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115愿--【见无惭耻,当愿众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广释】遇见无惭无愧、狂妄嚣张的恶人的时候,普愿一切众生知过必改、舍离傲慢心、我执,知道惭愧,给众生带来慈悲、快乐。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见到不知惭愧和羞耻人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要舍离无惭无愧的行为。惭愧就是知过必改。晓得善法,不敢犯罪,为惭。晓得羞耻,拒绝不作,为愧。这时就能住在大慈悲道上。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见无惭耻」:没有惭、没有羞耻的这个人。「当愿众生」,「舍离无惭」:要舍离无惭无愧这种过恶啊!「住大慈道」:居住到大慈悲这种的道路上。
【大愿法师简释】看到那些无惭无愧,恬不知耻的,狂妄嚣张的那些恶人的时候,要愿一切众生舍离傲慢心,舍离我执,知惭识愧,“住大慈道”!
因为没有惭耻的人他所做的事情会伤害众生,他很狂妄,很嚣张,会伤害众生。所以现在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舍离无惭”,就能够给众生带来快乐,“住大慈道”,慈能与乐!
菩萨对于那些无惭耻而造恶业的人是倍加悲悯,不会舍弃。《中观四百论·明菩萨行品第五》,上面说了一个比方:
如母于病儿,特别觉痛爱,
如是诸菩萨,特意愍恶者。
比方是一个慈悲的母亲对于有病苦的儿女是特别地疼爱,如果没有生病,她还不会特别关注。菩萨特别悲悯那些烦恼炽盛、经常造恶业的有情,菩萨会特别地加持护念他们,以种种的善巧方便来引导他们走向觉悟。
以前有一位母亲,她生育了六个儿女,前面五个都品行良好,都有谋生的技能,都比较美满。但是最小的儿子就品行很恶劣,经常到外面去造非法的恶业,去闯祸。母亲对前面五个孩子还不是特别关注,对最小这个儿子却是特别地关心他和担忧他,非常害怕他会受到国王的惩治而遭到杀害,所以非常担忧关注他。
这其实是一个比方。同样的道理,三界之中,那些有智慧的、烦恼轻微的有情,菩萨对他们稍微加以引导,他们就能够自主地走向解脱的正道;但是那些愚痴无知、烦恼炽盛的有情呢?如果不对他们特别地悲悯护念,他们是极难摆脱堕落恶趣的悲惨命运。
因为他自己恶业太炽盛,烦恼太炽盛,业障太重了,所以如果不是特别地去悲悯他们,护念他们,他们要脱离三恶道,脱离悲惨命运是很困难的。
所以月称菩萨说:
一切大悲尊,视众虽平等,
尤于愚劣者,却更生悲悯。
我们看到月称菩萨这个开示,应该很惭愧!“尤于愚劣者,却更生悲悯。”我们是诸佛特别悲悯的顽劣的儿女,乃至于学佛多年还是法不入心,还是散乱懈怠,而且毫不惭愧,劳斯菩萨久远劫来常垂加护。所以我们要能够猛醒回头,要能够看破放下,要能够与不生不灭的真心本体相应,看一切法都是我的真心。
这样子就是真正地按照文殊菩萨的教导在修行,能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无惭耻心的人,他们的行为多半较为狂妄、嚣张。世间人在争论时常有这种情形,他们内心的苦衷或所谓的实质意义,我们很难揣测,但在无惭耻中,其我执的展现对于修行而言,是相当严重的。我们虽然都是凡夫,都有我执,但还不至于太强烈。而社会人、边缘人的我执却是十分强烈的,甚至具有破坏性。所以这两种人的我执是属于无惭耻的。
我们沉默的大众虽然也有我执,但不敢轻易表现,像兄弟、朋友,尤其是夫妻之间,大都能互有默契,尽量依循对方的意见,和平相处。可是往往有时候,不管在公开或是私下场合,当一方在表达意见时,另一方会去破他,这就是我执的表现。当然两个人的协调不佳也是一个原因,而过去生所结下的恶缘也是一个原因,可是我们现在既然讲修行,就不该谈恶缘的事,而应该把这个境给修好,把我执去除。
夫妻若能同修是最好的,可以好好把问题提出来谈。破我执是很痛苦的事,就好像把汽球戳破,对方往往会受不了,可是又不能不破,这个时候协调最重要。虽然为了要破我执会造成许多没有必要的争执,可是不要紧,因为破我执所获得的福报功德,远远超过争执所造的业。当大器已成时,这些只是小问题,很快就会过去,或者将来在行菩萨道时了掉,造更大的福报,否则因果轮回会绕得更远更久。
所以直接从破我执下手是难行能行的精进道,是精进的难行道,有了这个基础,其它的易行道法门,像礼敬诸佛,称赞如来,读诵经典、念佛号等等,一听即能超越。为什么观世音菩萨一听<大悲咒>,立即从初地超八地,就是有前面的基础。我们超不过去,就是因为没有这个难行道、精进修行的基础。各位这辈子若有因缘,一定要设法破我执,破一分是一分成就,破两分是两分成就,能全破最好,不能,至少也要把我执给降下来。
为什么说见无惭耻,当愿众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因为无惭耻所做的事会伤害众生,大慈则能给众生带来快乐,所以若能舍离无惭,即能住大慈道。
当我执在展现的时候,都自以为所做的事都是对的,是应该做的,其实往往都在伤害众生。站在你的立场是对,站在别人的立场不见得对。美国人拍的战争片,德国人不见得茍同,这就是我执,而非客观的。所以我们要避免无惭,要「舍离无惭,住大慈道」,处处为众生着想。
当然众生想的不见得对,也就是因为不见得对,方才叫众生。与众相处,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看,而要站在众生的立场来看才行。佛门施设与世间法不同,世间的事都用说服的方法来克服,佛法则教我们用恒顺的方法,这是完全不同的,大家要多体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