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净行品》第68愿--【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广释】我们看见大河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进人佛法之流,勤学佛学、长养善根,回归到佛陀的智海当中。
【梦参老和尚简释】一切众生有佛性,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我们看见大河的时候,愿一切众生都能进人佛法之流,回归到佛陀的智海当中。
【宣化上人简释-1974年版】假设见到大河的时候,应该发愿。当愿一切众生,得到预法流,也就是先入圣人法性流,才能入佛的智慧海中。
【宣化上人简释-1981年版】「若见大河」:遇着这个大河的时候。「当愿众生」:当愿这一切众生。「得预法流」:能预--参与这个法的源流,「入佛智海」:到佛的智慧之海里边去,也就是深入经藏了,到佛的智慧之海。
【大愿法师简释】从这个开始,接下来五个都是随事善巧发愿,都与水相关。
一切水都流归大海,所以我们勤学法门,长养善根,入佛一切种智之海。水流相续不断,所以我们绵密用功不间断,能够“入佛智海”。“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精进修学,好像水流不断一样地去修学。水流是迁流不住的,所以我们生心而无住,无住而生心,入佛一切种智之海。
【海云继梦法师简释】大河的载运量大,「大河」讲的是善根。当我们看到荡荡大河,就要激起自己也具足大善根的体认,非有大善根,不能入佛智海。佛法里要我们认知的部分,不管是否做得到,都要认真去做、去学习,这有如英文的现在进行式──正在进行修行;以现代的中文语法是「趋向目标」。我们所着重的是过程,终结是否完成目标并不重要,在意的是有没有去做。
举例而言:试问第一、你相不相信人间有很多痛苦?第二、你相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免除痛苦?也许当痛苦来时,你感受到人间是苦,可是情境一过,你又想尽快将它忘怀,但苦是无所不在的,感受会重临,无所遁逃。如果你不能知其所以然,就只能漠视它的存在,伪装忘记,但苦并没有消失,无法彻底免除。
佛法告诉我们,如果只是明白痛苦产生的原因是不够的,这只不过是病理学,重要的是要消减免除「苦」,这才是生理学的范畴。我们一定要有信心,千万不要众「苦」相逼时,才想到要除苦,而「苦」境转时,就忘记要拔苦。有些人到禅堂打佛七,初时,带着理想,兴致勃勃,信心充满,信誓旦旦,要接受苦的磨练,但是过不了多久,就开始找理由要离去。可见进门的信心是虚伪的、不踏实的、经不起考验的。
修行是一种心智的磨练,师父的责任是用种种方便摧毁原来的你,行者、信徒只要依止师父即可。但是,一个人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摧毁,否则岂不都成「佛」了?因为你有特多的理由去伪装,尤其是历经几次经验后,人会学得更聪明,也会伪装得更厉害,往往在师父动作之先,就以冠冕堂皇的话语自卫,甚或以师父所教的那一套来搪塞,如此是不会有成就的。模仿师父只是拾人牙慧,不过是八哥学语,自己本身并无所知所悟,只是一种物理现象的反应。所以,要摧毁一个人的我执,实在不容易,因为「我执」是可以伪装的。所以要了解一个人善根是否深厚?是否具有成佛的真正意愿?就要由此下手。但是这一点很难鉴定,尤其是当事者本身。
有很多出家众,说起自己出家的原因非常高广伟大:为了了生死、出三界、明心见性、开智慧、成佛道、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但往往入门三年,方知修行难,出家更难,心中就开始犹豫:出家乎?还俗乎?还俗乎?出家乎?已将「了生死」那些初衷本心丢到九霄云外,这时就一点善根都没有了。此处所谓的善根,即是指我所依止的终点站,能不能愈来愈茁壮?这才叫善根。
长江黄河是大河,但涓滴细流也是不得了。由法身慧命来讲善根,能细水长流,源源不断就已不可思议了。我们冲进佛门,千头万绪,东敲西击,常常弄得头昏脑胀,就怪罪起师父不会教,却从没想到自己不会学。所以学佛首要是与道相应,自己培养善根,坚定学佛的目标,调整自己以趋向那个目标,不断努力,有如水流。
也许你会觉得佛法很简单,就如一位同修说:「我`《华严经》都看得懂,但是烦恼为何仍那么多?」这如何叫「懂」,懂的人还会有烦恼?他懂的不过是白纸上的黑字而已,至于法义如何转变、改善心境,他却浑然不知,这就不能称其为「懂」。
一个人是否具备善根,要由他是否依教奉行来认定。例如,我们现在有读书会、写经组、整理录音带组,你总要找一个下手之处,否则就会永远停滞在一个地方,纵有善根也无法发展出来。像听经,只是一个媒介,作为我们修行下手的依据,如果没有经法,很多地方都无从行起。所以,无论如何,要走出自己的一条路,让自己知道在修行上如何善用其心。
我们要趋向佛的智慧海,亦即是萨婆若海,但是修行的成就是自然发生的现象,不是刻意作为所能达到。例如,修行到某一个程度,你才会发觉,现在走到此处,好像转弯了,这样到底对不对?那时候再质疑发问。一般人都是未做之前就急于知道结果,因而忽略了历程,这是本末倒置。好比孩子的成长过程,总要成长到某一阶段,发觉原来的条件不适合,如衣服变小了,鞋子穿不下了,这才知道他长大了,那时再来修正。
修行亦是如此,成长到某一程度,发现脚痛了,才请善知识为你检查,发现旧履不适足,便重换一双鞋。所以,有无善根,有无依行,有无成就,不是自己去定义,这是修行人应特别留意的。常常同修之间一直共同讨论修行如何下手,却始终停留在囗头的精进,一步都未迈出,这终究是空中楼阁,一定要想办法跨越出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