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藏(梵文毗尼藏)』之《四分律》有云:毗尼藏者,佛法寿命,毗尼藏若住,佛法亦住,毗尼藏若亡,佛法亦亡。盖『戒律』之於佛法,就如『防腐剂』之於食物,可维护佛法流传之长久。 世尊曾於《大藏经》开示:往昔有佛住世弘法,因未加强『戒律』之制定,...
梵网经云:「菩萨戒是诸佛之本原,是菩萨之根本。」换言之,菩萨是由於受了『菩萨戒』而来,而三世诸佛也是由於菩萨行『菩萨道』而成,是故『菩萨戒』也是诸佛之本原。所以要证得『佛果』,一定先要受持『菩萨戒』。又『菩萨戒』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如同 义...
(3)修学生活? 禅林的修学生活,《百丈绳规颂》上说,“其阖院大众,朝参夕聚。长老上堂升座,主事、徒众雁立侧聆,宾主问酬,激扬宗要者,是依法而住也。”长老的上堂说法及朝参夕聚的提举禅要,是早期禅院修学生活的主要内容。这一时期禅院亦举行坐禅,...
一般人一听说佛门的戒律,就觉得不可思议,且颇有微辞。认为人应该顺其自然,痛快淋漓,尽情地生活才对。其实所谓这样的顺其自然,不过是攀缘外境,心灵随境升灭,想怎样便怎样,纵容自己造业的借口而已。什么是顺其自然呢?顺其自然就是如法修证,顺应于...
中国佛教自唐代禅宗盛行以来,清规几乎取代了戒律。宋元明清的佛教每况愈下,时至今日,清规也有名无实了。以至现在有许多僧尼,既不懂得清规,也不知戒律,行为无所适从,僧团不如法的事层出不穷。要想正法久住,必须提倡戒律。所以本文将着重谈一谈学习...
(一)戒律的重要 修行第一步就是要持戒。为什么要持戒呢?因为众生无始以来的习气深重,如果不先断除自己的恶缘,根本没有办法真正圆满地进入佛道。 许多人往往错误地以为戒律是一种束缚,用一种烦恼的心来对待佛的戒律,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戒律其实是...
学佛的第一步是从菩萨行开始,菩萨则由人的本位为始,菩萨行者见人须自低一级、谦虚、恭敬、仪态端庄;对出家法师当出自于内心地礼敬-「信佛、学法、敬僧,三宝万世明灯。」这是『四众佛子共勉语』的第一、二句,须时时存放心中,并行诸于外。以合掌、问...
一般人一听说佛门的戒律,就觉得不可思议,且颇有微辞。认为人应该顺其自然,痛快淋漓,尽情地生活才对。其实所谓这样的顺其自然,不过是攀缘外境,心灵随境升灭,想怎样便怎样,纵容自己造业的借口而已。什么是顺其自然呢?顺其自然就是如法修证,顺应于...
四月初二日,斋堂前挂方丈手谕的“请上某下某为尊证阿闍黎”牌示。在早课完毕,向大和尚乞授比丘戒法后,便在大殿设置礼请七位尊证师的座位。上午,新戒齐集大殿,引礼师率领几位新戒,捧着香盘,先把各位尊证师从寮房请到客堂集中;然后入大殿,新戒合掌...
三坛传授菩萨大戒-中国佛教文化网 受菩萨大戒是“三坛传戒”中层次最高的戒,释迎牟尼佛为其得戒和尚,文殊菩萨为其羯磨阿闍黎,弥勒菩萨为其教授阿闍黎,十方一...
拦截傲慢的堤坝-佛教文化网 傲慢是成就最大的障碍,是积功德最大的障碍。一般而言,傲...
口要戒之事有「呪术仙药」,不得用邪语、不正语、邪法,来显己能力,迷惑众人。「结好...
修行人不能虚伪,不要伪装,要实实在在,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自由自在的多快乐啊...
海涛法师:一个人福报大了,就可以让周遭的人得到功德-中国佛教文化网 讲到影响世界各...
死亡后并非什么都没有,还要经历这些-中国佛教文化网 当一个人的呼吸停止,我们往往就...
香花供养原为佛家语。指用香和花供养,是佛教的一种礼敬仪式。后比喻虔诚的敬礼。 出...
Powered by © 2015-2017 www.yundss.com Inc.