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读佛经笔记-云端佛学
时间:2016-09-05 16:4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次
佛教文化传之东汉,初兴于魏晋南北朝。汉魏两晋南北朝之际,大小乘之经律论,戒定慧之三学,已基本齐备,由此才能造成佛学与玄学的相互激荡,并为隋唐佛教诸宗的昌盛奠定了基础。从而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构成──儒道释三家鼎足而立,促成中国哲学的改造──宋明理学,并影响到中国文化和人生的诸多方面。中国的文学艺术当然也不会例外。 佛教波折于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佛教之再张,实有赖于隋之高祖杨坚,其统一天下后,推行佛教治国的政策,使佛教迅速繁荣起来。隋朝虽然只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却促成了中国佛教黄金时代──唐朝佛教的到来,形成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转折。 至唐,太宗帝自以为系李老君(老子)之后,故尝先道后佛。其宽容佛教,首先是出于政治需要。唐太宗留心学问,旁及佛典,亦常与高僧结交,尤其敬重玄奘法师。其亲制《圣教序》,敕令天下度僧尼万余人,均为玄奘之请。唐太宗因遭遇唐三藏,较前信佛,故能出力宏法。另外,高宗、中宗、睿宗、则天皇后等均信佛法。由于唐代帝室和贵族的尊重,及其他种种因缘,唐代佛教昌盛空前,成就举世无双,各宗各派──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密宗、禅宗、净土宗等如日中天,窥基、道宣、法藏、善导、慧能等佛教精英辈出。同时,佛教信仰和佛教文化也深深渗透到文人及人民大众之中,佛典之俗讲、变文等十分流行,佛教终于达到了和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休戚与共的地步。而作为人生之具象表现的文学艺术,自然亦在有意无意中融入斑斑佛迹,使得佛教文化已然成为中国文化和文学艺术的一个有机构成。 不仅如此,在中国佛教史上达到最高峰的唐代佛教还泽及海外,形成了包括朝鲜、日本、越南诸国的东亚佛教圈。大唐俨然是世界文化中心,前来留学的僧俗学子,蜂拥而至,络绎不绝,以汉译《大藏经》为基础的中国佛教和文明就此传播到东亚各地区,并渗入其日常生活及文化艺术中,影响至今。 因此,要深入理解东亚文化和文学艺术,要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艺术,就必须了解佛教文化。而了解佛教文化的最佳途径,就是直接阅读佛经。因为,直接阅读佛经才可能去“蔽”——诸多对佛教道听途说的误解、歪曲和不实之词,才可能无限接近佛教文化的本来面目,才可能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和文学艺术,也才可能在比较中发见西方文化和文学艺术与前者的异同,从而中西文化对话、互补,为当代文化的建设提供公共资源,提升道德和精神境界,走出世俗化的误区和“郁闷”,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世界和平。 下面,我辑录了几位中文系研究生读佛经的笔记,供读者分享。为使这些笔记具有原始的资料性,我保留了其中的疑惑与提问,供大德们解疑。 一、有被一棒打晕的感觉 我觉得,佛法里有很多让人没法一下子理解的东西,可是正是这些东西有时给人当头一棒的感觉。记得《桃花扇》里有句话“暗红尘刹时雪亮”,有时看佛经,感觉突然间眼前雪亮,古人说,读书要有被一棒打晕的感觉,我被一棒打晕了。 1、《金刚经》(六祖惠能大师等合注) 《金刚经》的注解里说:“波罗蜜者。梵语也。唐言到彼岸。”又说“不著诸相。谓之彼岸。若著诸相。谓之此岸。”又云“心迷则此岸。心悟则彼岸。”我们所追求的永远在彼岸,对于彼岸的一切,都只是隔岸观火,人们永远向往彼岸却往往达不到彼岸。因为著诸相,所以有烦恼。我觉得有时候,彼岸此岸的限制相当于边界的限制,我想起了一部网络小说叫《悟空传》,里面写到:“你超出了一个边界,就又得到了一个边界,你的空间越来越大,但你想要找的东西,你就越找不到。”既然这样,我觉得,边界是没有止境的,既然超出一个边界又会有另一个边界,那么是不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忘记边界,只有忘记这个边界才能超出这个边界。“就等于你坐在这个椅子上。自己想举起这个椅子,是不成的。你只有离开这个椅子,才能拿起这个椅子。”所以我觉得要跳出来,不把边界看作边界,不把限制看作限制, 如果你永远在一味痴迷地向往彼岸,你是不能到达彼岸的。正所谓“破”。只有“破”,才能跳出来,才能清晰地看,就好象观庐山,“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记得关于善,有前中后善之说。后善,就是“破善法”,“即直教一切善恶凡圣,无取憎之心,平常无事。”好一句“平常无事”,没有恨,没有憎,对于一切生灵,一切众生常行恭敬,“悉起敬爱之心”。心无取舍所以包容乃大,所以没有烦恼,所以可以说“平常无事”,其实是不是真的平常无事呢,人来到世间没有人是无事的,但如果心内无事,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则“无边烦恼,转为妙用。”月亮是宁静的,尤其是满月,心如满月,我觉得是一种宁静,云端佛学,无所不包的感觉。 说到寂静,《金刚经》注解里说“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我想起钱钟书说过一段话,略谓,寂静并非是声响全无,声响全无是死,不是静;所以但丁说,在地狱里,连太阳都是静悄悄的。寂静可以说是听觉方面的透明状态,正好象空明可以说是视觉方面的静穆。《金刚经》注解说,“菩萨无声可舍,色若是有,声从是生。色既本空,声从何起。若能如是悟者,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我想,声原本是扰人心的东西,但是如果身在声中而不受声所扰,才是所谓寂静。寂静并不是物理上的没有任何声音,而是心灵上的宁静,不被外物所扰,是所谓寂。 在《金刚经》里,提倡去“我执”。 执著分为两种;执五蕴色身为我,名曰人我执。简言之,曰我执。执著一切诸法,名曰法我执。简言法执。我执不除,生烦恼障。法执不除,生所知障。所以要去执著,只有不执著才能心清净。我突然想起澳洲一部小说《荆棘鸟》,里面说当地有一种传说,说痴迷执著地爱一样东西是亵渎神灵的。不要一味地执著任何东西,包括佛法在内。而关于“相”,也可以有很好的解释。《华严经》云:“诸佛法身不可说,无形无色无影相。” 实相,并非是真正有一实有的可执著之相,久尼夏智说:“无有任何相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实相。” 远离四相则能摆脱轮回的极大痛苦。四相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解释:对我的执著为我相,对其他人的执著为人相,除了人相以外,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众生,类似的观念是对众生执著称为众生相,每一个对自己的寿命都很关心,这种对寿命的执著称为寿者相。若彻悟空性,则四相皆无。六祖云:“无诸四相,寂灭实相,即是佛性。”我觉得《金刚经》里有一句话说的好:“迷即佛是众生,悟即众生是佛。”真正的佛法是无所著的,但是总要以一定的相来显现,而不论如何,世间的相都是虚幻的,无相才是真正的佛陀,是真正的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