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读佛经笔记-云端佛学(8)
时间:2016-09-05 16:4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次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恭敬佛法僧三宝,尊重奉事师长,为师长服务。奉事师长自然包括孝顺父母,没有虚伪谄曲之心,没有虚假造作的奉承之心。孝顺是自古以来提倡的美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时候,当我们还未真正理解到这句话的含义,或是理解还没有来得及行动时,我们就永远丧失了为人子女,恪尽孝道的机会。这绝对不是迂腐的三纲五常,而是做人起码应尽的义务与应明的道理。而且,这种义务的履行还应该是诚心诚意的。有人怕自己名声受累,被人指责不孝而勉强在人前行孝,以为这便能避人耳目,其实这也是掩耳盗铃自我安慰罢了。《维摩经》云:“直心是菩萨道埸。”只有质直无谄,才是万行的根本。“心诚则灵”,这句话自古而今仍能信之者甚众,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看了《大乘无量寿经》,虽然不能说佛法修为有如何的长进,但不可否认的是,从佛法中我学到了许多做人应有的品质与修养。即使我不能达到佛法中所言的清静真如之地,不能普渡众生,但在红尘迷雾中我能坚持行有所根,为有所本,也算是在人生旅途中找到了一份珍贵的思想宝藏。 七、菩提树下的觉者 ——惠能大师与《六祖坛经》之忏悔品
“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这首无论是在佛学界或是在文学界都被历代人所推崇的偈颂,属于一位目不识字的禅宗大师——惠能。据载,就是因为这首诗,让五祖弘忍大师舍弃了高徒神秀,而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了这位其他弟子眼中的“獦獠”。 六祖惠能是禅宗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中国禅宗的真正创建者。禅宗,自唐以来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唐时的王维,宋时的苏轼等等无一例外都是禅宗思想的信奉者与受益者,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禅宗思想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打上了属于自己的烙印。惠能大师标立“自性是佛”,其宗旨是提倡直接易简的顿悟法门,经其后世的传播和发挥,掀起了一场影响极为深远的“革命”,使禅宗成为笼罩佛教数百年的最大教派,“禅”成为佛教的代名词。 《六祖坛经》是一部南禅的纲领性著作,是惠能大师生平与思想的总结。其主要部分,是在宣讲摩诃般若法。禅宗的禅,是以般若为其旨归。到了惠能大师,便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途径,即是修“般若行”。《坛经》宗旨在令学人从自心中顿见本性,于境无染,自在解脱,因此《坛经》所举示的修行法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一种所谓的“见性成佛”。 “忏悔品”第六,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也是其中感受最深的。六祖惠能提倡的是无相忏悔,是一种强调自性的忏悔,是一种独自的忏悔主张。经中言“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这段句表明了惠能大师对于忏悔的理解与主张。“忏悔”,一般意义上来讲是指对于所犯的罪过的一种悔悟。而这里的忏悔,显然意义更进了一步。经中明确“忏”,就是改过以前的罪业,从前所作的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全部都忏悔,永不复起,这就叫忏。“悔”,就是悔将来所犯的过错,从今天开始,所有的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我都明白了,且永远将其割断,再不去做错事了,这就叫悔。不仅要对自己已经犯下的过错进行反思,对于以后可能犯下的过错同样要进行反省。有的人会大不以为然,认为这种自我心灵忏悔太过于残忍。成天到晚想思考的就是过错,人生有什么意义可言呢?这样看来,人类的行为是不是应该取消呢?因为行为是招致罪过的原因,哪怕是一点点小小的过失,都可能受到内心的谴责与思索。还不如犯了罪过知道再反省,这样也算是有的放矢了。惠能大师指出了所持这种观点人的实质:“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众生都是因为太过于愚痴,只知做错后才知道改过,而不知道要改过自新,以后不要再犯。因为他不悔过,故以前所造的罪也没有灭,而后边的过错又生出来。前罪既没有灭,而后过反继续增加,那就愈造愈多,愈积愈深。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晚年得子,对于这个孩子溺爱非常,放纵无度,以致小孩从小就养成了拿人家东西的坏习惯。当他第一次拿走邻居家的一支钢笔时,他的母亲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很骄傲地夸奖儿子有本事。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喜欢拿别人东西的毛病越来越严重,最后演变成偷盗。这位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教会他任何做人的道理,也从来没有告诉他这是错误的,可以这么说,孩子的问题因为她的放纵变本加厉,最后终于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在行刑前的时候,母亲去见了孩子最后一面,没想到儿子一口咬下了母亲的耳朵,让母亲永远记住,因为她教育的错误,因为她良知的迟钝,造成了母子间无法挽回的悲剧局面。 其实我觉得经中的忏悔很有一点“防微杜渐”的意思,或许这个词仍然不够准确。因为“微”是微小的意思,说明已经发生了,只是没有酿成大患。经中的忏悔则更进一步,用了悟将“微”彻底消灭在还未萌芽的状态,最终是永远让它都不可能再在人们的心中种下邪恶的种子,给它发芽成长的机会。在未读《坛经》之前,自己曾经也犯过很多相同的过失。我想从根本是由于缺乏“悔”的意识。也许,曾经确实认识到行为的错误,想事后弥补,却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觉悟,以致后来又重复不断地走弯路。惠能大师的“忏悔”,让我去开凿思想上的劣根性,这是一种防犯错误的治本方法。 “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自心归依清净,则面对一切所有的尘劳——社会上所有的境界,不被流欲所转,不被社会潮流所腐化。能自性不染著,这就叫众中尊——众生中最最尊贵者。众生都是染著,与众不同,能没有贪欲,才是真正的大丈夫,真正学佛法。忏悔的最终目的,也就在于此吧!远离尘世的遮蔽与欲望,净化心智,从这点上看,忏悔是学佛道路上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与心态。六祖又在传香忏悔门中明示门人要“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并要学人归依自性三宝,自度自戒,自成佛道。认为自性中有三身佛。自身本净,即是清净法身,自心思量变化而成诸相,即是自性化身,自性不染善恶,即是本来实性,亦是圆满报身。自性本来是佛,因而成佛也不能外求,只能内觅,成佛方式也只能是依靠自力,不能靠外在的佛和菩萨,所谓“自性自度是名真度”。六祖也多次提到“自心是佛”,即人人所具之自心,心念自性时,心即性,性即心,心性合一而入诸佛境界,此心即是佛心。六祖认为众生是成佛的主体,将成佛的责任和权利完全交付给了众生自己,让每人都能够选择自己的命运,心存正念便得入天堂净土,心有邪意则自会堕入地狱恶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