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见《六祖坛经》各处,我们还可以得到关于如何求法的启示。在“机缘品第七”中,僧智常是“往洪州白峰山礼”过“大通和尚”,已获“蒙示见性成佛之义”的,然而因为“未决狐疑”,所以又“远来投礼”六祖。另见“顿渐品第八”,志诚原是北宗神秀大师门人,但得六祖开示,认为“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其本心”,最后执侍六祖。从这些例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参习佛法的路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老师,有的只是正知正见。只有正知正见的佛法才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讲授佛法的老师没有正知正见,就不要相信他,要另寻明师;如果老师有正知正见,那么就跟从他。这意味着我们不能盲从迷信老师,这样才能早日到达真如之地。 四、风动还是幡动 读了《六祖坛经》以后,六祖的事迹和修行真的让人很感动,以前总认为修禅一定是在深山古洞中,两腿一盘,双目紧闭,不食人间烟火,不问人间世事,与生活分离,与世间隔绝。殊不知真正的禅就是在我们的一切生活之中。《六祖坛经》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为什么成就菩提不离世间、不离生活呢?因为“菩提是觉悟义,觉悟要有所觉悟的对象,而世间就是菩提所觉悟的对象,作为菩提来讲就是能觉悟的般若智慧的圆满。”还记得许多哲学书上都引用了《六祖坛经》中的那则故事:两个和尚见寺中的幡旗被风吹动,于是争论是风动还是幡动。二人争论不休,六祖慧能却告诉他们是心动。这里可以说是告诉我们物与我、外界事物与心灵感应的谁主谁次的问题。以前总是把这则故事看作唯心主义来批判,可是在思考现实问题,解除我们的心结时,这则故事的道理却非常有益。 六祖大师惠能指出人人皆可成佛,他自己本身更是一个绝好的例子;他说“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这里自性应当是众生的本性,而众生的本性又是和宇宙最高的精神境界是同一的,所以他坚信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对自己本性的反思和反归而体悟宇宙的最高境界,因而摆脱尘劳,解除烦恼,达到心内成佛境界。六祖的《坛经》拉近了众生与佛的距离,佛不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外在神话,而是就在我们的宁静和谐的心态中。《坛经》不仅使我们摆脱身外之物,获得解脱,而且使我们的心灵获得寄托和满足。虽然人人皆有成佛的本性,但要达到成佛的心境需要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里关键是要净心,即要“空性”。我觉得自己实在还做不到这一点,能够静心就很不错了。但六祖的事迹时时都在开导着我们,指引我们去体悟自己那心灵潜藏的“真如本性”。 五、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读《金刚经》有感 在没在接触佛教之前,自己时常就像一只热锅上蚂蚁,或是一只躁动不安的跳蚤。大到考试结业,小到饭菜咸淡变化,只要自己去面对处理一些事情,或是日常生活的某一个习惯发生了改变,心中就如同憋着一口闷气,呼吸不顺,烦躁不安。芝麻绿豆大点的小事,都能左右着我的心情,我的快乐,痛苦和喜怒。曾经一位学中医的同学说我湿热气重,肝火太旺,要好好降降火,但我很清楚,我的“病”在心里,而不是在身上。 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夏天。武汉的夏天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奇热无比,素有全国三大火炉之一的称谓。这样的气候环境不适合于修身净心,然而当我拿起《金刚经》时,我却很惊喜地发现,它就像是炎炎夏日中的一支清凉剂,让我的心智与视野豁然开阔,仿佛置身于明朗无边的绿色田园或是清澈凉爽的蔚蓝大海中。 1、此中有深意,欲辨已忘言 读过《金刚经》,有这样一种强烈的感受:此经大有旨意,但要真正解释到底在说些什么,却无从谈起,即使谈及内容也觉得言不尽意。