生得美食时,“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从「若得美食」一直到「若说法时」,这接下来的八个愿,可说是从生活中的饮食现象而来,是属于人世间的问题,而非自然界的现象。
像见到杯子,就可以当愿众生,如何如何,依自己的内心境界套入这个公式中。这一百四十一条大愿,其实就是个模式,提供给我们做参考的,在任何地方皆可使用。像愿文所举的例子:「若得美食」、「得不美食」,或是「得柔软食」、「得粗涩食」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有关吃的部分,至于没有提到的情况,就要靠各位自己去填、去起观、去穷尽。生活中的现象,不管是人为的、自然的、宇宙的都可以,或是自己的想法,情绪的变化,总之要不断的去训练。平常若能时时留意训练,那么当境界现前时,什么是非、成败、毁誉、利害都不算什么了,因为本来就是如此。
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管是人为的、自然的、宇宙的,或是因缘聚合中所造成的种种挫折与困扰,都要能对境起观,借着外在的境界转换为内在的心境。譬如经文上说,得美食的时候,要「当愿众生…」,愿一切众生在得美食时都能够转换过来,观想「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文字上的意义尚不论,我们先谈心境的转换。既有美食,必有不美食,这是相对的,但在这相对法中若希望能转为圆融,则必需「满足其愿,心无羡欲」。无羡欲并不是说反正没什么好吃的,随便吃吃都一样。这叫压抑,是会扭曲心性的,而且仍然还是相对法。美食、不美食是相对法、是娑婆世界,可是到了「心无羡欲」,则是统一的、是极乐世界、是一真法界、是普贤境界。因为这个时候已经不分别了,没有好坏之分,所以吃什么都同一味(同样的好吃,而不是同样的没味道)。希望任何人吃任何东西都感到同样的好吃、获得满足,而不去比较。
其实感觉都是自己生起的,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好吃不好吃,都是个人在跟自己比较。东西一旦觉得好吃,就会愈吃愈复杂,若再回到最原先的样子,感受就不同了。所以说,吃东西的好坏是自己本身相对的比较,不是我和你比,即使感觉到别人吃得比我好,那也是自己的一种转移,看起来是外面在跟别人比较,其实还是自己内心在比较。但是如果跟外在的比较,能反观了知原来是自身在做比较的话,这就是一种修法。
饮食其实只是个人的感受,别人怎么吃是别人的事,像有的人喜欢吃榴莲,那是他喜欢,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吃榴莲,那也是他个人的感觉,与榴莲本身无关?人之所以会觉得美食或不美食,纯粹是个人主观的意识形态,是有对立有分别的,当你没对立也没分别的时候,也就没有这回事了。
文殊菩萨告诉我们要从外面的世界来观察。现在不管认为这个世界是美好或是不好,是娑婆,或是极乐,一定要把这对立的心境转为不对立的。可是该怎么转呢?
一般所教都是说这个娑婆世界不好,应该厌离,极乐世界很好,应该要去。如此一来,娑婆与极乐便是相对立的。如果说你不要娑婆,而要到极乐来,就算你真的来到极乐,这个极乐仍旧是娑婆,因为这只是个相对于娑婆世界比较好的地方而已。
我们要讲的极乐应该是超越的,既不是娑婆,也不是极乐的境界。娑婆与极乐的概念完全消失,而我们还是在原来的地方不变,关键就在于观念的转变,这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生命质量已经改变了;在紧急状况便能见真功夫,临命终时才能当家做主,因为你有坚定的信心、意念。
不要小看这十句话,十件事情,这只是一个代表,慢慢的由于心量的扩展,会全面性的逐渐提升。假如认为不够,经文中有一百四十一条可以模拟,让你去填、去做、去思考,这就是行门、就是修行。别人的生活只是随着习性与意识形态的自然流转,而我们已经在超越了,因为我们的思考早已落实在实际的生活面上,而开始寻找自我的立足点。
从这里来确定自己的本来面目,许多不可思议的领域便都可以去探索了。但是没有这个基础绝对达不到,这就是三摩地法。
随着世间的缘,每一个都可以修,太繁琐的或是不常遇的,当然不适合。要以自己最常见、常遇的为主,所以每个人起观的下手处都不一样。此法的范围大,选用时十分自在,但是不要贪多,多了反而很难起观,待能力提高,生命质量转变后,任何一个境界现前,都可以导入,也才能体会真实法味。现在正式来看经文。
得美食就是遇到顺境,吃到好东西。其实美食是无法定义的,随着每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有所不同,是自己的感觉。可是不管怎样,当你吃到好吃的东西时,愿就已经满足了。尤其就这一条愿文来讲,出家人这一路走出来,沿门托钵,为的就是这一餐,所以吃到好吃的是「满足其愿」。而「心无羡欲」,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吃到好吃的以后,就不要再贪婪别的东西了;另一个则是修行的境界,从美食与不美食的对立,转为心境的无所分别。
但是各位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分别心,又怎能知道是不是美食?既然心无分别,是不是就表示吃石头和吃饭是一样的?所以依此反推,既然知道是美食,那应该就表示心是有分别的?大家不要以为修行人都是麻木的,很多人以为学佛人应该心不贪着,所以给你什么你就吃什么。如果这样的话,斋僧的时候,给师父的供养不就随便弄弄就好了?反正无所分别嘛!但实际上却是准备最好的给师父。这岂不互相矛盾?可见基本观念完全错误。
修行是为了让我们活活泼泼的,恢复生命自然、纯真的本性,而非扭曲它;该是什么样子,就让它自然的流露出来。既然如此,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舌根接触味尘时,是好吃或不好吃,他应该是知道的。但是就修行人来讲,这也仅只是个人的问题,像中国人喜欢吃的跟美国人、印度人喜欢的不一样,这都是由于过去的生活习惯而来,每个人自然会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吃,这是根本本能的发挥。
关键就在于根性发挥出来以后,一般人又喜用识性,常常预设一些情况去选择,于是就有这家餐厅好吃、那家餐厅不好吃的情况,用意识形态来选择。而根性则是对现前事物的直接接收,至于好吃与否,点滴在心头,到此为止,不再有后续反应。若是吃到好吃的,又再回味无穷,就堕入识性了。现代的商人、广告,就在激发人的识性,去预期下一次的目标。
通常识性作用以后,就会开始规划要与不要的动作,而根性对于所接触的尘境是好是坏,到此就告一个段落,但这并不表示就此结束,而会有所转变。在修行人来说应是心能转境,以过去所提的「咖啡理论」来讲,喝了一杯香浓的好咖啡,在赞叹之余,这个美食应能转入我们生命的洪流中,所享受的应是增加出来的生命能量。否则的话,心若被境转,就只会去留意这是什么牌子的咖啡?为什么这么好喝?或是怎么个煮法?完全被尘境带着走。若心被境转,得美食时,就会有所羡欲,下次还要。当心能转境,就不会贪婪这些,也就「心无羡欲」。
若心被境转,就表示心、境是对立的,若心能转境时,也就是心、境合一的时候。照理说,心与境应该是双泯的,都不存在,假如还有一个心来转境的话,就表示心、境还是对立的。所以此时的心境应是交融不分,感觉不出他们的存在,这才是圆融统一的境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