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华严经 >

《华严经·净行品》第76愿--【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云端佛学

  《华严经·净行品》第76愿--【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
  
  【广释】看到树林的时候,都能够愿众生永离贪爱、勤修解脱的正法,能够逢苦不忧,遇逆境不生畏怖!
  
  【梦参老和尚简释】无忧林,什么叫无忧林呢?树林子本身是无情的,它有什么忧愁、有什么烦恼?没有。它们是无情的,它们没有烦恼,没有知见,没有分别。无忧,说的是我们,当我们舍弃了贪爱,远离了贪爱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再患得患失,忧悲苦恼。相反地,如果我们有所挂碍,有所思念,那就生忧怖。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见到无忧树林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永远离开贪心和爱心,就能得到无忧虑无恐怖,不然的话,时刻都在忧怖中。
  
  佛是业尽情空的人,众生是业重情迷的人。如果用功修行,慢慢把业也消了,把情也空了,这样,就会成佛。为什么业不尽情不空?就因为有贪心、爱心、瞋心、痴心,所以,菩提心不生长,焉能成佛。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 「见无忧林」:见这个无忧林,很快乐的一个树林子。「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你不要以为这个树林子很快乐,在那里就乐以忘忧,流连忘返了,生出一种贪爱啊!「不生忧怖」:你若没有贪爱了,就没有所恐怖了,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了。所以说:「无罣碍故,无有恐怖。」那罣碍就是贪爱,贪爱也就是罣碍。你若没有罣碍、没有贪爱了,就没有恐怖了;没有恐怖,就没有忧愁,就远离颠倒梦想了,得到究竟涅盘了。
  
  【大愿法师简释】看到无忧树林的时候,乃至于我们看到一切树林的时候,都能够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
  
  永离贪爱的窍诀也是有六个,“击中要害窍诀之六法”,能够让我们永离贪爱,能够击中我们凡夫众生的要害的窍诀:
  
  第一是,一般会执著于家人和亲人,所以首先能够斩断这种贪爱——
  
  家人犹如集市之过客,不知何时分离应修法。
  
  因为因缘和合,所以暂时相聚在一起的六亲眷属,犹如在集市之中萍水相逢过路的客人一样,所以要永离贪爱。“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必分离”,肯定会要有离散的时候,所以要永离贪爱。断除对家人的贪恋,勤修走向解脱的正法。
  
  第二是,亲友犹如柳枝聚小鸟,不知何时分散断爱恋。
  
  亲友也是好像暂时聚在一起,聚在一个树林子里面的小鸟一样,“夫妻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所以都是无常之法,要永离贪爱。
  
  第三是,寿命无常犹如草露珠,故当勇猛精进修正法。
  
  是断对身体的贪爱。人的寿命也是很无常的,所以好像草上的露珠一样,阳光一出来就蒸发了,所以我们要勇猛精进来修行正法,知道人命无常,国土危脆,以精进心来修法。
  
  能够念无常,这个法对于我们的心与法相应有很大的帮助。最初、中间和最后都有帮助:最初我们因为忆念无常,所以心能够入道,能够产生紧迫感,知道我随时随地都可能会死亡,这样子的话,就有一个紧迫感;中间如果懈怠的时候,忆念无常,马上能够精进起来;最后也因为忆念无常而能够得成就,我们毕竟解脱以后,消除恐惧感了。所以能够让我们修法成就。
  
  佛陀说,一切众迹中象迹为最上,一切诸法中无常法第一。一切动物的那些脚印,象的脚印是第一的,同样的,修行人心要入道要忆念无常。
  
  第四是,多言迷乱敌起如鹦鹉,当禁无稽之谈诸绮语。
  
  要是散心杂话,多言杂语的话,就会产生种种的过咎。一个是说明内心不清净,“人平不语,水平不流”,内在的妄念不断地起伏,所以才会言语很多,散心杂话很多,所以要禁止这些无稽之谈,毫无意义的妄言;而且让我们的心更加迷乱,而且是起斗诤之因,讲人我是非容易产生争论、争执。
  
  所以那些修行成就者他成就以后,我们看阿曲喇嘛——阿曲尊者,他是虹光身成就,他到晚年的时候,那些弟子们问他,他就原话回答。你要问他“什么是法?”他就答你“什么是法。”就这样子的原话。他已经没有什么很多的言语。
  
  第五是,修法犹如海岛取宝珠,切莫广弘耳传之窍诀。
  
  耳传窍诀不适宜广泛地弘扬,不适宜很广泛地去讲。因为那个是甚深法,一般普通根机低劣的人是不能够契证的,所以只能够密传给殊胜根器的修行人。
  
  如果是随便地传,没有珍惜的心,并且容易产生谤法的过咎。并不是吝法,而是因为众生的根器不具反而会形成一个障碍。其实最秘密的是我们的心。能够将不生不灭的真心显现出来,一切万法都具足在其中了,所以要好像海岛取宝珠一样地珍惜。
  
  第六是,长期相处亦见佛有过,故勿与诸人共居住。
  
  对于那些心相续还没有调柔,没有调顺的,普通的修行人来说,不要跟他们长期一起共处。因为各自的分别我执都很强盛,就容易观过失。
  
  心没有调顺,好像佛陀住世的时候,善星比丘做佛的侍者做了二十四年,但是因为他内心不净的缘故,就妄见佛陀都有很多的过失,就滋生恶念,口出恶言,就说:“佛陀也没有什么,就除了头顶一个圆光相之外,跟我们也差不多。”然后这样子地生恶念。
  
  并且佛陀提醒他要忏悔,也执迷不悟,七日之内,地就裂开,深陷阿鼻地狱。
  
  这样子都是要能够永离贪爱,不要执著于这些,不要执著于家人亲友;不要执著于自己的身体;不要执著于那些言语很多;也不要执著于不根据众生根器地去传法,尤其是甚深法,要永离贪爱;也不要执著于这些道友一起长期相处。这样子能够永离贪爱,就能够不生忧怖。
  
  “此乃殊胜心语当恭听。”能够逢苦不忧,能够遇逆境不生怖畏,能够让我们超出轮回。
  
  所以看到树林的时候,要这样子地来善巧发愿。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无忧林是一种树林,台湾并没有,但不管什么树,反正只要看到树林,自己就要提高警觉,提起观照,愿一切众生永离贪爱。因为有贪有爱,所以有忧,这里的爱还是一样有「占有」的意思。因为想要占有就会有得失心,得不到想得到,得到了又怕失去,患得患失,忧愁便因比而来。
  
  过去曾提过一个公案,有一位大将军闲暇时最珍好古玩,有一回正在把玩之时,一失手,差点把一件心爱之物摔到地上,吓得他满身大汗,在抢救回来的剎那,突然间了悟到面对珍爱之物即将失去时的恐惧与忧怖,想想自己平常在沙场上出生入死毫不畏怯,却为这小东西担心受怕,受制于此,于是心念一转,当下便把这古玩往地上一摔,从此免于忧怖。可见这位将军的善根深厚。所以我们若能好好修行便可洞悉情境,在日常生活中将非常的受用,在起心动念观照一切的时候才能不生忧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