这让我联想到文学中的某些美学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那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往往是优秀作家作品所希望达到的境界。尽管《金刚经》里佛祖与须菩提之间以对话问答的方式向世人传授佛法不能算是“不著一字”,但是这种“尽得风流”的效果却不输于优秀的文学作品。 经言,世人性无坚固,于一切法上,有生灭相,流浪诸趣,未到真如之地。只有具备大智慧,让迷心开悟,才能了解明净,到达彼岸。这是一门深奥的人生哲学和美学。对于人生态度,佛经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而且只有在与经书面对面的时侯,才能深刻地感觉到许多人对佛教的误解:认为它是一种封建迷信,是麻醉自己的思想糟粕。 其实,恰好相反,它是让人们怀着宇宙的心,去过好现象界的生活,以出世的心态去做好入世的事情。它不主张无知无识,而是希望能用智慧破除遮蔽,达到自在逍遥的精神境界。经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的任何现象,无论是美好的,肮脏的,高尚的,低俗的,都不是现象世界的实质。如果将其中一种相看作是真理,奉若神明,这本身就是一种无明。所以,我们在修学理解佛法时,不能执着追求一相,如果我们以心去著相,得到的也终是假相与妄心。佛法也是如此,我们不可能从书上去找到它到底是什么的明确答案,我们只能用心去体悟,去参会。法的真谛,只能在意会,而绝不可言传。 2、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经中注释言:凡夫多被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如是降伏其心者。若见自性,即无妄念,既无妄念,即是降伏其心。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警幻仙子处薄命司匾旁的一联“春恨秋悲皆自惹”,再回想自己平日所为,觉得确是一语中的。 如来欲令众生之心,不生不灭,湛然清净,但是众生多因心被境碍,难以见性。无论是学习或是生活,我总喜欢播下希望的种子,去收获期待的果实。当事半功倍时,我会容易骄傲自满,洋洋得意,而事与愿违时,又怨天尤人,哀声叹气。所以事情的结局总是左右着我的情绪,行为,以至最初的动机。敏感的个性让我十分在意周围的环境,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狭隘的观念和不开阔的胸怀让自己沉沦在无尽的烦恼和悲伤里。我想这就是现代人常说的“心理亚健康”。所以我很容易变得偏执,变得冲动,也变得脆弱。也许太过于事事计较,反而让自己养成了害怕失败,逃避困难的习惯。这就是经中注释所言的“凡夫多被境碍心,事碍理”。 佛经认为,我执是贪嗔痴产生的根源,是人生的根本烦恼。因而缺乏佛法智慧洗礼的人,往往会把贪、嗔、痴当作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心甘情愿地作它们的奴隶,受它们的驱使。贪心的时候,心如同迷失于森林中的小鹿,从来都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总是企望能得到更多更多,于是不择手段地追求再追求,沉迷在无法停止地占有过程中,欲望的火种被挑拨得大有燎原之势,燃烧不息;嗔心现起的时候,心智便无法平静,嫉妒,憎恨让人丧失理性;痴念让人一意孤行,甚至不惜用生命的代价去交换。追逐财富的人会无法面对贫穷,追求名誉的人会无法忍受平凡,追求爱情的人会无法想象变心,因此世界上才会上演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剧。曾经的我,也吃过不少因我执而带来的苦头。现在回想起来,在彻底醒悟的同时也倍感开心。因为这毕竟是成长的一个阶段,也是增长智慧所应付出的代价。在反复诵读《金刚经》的时喉,我为曾经小肚鸡肠的自己能够从佛经中有所感悟而欣慰,也为自己能够放开心胸去接受周围的事物,去理智对待学习上的成功或失败,去宽容谅解朋友同学的性格缺点而庆幸。而且此后的事实证明,这种能够不故步自封,宠辱不惊的心态,更有利于学习和事业的发展。佛言“一切诸有,如梦如幻,一切烦恼,是魔是贼”,唯有真心荡然,心安神定,不随万物所转,才能清静见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