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读佛经笔记-云端佛学(5)
时间:2016-09-05 16:4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次
记得老师在课间放的慧律法师的关于“禅”的录像时,其中一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慧律法师为了说明众生对语言的执著,指着自己的茶杯说是尿壶,并且端起茶杯喝水,说他在喝尿,神情之间,非常的坦然。对此,我很有感悟,确实如此。人类是聪明的,他创造了语言,给各种事物冠以名称,但是,他又为自己创造的这些语言、名称所束缚,以致看不到事物本来的面目或者说是真相。茶杯是可以用来喝水的容器,你叫它尿壶,它还是可以喝水的容器,并不会因为你叫它尿壶它就真的成了盛尿而不能用来喝水的容器,但是很多人也许就会因为其改变了名称而不敢用它来喝水了。同样,你在喝水,但是你说自己在喝尿,这并没有改变你正在喝水的事实,但是很多人不敢在喝水的时候说自己在喝尿吧。这只是一个例子,可以衍生出很多至妙的道理。 之所以提到慧律法师的这个例子,是由于《金刚经》至始至终就在强化这一点。文中反复出现这一句式:“说……,即非……,是名……。” 举例子以兹说明。“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也。”如是如是,无不是在强调“空性”,,“空性”既是了悟的结果,又是所有“非……”而是“名……”的原因。正如六祖惠能大师对经中“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否?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这句话所注的:“本心原净,诸法原空,更有何法可说。二乘之人,执着人法是有,即有所说。菩萨了悟人法皆空,即无所说。是故经云,若有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佛法本是到达智慧之境、了悟“空性”的方法和途径,就像是一个助你上到屋顶的楼梯一样,而一旦你了悟到了“空性”,则这个工具和手段——楼梯也成了“空”的了。对此六祖惠能解释道,“悟一切法,即知诸法,皆是假名。《法华经》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于斯了悟,能入见性之门。”原来如此。 毋庸讳言,我对于“空”这个概念还是有很多迷惑的。对于我来说,最形象直观的关于“空”的想象和理解莫过于“死亡”了。我就想,人几十年后,都难免一死,而人一旦死去,生命消亡,无论是财富、地位,还是美貌,就什么也没有了,正如经书近结尾四句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么,真正的“空”究竟是指的怎样一种境界和体悟呢?这是现在的我尚不能明了的。 除了在内容的理解上我有困惑外,另外,我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文中的标点符号为什么都是句号呢?为什么不根据语义标出更为恰当的标点呢? 《金刚经》这部佛教经典中的经典,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我相信,随着读书的深入,我必将能挖出更加丰饶的宝藏。 3、《六祖法宝坛经》 老师课上说,何谓佛,佛就是觉悟的意思。佛陀,就是指觉者,觉悟的人。当时听到这个解释,觉得很亲切,一下子拉近了与宛若高深莫测的佛教的最高精神领袖——佛陀的距离。既然佛陀是觉悟的人,那么他首先是人,不是神。那么,同样为人,他说的话就不会是天书。他的意思,他觉悟到的东西,经过闻、思、修,也就是老师解释的从理论到实践,就有可能亦为我所知,为我所用。 但不知为何,当我看《六祖法宝坛经》时,当然我也暂时才读一遍,也不知是古今语言有隔阂,还是六祖很多言论讲授的时候太过抽象,或是他这种讲“法”的方式我还不太习惯。对六祖坛经中反复讲授的要“识本心、见自性”感到竟是非常的迷惑,有不知所云之感。 在“机缘品第七”中,僧法海、法达、智通、智常、志道,还有行思、怀让、玄觉禅师,禅者智隍,经六祖点化开示,无不“言下大悟”、“踊跃欢喜”。可是很打击我的是,我把六祖开示这些或僧或禅师禅者的话认认真真的看后,常常是不仅不得开悟,相反增更多疑惑,话语多不能明白。觉得自己实在是所知甚少,对于佛,对于禅。同时也不由得想,是不是自己资质不够,故而未得和那些资质甚高的僧人、禅师们同时而悟了。不过,我宁愿承认是自己学习佛法尚远远不够,也是的,要是读几本佛经,就能“见性”,通达最上乘佛法,也确实要求太高了一点吧。 但是,对于本经局部一些能理解的地方,我还是想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六祖正是因为对“见性”这一核心的把握,所以认为修行不必拘泥形式,他认为,“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他还说,“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我认为,这表明了六祖在修行上对形式的开明态度,应该说,这也是一种正知正见。 除此之外,六祖对“顿渐”的认识也是非常通达的。他说“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 (《定慧品第四》)在“顿渐品第八”中,他又专门提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合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这讲得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忏悔品第六”中,六祖认为“世人性本清静,万法从自性生。”他打比方说“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我觉得,这个比方形象地说明了,自性之本有,而常遭遮蔽,如同“浮云盖覆”一样,使人不见“自性”。但如果听闻佛法,经受开示,就有可能“上下俱明,万象皆现”,即“见自性”。记得慧律法师讲“禅”的时候,也认为每一个人的最彻底的人格是清净的本性,但是被我们后天的“业”卡住了。“业”是什么呢?他也打了一个比方,说人这个清净的本性就好像一面镜子,你把它倒了一瓶墨水,“业”就像清净的镜子被染上了墨水,让我们看不到镜子本来的面目。并且他说,由于染上的墨水有深有浅,清净的本性被遮蔽的程度有轻有重,所以每一个人要“见自性”的难度也就不一样,散发出来的智慧也就不一样。我觉得,这实际上,也就指明了一条“见性”的道路,那就是“去障”,诸障去除,自然就能“拨开浮云见月明”,自然就能“拭去墨染见镜清”了。可见,哪怕是在禅宗,打比方确实是一种很好的传授佛法的方式,“若利弘法,何乐而不为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